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面臨雙重挑戰(zhàn)
2008-8-1 10: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出口部門面臨著結構性與周期性的雙重挑戰(zhàn)。結構性挑戰(zhàn)在于,原材料、能源和勞動力成本都在攀升,人民幣也在升值;周期性挑戰(zhàn)在于,全球需求已陷入疲軟。這種雙重挑戰(zhàn)雖不會擊垮中國經濟,但也會造成明顯的影響。這種情況下,預計中國出口增速將下降,進口增速將上升,因此貿易順差將減少。不過,外需雖有所減速,但中國放松國內經濟政策的空間卻微乎其微,因為外匯儲備的猛增表明,投機資本和FDI正在加速進入中國。
目前,中國出口部門面臨著結構性與周期性的雙重挑戰(zhàn)。結構性挑戰(zhàn)在于,原材料、能源和勞動力成本都在攀升,人民幣也在升值;周期性挑戰(zhàn)在于,全球需求已陷入疲軟。這種雙重挑戰(zhàn)雖不會擊垮中國經濟,但也會造成明顯的影響。
油價、原材料價格持續(xù)攀升
今年,中國制造業(yè)面臨著成本的飆升。首先,石油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原材料價格也持續(xù)攀升。到3月份,布倫特原油價格已達109美元/桶,同比上漲了60%。對于任何依賴進口石油的國家來說,這都是個難題,而中國約有一半的石油需求要靠進口來滿足。
面對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的高漲,中國以舊式的價格控制來應對,其結果也和過去一樣,即短缺和低效率。據說,由于成品油短缺,一些卡車司機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湊夠運輸貨物所需的油料,這就影響了制造業(yè)的生產。這種情況下,政府于2007年11月批準了成品油價格的上調。在原油價格持續(xù)上漲的情況下,這是近一年半以來中國首次提高成品油價格。
勞動力成本提高
近年來,中國的工資上漲速度有所加快。2007年,平均工資水平同比上升了約19%,升幅超出了消費價格的上漲速度。
今年1月開始實施的《勞動合同法》進一步助長了勞動力成本的升勢!秳趧雍贤ā妨D改善勞動條件,有關內容包括要求企業(yè)提供書面勞動合同,以及限制固定期限勞動的應用。該法還為企業(yè)雇員提供了更多保障,并對加班費做出了規(guī)定!秳趧雍贤ā肥侵袊鴦趧迎h(huán)境的一大進步,但對制造業(yè)企業(yè)而言,該法卻意味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而企業(yè)未必有能力對外轉嫁這些新增成本?傮w而言,這意味著企業(yè)盈利的減少。
人民幣加快升值
中國出口部門面臨的另一項結構性難題是人民幣升值。相比2006、2007年,今年人民幣升值的“漸進”性質很可能會有所減弱。
過去,關于人民幣升值的討論焦點是縮小中國的貿易順差上;而今年則不同,相比縮小順差,高通脹問題對于推動人民幣升值發(fā)揮了同等、甚至更大的作用。從今年的人大和政協(xié)會議上可以看出,通脹顯然已經成為政府關心的頭等大事。我們預計,2008年全年的通脹率至少將是5.5%。
從最近的情況看,當局已經把控制通脹的責任由利率轉給了匯率。今年年初至今,按年率計算,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達16%。相比之下,2007年全年的升幅只有6.5%。而利率方面,繼2007年3季度每月1次的高頻度加息之后,在過去的4個月之中,基準的1年期貸款利率卻保持不變。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政策變化,原因或許在于,當局不希望中美利差過大。此外,銀監(jiān)會還擔心,過快的加息頻度可能會導致貸款違約率上升,因為過去2年的貸款增長速度非常強勁。
外需減速構成周期性挑戰(zhàn)
除上述結構性問題之外,全球需求的周期性疲軟也對中國出口部門構成了威脅。2007年以來,中國對美出口一直保持著下降勢頭。到2008年2月,美國需求對中國出口增長的貢獻度已是微不足道。由于信貸危機以及房價和勞動力市場的低迷,美國的消費將進一步下滑,這種情況下,預計中國對美出口將更加低迷。事實上我們預計,未來幾年中,美國的消費增速將停留在趨勢水平之下。
過去3年之中,雖然美國經濟增長不斷減緩,但亞洲的內需一直保持了良好態(tài)勢,而且還將保持這種勢頭。然而,歐元區(qū)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卻存在令人擔憂之處。近年來,中國的出口對歐洲市場的依賴度有所增大。2007年4季度,歐元區(qū)市場約占中國出口的21%左右,美國市場的份額約為18%。以對中國出口增長的貢獻度來衡量,歐元區(qū)已成為中國第二重要的出口市場。
近幾個月,歐元區(qū)市場已占到中國出口增長的30%左右。另一方面,中國對歐元區(qū)的貿易順差正在接近對美貿易順差?傊鳛槌隹谑袌,歐元區(qū)對中國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美國。雖然歐元區(qū)經濟減速的幅度不及美國,但其今年的經濟增長率也會低于趨勢水平,而且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高于上行風險。
2008年貿易順差將收縮
2008年,預計中國的出口增長率將由2007年的26%降至18.5%,其部分原因在于需求走軟,部分原因在于出口價格上漲。另一方面,由于內需旺盛、人民幣堅挺,預計中國的進口增長率將由2007年的21%升至25%。進出口相抵,2008年的貿易順差將由2007年的2620億美元降至2500億美元。
雖然外需有所減速,但中國放松國內經濟政策的空間卻微乎其微。今年1季度,中國的外匯儲備猛增1540億美元,達到1.68萬億美元,而2007年1季度的增幅則為1360億美元。這意味著,除貿易順差之外,流動性通過其他途徑進入中國的速度有所加快,從而抵消了順差的減少而有余。這些途徑包括外商直接投資(FDI),以及旨在通過人民幣升值而獲利的投機資本。商務部宣布,2008年1季度的FDI猛增至274億美元,同比增長61%。人們普遍認為,2008年,隨著奧運相關投資項目的結束,流入中國的FDI將急劇減速,但上述最新數字反映的情況卻與這種觀點恰恰相反。
出口減速雖然會拖低中國的總體經濟增長率,但也有其積極意義,因為貿易順差是過去2-3年中中國過剩流動性的主要來源。近年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速,而且,通脹率已經達到高位,鑒于此,增速減緩正是中國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