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行業協會 促進物流業發展
2008-6-20 10:4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陸江在寧夏現代物流協會成立大會上的致辭(摘要)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30年,也是我國現代物流業起步發展的30年。30年來,我國GDP年均增長9.8%,2007年達到11.9%的較高水平。今年以來,盡管遇到了雨雪冰凍和地震災害,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特別是這次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偉大壯舉,是我國改革開放30年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的充分體現,也是對國內物流業30年發展的嚴峻考驗。實踐表明,改革開放以來建立的物流基礎設施體系,物流企業網絡和運作經驗,不僅是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基礎,也是抗震救災的有力支撐。
當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正在對我國物流業30年發展的歷程進行回顧與總結。1978年,黨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改革開放的方針,對外開放,對內實行經濟體制改革。中國物資工作考察團也就在這一年訪問了日本,回國后的考察報告第一次把 “物流”概念介紹到中國。1984年,中國物流研究會成立。1992年,黨的 “十四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經濟全球化的推進,我國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跨國公司帶來了先進的物流理念和運作方式,國內傳統物流企業開始改革重組,向現代物流轉型,新興的民營物流企業大量涌現,各類物流企業形成了 “三足鼎立”,互相競爭、互相合作、共同發展的局面。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物流業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國家經貿委等六部委出臺指導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成立,物流標準、統計、人才培訓、科技創新和理論研究等各項行業基礎性工作相繼展開。2003年,溫家寶等國務院領導同志對全國政協物流調研報告作出重要批示。2004年,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出臺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2005年,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建立。2006年,“十一五”規劃提出 “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物流的產業地位在國家規劃層面得以確立,我國物流業進入穩定、快速、持續發展的新階段。
據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2007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75.2萬億元,同比增長26.2%。物流業增加值1.7萬億元,同比增長20.3%。物流業增加值占全部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17.6%,表明物流業每增加5.68個百分點,就可以帶動服務業增加1個百分點。多種所有制物流企業在競爭與合作中得到新的發展,市場集中度和物流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加強深度合作,流通企業強化物流功能,物流專業化、社會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東部地區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出現了一批物流功能聚集區。許多省市都把發展物流業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投資環境的突破口。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重視現代物流業發展。去年,國務院出臺 〔2007〕7號 《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今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出國辦發 〔2008〕11號 《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國家發改委主持制定的全國物流業發展規劃進入審批階段,正在研究關于推進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指導意見;商務部出臺 《關于加快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發展的指導意見》;財政部正在研究建立城鄉一體化流通體系的財政支持政策;國家稅務總局繼續推進物流企業稅收試點改革;鐵道部籌劃建設鐵路物流中心;交通運輸部推進公路運輸樞紐建設;工業與信息化部積極推進全國性和區域性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各級地方政府制定規劃、出臺政策、加大資金投入,支持建立行業協會,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進一步改善。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物流業發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還存在許多問題:一是社會物流總費用居高不下,但物流企業利潤率持續下滑。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從2001年的19.4%下降為2006年的18.3%以來,一直在18.3%~18.9%之間徘徊,2007年比上一年還高出0.1個百分點,達18.4%。我國的這項指標比發達國家高出一倍左右,每降低一個百分點,就可以節約2500億元物流成本,可見我國物流業發展的巨大潛力。同期物流企業的利潤率不斷下降,表明我國物流業發展的任務還非常艱巨。二是社會化的物流需求不足,但專業化的物流服務能力不強。許多大中型制造和商貿企業自營物流占有相當比例,社會化、專業化、現代化程度比較低;而我國物流企業“小、散、差、弱”的現象嚴重存在。三是物流產業發展很快,但相關要素支撐不夠。包括土地、資金、人力資源、設施設備和信息化水平等都趕不上發展的需要。四是政策環境已有較大改善,但許多政策有待進一步落實。
