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家駿:解讀振興規劃之物流業打好第一拳
2009-3-25 21:5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十大重要產業的振興計劃不但要振興本行業的發展,而且要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據統計,振興計劃所涉及的重要產業中,企業上交稅金1.7 萬億元,約占2007年國家稅收的37.4 %;直接城鎮從業人員達到3615.6 萬人,占全部就業人口的30%。
2008年行業信息化研究報告顯示,十大重要產業的信息化投資規模占全部行業信息化投資規模的36.3 %。把握重要產業的行業振興計劃,從中挖掘市場商機以獲得發展,是擺在所有IT廠商和用戶面前的重要機遇,也是2009年業務發展的方向和重點。
為此,我們組織了十大產業的專家解讀振興規劃,重點從信息化的角度來看待振興規劃帶來的機遇。本期,我們就從物流業振興規劃說起。
打好產業結構調整和振興的組合第一拳。
——我看物流業振興發展規劃
■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師 寧家駿
如今,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已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涉及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沖擊強度之大超出預料。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及時出臺了十大產業振興發展規劃,物流業因其重要的紐帶作用而躋身十大行業之列。物流業作為服務業的重要分支領域,是其他九個產業與國內外市場相連的重要媒介。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我國的產業發展,包括對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有何深遠影響?如何利用這一寶貴的戰略機遇,以信息化為抓手,大力發展我國現代物流業,值得我們格外關注。
一、確認和提升了現代物流業的重要地位
眾所周知,經濟的三要素是生產、流通和消費,缺少或弱化了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影響整個經濟的運行。作為服務于現代經濟的物流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因而被認為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命脈,其發展程度也成為衡量一國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自上世紀80 年代才引入了“物流”的概念。從物流的構成要素看,現代物流把運輸、儲存、裝卸、包裝、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處理等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的綜合性產業。此外,物流業還能融合運輸、倉儲、貨運代理和信息等行業,是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融信息技術于一身的新型服務業。
我們必須看到,我國物流業的總體水平落后,嚴重制約著經濟的發展,而且長期以來我們對現代物流業的認識不到位,特別是在思考如何進一步提高發展質量、轉變增長方式等方面還很不夠。根據我國外向型經濟比例較大的特點,發展現代物流業更成為調整產業結構的戰略選擇之一。
這次規劃的發布極大提升了現代物流業的地位,確立了物流體系建設的戰略定位和制定發展現代物流業總體規劃的重要性,明確了發展現代物流業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帶動作用。規劃不僅是應對當前金融危機以及提升產業地位的催化劑,更將是一個見效快的重型“組合拳 ”,也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促進物流業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大戰略舉措。
規劃指出,調整和振興物流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強調了振興物流業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六大“有利于”: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資金周轉,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國民經濟的運行質量;有利于提高服務業比重,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有利于增加城鄉就業崗位,擴大社會就業;有利于提高運輸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廢氣排放,緩解交通擁堵,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有利于促進國內外、城鄉和地區間商品流通,滿足人民群眾對多樣化、高質量的物流服務的需求,擴大居民消費;有利于國家救災應急、處理突發性事件,保障經濟穩定和社會安全。
二、明確了我國現代物流業在新形勢下的發展方向
我們可以看到,物流業振興規劃分析了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現狀,實事求是、毫不掩飾地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包括全社會物流運行效率偏低、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高出發達國家1倍左右的問題,以及社會化物流需求不足與專業化物流供給能力不足同時存在的問題。此外,“大而全”、“小而全”的企業物流運作模式還相當普遍,物流基礎設施和布局尚未完善,地方封鎖和行業壟斷對資源整合有阻礙,物流技術、人才培養和物流標準不能完全滿足需要……本規劃就是針對以上問題制定了發展目標、發展路徑、重點工程及保障措施。
首先,規劃明確了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部署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規劃還提出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以物流一體化和信息化為主線,營造有利于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物流保障。
規劃還提出建設現代物流業是我國進一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戰略抉擇,因此,做大做強,促進物流企業與生產、商貿企業的互動發展,擴大物流企業的營業范圍,提倡延伸服務,推動物流服務的社會化和專業化成為正確的選擇。
傳統的物流業主要是營銷服務型的,也就是通過批發零售賺取差價或服務費用。現代物流業則既包括了營銷服務,又包括了產業服務,從原料的采購到產品的設計,從產品的儲運到產品的銷售,甚至直接與生產方合作形成上下游完整的產業鏈。因此,現代物流業既是一個新興的產業領域,更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三、大力促進新形勢下實現和落實兩化融合
黨的十七大明確了工業化與信息化互相融合和五化并舉的戰略決策,但如何落實兩化融合,找到新的關鍵突破口,還一直被眾人探討。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是兩化融合的最好的突破口之一。因為電子商務本身就是現代物流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應用電子化手段實現物流商務運作的過程。應用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技手段適應現代社會對物流服務速度、安全、可靠、低費用的需求,是現代物流服務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增值性的物流服務是在原有物流基本功能之外,根據客戶需要提供各種延伸服務,包括技術服務、便利性服務、快速反應服務,特別是信息服務等,使物流真正融入到實體經營活動中,擴大物流的經營范圍。因此,現代物流業是最能體現出兩化融合的領域。
