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實務:業務流程之商品組合作業
2008-7-22 12: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以前,商品組合作業只會在流通領域,即使商貿企業中發生。如買洗發水送沐浴露等等。但是,后來筆者對這個流程進行了調整與優化。現在這個商品組合作業流程不僅可以適用于商品流程領域,而且,還可以在一些簡單的裝配領域得到有效的應用。因為在一些簡單的裝配領域中,如企業從外面直接購進成品,然后再自己貼上標簽或者進行包裝,此時,若根據正常的生產流程走的話,就有點小題大做,不但不能夠改善工作效率,反而事情越做越麻煩了。為此,筆者跟其他實施顧問一起,把商品組合作業流程進行了調整,使得他可以在一些簡單的裝配行業進行應用。
下面,筆者就結合一家客戶的使用情況,談談在如何在裝配行業使用好這個流程以及需要注意地地方。希望這個流程能夠給簡單裝配行業,帶來一點幫助。
假設現在某家企業,他們從供應商那邊購進電腦鍵盤的成品。但是,這家企業從他們那邊購買進來后,還需要自己進行防偽標簽的張貼。為什么不把這個工作也交給供應商來完成呢?這主要是為了架起那個對于防偽標簽的管理力度。企業擔心供應商拿到這個防偽標簽之后,會想方設法的進行偽造,從而影響企業的品牌力度。為此,他們寧愿在自己企業中再多一道加工工序,從而提高對自己品牌的保護力度/。針對這種情況,若走生產流程,跑生產計劃、領料、入庫等等,那么顯然會比較麻煩。其實,企業可以通過商品組合流程來完成這個作業。
第一步:組合單的輸入。
一半來說,這個組合單的需求可能會有兩個部門提出,如業務部門或者生產部門。假設現在這里是有生產部門提出,他們需要把采購進來的鍵盤貼上防偽標簽。由于這步動作需要花費人工,還需要支出一定的材料成本,所以,還是需要通過ERP系統來進行核算,否則的話,相關的成本無法歸集。
在ERP系統中,就可以通過商品組合流程來加強對這個業務的控制力度。生產部門在接到這個需求后,就可以在系統中輸入組合單,組合單的內容就是把電腦鍵盤跟標簽結合起來。利用這個組合單來處理這個業務,具有如下好處:
1、商品的組合其實大部分不需要經過生產線,而是直接在倉庫里就可以完成。所以,商品組合的任務對于生產計劃不會有影響。若走生產訂單流程的話,則該生產訂單必然要考慮得到生產計劃中去。而現在我們采用商品組合流程,系統在設計的時侯,商品組合單是不會作為生產計劃計算的依據,如此的話,跟實際工作一直,商品組合不會影響原先的生產計劃。
2、利用商品組合單,可以提高系統的靈活性。我們都知道,若要通過生產訂單管理產品生產的話,則必須建立物料清單。而有些商品的組合,是臨時性的,不是長久的生產經營策略。現在若每個商品組合,都要先建立物料清單,再通過生產訂單管理的話,那顯然會增加很多的工作量;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臨時性的物料清單,一次用過以后后面可能就用不到了。所以,這也會增加很多無用的物料清單。這對于后續物料清單的維護是非常麻煩的。而現在利用商品組合單的話,可以實現不建議物料清單,而是直接把幾個產品組合起來進行銷售。也就是說,商品組合單即是生產任務單,又是物料清單。明顯,這可以提高企業裝配流程的工作效率,減少基本資料的維護量。
所以,對于一些簡單的裝配行業,可以使用組合單來提高其工作效率。
第二步:組合單審核并分發。
組合單建立之后,仍然需要相關人員進行審核,以增加這張組合單的準確性。在對組合單進行審核時,需要注意如下問題:
1、相關數量的匹配。在有物料清單的情況下,一個產品需要多少材料,都是預選定義好的,所以,一張生產訂單需要用到多少材料,是否包含損耗率等等,這些都是系統會幫助用戶進行計算。但是,在沒有物料清單的情況下,一張組合單需要多少材料,已經是否考慮損耗率等等,這些都需要用戶進行手工計算,所以,難免會出現一些差錯。此時,系統也無能為力。為此,員工自在輸入組合單的時候,還是相關人員在進行單據審核的時候,都需要特別的關注這個數量問題。雖然在后續還可以更改這個數量,但是,把握單據源頭的準確性,還是非常必要的。這可以節省后續很多的維護工作量。
2、組合單可以充當領料單來使用。因為組合單是為那些簡單的裝配行業所設計的,為了減少工作量,所以,就沒有設置專門的領料單,而是把組合單來充當領料單。故,若組裝任務是在生產裝配車間完成的,則生產部門就可以拿著組合單,充當領料單去企業倉庫領取鍵盤以及防偽標簽,進行組裝動作。在實際的發料過程中,可能會跟組合單上的所用數量不符。如在組合單上可能只顯示99個防偽商標,而在企業庫存中,防偽商標是60張一起存放的。為此,倉庫在發料時,可能會發120張給生產部門。讓他們裝配完成后,再把多余的防偽標簽退給倉庫。為此,倉庫在發料時,跟平常的領料單作業一樣,需要在組合單上更改發料數量,按實際發料數量改寫。
