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期待建成電子代碼國際標準
2009-2-28 4: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流業期待建成電子代碼國際標準
圖:GS1正進行RFID實地測試,期望藉此活動鼓勵物流業界應用有關技術
香港貨物編碼協會(GS1)昨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辦亞洲首個電子代碼標準(EPC)和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環球物流現場實地測試,并邀得日本EPCglobal轄下運輸及物流業工作組聯席主席石澤直孝主講,介紹現正推行的RFID試點計劃,期望盡早確立物流業標簽的國際標準,更全面地將RFID技術應用在物流業界。
石澤認為,RFID雖然并非創新技術,但仍具有充分研發空間,并能更廣泛地應用在物流航運等市場上,有關技術不僅有效提升物流效率,亦更能保障貨物原封不動送抵目的地。他表示,海上運輸屬于橫跨各國的商業活動,因此各國在貨物標簽上須訂立更統一的國際標準。他表示正努力與中國、美國和歐洲等地政府溝通和研究,建立更統一的標簽技術,整合一套國際標準系統,避免不同系統卷標造成混亂,降低進出口貨物運輸效率。
建立國際標簽技術
日本郵船旗下科研機構MTI株式會社技術發展策略部高級顧問張家豪表示,RFID技術明顯在加快集裝箱通關進度有優勢,特別在美國「9.11」襲擊后,各國都加強邊境進口貨物的檢查程序,他認為只要集裝箱內有加上有關技術的標簽封條,都可大大提升物流公司和各國海關的效率。
石澤在會上介紹GS1EPCglobal推行的RFID試點計劃,計劃主要分為3個階段。在第1階段,該機構首先將主動、被動UHFEPV標簽應用到往來香港和日本的海運集裝箱上。第2階段則透過GS1EPCglobal標準,加強由中國廠房至上海和洛杉磯港口,最后運抵美國配運中心貨物的透明度。而第3階段的計劃亦于早前落實,集中測試EPC訊息服務(EPCIS)的網絡基礎建設,追蹤來往東京和阿姆斯特丹航線上的集裝箱和裝卸架內物品的流向和進度。第3階段的參與企業主要為日本物流、航運、硬件及軟件供貨商,如日本郵船(NYK)、日本運通、三菱電機和佳能電子。
高昂成本限制普及
不過,現時要廣泛應用RFID在市場上,主要受高昂成本限制,因為平均每個RFID卷標約需1美元。GS1總工程師孫國江表示,期望借著試行計劃和測試活動,吸引更多加入研究和競爭,從而降低價格。他又指,RFID具有其本身價值,雖然該技術應用在市場的成本較高,不過普通商品條形碼對比起RFID明顯有不少不足之處,特別是需要運送貨物時,因此開發和推廣RFID技術時,不能只著眼于成本。
據孫國江介紹,現時RFID技術可加強集裝箱保安和提高處理效率。他表示,現時部分船公司將視乎貨物的貴重程度,在部分集裝箱內局部采用。由于有關技術雖然成本較高,但可用少量精密配件組裝至普通集裝箱內,隨著應用成本減低和進行更廣泛的試點計劃,令RFID技術更廣泛地應用在市場上。
香港創新科技署署長陳育德亦有出席開幕儀式,他鼓勵公私營機構繼續致力研究RFID新技術,并推動在不同范疇應用該技術。GS1會由昨日開始一連兩天,在香港科學園舉行RFID/EPC物流現場實地測試,與業界分享將有關技術應用在運輸物流業上的知識和經驗,并舉行技術發展研討會,活動得到香港創新科技署、香港科學園、香港物流發展局和MTI株式會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