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師中級考試題庫(二)
2008-8-5 1:4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現代物流中級練習題(簡答題) 1-1.簡述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間的關系?
答:結構和功能是任何一個系統都存在的兩種屬性,物流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結構決定功能,功能是結構的外在表現,改變結構就是改變功能。
1-2.物流系統的目標有哪些?他們之間存在哪些沖突?如何將這些目標系統化?
答:物流系統規劃設計的目標有:1)良好的服務性;2)良好的快速相應能力;3)強大的信息功能;4)實現物流服務規模化;5)充分利用物流資源;
1-3.簡述物流系統要素集成的主要過程?
答:主要過程有:1)調查和發掘物流服務需求商的物流服務需求;2)查定現有資源;3)確定需要配置的物流要素資源;4)根據需求設計和規劃物流集成方案。
1-4.影響物流系統設計的因素有哪些?
答:1)物流服務需求;2)行業競爭力;3)地區市場差異;4)物流技術發展;5)流通渠道結構;6)經濟發展。
1-5.簡述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的主要內容與過程?
答:主要內容:1)客戶服務目標(服務水平;功能定位);2)物流網絡(物流節點的選址;物流節點的數量、功能;運輸通道);3)物流節點的內部布局;4)倉儲系統;5)信息系統;6)運輸管理;7)運營戰略;8)管理組織。過程:確定企業目標戰略,確定客戶服務需求,根據規劃內容做整體物流規劃,保證規劃符合企業目標戰略、客戶服務需求,進行一體化物流管理系統的設計,最后做總體績效評估。
1-6.庫存商品配置如何根據IQ曲線進行規劃?
答:將庫存商品根據月平均大致分類,從品種少、數量大的開拓,向品種多數量少的方向過渡,描繪出IQ曲線(縱軸表示商品數量,橫軸表示種類數),以橫軸A、B、C、D四組分類,A組:品種最少、發貨量最多的商品(裝載在托盤上);B組:品種少、發貨量多的商品(放入托盤式貨架);C組:品種較多、發貨量較少的商品(放入重力式貨架);D組:品種多、發貨量較少的商品(放入存放以箱為單位的小型貨架)。
1-7.揀選作業中哪種貨架屬“貨就人”形式,有哪些優點?
答:水平回轉貨架屬于“貨就人”形式,優點有1)構造簡單,投資較省;2)形式多樣,尺寸和載重隨商品而定,貨格列數可多可少,控制方式可簡可繁,相當靈活;3)效率高;4)空間省。
1-8.簡述物流系統構成的原則?
1)物流系統各組成要素間具有良好的協調性;2)各要素間的交換價值可以促進系統整體的工作績效;3)要素不要求個體上達到最佳或最優設計,關鍵在于組成物流系統的各要素之間的綜合關系。
1-9.簡述物流節點的選址原則?
經濟發展中心地區或城市、各種交通方式重疊和交匯地區、物流資源較優地區、土地開發資源較好地區、支持產業發展需要、符合區域物流特點、有利于整個物流網絡的優化、有利于各節點的合理分工及協調配合、地區管理和人才資源較好地區。
1-10.簡述EIQ分析的特征?
1)訂單內容:即客戶訂購何種物品、多少數量;2)訂貨特性:從客戶處接收的訂單,依客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3)接單特性:對各個具有“訂貨特性”的客戶而來的訂單,加以搜集累積后成為一天的接單,長期分析后,可看出配送中心的“接單特性”;4)配送中心特性:除接單特性外,再加上入庫特性、保管特性,即構成配送中心特性;5)EIQ特性:將客戶訂單(E)的內容中,什么種類(I)、多少數量(Q)加以收集,成為一日、一個月的接單特性,其特性經過一日、一月、一年的各種變化,但業務狀態穩定時即形成一定的特性,此特性即為EIQ特性。
1-11. 物流系統方案評估
1)優缺點列舉法;2)因素分析法;3)點評估法;4)權值分析法;5)成本比較法;6)以AHP為基礎的方案評估。
2-1. 2PL,3PL,4PL代表什么意思,各有什么特點?
答:這是摩根斯坦利公司對物流企業根據不同水平分類的其中三種。2PL企業擁有資產,提供以資產為中心的服務;3PL企業擁有部分資產,提供以管理為中心的服務;4PL企業擁有精銳資產,提供以技術為中心的服務。
2-2.簡述企業戰略的四個組成部分?
答:1)戰略思想――靈魂;2)戰略目標――核心;3)戰略重點――關鍵;4)戰略部署――保證。
2-3.總成本領先戰略通常需要的基本技能和資源有哪幾方面?
答:1)持續的資本投資和良好的融資能力;2)工藝加工技能;3)對工人嚴格監督;4)所設計的產品易于制造;5)低成本的分銷系統。
2-4.總成本領先戰略基本組織要求有哪幾方面?
答:1)結構分明的組織和責任;2)以滿足嚴格的定量目標為基礎的激勵;3)嚴格的成本控制。
2-5.標新立異戰略通常需要的基本技能和資源有哪幾方面?
答:1)強大的生產營銷能力;2)以滿足嚴格的定量標準;3)對創造性的鑒別能力;4)很強的基礎研究能力;5)在質量或技術上領先的公司聲譽;6)在產業中有悠久的傳統或具有從其他業務中得到的獨特技能組合;7)得到銷售渠道的高度合作。
2-6.標新立異戰略基本組織要求有哪幾方面?
