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如何在窘迫中破題
2009-12-29 23: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現代企業生產經營方式的變革和市場外部條件的變化,生產企業越來越專注于集中自己的主業,而把原來分散處理的物流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給專業的物流公司,這就產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但對于中國的物流行業來說,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除了面臨高居不下的物流成本,還有油價的節節攀升,以及因行業極度分散而導致的效益較低的經濟模式,物流企業原本不豐厚的利潤正在被逐步蠶食。
危險的信號
據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周可仁披露的中國倉儲協會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在不完全統計下,目前中國生產企業原材料物流50%靠供貨方提供,另有31%靠自己,第三方物流僅占19%。成品銷售物流方面,27%的執行主體是生產者,18%來自第三方物流,55%是部分自理與外包相結合。商貿企業物流執行主體27%為第三方,11%由供貨方承擔,62%由公司自理。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但更多的是一種無奈。雖然目前國內新成立的物流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但第三方物流的市場份額始終難以得到有效突破,近90%的貨物運輸是通過"原生態"的貨運場站進行處理的,產品的質量、價格以及供給得不到有效的保證,甚至于一些實力較強的生產企業不得不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統,直接指揮貨運場站的貨車進行貨物的運輸,以穩定企業產品在市場中的表現。
對此,沃爾沃卡車公司全面運輸解決方案總監朱波指出,制造業高效化導致業務外包,高效的供應鏈服務包括高效的企業內部和外包兩種供應鏈關系。這種高效供應鏈應該具有集成不同操作系統、不同業務流程、不同運營平臺以及不同管理方法的能力。能否通過供應鏈管理給客戶帶來增值是衡量其是否有效的標準,即幫助企業增加利潤、提高質量、降低經營成本、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率和全球性成本優化。
在物流行業發達的國家,對工業的原料商、生產商、供應商以及貿易和服務領域等均進行了重新分工,介入這些環節的物流公司也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例如在美國,有57%的物流量通過第三方物流業完成,而在社會化配送發展優化的日本,第三方物流業占整個物流市場比例更是高達80%。
與之相比,國內物流企業就難以實現服務、信息化和利潤的同步增長,相關政策的不合理及收費比例過高,正在成為制約中國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要外部政策因素。例如,關于半掛車的收費規定就導致代表先進快速運輸方式的甩掛運輸在中國難以得到廣泛推廣;世界上70%的收費高速公路在中國,也反映出中國物流企業的負擔沉重,因此,給物流企業"減負"理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創新中的機會
探究中國第三方物流業困境的根源,沃爾沃卡車公司物流專家楊光喜告訴記者,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承攬物流業務時,普遍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認為上游企業在實施物流外包時,只是出于對非核心業務的簡單性外包,這樣導致了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接收外包業務后只想從事職能業務的管理,而不愿意更深入地了解企業業務并提供創新性的業務方案,這樣的結果必然導致物流企業被視為可有可無的"苦力"。
從協同客戶形成高效供應鏈的目標出發,物流服務內容和運輸方式的創新正是物流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一個有效手段。通過和客戶一同變革原有物流模式,引導客戶從關注成本到關注操作,進而關注協調管理和信息服務,物流行業自身也從操作競爭上升到管理和創新能力的競爭。
但問題的實質是,高效的供應鏈正是許多企業成功的關鍵,其外包的原動力在于希望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企業缺少或無法及時掌握的物流運營能力,并以此來共同提升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水平。而在這些方面,沃爾沃卡車通過先進的全球經驗,已經幫助國內諸多煙草、危險品運輸、冷藏等行業的用戶進行運輸方式的變革。
朱波認為,在創新模式的選擇上,物流企業現階段不能盲目追求第三方物流的運作模式,而是要根據自身的特點為生產制造企業提供階段性的、有特色的物流服務。現代營銷創造需求的觀點就十分適用于物流行業,市場的大小在某種意義上要視物流服務商為企業挖掘利潤的能力而論。在沃爾沃卡車提供的兩種發展模式中,一種為特定的生產制造企業或者特定的貨種提供專業化的物流服務,另外一種則是為更大的物流系統的子系統提供階段性的延伸服務。
在中國物流行業亟需提升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水平的今天,物流企業應細化分工,擺脫自己的劣質服務,節約資產轉向優勢服務項目,尋求和引導為客戶進行物流革新的機會,加強企業競爭能力,可以說,第三方物流企業擔負著改造和左右中國物流行業發展的重要角色,應該與供應鏈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致力于物流方面的發展,取人所長補己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