第三步:倉庫備料。
當倉庫管理員收到組合單時,就需要進行備料。倉庫備料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情,但是,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意外的情況。
1、某個材料的數量不夠時,可能需要利用替代品處理。如企業現在要裝配100套鍵盤,但是企業突然發現防偽商標只有96張,此時,該如何處理呢?這個處理方式要根據企業具體規則進行定義。不過為了組裝的安全性,系統對于這個還是可以提供一個限制,就是按套組裝領料。因為一般來說,組裝行業都是一對一進行組裝。也就是說,一個鍵盤只需要一個防偽商標;一個防偽商標也只能貼在一個鍵盤只上。為此,系統中就進行了相關的控制。在利用組合單進行領料時,系統會自動判斷領料數量的配比關系。當這個配比關系出現異常時,系統就會提示操作用戶,說這個配比關系不隊,讓用戶選擇是繼續呢,還是忽略更改。如此的話,就可以保障倉庫管理人員發料的準確性。
2、在實際處理中,這個商品的組合可能會在生產車間完成,也可能在倉庫中完成。這個地點的差異,不會影響具體的操作流程。不過,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在倉庫中完成的話,則相關的領料等動作最好還是按部就班的進行,如此的話,才能夠保障企業庫存的準確性。筆者在實際項目管理中,發現企業倉庫管理員時常會出現一個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反正都是倉庫自己領、自己用的,所以單據輸入或者審核不及時,從而導致庫存數量沒有及時扣減。這帶來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因為企業可能不只這么一個簡單的業務,還有其他的生產任務,需要物料需求計劃。若企業庫存不準的話,則很明顯,物料需求計劃將不能準確的計算出物料的需求量,從而導致物料使用的沖突。這是一個管理上的問題,系統很難幫助企業改善這個管理制度上出現的問題。針對這一現象,還是需要企業加強對倉庫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
第四步:入庫。
利用組合流程進行入庫作業,跟正常的生產入庫也有區別。組合完成后,產品需要入庫時,不是通過生產入庫完成的,而是直接通過組合單進行入庫作業。
系統進行如此設計的話,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因為商品組合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生產方式。若裝配比較復雜,如有多個材料組裝成一個成品,此時,實施顧問還是建議用戶走正常的生產流程。此時將的商品組合流程,使專門為那些簡單的裝配作業所設計的,所以,其中需要控制的內容就比較少。如生產入庫單中的訂單核對功能、材料使用量稽核功能、生產時間控制等等,都無法在組合單中進行相關的控制。也就是說,組合單基本上沒有控制功能,只是一個簡單的數量增減的變化而已。
當產品組合完成之后,倉庫點收數量無誤后,可以直接按組合單上的“組合完畢入庫”按鈕。然后系統就會自動增加組合后產品的庫存數量。
最后,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說明,產品組合后的產品的命名問題。如一個洗發水跟沐浴露組合后或者沒有貼防偽標簽的鍵盤張貼了防偽標簽之后,該怎么稱呼?在實際工作中,可能仍然稱為洗發水或者鍵盤,也就是說,按主要產品來進行稱呼。但是,在ERP系統中,卻不能如此定義,貼了防偽標簽的鍵盤跟沒貼防偽標簽的鍵盤還是有差異的,若用同一個名字進行標示的話,則庫存無法顯示兩者各自的數量。為此,系統提供了兩種命名的方式。一是用戶可以另外建立一個品號信息,來表示組裝后的成品;另外一種方式就是系統自動命名,系統會把各個組裝零件的編號結合起來,作為組裝后產品的名字。具體如何處理,要看企業自己的喜愛。只是要遵守一個根本的原則,就是組裝后產品的名字,是不能跟組裝零件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