答:1)在研究與開發、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部門之間的密切合作;2)重視主觀評價和激勵而不是定量指標;3 )有輕松愉快的氣氛,以吸引高技能工人、科學家和創造性人才。
2-7.企業戰略思想形成過程中要做哪幾方面的分析?
答:1)宏觀分析:經濟環境、產業環境、技術預測;2)微觀分析:產業的需求與供應分析;3)自身分析-SWOT分析:優勢、弱點、機會、威脅;4)產業結構分析:進入威脅、替代威脅、買方侃價能力、供方侃價能力、現有競爭對手的競爭;5)戰略思想的確定。
2-8.SWOT分析哪幾個方面?
答:優勢、弱點、機會、威脅。
2-9.進入壁壘有幾種主要的壁壘源?
答:規模經濟、產品歧異、資本需求、轉換成本、分銷渠道的獲得、與規模無關的成本劣勢。
2-10.如何對企業的戰略重點作出判斷?
答:進一步研討1)產品組合戰略;2)市場競爭戰略;3)技術創新戰略,經分析后即可對企業戰略的重點作出判斷。
2-11.為何說我國物流處于轉型期?
答:1)宏觀經濟形勢――經濟活動全球化;2)中國國際貿易、制造業與商業的快速發展,推動了中國物流業的高速發展;3)中國第三方物流呈現巨大商機與良好前景;4)微觀經濟發展態勢――企業規模兩極化;5)商業發展態勢――商品分銷體系扁平化;6)物流業務需求在質量上的深刻變化。
2-12.客戶需求變化有哪三個趨勢?
答:1)現有客戶將減少所使用的物流服務提供商數目;2)提供高附加值的“咨詢式物流服務提供商”將比單純的執行式的物流服務提供商更受歡迎;3)客戶將對物流服務提供商的信息技術系統提出更高的要求。
2-13.試述UPS集團的供應鏈服務戰略特點?
答:UPS的供應鏈服務是以其個性化的特點來滿足客戶的商業目標。UPS擁有豐富的經驗,全面的人力資源和一流的服務網絡,可以為客戶的特殊要求提供成套的解決方案――從改善客戶服務到降低客戶成本,甚至幫助客戶減少資本投入。富有經驗的物流專家能幫助客戶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地區或全球供應鏈的生產效率。
3-1.現代信息技術影響物流組織逐漸升級的過程?
答:概括為1)80年代以前,以企業內部信息管理系統為基礎的企業內部一體化物流組織;2)80年代,特別是第三方物流出現以后,可以概括為以電子數據交換技術或EDI為基礎的專業化的物流組織;3)90年代以后,以網絡通信技術為基礎的物流流程的一體化組織,以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的物流企業。
3-2.實施QR/ECR需具備哪四要素?
答:1)互信;2)企業流程改造;3)商品須可識別;4)彼此信息互相快速交換。
3-3.物流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利用網絡化、信息化的優勢,通過對整個物流系統資源的優化整合,為社會物流系統提供共享交互的載體,為企業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增值服務,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實現物流系統的優化運作。
3-4.信息化規劃的核心內容是什么?
答:是1)信息戰略規劃;2)信息資源規劃;3)信息系統規劃;4)企業資源規劃。
3-5.信息化規劃的基本原理和過程有哪幾個環節?
答:明確組織遠景和使命、確立組織發展戰略和目標、明晰組織業務及管理變革策略、識別組織關鍵成功因素、分析關鍵性能指標、抽取信息需求、建立總體信息框架。
3-6.一個完善的物流信息化系統應包括哪幾個層次結構?
答:1)業務層,對合同、票據、報表等業務表現方式進行日常處理;2)管理層,包括倉庫作業計劃、最優化線路選擇、控制與評價模型的建立,根據運行信息檢測物流系統的狀況;3)決策層,建立各種物流系統分析模型,輔助管理人員制定物流戰略計劃。
3-7.簡述信息化規劃要考慮的五個方面因素?
答:1)優化考慮信息系統的競爭力指標;2)應基于全球化經濟考慮系統需求;3)應把支撐組織運營目標作為核心要素之一;4)重視信息系統的價值衡量;5)好的信息化規劃,必須具有良好的責任與控制體系。
3-8.物流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
答:1)系統調研;2)系統邏輯設計;3)系統的物理設計;4)系統的實施;5)系統的維護與評價。
3-9.簡述信息化解決方案的內容?
答:1)倉儲管理系統;2)運輸管理系統;3)客戶服務管理系統;4)EIP企業信息門戶;5)財務結算管理系統;6)決策分析系統。
3-10.什么是自動補貨系統CRP?
答:自動補貨系統是一種利用銷售信息、訂單經由EDI連接合作伙伴的觀念,合作伙伴之間必須有良好的互動關系,并且利用電子信息交換等方式提供信息給上下游。也就是說CRP是一種庫存管理方案,是以掌控銷售信息和庫存量,作為市場需求預測和庫存補貨的解決方法,由銷售信息得到消費需求信息,供應商可以更有效的計劃、更快速的反應市場變化和用戶需求,因此CRP可以用來作為降低庫存量、改善庫存周轉,進而維持庫存量的最佳化,而且供應商與批發商以分享重要信息雙方都可以改善需求預測、補貨計劃、促銷管理和運輸裝載計劃等等。
4-1.試比較WBS、LRC、行動計劃表、工作任務分配表和甘特圖的使用及相互的關系?