此外,在本次公布的規劃中,充分注入了以信息化為抓手,推動現代物流業升級、改造和暢通的物流業轉型的主導思路,體現了當今的 “大物流”概念和推動物流企業間信息共享和資源整合的正確理念。因為只有樹立“大物流”理念,才能真正把各企業的自有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配送信息與資源共享,實現更大限度的資源利用,減少物流支出,降低運營成本。而“大物流”能力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物流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規劃明確指出,為了適應國際產業分工的變化,要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完善物流服務體系,改善投資環境,抓住國際產業向我國轉移的機遇,吸引國際投資,促進我國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因此物流業的振興,將在很大程度上帶動國內自主信息產業的發展。
規劃中提出的一系列內容包含了堅持信息化先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基本思路。面對我國多數物流企業經營規模小、市場份額少、競爭能力弱、網絡分散等現狀,信息化是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途徑。信息系統是構建現代物流的中樞神經,通過信息在物流系統中快速、準確和實時地流動,可以使企業能動地對市場作出積極的反應,并指導企業調整生產經營活動。因此規劃強調了著力建設公共物流信息平臺,推動物流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的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確定的三大重點任務中,有兩項與物流業密切相關。一是提高軟件產業自主發展能力;二是以應用帶動發展,大力推動業務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強化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運用,在物流業應用中形成新的增長點。
因此,所有從事信息化的同仁一定要認真學習和領會規劃,特別是深刻理解和具體實踐規劃中關于“創新服務方式、堅持科學發展”的主旨,要時刻以滿足生產者和消費者不斷增長的物流需求為出發點,不斷創新物流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積極推進物流服務的信息化、現代化、合理化和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注重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同時要進一步推廣現代物流管理,努力擴大物流市場需求。運用供應鏈管理與現代物流理念、技術與方法,實施采購、生產、銷售和物品回收的一體化運作。鼓勵生產企業改造物流流程,提高市場響應速度,降低庫存,加速周轉。合理布局城鄉商業設施,完善流通網絡,積極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和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促進流通企業的現代化。
當前,還要重點扶持和鼓勵中小物流企業加強信息溝通,積極爭取國家對物流企業兼并重組的政策支持,緩解當前物流企業面臨的困難,鼓勵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聯合、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資產重組,培育一批服務水平高、國際競爭力強的大型現代物流企業。
特別一提的是,目前,在各個地區的各個行業,按照規劃統籌構建起來的綜合物流信息平臺已初步形成,這一公共服務平臺能夠為用戶提供基礎網絡建設和技術支撐以及信息服務和物流信息化解決方案等,并成為推動物流產業規范、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公共物流信息平臺意義深遠
物流業進入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多少有些讓人出乎意料,但仔細考慮起來理由還是蠻充分的。其一,擴大內需的振興規劃有相當多的投資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既是在擴大物流需求,也在增加物流資源的供給。其二,已經列入振興規劃的前九大產業均為第二產業,根據調整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有許多優化流程和改進管理的任務。隨著制造業的價值向產業前后轉移,必須依靠大力發展服務業來提升附加值,因此發展以物流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也就成了其它九大產業振興的組成部分。其三,物流業也到了該調整發展方向的時候了。
物流業進入我國的時間不長,發展卻極為迅速,主要原因是趕上了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期。此外,“中國制造”的風格也推動了物流市場規模的急劇擴張。一時間,高速公路網、鐵路、港口等紛紛上馬,似乎物流市場的規模將會無限制地擴大下去,卻忘記了發展物流的本意是提高挖掘“ 第三利潤源”能力的基本宗旨。金融危機至少告訴我們物流市場的擴張可能會放慢腳步,但優化流程、整合服務、提高管理水平的需求卻表現出來,物流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的作用開始不斷凸顯。
現代物流之所以能夠促進經濟發展,從技術角度來看,主要在于流程的信息化提高了管理決策的規范性、科學性和時效性。
從實踐上看,物流信息化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整合資源,可以不依賴資產的收購、兼并等方式,而是采用信息系統的共享來實現車輛、倉庫等物流資源的整合,提高效率;二是利用信息系統固化規范的管理和流程,避免管理的隨意性或暗箱操作造成效益“跑冒滴漏”;三是提高決策水平,優化戰略布局;四是支持業務創新,新業務的出現創造了新的利潤源。
由于物流系統的開放性,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也成為物流振興規劃中的重點工程。近年來,由于缺少公共信息平臺,物流信息化的整體效益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可以說,建設物流信息平臺已經成為物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影響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的原因很多,從眾多失敗的教訓來看,從業人員的認識存在誤區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最典型的是,他們把物流信息的整合誤解為信息的絕對集中。
事實上,物流信息的價值完全依賴其背后的管理體系,信息對誰開放、如何修改、何時失效、如何解讀……完全是由一套管理體系在維系。如果改變了信息的管理格局,信息的價值就可能不存在。因此,我們整合物流信息是要在不改變信息原有管理格局的條件下實現信息的交換與共享,這才是公共信息平臺的定位。
市場上存在多樣的整合需求,也需要多樣的信息平臺,因此平臺應形成一個體系,其基礎是一系列的標準和規范,例如信息標準、操作規范等等。這些基礎建設需要政府來發揮主導作用,同時也要創造一個吸引商業資本投入的良性環境。(CIO時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