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現代化的內涵
2008-5-4 17:5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2001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任務之一就是推進流通現代化。隨后,2002年1月國家經貿委在上海召開了全國推進流通現代化工作現場會。接著,各地政府紛紛提出推進流通現代化的構想。令人驚奇的是:還很少有人去探求什么是流通現代化?流通現代化的內涵是什么?而這恰恰是推進流通現代化的前提,是不可回避的問題。
一、什么是現代化
“流通現代化”的核心是“現代化”。對流通的內涵,學者們已經取得了較為一致的看法。它不是指廣義的流通概念,即與生產過程相統一的流通過程,而是指狹義的流通概念,即與生產過程相分離的流通過程,通常稱為商品流通。對于現代化的內涵,哲學家、社會學家、發展經濟學家進行過較為深入的探討,而商業經濟學家、流通經濟學家卻很少對其進行專門的研究。但是,只研究流通,不研究現代化,就無法探求流通現代化的本質,也容易出現沒有源泉或根基的流通現代化的對策。
1.此現代化非彼現代化
很多人都在談論現代化,但其內涵可能相差甚遠。《現代漢語詞典》有“現代化”詞條,其解釋是:“使具有現代先進科學技術水平:國防現代化,現代化的設備。”(注: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01年,第1367頁。)《漢語大辭典》也有“現代化”詞條,其解釋是:“謂使具有現代先進水平。”(注:羅竹風:《漢語大辭典(第4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89年,第579頁。)1954年9月,根據毛澤東的提議,周恩來在《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概念,即“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和現代化的國防”。后來在1964年底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改為“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四個現代化。研究現代化的學者認為,對于“現代化”一詞,在大眾層次與學科概念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差別。(注:楊玉圣:《現代化研究——從學科建設的視角觀察》,見《現代化研究第一輯》,商務印書館,2002年,第286頁。)比如解放后提出的四個現代化目標,基本指的是物質/器物的方面,但現代化不僅包括物質/器物的發展,還包括制度創新、文化與觀念的改變
2.現代化是一個動態的變化
英文中現代化一詞大約出現在18世紀70年代,但現代化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在20世紀60年代形成現代化理論,隨后出現了不同流派。因此,對現代化也就有了不同的定義。賴肖爾認為,現代化是在現代社會中正在進行著的重要的變化。塞繆爾·亨廷頓認為,現代化是一個“包含了人類思想和行為各個領域變化的多方面進程。”戴維·波普諾認為,“現代化指的是發生在一個傳統的前工業社會向工業化社會轉化的過程中發生的主要的社會內部社會變革。”(注:李秀林等:《中國現代化的哲學探討》,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6頁。)上述定義雖有一定的差異,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認為現代化是一個變化的過程。也有學者認為,現代化不僅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狀態。依照韋納·布萊克、艾森斯塔德等人的看法,同城市化、工業化等概念相比,現代化不僅是一個更為復雜的過程,也是一個具有特定社會形式的同樣復雜的狀態。(注:胡承槐:《現代化:過程、特征與回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頁。)
在20世紀30年代,我國學者開始討論現代化問題。但是,真正的現代化研究應該始于20世紀80年代,90年代有10余本專著問世。絕大多數學者接受現代化是一個“化”的過程的說法,只是具體表述上有一定的差異。有學者認為,“現代化”(modernization)就是指在社會或人的現代特性的發生、發展的動態過程和現實活動……是同中世紀相比現世紀所發生的社會和人的根本性的變化。”(注:李秀林等:《中國現代化的哲學探討》,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6頁。)還有學者認為,“現代化是指在近代資本主義興起后的特定國際關系格局下,經濟落后國家通過大搞技術革命,在經濟和技術上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歷史過程。”(注:鄒北辰:《宏觀視野下的當代中國現代化史學》,見《現代化研究第一輯》,商務印書館,2002年,第296頁。)也有學者將其表述為,“現代化是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化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因此,不能望文生義,把現代化等同于歷史上任何時候的世界先進水平。”(注:王夢奎:《在經濟轉折中》,華文出版社,2000年,第13頁。)另外,也有學者認為“現代化具有兩個基本詞義,一是成為現代化的,適合現代需要的;二是公元1500年以來出現的新特點和新變化。一般而言,現代化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是一個歷史過程,也是一種發展狀態
由上述學者的討論,我們可以歸納為:現代化是指公元1500年以來至以后社會發生的轉變過程。
2.流通現代化內涵分析
我們必須承認,與其說流通現代化是流通經濟學的分支,倒不如說是現代化理論的分支。因此,這里我們依前述的歸納與分析,根據國內外研究學者對現代化內涵的研究成果,提出流通現代化的內涵。
(1)流通現代化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
這是由現代化的本質特征所決定的。如果要給流通現代化下一個定義的話,也必須由現代化的定義而非流通的定義來模擬。我認為,流通現代化是指公元1500年以來乃至以后,伴隨著工業化社會和信息化社會形成而發生的流通領域的變革過程。伴隨著工業化社會出現的流通領域的變革過程,我們稱為前期流通現代化;伴隨著信息化社會出現的流通領域的變革過程,我們可以稱之為后期流通現代化。
