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經濟再布局
2009-4-15 23:0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曾幾何時,珠三角各市在發展道路上并肩狂奔,也埋下了產業布局雷同、重復建設加劇的伏筆。而今落實《綱要》之際,正是各市找準定位及自身優勢,進行互補性合作,實現整體效益最大化之機。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用五行粗體字確立了珠三角在全國棋盤中的戰略地位。而隨著《綱要》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珠三角經濟布局的新一輪洗牌已拉開帷幕。
長期以來,珠三角各市在發展道路上并肩狂奔,也埋下了產業布局雷同、重復建設加劇的伏筆。在新形勢下,這個包含九座城市的區域經濟體如何實現統籌發展,各枚棋子如何恰當落位,或將成為決定珠三角經濟合力強弱的關鍵。
“諸侯經濟”之弊
2009年3月7日,珠三角五大機場在廣州聯合簽署《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行動綱領》,試圖重構各自的發展定位,以期形成合力。
在珠三角兩萬多平方公里范圍內,3000多萬人口共享著五大機場,區內航空運輸市場競爭激烈,各大機場常年“暗戰”,導致市場環境日益緊張。
為合理分配資源并將“蛋糕”做大,五大機場握手言和。而在珠三角,需要坐下來談談的,遠不止五家機場。
上世紀后期,“自下而上”的發展使珠三角呈現出“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分散格局。由于缺乏區域功能定位和統一規劃,幾大“諸侯”各占“山頭”,產業同構現象十分嚴重。
“整個區域大大小小各類園區分布各市縣,幾乎每個都有電子、機械、紡織等產業。”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游靄瓊這樣描述。
數據顯示,珠三角各城市間的產業同質化程度高達80%。“這造成了基礎建設的重復、自成體系和缺乏配合,結果只能帶來同質化競爭。” 游靄瓊說。
同質化競爭的顯著表現,是慘烈的市場爭奪。“順德的家電、中山的家電,全世界都在賣,但是各自有一套營銷隊伍。”曾在珠島賓館與廣東高層“論劍”的網民“廈門浪”說。而一位從事小家電代理業務的業內人士透露,兩類地區的營銷手段沒什么不同,唯一的區別是“看誰把報價單做得更低”。
這種另類的“壯士斷腕”,不只存在于企業層面。“大家都有工業產業園,都有一整套生產、物流、銷售人馬。國家或者省里要落實一個大項目,幾個城市就只能互相‘壓價’,搞點內斗。”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珠三角某地級市主管工業的副市長私下里表示。
“諸侯經濟”的出現,顯然制約著珠三角的進一步發展。“產業重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市場和產業都相同,這屬于一種過度競爭。”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專家丁力教授說。
錯位發展形成聚合效應
“諸侯經濟”的產生有著深刻的體制原因。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去年7月發布的《優化珠三角產業布局的對策建議》分析,“各市縣政府以追求所轄區域范圍內經濟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眼光只局限于區劃范圍內的‘地盤’,較少從珠三角整體利益或以開放的區域競爭互補的思維來思考資源、產業的規劃和布局。 ”
面對《綱要》寄望珠三角從“全球制造業基地”提升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現實,打破“ 諸侯經濟”勢在必行。丁力表示,珠三角的產業分工必須明確,避免重復建設的痼疾。
而這與一些智庫的分析不謀而合。《優化珠三角產業布局的對策建議》就此提出,“錯位發展就是要調整優化珠三角產業布局,科學規劃好各類主體功能區,并進行相應的產業分類指導。”
錯位發展的實質,是各城市找準自身優勢及在珠三角棋局上的定位,進行互補性合作,實現整體效益最大化。“這將帶動珠三角從局部一體化走向全局一體化。” 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一洋認為。
錯位發展的聚合效應,在其他地區已有章可循。浙江省寧波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主任王仁洲表示:“長三角發展經驗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尋求區域間的錯位發展。如上海鋼鐵業比較發達,競爭力強,南京、寧波這些地方就不必再去分一杯羹,完全可以通過物流等服務獲取上海鋼鐵業的輻射效益。”
事實上,錯位發展一直是貫穿《綱要》始終的精神內核。“《綱要》確定了江門的戰略定位,是先進制造業重點發展區。”江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紫驪表示,“這就要求我們在基礎設施上實現與珠三角其他地區的全面對接,在產業上實行錯位發展,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錯位發展不是削弱自身優勢,而是有資源的就發展資源型產業,有港口的就發展物流型產業。現代產業本來就是多元的。”王仁洲說。
“有形之手”落子布局
2001年,珠三角五大機場就已成立了“珠江三角洲五大機場研討會”,卻始終難平息內斗。據了解,此次化敵為友的關鍵,是明確了航線資源和分工定位等核心問題。
企業間的錯位發展可以進行商業談判,而打破行政區藩籬則不太容易。
“珠三角產業一體化需要一個統一的布局規劃和一個平衡利益關系的機制,來解決城市之間的惡性競爭。”江門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南健表示。
解決這些問題,一只強有力的“推手”至關重要。曾參與《綱要》編制工作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高國力建議,廣東要在產業布局、項目布控上嚴格把關,甚至有必要采取一些行政干預的措施。“力避惡性競爭和產業雷同”。
為實現整體最優,廣東開始運用行政力量對珠三角棋盤重新布局。今年3月19日,廣州和佛山簽署了《廣佛同城化建設合作框架協議》,明確將“優勢互補”作為廣佛同城化的重要原則,實現錯位發展、功能配套。
此前,廣州汽車業與佛山汽車配件業的相得益彰,已給此次合作提供了信心。廣佛的一體化破局,則將“錯位發展”上升為行政意志。“廣州將來的發展應更趨向于現代服務業的集聚中心。那佛山的方向應該是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廣州市規劃局局長王軍說。
在廣佛“聯姻”的同時,深圳、東莞和惠州三市簽署了《推進珠江口東岸地區緊密合作的框架協議》。在相關文件中,也出現了“整合資源”“對三市港口發展實行差別定位”等關鍵字樣。
另據相關人士透露,各地極為關注的《廣東省主體功能區規劃(2009-2020)》送審稿已于近日編修完成,即將報送省政府和國家發改委。這份文件有望明確規定與功能區發展相關的財政政策、投資政策、產業政策和績效考評政策。
在珠三角經濟格局發生變動之際,一些正在醞釀互補性合作的城市也開出了優惠條件。“一些產業集群在我市已形成一定產業規模,其他城市擁有同一產業鏈的相關企業沒有形成集群,完全可以把企業轉移或引導到江門來。我們將按照稅收共享的原則,給予其他城市稅收分成,實現互利共贏。” 王南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