答:1)工作分解結構圖(WBS):逐層分解明確有哪些任務;2)線性責任圖(LRC):明確每一項工作的責任人類別及責任;3)行動計劃表:把各項工作具體細分到某個人,并給予完成工作所需時間的一定范圍;4)工作任務分配表:是一種帶日期的工作進度表,適宜于小規模的項目;5)甘特圖:是一種工作進度表,較直觀,適宜于大型項目的子項目和分項目的計劃季度安排。
4-2.簡述現代物流管理中風險內容和特點?
答:1)第三方物流的風險:物流采購方風險、物流供應方風險;2)供應鏈管理風險:獨家供應商、信息鏈與物料鏈的不同步(信號膨脹、對短缺反應過度、不平衡訂單)、企業文化、其他人為造成的問題;3)物流信息技術應用的風險:人為造成的風險、物流綜合信息技術本身弊病帶來的風險。
4-3.項目的跟蹤與控制?
答:1)項目跟蹤系統:項目進展報告、項目里程碑、項目跟蹤系統;2)項目控制:項目控制系統設計、項目質量控制、項目成本控制、項目進度控制、三大控制權衡。
5-1.如何進行第三方物流提供者與其客戶企業之間的合同磋商?
答:首先要協商解決合同的執行標準及衡量標準,以避免客戶企業對物流供方服務的不滿意,在明確服務標準后再進行合同定價,根據實際情況來商議定價結構,如無執行價格參考的可先服務獲利在分配收益,有價格參考的可公開擬定費率,若規模不確定的,可根據固定的或可變的成本基礎來構筑合同框架。
5-2.為什么要發展第三方物流?
答:客戶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形成合作關系,可以為企業帶來作業利益、經濟利益和管理利益。
5-3.如何選擇第三方物流供應商?
答:1)企業聘請物流專家;2)專家收集信息;3)專家協助企業制作RFP、RFI;4)企業寄RFI給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5)TPL供應商回復企業RFI;6)企業根據RFI對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進行初次評估,縮小物流服務供應商的范圍;7)向感興趣的物流服務供應商RFP;8)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成立小組評估該RFP;9)決定投標后,成立多功能小組;10)多功能小組分組研究RFP;11)小組制作出RFP/Q回函;12)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向企業發回RFP/Q回函;13)企業確定其最后伙伴。
5-4.配送中心如何選址?
答:配送中心選址應按照一定的程序,經過資料收集整理;用啟發式法、線性規劃法、數值分析法或重心法進行定量分析;復查等等步驟,最終確定選址方案。選擇過程中,要對自然資源、人口特點、納稅和資助、運輸服務、客戶、能源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要明確建立配送中心的方針、必要性以及建立配送中心的基本條件,包括需要條件、運輸條件、配送服務條件、用地條件、法規制度、管理與情報職能條件,流通職能條件、和其他條件、掌握必備的業務量資料、費用資料、和其他資料,然后排列對比,經反復論證,再圈定候選地址。要根據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考慮內部設施、布局、流程等對場地的要求。
5-5.輸配送在物流系統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有利于提高物流的經濟效益;使工商企業實現零庫存成為可能;有利于促進物資流通的社會化;可以大大改善生產制造企業的外部環境,提高物資供應的保證程度,以及有利于改善支線輸送條件,使整個運輸過程得以完善和優化。
5-6.配送中心內部如何布局?
答:1)數量分析:A.對貨物的類別,按物資入、出庫順序進行整理,同時還應按貨流加以分組;B.確定不同種類,規格物資的作業量;C.作P-Q曲線,以作業量大小為順序作產品的種類(P)與作業量(Q)的曲線圖;2)物流分析:按入庫、驗收、分類、儲存保管、流通加工、包裝、配送,特殊作業等資料,編制物資流程基本計劃,分析各作業場所的利用程度,作業量和比率;3)關聯性分析:A.列舉所有必要的設施;B.靠近性分析;C.繪制業務活動線路圖;4)確定各項設施的面積,再按照它們之間的相互位置加以組合,即可制定出配送中心的基本設計方案。
5-7.簡述配送中心的八大管理?
答:1)員工管理;2)車輛管理;3)貨品管理;4)倉庫管理;5)信息管理;6)業務管理;7)財務管理;8)質量管理。
5-8.輸配送活動概述?
答:配送是指根據客戶的要求,在物流據點進行進行分貨、配貨工作,并將配好的貨送交收貨人。是流通企業進行的,處在整個運輸過程的支線輸送或末端輸送的位置的,短距離、小批量、多品種的送貨服務。輸配送的可以按照配送物資的種類和數量不同,配送的組織形式不同,配送的時間和數量不同分為各種形式。其內容則包括配送計劃階段的內容、配送實施階段的內容、以及配送路徑的選擇等。
5-9.輸配送工具的種類與選擇?