盡管我國現代物流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但我們有信心、有條件,也有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經過改革開放的30年,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為物流業發展創造了強勁的需求基礎;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企業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降低物流成本的壓力和動力顯著增強;在全球化的推動下,跨國公司帶來的物流管理和技術,為我們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經驗;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的廣泛使用,使我們可以在工業化中期階段實現信息化,跨過發達國家先有工業化、后有信息化的階段。我們要認真分析、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結合我國國情,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物流業發展道路。
寧夏自古以來就是內接中原,西通西域,北連大漠,各民族南來北往頻繁的地區。 “天下黃河富寧夏”。獨特的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交通條件,應該成為寧夏物流業發展的良好基礎。寧夏物流業該如何發展,在座各位最有發言權。下面,我結合全國同行業的情況,談點個人的想法:
第一,結合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提升改造傳統產業物流運作模式。加快發展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是我們國家的重大戰略和基本政策。我國服務業比重不僅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而且低于部分發展中國家的水平,因此帶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壓力。就寧夏來看,2007年三次產業增加值構成分別為11.7:50.4:37.9,也就是說二產占據 “半壁江山”,三產的比例還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寧夏經濟結構調整的任務比較繁重,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工作十分緊迫。就工業結構看,能源工業優勢明顯,人均自然資源潛在價值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1.6倍,居全國第5位。煤炭資源探明儲量310多億噸,居全國第6位。新型煤化工、新材料、生物發酵、特色農副產品加工、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等特色產業不斷壯大。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碳化硅、金屬鎂、水泥等傳統產業競爭力較強。這些傳統產業物流運作模式的改變,有可能成為寧夏 “興工強區”戰略,加快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走新型工業化路子的 “突破口”。促進這些產業物流需求的專業化、社會化運作,不僅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而且可以直接增加服務業比重。政府應該研究制定促進企業物流分離外包的政策措施,引導企業物流向社會化轉變,實現工業和物流業聯動發展。
第二,落實促進物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支持專業化、社會化物流企業做強做大。物流企業是物流市場的主體,是物流產業發展的基礎。寧夏雖然也有一批從事貨物運輸、倉儲、流通業務的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邁進,但總體來看,區內物流企業的規模與實力,還不能適應物流業社會化發展的需要。特別需要政府部門結合當地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及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政策。根據我們的調查,現在物流企業比較關心的問題集中在稅收、用地、融資和交通等幾個方面。這些問題,是國內物流企業遇到的普遍問題,希望寧夏在這些方面能夠有所突破。
第三,統一規劃物流布局,協調整合物流設施。國家的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預計在下半年能夠正式出臺。各個省區市都在制定和修訂當地物流發展規劃。有一個好的規劃,就可以少走彎路。我想在這里特別強調,規劃一定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要重視整合利用現有物流資源。就全國情況看,我們的物流資源不僅有總量不足的問題,也有結構不協調,布局不合理,利用不充分的矛盾。大量的物流倉儲設施,分散在各個部門和單位,因為體制的原因,形不成規模,得不到充分利用。政府應該出面協調,促進資產重組,資源整合,使閑置或者利用不充分的資源向優勢企業轉移,實現集約化經營,發揮物流設施的整體效能。
第四,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做好推進物流業發展的基礎工作。行業協會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上世紀80年代初期,當時的國家經委成立了首批經濟類行業協會。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建立,政府機構改革,行業協會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行業協會要起好橋梁和紐帶作用,一方面協助政府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相關的產業政策;一方面反映企業訴求,搞好行業服務、協調、自律。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加強各項行業基礎性工作。比如,物流標準化、信息化工作,物流統計工作,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理論研究工作。協會要靠服務,靠影響力,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積極主動搞好服務。
值此寧夏現代物流協會成立之際,我希望協會的同志明確定位,牢固樹立服務宗旨,加強協商、協調、協作,積極配合政府工作,為行業企業服好務,努力把協會辦成“會員之家”。希望加入協會的企業,要主動參與協會工作,遵守協會章程,維護行業整體形象。政府有關部門也要轉變職能,支持協會工作,特別是在協會成立初期,更應該給予適當扶持。自治區各有關部門及社會各界,也應該協助物流協會開展工作,形成促進寧夏物流業健康發展的社會氛圍和工作環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作為物流行業社團組織,愿意為寧夏物流協會和寧夏物流工作,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