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努力構建川陜商貿物流中心
2009-11-4 9:0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第十屆西博會已劃上完美句號,四川省巴中市委二屆十二次全會再次吹響進軍的號角。正快馬加鞭、爬坡上行的巴中,以大交通為標志,站上了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新起點。
大交通形成后的巴中不再是區位劣勢的巴中,而是西部的巴中,中國的巴中,面向世界的巴中。“四大戰略”“五個突破”“兩個強力推進”“打好老區建設發展翻身仗”是引領巴中未來發展的戰略定位,也是巴中在西部大開發中的戰略定位。
四川省委、省政府在通過充分調研和征求專家的意見后,明確提出力爭用3到5年或者更長一點時間,把巴中建成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節點城市和川陜結合部的商貿、物流中心,建成我省重要的生態農業、生態紅色旅游、清潔能源產業基地和綠色經濟示范區,建成川東北經濟區重要的中等城市。
正是以新的視角對巴中發展進行了深入的再思考再認識,使巴中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黃金機遇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利用后發優勢,對接大交通,發展大商務,把巴中建設成為川陜結合部現代物流中心、商貿中心。
打造川陜結合部
商貿物流中心
一個地區的戰略定位主要決定于它的比較優勢和產業基礎。根據巴中的比較優勢和產業基礎,巴中的戰略定位為:川陜結合部的商貿、物流中心。發展戰略為:快速融入成渝經濟區和關中—天水經濟區,借力成南、達渝、西漢三大經濟商圈,打造巴山商貿旅游購物之都、巴山美食之都、巴山物流集散之都三個特色品牌。之所以如此定位,從比較優勢分析:雖然巴中與南充、廣元、漢中和達州區位相近,空間緊鄰,各自的經濟腹地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重疊,但巴中的區位比其他幾個城市更適合發展商貿物流。因為,巴中到其他四城市的距離最短,又處于成都、西安、重慶的地理中心位置,選擇其他任何一個城市,都會增長運距,增大運輸成本,還會形成倒流。巴中大交通形成后,是西南各省市進入西北的一個重要通道,同時也是西南各省市生產和生活物資輸入的樞紐,更利于商貿物流的發展。目前,廣元市提出了建盆周商貿中心,漢中市提出了建一萬畝秦漢物流中心,達州市提出了建秦巴商貿中心。而地理位置與巴中相似的瀘州市已經投資20億打造川滇黔渝結合部商貿物流“航母”。
巴中應該搶先發展,占領高地,盡快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以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巴中要“思想大解放”“規劃大手筆”“建設大氣魄”“網絡大覆蓋”,站在全省、大西部、全國以及世界的眼光規劃、建設川陜結合部的商貿、物流中心。
實踐證明,發展現代商貿流通業,提高商貿流通業的整體水平,有利于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優化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綜合競爭力。應通過加快發展現代商貿流通業,創造良好的消費氛圍,刺激消費,為工商企業開拓城鄉市場,擴大商品銷售特別是地方產品的銷售,促進全市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那么,“加快”這篇文章如何做,“擴張”從何處著眼,棋分幾步走?
