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時間過去了,油價上漲對本地物流業的影響逐漸明顯,中小物流企業經營壓力漸增,洗牌效應初現。
近日,記者在調查采訪中了解到,本地物流行業基本上以運輸型企業為主,基本屬于只有十多輛車、跑一兩條路線的"麻雀"企業。全國油價大幅上調以來,物流企業的經營成本上漲將近一成,由于行業內惡性競爭,本地物流企業想漲價卻面臨客戶流失,部分小型物流企業因經營壓力被迫退出市場。
但記者同時了解到,更多的物流企業選擇積極迎戰,他們通過聯合經營方式,對貨物裝載以及路線進行重新整合,從而降低運輸成本期望能化解經營困境。
◆燃油漲價推高成本
◆企業想提價客戶不買賬
物流企業利潤空間受擠壓
6月20日,全國汽油柴油的價格每噸漲了1000元,創自去年年底以來成品油零售價格的歷史新高。
成品油價格上調,對工業和服務業都造成極大的沖擊,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物流業。
"油價上漲對物流企業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佛山經貿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一般規律,燃油成本占運輸企業成本的30%~50%,物流運輸中消耗的燃料95%以上為柴油,價格比去年相比漲了兩成多。"物流企業的利潤空間已經受油價上漲擠壓,貨運成本上升接近一成,企業現在已經沒有多少利潤了"。
記者走訪佛山易運物流市場、五洲通物流市場等多家物流市場了解到,物流企業的毛利潤大約在12%~15%,油價上漲后,物流企業的利潤空間嚴重縮水,多數企業毛利潤不到5%。"我們現在都在虧本經營,業務量上不去,日常的支出又少不了",易運市場內某物流公司老板王先生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不管公司有沒有業務,租金、搬運工工資、車輛維護費、工商稅務都不會減少,每月固定支出高達幾萬元,這還不包括貨車的燃油費用。
欲漲貨運費 客戶不買賬
據統計,本地物流企業數量很多,全市共有3000多家物流企業,僅貨站路一帶就聚集了將近500多家物流企業。"本地制造業基礎雄厚,但與此配套的物流產業發展相對滯后",內業人士分析,本地物流業起步比較晚,數量眾多的所謂物流企業,其實多數處于只經營貨運業務的初始階段。
記者調查了解到,本地九成以上物流企業屬于微型的"麻雀"企業,大致的經營方式是,每家企業有20多輛貨車,經營業務相對集中在單一貨物上,而路線也比較少,基本上只負責某一固定城市"點對點"的物流業務。
"油價上漲推高單純經營貨運的物流企業,但貨運價格卻沒有相應上漲",易運物流市場商務經理李偉介紹說,油價剛上漲的時候,各個物流企業都相應將物流價格提高10%,但是客戶并不買賬,很多老客戶都選擇更換物流企業,"物流企業數量很多,而工廠生產進入淡季,行業內存在惡性競爭,物流企業為搶客打起價格戰"。
困境
現狀
應對
物流公司"抱團"經營
面對經營困境,物流企業都在想盡辦法降低成本。記者發現,除了減少員工、合理安排車次等降低成本的途徑外,不少企業開始通過改變經營方式節約成本。
偉盈物流公司的王經理說,從單筆物流業務來看,物流企業還是有利潤的,只是業務量不夠,租金、人工等高額固定支出讓企業吃不消,"如果每月有足夠的業務,企業仍然有可觀的收入,物流企業最迫切的就是提高業務量。"
記者調查發現,本地物流行業內近期出現"抱團取暖"的現象,為度過嚴冬做好準備。
所謂的"抱團"就是幾家企業聯合起來經營,以前只負責一條物流路線,所接的業務也比較單一,通過"聯營"各個企業同時可以接不同城市和不同貨物的業務,然后再將業務重新分配到各個企業。"聯營的好處是業務量多,其次可以對不同貨物進行搭配,保證每車都是滿載,從而降低運輸成本",王經理說。
業界觀點:
展望
觀點一:業務量減少使物流企業遇冷
油價上漲引發的物流業洗牌效應已初步顯現。李偉透露,易運市場自前年開始營業以來,生意一直很旺,場內聚集了200多家物流,很多企業向市場要檔口,可以說是"一檔難求",從來沒有出現有企業主動退回檔口的情況,"目前有個別資金短缺的企業已經撐不下去,被迫結束營業將檔口退還市場"。
"近一個多月差不多有20多家企業向市場退回檔口,無疑都是物流路線較單一、財力相對薄弱的物流企業",李偉說,每年七八月份是物流淡季,工業生產的貨物比較少,物流業務會明顯減少,業務量減少是目前物流企業面臨的最大困難。
成立協會
規范行業競爭
對于物流業遭遇困境和存在惡性競爭的情況,佛山市經貿局物流科科長李競灤表示,將通過優惠政策減少企業的負擔,并采取措施規范企業的經營。
李競灤介紹,物流行業是本地重點扶持行業之一,與金融業、酒店業一起被列入重點發展的現代服務業,早在兩年前,經貿局就開始牽頭籌備建立行業協會,目前該項工作在順利推進之中,"行業協會將在不久后成立,屆時將承擔規范行業經營的責任,有助于本地物流行業良性發展"。
觀點二:油價上漲只是洗牌導火線
一業內人士則認為,油價上漲只是物流業重新洗牌的導火線,根本的原因是佛山物流業發展相對滯后,多數企業停留在經營貨運的初始階段上,難以應對油價上漲等外部環境的變化,洗牌的結果是部分企業將被市場淘汰,部分有實力的企業可以度過這個嚴冬并成為贏家。
該人士認為,有實力物流企業可以向倉儲、配送等環節深度拓展業務,"單一的貨運業務利潤低,且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企業業務多元化,才能增加抗風險能力"。(記者 黃寬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