答:種類:1)以車輛重量分:小車、中車、大車;2)以車體分:平板車、廂式車、蓬式車;3)以車體保溫分:冷凍車、冷藏車、恒溫車、常溫車;4)根據方便上下裝卸貨品分:海鷗車體、升降尾門、起重吊車、滾輪車體;選擇:1)大、中、小車的選擇應遵循長距離、量大的以大車為主;長距離、量小的以大車轉入物流中心,再由小車配送;短距離,量大的以中、大車為主;短距離,量小的以小車為主;2)溫度的選擇應依各產品對保溫的需求不同而選擇不同的車體;3)車體的選擇應遵循:高單價品以廂式車為主,其次蓬式;整托盤出貨作業以平板車或海鷗車體為主;較笨重的產品可加裝油壓升降尾門;對于下貨點在地下室的以平板或蓬式車為主;若配送的產品僅極少量需溫控,則可以用保袋或保溫箱至于常溫體內。
5-10.設計輸配送系統應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答:1)廠商規模大小→EIQ分析;2)廠商有無自有倉庫→決定提貨或作庫存;3)廠商的倉庫與物流中心的距離→影響提貨或進貨成本;4)廠商的銷售通路屬性(零階、一階或二階通路)→決定運具的大小;5)廠商的產品屬性→決定車型;6)廠商的下貨點的空間→決定車型;7)廠商的下貨點的地理分布→決定車型;8)廠商委托的物流公司家數→影響管理成本;9)廠商信息化的能力→影響作業成本;10)廠商對時效的要求→影響作業及管理成本。
5-11.怎樣避免企業客戶與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合作失敗? 答:1)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與企業在進行雙向選擇時一定要謹慎;2)企業要明確自己有什么問題需要外協來解決,不要盲目地將本來自己能夠很好解決的問題也一古腦地全部推給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去解決,從而造成資源浪費;3)企業對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的期望應該更現實一些;4)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應正視自己的能力;5)長期合作的必要性;6)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在合同期間,除利用自己的物流系統外,還應充分利用企業原有的物流系統,盡量發揮企業原有物流部門的作用。
6-1.試介紹幾種降低采購成本的措施?
答:1)ABC層次系統:將庫存物資主要根據所占項數及所占資金分為A、B、C三類,對所占項數低但所占資金高的A類物資嚴格控制,對B類物資可用選擇補充庫存制度進行控制,對所占項數高但所占資金低的C類物資可加大訂購批量、提高保險儲備量、采用定量庫存控制;2)訂購數量和時間:根據采購貨物的價格走勢,采取不同的采購策略,如低價時多采購;3)數量折扣:不能光看折扣多少,而要利用總成本的方法進行計算,最優采購數量應是總成本最小時的購買量;4)訂貨數量分配:根據質量、交貨和服務水平來對同一貨物的不同供應商的訂貨數量進行調整,以改進采購業績。
6-2.生產物流管理的定義及重要性是什么?
答:定義:物料管理包括一切同物料有關系的活動,除了那些直接設計、生產產品和維護設備、維護工具的活動。搞好生產物流管理,對于保證和促進生產,節約物資消耗,加速資金周轉,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等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另外,生產物流管理中的各項決策還會直接影響企業的顧客服務水平,最終影響企業的競爭力,以及企業利潤水平。
6-3.簡述企業物流的發展階段?(247)
答:1分割的功能階段;2物流功能集合階段;3集合功能的組織化階段;4過程集合階段;5透明化的虛擬組織階段。
6-4.簡述采購管理的內容?(250)
答:1采購計劃管理;2采購訂單管理;3發票校驗
6-5.簡述采購管理的一般流程?(250)
答:1接收采購要求或指示;2選擇供應商;3訂貨;4訂貨跟蹤;5貨到驗收
6-6.簡述不同采購方式的特點?(251)
答:定量訂貨模型:每次訂購量相同,在庫存量降低到再訂購點時訂購,每次出庫都作記錄,庫存較小,維持所需時間較長,用于儲存昂貴、關鍵或重要物資;定期訂貨模型:每次訂購量不同,在盤點期到來時作記錄;庫存較大。
6-7.采購方式幾種方法?(251)
答:采購方式總體策略分為兩種,推式訂貨和拉式訂貨。拉式訂貨根據訂貨驅動因素的不同又分為定量訂貨模型,包括:批量對批量法、高低限法、動態高低限法、固定規律高低限法、訂貨點法、經濟批量法等;和定期訂貨模型,包括:高限補足法、可選訂貨法等。
6-8.選供應商一般步驟?(257)
答:1成立供應商評估選擇小組;2確定全部的供應商名單;3列出評估指標并確定權重;4逐項評估每個供應商的履行能力;5綜合評分并確定供應商。
6-9.MRP與ERP、MRPII的特點與區別?(372)
答:MRP稱為物料需求計劃。MRP的特點是不求有時間階段性,要推算較低層次物品的需求量,按計劃發出訂單和重新安排產能。MRP是從最終產品開始,編制出所有較低層次需求品(裝配件:部件和零件)的必要進度計劃。計劃訂貨發出量按期完成時,MRP可以重新安排計劃訂貨量,以便優先次序符合實際情況和有意義。
MRPII稱為物料資源計劃,是在MRP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不僅管理物料,而且還用MRP的思想對工時、物流成本(而非物料數量)、設備、資金等所有的產能資源加以管理。該計劃將產能資源和物料結合起來,通常以資源取代需求,是一種更有效的生產管理計劃。
ERP稱為企業資源計劃。這是一個龐大的計劃。這種計劃對企業擁有的人力、資金、材料、設備、方法(指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信息、時間等等資源進行綜合平衡,優化管理。并應協調企業各表面圍繞市場開展業務活動,以便充分發揮企業生產能力,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6-10.供應商的評估要素?(257)
答:1技術水平;2產品質量;3供應能力;4價格;5地理位置;6可靠性(信譽);7售后服務;8提前期;9交貨準確率;10快速響應能力。
6-11.簡述物流推進型控制原理和物流拉動性控制原理?(271)
答:物流推進型控制原理:根據最終產品的需求結構,計算出各個工序的物料需求量,在考慮了各生產工序的生產提前期之后,向各工序發出物流指令(生產計劃指令)。物流
拉動型控制原理:根據最終產品的需求結構,計算出最后工序的物流需求量,根據最后工序的物流需求量,向前一工序提出物流供應要求,依此類推,各生產工序都接受后工序的物流需求。
6-12.MRPII的要素構成?(272)
答:包括:產品需求預測、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能力計劃、采購計劃、生產成本核算等幾個重要部分。