其一,重點抓住城鄉市場的開拓,培育熱點,搞好規劃布局,實現產業升級。通過有效刺激消費,擴大商品銷售特別是地方產品的銷售,重組商業資源,大力發展現代營銷方式和流通組織形式,以存量吸納新的增量,因勢利導,快速發展。
其二,完善市場體系。根據巴中區域經濟的特點,應重點抓好輻射面廣的大型綜合市場和集貿市場建設。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藥材市場、蔬菜批發市場等,突出地方特色,使城鄉市場協調發展。
其三,推進營銷組織形式現代化,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業態。發揮商貿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加快連鎖經營網點建設,逐步形成以巴中為中心的商業中心城市圈、邊貿商業區、中藥材交易區和農產品加工貿易區。
其四,大膽引進和借鑒國外先進的經營業態,與大中城市聯動,從以百貨業為主體轉向以連鎖超市為主體。同時,通過加盟連鎖等方式使大中城市的知名連鎖經營企業在縣(鎮)開設連鎖店,發揮品牌效應,實現跨地區、跨行業經營,并把觸角伸向社區。
其五,要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步伐,以資本為紐帶,實行資源重組,通過參股兼并,做大做強多元投資主體的大型商業企業,以多元化培育現代大批發商和大零售商,組建“航空母艦”,增強整體競爭實力。
構建巴中對外經濟
前沿陣地和主戰場
大交通形成后,高效便捷的物流將使巴中的產品和服務的市場空間遍布全國、甚至全世界,“巴中造”將不再受狹小市場空間的限制,這為巴中規模生產經營創造了可能條件。按省委、省政府對巴中未來發展的定位,巴中將建成我省重要的生態農業、生態紅色旅游、清潔能源產業基地和綠色經濟示范區,那么,巴中的綠色產品就是一個大的市場。要使巴中參與全國乃至全球的市場分工,巴中只有充分利用好一個現實的優勢和一個潛在的優勢,大規模吸引資本和人才,使各種要素在巴中集聚、發酵形成巨大的生產力,實現巴中經濟的騰飛。
要開展對外貿易,關鍵要有適應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品。我們必須在培育外向產品上加大工作力度,才能增強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突出品牌發展戰略,把打造名牌作為提升我市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企業要樹品牌意識,創知名出口品牌,走品牌發展之路。到“十二五”末,力爭全市培育2個國家重點支持的出口品牌、10個省重點支持的出口品牌,擁有自主品牌的出口企業達到70%以上。
建設出口產品基地。結合我市產業發展特色和優勢,通過建設出口產品基地,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和經營,提高產品質量,實現產品或產業的集聚、帶動和輻射效應。
為企業邁向國際市場“架金橋”。巴中是個內陸市,在開辟國際市場渠道上,有關政府部門和企業要形成合力,共同推進。企業要勇于面對國際市場,敢于走出去,除直接向國際市場進行產品推銷外,要積極參加國內外各類進出口商品展會、投資洽談會,尋找客戶。政府有關部門和中介組織要積極幫助指導企業走出去,有針對性組織企業參加國際知名度高、企業反映好的專業展銷會、博覽會和投資洽談會。推動企業參與跨國采購,積極引進跨國零售商落戶巴中,讓我市的商品進入他們的全球采購網絡。積極搭建經貿合作橋梁,組織國(境)外政府、企業駐川機構代表及商務官員赴巴中考察,通過舉辦企業負責人座談會,加強信息溝通,建立專門的服務網站,為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信息咨詢服務。
貿易與產業攜手“共舞”。外經貿要為我市產業發展注入活力,通過對外貿易帶動產業發展,通過利用外資優化產業結構,通過外經合作拓展產業發展空間。產業的不斷優化升級,為外經貿提供發展后勁,達到互為依托,相互促進,聯動發展。強化外經貿與“工業強市”的緊密結合,通過發展對外經貿,促進我市優勢產業面向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通過引進世界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增加國內短缺原材料、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的進口,提升全市工業整體發展水平。進一步挖掘和培育行業龍頭出口企業,形成以涉外龍頭企業支撐帶動全市對外經貿跨越發展的格局。
強化外經貿與農業產業化的結合,通過擴大農業的對外開放,拓展農產品出口市場,大力促進農業領域利用外資,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產品深加工能力,增加農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進我市農業向規模化、科學化、標準化和商品化發展,擴大巴中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強化對外經貿與現代服務業的結合。通過擴大服務業領域的開放,加快現代物流業和現代流通業的發展,促進物流信息平臺和現代市場體系的建設,培育新興服務產業,提高我市金融業的服務水平和經營能力。
實施“差異發展”戰略。根據不同區域特色和產業優勢,建立各具特色的外經貿發展區域和城市。大力引進外來企業發展加工貿易,培育外向型產業,構建我市發展外經貿的前沿陣地和主戰場。
充分利用大交通形成后在物流、人才、產業等方面的綜合優勢,通過吸引更多的國外公司設立制造中心、采購中心和研發中心,大力發展外向型、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制造業和服務業,優化開放型經濟結構,構建我市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高端產業。
