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高新區與太倉港實現區港聯動
2008-6-14 13:1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如何打造一個更加優良的現代物流環境,為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6月12日,蘇州高新區與太倉港簽定“區港聯動”合作協議,這預示著蘇州高新區與太倉港將全面推行快速通關模式,實現了區港直通,將大大提高蘇州高新區現代物流基礎設施的整體效能,拓展高新區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合作的空間,進一步優化和改善區域投資軟環境。蘇州市副市長梅正榮,區領導王竹鳴、王躍山、胡正明等出席了簽約儀式。
在經濟全面開放的今天,企業對物流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了解,當前高新區進出貨物仍需借助上海等口岸轉運進出,在通關程序上仍存在“二次報關、二次查驗”的制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直通式監管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功能的充分發揮。在這種形勢下,高新區與太倉港口管理委員會、蘇州海關和蘇州國檢共同探索,運用海關、國檢現有快速通關成果,簡化業務流程。此次,高新區與太倉港攜手合作,雙方將通過建立區港雙邊會晤制度、共同推進太倉-陽山駁船業務建設、建立區港快速通關機制、區港信息共享機制、區港保稅物流功能聯動機制、區港聯系活動機制等方式,以太倉港為龍頭,以蘇州高新區直通式監管點、特殊監管區域為節點,將太倉的港口功能深入內陸,推動“區港聯動”,實現在蘇州高新區范圍內通關作業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這種快速通關模式的開發和運行,實現了區港直通,提高了蘇州高新區現代物流基礎設施的整體效能,為蘇州高新區的企業拓展“第三利潤源泉”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高新區區內企業住友電工相關負責人徐志宏告訴記者,對于企業來說,這能夠使他們更加有效地節省運輸時間,降低商務成本。
近年來,為了努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不斷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蘇州高新區一直致力于打造高效快捷的物流設施和平臺,在海關、國檢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相繼建設了公共型保稅倉庫、高新物流中心、滬蘇直通監管點、陸路二類口岸、出口監管庫、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等物流通關設施,以滿足區內企業“生產零庫存、采購全球化”的需求,使物流真正成為企業繼物質資源、人力資本投入后的“第三利潤源泉”。其中,蘇州高新區出口加工區于2003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總體規劃面積2.7平方公里。區內規劃為電子資訊、精密機械、新材料、生物科技等幾個主導產業區。出口加工區實行“一次規劃,分步實施”開發模式。2003年9月,一期規劃1.22平方公里實現封關運作,2004年12月,二期1.48平方公里實現封關運作。2007年5月,國務院同意調整蘇州高新區出口加工區規劃范圍,設立蘇州高新區出口加工區南區,2007年8月封關運作。目前,蘇州高新區出口加工區已建各類廠房145萬平方米。高新區保稅物流中心總體規劃面積87萬平方米,總投資10億元。一期規劃用地面積23.2萬平方米,2006年3月13日通過驗收,2006年4月18日正式運行。目前已有17家知名企業入駐,一期倉庫出租率達100%。二期工程正在加快推進中。保稅物流中心根據企業對現代物流發展的需求,積極探索現代物流配送“VMI”模式,大力發展保稅貨物“客戶庫存管理”這種與世界接軌的業務類型,目前已得到海關總署的認同和肯定,并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蘇州高新區出口加工區和保稅物流中心是高新區優化發展開放型經濟的兩大特殊功能區。兩者相距不到400米,區位優勢、功能優勢和政策優勢都十分明顯,在高新區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集聚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發展中,加工區與保稅物流中心將進一步優勢互補,聯動互動,不斷滿足企業現代新型生產方式、管理方式、營銷方式的需求,使加工制造業與物流業同步協調發展,力爭2009年保稅物流中心海關監管貨值達到300億美元、出口加工區進出口總額達到300億美元。
蘇州高新區與太倉港的“區港聯動”正式啟動后,高新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將取得更好更快的發展,高新區物流環境建設將步入更為便捷、更為集約、更為高效的發展階段,區內企業也將充分享受這一便利,拓展更廣的價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