保鮮物流缺位:誰為農民堵住錢袋“漏斗”
2008-5-28 14:3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農產品冷鏈保鮮產業是產后農業重要一環。由于當前我國果蔬產后保鮮、冷鏈物流產業應用范圍狹窄、發展滯后,每年的果菜損失率仍高達三成。專家指出,影響我國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瓶頸,正從生產領域逐漸轉入流通領域,而保鮮物流的落后嚴重制約著我國不少果蔬主產區的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水平提高。
果蔬生產受困于“原始”物流
天津市武清區巨龍蔬菜產銷合作社是武清區蔬菜銷量最大的企業。合作社經理鄭起鳳說,公司從4月15日正式向廣東省市場運輸香菜、菠菜、芹菜等蔬菜,每天發100噸菜,一年下來總運量超過2萬噸。其中,90%以上的蔬菜用大噸位高欄車運輸,保鮮方式就是棉被加塑料布,只有不到10%的運量用冷藏車運輸,時間也僅限于每年的三伏季節。
半月談記者在山東、河北、天津等地的蔬菜產區調查時發現,由于缺少有效保鮮儲存方式,果蔬從產到銷損耗不小,十分可惜。在許多蔬菜批發市場,隨處可見一堆堆挑揀出來的腐爛蔬菜。運輸戶說,水果、蔬菜等大都是用普通卡車運輸,運輸時保鮮手段很“原始”,大多在上面蓋一塊帆布或塑料布,棉被就已經是比較好的保溫材料。河北省青縣菜農劉振坤告訴記者,冬天時村里的菜農種大白菜,都是用土法儲存,一顆白菜從地里拔出來到最后上桌,至少要掰去1/3。
統計數字顯示,我國目前食品低溫物流主要分為幾大類:冷飲、肉制品、速凍食品、乳制品、水產品、果蔬。其中,2006年我國水果總產量為9700萬噸,蔬菜總產量為5.6億噸,相當一部分需要低溫物流。目前,我國果蔬總量中只有10%~20%利用了低溫物流,品種也僅限于一些經濟效益比較高的水果,而發達國家一般在80%左右。
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發現,我國每年生產的果蔬從田間到餐桌,損失率高達30%,而發達國家的果蔬損失率則普遍控制在5%以下,美國果蔬在保鮮物流環節的損耗率僅有1%~2%。另據統計,我國每年有3.7萬噸蔬菜、水果在運送路上腐爛,如此之多的農產品足可以滿足2億人的果菜需求。
我國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環節多、收費點多,造成流通成本較大。據統計,我國農產品物流成本一般占產品總成本的30%~40%,而鮮活產品則占60%以上。而世界發達國家物流成本一般占產品總成本的10%左右。高昂的物流成本已經成為農民錢袋的一大“漏斗”。
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退休專家修德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種植業開始向優勢地區集中,但由于保鮮技術不過硬、產業化經營程度低,各個果蔬主產區普遍陷入了產品儲不進、運不出的尷尬境地,農民無奈之下只能地產地銷、季產季銷,嚴重影響了產地農民的增收和種植積極性。這種尷尬格局至今沒有打破。
冷鏈設備設施:
生產能力強,應用比例低
冷鏈是指采用一定的技術手段,使易腐貨物從采收加工、包裝、貯藏、運輸及銷售的整個過程不間斷地處于一定適宜條件,以降低貨物質量下降速度,最大限度地從產地到餐桌保持最佳質量,包括全面的冷藏解決方案和應用系統。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冷鏈設備設施的門類比較齊全,各種預冷設備都能生產,并在向無氟化、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其中冷藏汽車發展勢頭良好,各地冷藏庫建設速度很快。不過,雖然設備制造門類齊全,但我國冷鏈在果蔬中的應用比例卻很低。
專家表示,目前發達國家已普遍采用規范配套的果蔬保鮮流通,從預冷、儲藏、洗果、涂蠟、冷凍運輸等方面進行保鮮處理的果菜占總產量的80%。而我國盡管已經陸續開始應用集裝箱冷藏、普通冷藏車、海運冷藏集裝箱、鐵路冷藏車等方式,但絕大多數果菜還是一采摘下來就直接進入市場,上市銷售的都是初始和半初始農產品,沒有任何預冷、保鮮的處理措施,果菜失去巨大的增值機會和空間,大量果菜農應得的利潤從流通環節“漏”掉了。
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創新部副主任張平博士說,以冷藏庫為例,目前,我國冷藏庫用于水果和蔬菜的儲量為120萬噸,是冷藏庫總儲量的13%,而其中果蔬產地農戶的微型冷庫儲藏量只有25萬噸。此外,果蔬儲存保鮮的另一重要方式──氣調庫,我國目前總儲量僅有22萬噸,而美國有120萬噸。在我國各種運輸方式中,鐵路易腐貨物的冷藏運輸率最高,也僅為35%至39%,公路易腐貨物運輸的冷藏率約為15%,內河和航空運輸更低。全國各地分散著約8萬個城鎮鄉村農產品集貿市場,相當一部分只有一張遮風擋雨的大棚,需要保鮮的農產品要么不敢進入市場,要么爛在市場或低價銷售。
保鮮物流:
提升農業比較效益的關鍵之舉
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大蒜委員會副主任馬巖松舉例說,在所有蔬菜品種中,蒜薹冷藏的儲量和比例都是最大的,2007年我國所產蒜薹60%實現了冷藏。隨著蒜薹保鮮水平的快速提高,種蒜農民一畝地普遍增加了三四百元的產后收益,種植面積10多年時間里增長了5倍。
“水果品種中冷鏈最完善的就是葡萄,給農戶和冷儲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張平博士說。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近年來重點在遼寧省北鎮市扶持和普及了葡萄產業的冷藏保鮮技術,使當地的葡萄損耗率降到了5%以下,這使相關儲戶平均一斤多掙近2元錢。北鎮市由此成為全國著名的葡萄之鄉,產品銷到了全國各地市場。
有關專家分析建議,目前我國農產品保鮮物流產業應從三方面實現突破性發展:
──在資金人力等資源配置上,地方政府應加強扶持和投入。當前地方政府普遍“重產前輕產后”,對保鮮這一重要環節重視不夠,農產品從田頭走向市場的過程中大量損失,影響農民增收,抑制了許多有市場優勢的特色農業的發展。
──完善果蔬冷鏈運輸系統,盡快提高農產品的貯藏設施、運輸冷藏設施、保鮮包裝材料的建設和開發水平,對現有各地城鎮的批發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加強市場流通體系的軟硬件設施建設。
──積極培育農產品流通主體,扶持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發展,鼓勵支持農產品生產與加工企業進入農產品流通領域,領辦、創辦農產品流通專業合作組織。(記者 孫洪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