6-13.合理配送的標志?(277)
答:1庫存標志;2資金標志;3成本和效益;4供應保證標志;5社會運力節約標志;6用戶企業倉庫、供應、進貨人力物力節約標志;7物流合理化標志:。
6-14.物流合理化標志8個?(278)
答:費用、損失是否減少、速度是否加快、是否發揮了各種物流方式的最優效果、干線和末端運輸銜接是否有效、中轉次數是否減少、是否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
6-15.配送合理化方法6個?(277)
答:1推行一定綜合程度的專業化配送;2推行加工配送;3推行共同配送;4實行送取結合;5推行準時配送系統;6推行即時配送。
6-16.準時和即時配送的特點區別?(279)
答:準時配送能使用戶有資源把握,能夠放心實行低庫存或零庫存,有效安排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保證供應能力。即時配送是最終解決用戶斷供之憂,大幅提高供應保證能力的重要手段,是配送企業快速反應能力的具體化,是配送企業能力的體現,也是用戶實現零庫存的重要保證。
6-17.簡述DRP?(279)
答:DRP即配送需求計劃,是流通領域中的一種物流技術,是MRP在流通領域應用的直接結果。它主要解決分銷物資的供應計劃和高度問題,達到保證有效地滿足市場需要又使配置費用最省的目的。DRP的原理是輸入三個文件,即社會需求文件、庫存文件和生產廠資源文件;輸出兩個指導物流的計劃,即送貨計劃、訂貨進貨計劃。
7-1.什么是國際物流系統網絡?建立和完善國際物流系統網絡時應注意哪些問題?(285)
答:國際物流系統網絡是指由多個收發貨物和信息的節點和它們之間的連線所構成的物流抽象網絡。節點是指進出口國內外的各層倉庫以及匯集和處理信息的場所,連線是連接上述節點之間的運輸線和信息流動方向線。
建立和完善國際物流網絡時應注意:規劃網絡中庫數目、地點和規模時要緊密圍繞商品交易計劃,乃至國家宏觀國際貿易總體規劃;明確各級倉庫的供應范圍、分層關系以及供應或收購數量,注意各層倉庫間的有機銜接;要考慮現代物流技術的發展,留有余地以備將來的擴建。
7-2.國際多式聯運的特征和作業要求是什么?(291)
答:國際多式聯運的特征為:1必須要有一個多式聯運合同,明確多式聯運經營人與托運人之間的合同關系;2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聯運單據;3至少是兩種以上不同運輸方式的連貫運輸;4必須是國際間的貨物運輸;5多式聯運經營人全程單一負責制;6實行全程單一的運費費率。
7-3.國際貨運保險分為哪幾類?(303)
答:根據運輸方式的不同分為海洋運輸貨物保險、陸上運輸貨物保險和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等三類。
7-4.什么是國際貨運代理?其主要職能有哪些?(308)
答:國際貨運代理是指接受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人的委托,以委托人或自己的名義,為委托人辦理國際貨運及相關業務并收取服務報酬的人。可以辦理訂艙、倉儲;貨物的監裝、監卸,集裝箱拼裝拆箱;國際多式聯運;國際快遞(私人信函除外);報關、報檢、報驗、保險;繕制有關單證,交付運費,結算,交付雜費;其它國際貨運代理業務,還可以從事有關的物流活動。
8-1.試述缺貨成本的含義?
答:缺貨成本又稱虧空成本,是由于外部和內部中斷供應所產生的。外部短缺、內部短缺將最終導致延期付貨或失銷。缺貨成本將包括銷售利潤的損失直至難以估量的商譽損失。不同物品的缺貨成本隨用戶或組織內部策略的不同而很不相同。
9-1.簡述歸因理論?(379)
答:歸因理論認為,我們對于個體的不同判斷取決于我們對給定行為歸因于何種意義的解釋。它表明,我們觀察某一個體的行為時,我們總是試圖判斷它是由于內部原因或外部原因引起的。這種判斷取決于區別性、一致性和一貫性三個因素。
9-2.簡述氣質的特點,個體差異?(381)
答:氣質的特點主要表現在:1不因個人的動機和心理不同,氣質特點在不同活動中,在不同目的情況下都會在其身上以相同方式表現出來。2某個人氣質的不同特征并非偶然彼此結合在一起,而是有規律地相互聯系著,從而構成表明氣質類型的組織和結構。
人的氣質可以劃分為幾種類型,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氣質類型,構成了氣質的個體差異。
9-3.舉例說明氣質差異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382)
答:氣質差異的理論用于人力資源管理,能更好發揮員工的積極作用,從而保證物流企業目標的實現。包括:根據人的氣質特征合理安排和分配工作(如駕駛飛機要求反應靈活、膽大心細、情緒穩定);根據人的氣質合理調整組織結構,增強組織的凝聚力(如果斷和嚴謹、激情和冷靜等不同氣質的人組成互補的團體);對不同氣質類型的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如對不同性格的人,采用批評和激勵的不同方式);注意氣質類型的差異對人際關系的影響(如內向型和外向型適當搭配)。
4.舉例說明能力差異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384)
答:1人的能力要與工作相匹配;2人的能力要互補與協調(要有領導能力的人,專門人才,也要有協調人才);3既要考慮員工的知識智能,又要考慮員工的技能和潛能。(既要高學歷人才、也要熟練的技術工人);4根據能力差異,進行職業技術培訓。
9-5.舉例說明性格差異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386)
答:1了解個體性格,按性格進行不同組合,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領導班子中不能都是慢性子或急性子);2注意行為預測,合理安排工作。(獨立性,能自如處理緊急問題;情緒性,行為易受情緒左右;內傾性,交往困難等);2注意性格順應和性格互補(如獨立性和順從性互補);4全面了解員工性格,加強思想教育。(如理智型應讓其自己考慮;意志性引導其樹立正確目標;獨立型應啟發獨立思考等)
9-6.什么是鯰魚效應?其實質是什么?(395)
答:鯰魚效應即采取一種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與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相關物流企業。其實質是一種負激勵。
9-7.在應用鯰魚效應時應注意什么問題?(396)
答:應注意:1合理配置人員,防止“鯰魚”和“鯰魚”窩里斗;2運用時要看是否需要從外部引進“鯰魚”,能否將內部有作為的“沙丁魚”提升為“鯰魚”,防止“鯰魚”未到,“沙丁魚”流失。
10-1.試簡述服務的差異性?