充分利用縣(區)在資源、地域、產業特色等方面的優勢,抓好一批重點縣(區)的外經貿發展,著力發展勞動密集型出口產業和農產品出口加工業,擴大外派勞務基地,在全市構建各具特色的縣級外經貿發展區域。
增強巴中商務
發展新優勢
著眼未來發展,全市商務工作要充分認識到新形勢下的新機遇,著力在培育增量、優化結構上下功夫,努力構建巴中商務發展新優勢。
“大交通”帶來大流通的機遇。貫穿南北、連接東西的巴中“六路”通達指日可待,這不僅解決了巴中運進輸出的難題,而且將巴中過去的交通不暢區位劣勢轉化為進出西南大通道的橋頭堡優勢,讓巴中成為真正的蜀門。同時,給整個巴中服務業在旅游、物流、餐飲住宿、批發零售、信息傳輸和金融、租賃、文化體育及娛樂等行業的發展帶來了無法估量的市場前景。
政策引導和項目支持的機遇。國務院及省政府相繼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民生性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意見》等一系列鼓勵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對服務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國家和省目前大力投資的西部開發、災后重建和應對金融危機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給服務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消費結構轉型提供的機遇。消費經濟理論表明,消費決定生產,消費結構決定產業結構。從產業需求看,我國第一、第二產業正在加速升級換代,對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日益增大;從個體需求看,伴隨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民生性服務業的需求和要求不斷提高。整個消費結構正在朝服務性消費轉型,這對擴大服務業規模,優化服務業內部結構,提升服務質量,加快服務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決策層高度重視創造的機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服務業的發展,充分利用巴中市“紅、特、綠”旅游資源優勢,帶動服務業快速發展;繼續發展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新興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戰略思想,給加快巴中服務業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創造了有利發展空間。
把握歷史性機遇,緊緊抓住產業轉移,增強商務發展后勁。要將承接產業轉移工作作為推進巴中市商務發展的中心工作來抓。當前,國際、國內宏觀環境將加速產業轉移步伐,這既是產業發展的內在規律,也是巴中市經濟和商務發展面臨的歷史性機遇,商務系統應站在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的前沿,切實把承接產業轉移與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相結合,與巴中產業發展優勢相結合,使承接產業轉移成為推進巴中市經濟和商務發展的新動力。
優化結構,提升質量,不斷促進商務發展轉型升級。在國際國內宏觀環境趨緊的情況下,尤其在高通脹、高成本,以及利率、稅率、匯率與宏觀產業政策的多重因素影響下,粗放型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也很難確保商務工作的長遠發展。優化結構,提升質量,是巴中市商務發展的唯一出路。就企業而言,要多條腿走路,除了強化管理,降低成本外,必須通過自主創新調整優化產品結構,整合供應鏈,提升流通效率,拓展營銷渠道,從結構上、方式上、質量上、品牌上解決當前的困難,提高企業效益和競爭力,努力向國家支持的產業方向發展。就商務工作而言,必須著眼于保持外經貿和商貿流通業的持續、平穩、較快發展,避免出現大起大落。
著眼兩個市場,內外需結合,多渠道拓展商務發展空間。一是在推進企業“走出去”上拓展發展空間。繼續發揮我市外派勞務、工程承包方面的優勢,通過做大做強一批企業,向國際市場輸送巴中市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同時,促進巴中市資源型企業走出去,向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尋求資源配置。
二是在開拓國際市場上拓展發展空間。全球經濟下滑特別是美、歐經濟的不景氣,國際市場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當前,在努力確保巴中市現有出口市場穩定發展的同時,要著力加大對俄羅斯、中東、非洲等經濟保持較好增長的國家和區域市場的開拓力度。
三是在開拓內需市場上拓展發展空間。擴大內需、增強消費拉動經濟發展,將成為我國未來宏觀政策更加突出的著力點,這既是商務工作的重要開拓領域,也是確保巴中經濟發展的重點。
強化政策引導,扶優扶強,充分發揮各項商務政策的促進效應。在商務工作面臨嚴峻宏觀形勢下,用實、用好、用活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引導企業開展結構調整、拓展發展空間、應對經營風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政策效力發揮得好,在這輪宏觀調控過程中,商務工作不僅能保持平穩健康發展,還能構建新的發展優勢,提升發展質量,邁上新的發展臺階。要將現有政策用在刀刃上,確保今年商務工作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為明年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