流通現代化的內容,體現流通領域本身的特點。而對于流通現代化的特征,我們完全可以借鑒現代化研究學者對現代化特征的描述,這比另起爐灶要好得多。依美國哈佛大學亨廷頓教授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現代化過程的9個特征,我們可以類推出流通現代化的9個特征,即:1)流通現代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包含著流通領域一切人類思想和行為的變化;2)流通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個因素的變化將聯系到、影響到其他各種因素的變化;3)流通現代化是全球的過程,它起源于15世紀和16世紀的歐洲,但現在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現象;4)流通現代化是長期的過程,不是短期能夠完成的;5)流通現代化是有階段的過程;6)流通現代化是個趨同的過程,相似的因素比傳統社會多得多;7)流通現代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8)現代化是一個革命的過程;9)現代化是一個進步的過程,它會增加人類在文化和物質方面的幸福。
(2)現代化有著不同的發展階段
這不僅表現為流通現代化包含有前期和后期現代化,也表現為每一期的現代化又包含著不同的發展階段。由于流通現代化表明一個社會流通發展變化的狀態和過程,因此它的內容和內涵也在不斷完善和發展。流通現代化是有階段的發展過程,其進程可以劃分出不同水平和階段。
流通現代化至少包含有前期現代化和后期現代化,或者是第一次現代化和第二次現代化。前期流通現代化或者第一次流通現代化,是指伴隨著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發展的前期現代化或者第一次現代化,流通領域所發生的巨大變化過程。后期流通現代化或者第二次流通現代化,是指伴隨著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知識社會)轉變發生的后期現代化或者第二次現代化,流通領域所發生的巨大變化過程。這兩期或兩次流通現代化過程的差異在于流通力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一是以機器生產力為基礎,一是以信息生產力為基礎。
在每一期或每一次流通現代化過程中,都包含有不同的發展階段,諸如起步期、發展期、成熟期等。
(3)流通現代化包含著“方面”和“層面”結構
現代化有“方面”和“層面”的結構,流通現代化也有“方面”和“層面”的結構。
從方面結構來看,現代化包括經濟現代化、政治現代化、社會現代化、文化現代化等方面,而經濟現代化又包含有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商業(流通業)現代化、服務業現代化等方面。流通現代化又由若干方面的現代化組成。從流通環節(或行業)方面看,有批發現代化、零售現代化,以及倉儲和運輸的現代化。經濟現代化的過程不能脫離流通現代化過程來實現,同樣,流通現代化也無法離開整個經濟現代化過程而單獨實現。依此推理,流通現代化的批發現代化、零售現代化、倉儲現代化、運輸現代化也是融合在一起變革的,缺少任何一個方面,流通現代化就不能實現,同時,每一方面的現代化也不能單獨實現,而是共同實現。
從層面結構來看,現代化包括物質、制度與觀念三個層面。這種三個層面結構的劃分適合于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多個現代化的方面。作為經濟現代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流通現代化,自然也包含著物質、制度與觀念三個層面。
流通現代化的物質層面,是指市場、商店、倉庫、道路、車輛、流通量等金錢物質要素的增長。這些要素的增長,可以通過一系列數字指標來衡量。只不過流通現代化的物質標準(數字指標)是不斷變化的,在不同發展水平條件下可能會有不同標準,但這絲毫不能弱化物質層面在流通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或曰基礎作用。
流通現代化的制度層面,是指市場法制秩序、流通體制與政策環境等內容。具體地說,包括企業制度、市場制度與政府對流通領域的宏觀調控與規模制度等。現代化研究學者認為,自我持續的增長,才是經濟現代化的根本目標所在,自然這也是流通現代化的根本目標。實現這個目標,僅有物質層面而沒有制度層面的保證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說,只有制度層面的現代化,才能保證流通現代化的物質層面的發展水平。有人用私營企業的成長狀況來衡量制度的發展程度,建議使用的指標有:私營企業占投資、產值、雇用的比重,私營大企業群體的陣容、業績。這是一個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
流通現代化的觀念層面,是指對市場經濟的社會認同和符合市場經濟的日常倫理。這與經濟現代化的觀念相同。對市場經濟的社會認同,主要表現為私有財產權受到保護,私有財產制度內化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符合市場經濟的日常倫理,主要表現為真誠、信用、勤勞、節儉、道義等方面。這些都是流通現代化的觀念內容。
物質、制度、觀念這三個層面的標準,可以作為衡量流通現代化進展深度與水平的基本標準。有學者認為,物質/器物層面盡管最直觀、最容易把握,卻也靠不住,制度層面和觀念層面的標準,則是更基本的,也是更可靠的;物質/器物層面的東西,可以看做是制度與觀念層面的現代化的外在表現或“物化”。這種分析自然有其道理,同時,物質層面既然是制度與觀念層面的現代化的外在表現或“物化”,用物質層面作為評價流通現代化的最基本內容,就不完全是“靠不住”的,特別是從時段上而不是一個時點的考慮,就更是如此。因為沒有制度和觀念層面的現代化,有可能是暫時的物質層面的高速增長,而不可能有長久的物質層面的高速增長。因此,我們主張對流通現代化進程和水平的評價,仍以物質層面的定量分析為主,以制度和觀念的定性分析為輔。當然,決定物質層面發展水平的根本因素是制度層面和觀念層面,因此在選擇流通現代化對策時,更應該從制度層面和觀念層面的變革方面考慮。可見,如何評價流通現代化和如何實現流通現代化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各個層面在其中起的作用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