答:差異性是指服務的提供很難像有形產品那樣實現標準化,每次服務帶給顧客的效用、顧客感知的服務質量都可能存在差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由于服務人員的原因,如心理狀態、服務技能、工作態度等,即使同一服務人員提供的服務在質量上也可能會有差異;2)由于顧客的原因,如知識水平、愛好、對服務的要求等,也直接影響服務的質量和效果;3)由于服務人員與顧客間相互作用的原因,在服務的不同次數的購買和消費過程中,即使是同一服務人員向同一顧客提供的服務也可能會存在差異。
10-2.試分析服務營銷的基本戰略?
答:1)總成本領先戰略:是一種內涵積累式戰略,在服務產品品質相同、企業資金實力雄厚、服務功能相同的前提下,通過降低成本的努力,使成本低于競爭對手,以便在行業中贏得總成本領先的優勢,獲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收益;2)特色經營戰略:亦稱差異性戰略,在具備強大的市場營銷能力、創造性眼光、服務方面享有聲譽、擁有傳統的優質技能、銷售渠道的合作伙伴強有力的合作這些前提條件下,通過企業形象、產品特色、客戶服務、技術特點、客戶網絡等形式,努力形成一些在全行業范圍內具有特色的東西,使用戶建立起品牌偏好和忠誠;3)集中化戰略:亦稱專業化戰略,在具備市場需求具有較大規模并具有明顯的不同的顧客群、服務特點適宜于專業化經營、適合于按標準化管理的企業這些前提條件下,企業將全部資源集中使用于最能代表自身優勢的某一技術、某一市場或某一品牌的服務產品上并取得成本領先優勢;4)多角化戰略:亦稱多元化戰略,在所有服務產品都處于市場生命周期的同一階段、所有服務產品都是風險產品或滯銷產品、所有服務產品都存在對某種資源的嚴重依賴這些前提條件下,一個企業同時經營兩個以上行業的服務產品的市場經營戰略,是在企業內部各項功能高度分化和專業化并擁有協調方式的情況下而采取的分散風險的戰略。
10-3.試比較服務產品與有形的區別與聯系?(408)
答:服務產品和有形產品是產品概念下的兩個小概念。服務產品往往依附于有形的物品,有形產品中也包含有服務的成分,很難完全分離。其區別包括:服務產品是非實體的,形式相異的,生產分銷和消費同時進行,不能儲存,所有權不能轉讓的;有形產品是實體的,形式相似,生產分銷和消費分離,可以儲存的,所有權可以轉讓的。
10-4.服務營銷規劃的程序?(414)
答:1企業目標;2營銷稽核;3 SWOT分析;4各種假設;5營銷目標與策略;6預期成果的估計;7確認替選計劃與組合;8各種方案;9評估與控制。
10-5.服務營銷的戰略分析是什么?(417)
答:服務營銷的戰略是指服務企業為了謀求長期的生存和發展,根據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變化,對企業所作的具有長期性、全局性的計劃和謀略。服務營銷戰略分析是制訂營銷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先決條件。其分析方法可以采用SWOT,即對企業的內因(優勢和劣勢),和環境(機會和威脅)進行分析,從而確定應選擇的戰略方針的方法。
物流中級的復習資料
第一章 物流系統規劃
掌握:
1.物流系統的構成原則:(P1-P2)
(1) 物流系統各組成要素間具有良好的協調性,這種協調性包括:
各物流要素按一定比例組合
組織結構合理
(2) 各要素之間的交換價值可以促進系統整體的工作績效
(3) 要素并不要求個體上達到最佳或最優設計,而關鍵在于組成物流系統的各要素之間的綜合關系
2.物流系統的組成要素:(P2)
(1)人力資源 (2)獎金要素 (3)功能要素 (4)物流設施 (5)物流設備
(6)組織與管理 (7)物流信息系統
3.影響物流系統設計的因素:(P2-P4)
(1)物流服務需求 (2)行業競爭力 (3)地區
市場差異 (4)物流技術發展
(5)流通渠道結構 (6)經濟發展
4.物流系統規劃設計的目標(P4)
(1) 良好的服務性
(2) 良好的快速響應能力
(3) 強大的信息功能
(4) 實現物流服務規模化
(5) 充分利用物流資源
5.物流系統的規劃內容:(P6)
服務目標、物流網絡、倉儲系統、信息系統、物流節點內部布局、運輸管理、運營戰略、管理組織
6.物流要素集成的主要過程有以下幾個方面:(P7)
調查和發掘物流服務需求商的物流服務需求;
查定現有資源;
確定需要配置的物流要素資源;
根據需求設計和規劃物流集成方案。
7.物流系統規劃的基本模式
(1) 最小總成本策略
(2) 最高顧客服務策略
(3) 最大利潤策略
(4) 最大競爭優勢
8.物流系統規劃的基礎工作:(P20)
現代物流系統環境資料的搜集
(1) 基本營運資料
(2) 運輸狀況資料
(3) 倉庫狀況資料
(4) 貨物特征資料
(5) 物流營銷狀況
(6) 供應商及用戶資料
(7) 配送地點與分布
未來規劃需求資料的搜集
(1) 企業營運策略
(2) 商品未來需求預測資料
(3) 商品品類、數量的變動趨勢
(4) 物流作業實施限制與范圍
(5) 增值功能的需求
需求的因素可分為:確定性需求因素、政策性需求因素
9.物流系統常見的計劃執行目標如:(P23)
(1) 降低物流成本
(2) 降低庫存水準
(3) 提高顧客服務水準
(4) 縮短物流作業周期
(5) 整合上下游渠道環境
(6) 支持零售渠道據點
(7) 降低物流作業錯誤率
(8) 提升物流服務競爭力
(9) 集貨以產生規模經濟效果
(10) 迅速掌握營銷分配信息
10.物流系統規劃設計:(P24)
基礎規劃資料的分析
(1) 定量化的分析
(2) 定性化的分析
(3) 物品特性與儲運單位分析
(4) 物流與信息流分析
作業流程分析
單據流程分析
作業時序分析
人力需求與素質分析
自動化水準的分析
11.分析步驟:(P25)
(1) 物流訂單變動趨勢分析
(2) 商品品類與數量分析EIQ中E(訂單件數:Order Entry)、I(貨品種類:Item)和Q(數量:Quantity)
《1》訂單出貨資料的分解
a. 訂單量(EQ)分析
b. 訂貨品類數(EN)分析
c. 品類數量(IQ)分析
d. 品類受訂次數(IK)分析
2》利用EIQ對物流系統加以分析后,可歸納出以下特征
A. 訂單內容
B. 訂貨特征
C. 接單特性
D. 配送中心特性:除了接單特性外,再加上入庫特性、保管特性、即構成物流中心特性
E. EIQ特性
(3) 能夠檢討出配合物流系統特性的物流系統設備及其運用系統
(4) 能夠選擇物流設備
(5) 能夠作模擬分析
(6) 能夠進行物流系統的基礎規劃
(7) EIQ統計分析
(8) 圖表數據分析
12.物流系統規劃條件設定(P29)
(1) 基本儲運單位的規劃
(2) 基本運轉能量的規劃
(3) 自動化程度的規劃
13.物流作業需求功能規劃(P29)
A.規劃的基本原則
(1) 合理化
(2) 簡單化
(3) 機械化
B.物流中心作業區域的需求功能規劃
(1) 一般性物流作業區域
(2) 退貨物流作業區域
(3) 換貨補貨作業區域
(4) 流通加工作業區域
(5) 物流配合作業區域
(6) 倉儲管理作業區域
(7) 庫房使用配合作業區域
(8) 辦公事務區域
(9) 計算機作業區域
(10) 勞務性質活動區域
(11) 庫區相關活動區域
C.倉儲區域的儲運量規劃
(1) 周轉率估計法
(2) 商品送貨頻率估計法
D.揀貨區的儲運量規劃
E.物流量平衡分析
14.設施需求規劃與選用(P33)
A.物流作業區域設施
(1) 容器設施
(2) 儲存設備
(3) 訂單揀取設備
(4) 物料搬運設備
(5) 流通加工設備
(6) 物流外圍配合設備
B.輔助作業區域設施
C.庫房建筑外圍設施
15.信息系統規劃(P35)
七個單元:(1)采購進貨管理系統
(2) 銷售出貨管理系統
(3) 庫存儲位管理系統
(4) 財務會計系統
(5) 輸配送管理系統
(6) 勞動績效管理系統
(7) 決策支持系統
16.方案評估(P35-P37)
綜合各種方案評估選擇的方法,約可歸納為三大類:
(1) 優缺點敘述比較法
(2) 指標權重評點比較法
(3) 成本分析比較
17.配送中心規劃的內容:(P40)
(一) 要普查物流的對象
(二) 對物流量的分析及預測
(三) 對物流信息處理情況的調查
(四) 對物流配送作業內容的調查
驗貨
包裝
托盤堆碼
配貨
分揀:分揀的到站數、分揀量及分揀后的處理(裝托盤、籠車等)
(五) 入出貨條件
(六) 商品保管形態的研究
18.選擇托盤最佳尺寸時,需從六個方面來考慮:(P43)
(1) 裝載效率:根據每種商品的形態、尺寸,研究用怎樣的托盤尺寸(平面尺寸、高度)效率最高;
(2) 入出庫的批數:入庫(包括生產批數)及出庫批數、大小;
(3) 運輸條件:從工廠來卡車及配送車輛的裝載運輸效率;
(4) 防止商品倒坍的措施;
(5) 操作條件:如根據配貨等作業的要求,高度和大小的限制;
(6) 已有托盤的尺寸和數量,研究如何有效利用。
19.配送中心的規劃方法:(P43)
以橫軸A、B、C、D四組分類,依次可將他們定義為:
A組:品種最少、發貨量最多的商品
B組:品種少、發貨量多的商品
C組:品種較多、發貨量較少的商品
D組:品種多、發貨量少的商品
按具體行業來研究,考慮其儲存方式,可得到如下答案,括號內是儲存方式。
A:(裝載在托盤上),如啤酒公司,品種1—5種
B:(放在托盤式貨架上),如制藥公司,品種5—30種
C:(放在重力式貨架上),如藥品批發公司,品種30—100種
D:(放在貨架上,以箱為單位),如化妝品批發公司,品種100種以上
決定配送中心倉庫要求的原則是,A類商品的備齊率為100%,B類商品為95%,C類商品為90%
20.總體設計:(P69)
(一) 總體規模的確定
(1) 預測物流量
(2) 規范服務和經驗
(3) 配送中心平面布置的相關性分析
(4) 確定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積
(二) 選址原則
(三) 配送中心基地內的車流的布置
熟悉:
1.物流系統的作用機制:(P4)
(1) 結構和功能相統一
(2) 競爭與協同
2.物流節點的選址:(P11)
(1) 影響物流節點選址的因素
《1》 自然環境因素
氣象條件、地質條件、水文條件、地形條件
《2》 經營環境因素
經營環境、商品特性、物流費用、服務水平
《3》 基礎設施狀況
交通條件、公共設施狀況
《4》 其他因素
國土資源利用、環境保護要求、周邊狀況
(2) 物流節點的選址原則
經濟發展中心地區或城市
各種交通方式重疊和交匯地區
物流資源較優地區
土地開發資源較好地區
支持產業發展需要
符合區域物流特點
有利于整個物流網絡的優化
有利于各類節點的合理分工、協調配合
地區管理和人才資源較好地區
(3) 物流節點選址的程序和步驟
第一步,選址約束條件分析
第二步,收集整理資料
第三步,地址篩選
第四步,定量分析
第五步,結果評價
第六步,檢驗
(4) 物流節點的選址模型
單一節點的選址模型
復合節點的選址模型
3.物流策略規劃:(P17)
(1) 配送策略(Distribution Strategies)規劃
配送系統的策略必須考慮以下因素:
顧客因素、通路因素、貨物因素、物流管理因素
(2) 供給策略規劃
供給策略有兩項可行方案,一是透過公開市場(Open-market)交易;二是透過向后事合(Backward Integration)的方式
(3) 國際物流策略
一般而言,多國公司必須考慮以下三個特定的物流策略:
如何供應地區性市場
如何生產
如何選擇特定國家從事制造設備的生產
全球性物流策略的抉擇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國際分工、物流效率及生產策略、政府的影響、財務因素和公司環境等。
(4) 減少物流時間的策略(Time-Based Strategies)規劃
《1》 及時化系統(just-in-time, JIT)與快速度反應系統 (Quick-Response System, 簡稱QR)
《2》 先進科技的應用(Advanced Technology)
《3》 條碼的應用(Bar Coding)
《4》 有效顧客響應系統 (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 ECR)
(5) 提高資產生產力的物流策略(Increase Asset Productivity Strategies)規劃
《1》 直接由工廠送貨(Direct Plant Shipments, DPS)的策略
《2》 有效使用物流設備的策略(Equipment Utilization Strategies)
《3》 第三方物流服務公司或合同制物流服務公司或物流業務外包(Outsourcing)的策略
4.配送中心建設的項目立項(P38 )
新建一個配送中心,必然有其動因。一般不外乎以下幾項:
(1) 容量不足
(2) 擴大市場占有率
(3) 據點分散
(4) 設備陳舊
(5) 降低成本
(6) 提高物流服務質量
(7) 環境變化
5.貨架儲存系統:(P56)
歸納起來可分為三種思路:
一是加大貨架的進深,增大貨架所占地面面積的百分比,以提高倉庫的空間利用率
二是減少貨架間通道的數量
三是減少通道的寬度、增加貨架的高度,采用窄道巷或超窄巷道貨架,以更好地利用倉庫的空間。
6.揀選作業主要有五項要素:揀貨單位、揀貨方式、揀貨策略、揀貨信息處理和揀貨設備(P64)
7.不同類型的揀選采用不同的方式和設施(P66)
揀選流動貨架(Picking Flow Pack)
這種貨架具有許多優點:
① 先進先出(FIFO),利于保質
② 前面揀選,后面補貨,可同時作業,互不干擾
③ 商品揀選面集約化,揀選方便,省時省力,節約保管面積
④ 前面第一箱開箱,即可用于“箱→件”拆零揀選
第二章:物流企業發展戰略
一、企業戰略學的形成與發展
發展過程:
1、1965年:美國學者安索夫“企業戰略”問世,是世界上第一本企業戰略的著作;
2、1971年:美國GE公司首先編制出“戰略規劃”;
3、70年代:企業戰略研究形成熱潮;
4、1980年:哈佛商學院波特教授饌寫《競爭戰略》;
5、90年代:成為企業管理理論的重要分支,典型著作是湯姆森與斯迪克德合著的《戰略管理》。
二、企業戰略的目標與實質
本質:企業戰略就是對本企業所屬的產業競爭環境進行審慎研究后,作出的對企業的產品定位,市場定位與價值定位的總體決策與完整的實施計劃,從而為公司贏得超常的投資收益。
三個核心問題:
1、你的業務是什么——產品定位
2、誰是你的客戶——市場定位
3、客戶認知的價值到底是什么——價值定位(功能/成本優勢)
三、企業戰略的基本類型
基本戰略是:
總成本領先戰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
標新立異戰略(Differentiatior)
目標集聚戰略(Focus)
總成本領先戰略:成本領先戰略的核心是通過采用一系列針對本戰略的具體政策在產業中贏得總成本領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