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國經驗看廣西物流業發展
2009-4-28 13:3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流是指貨物從供給方向需求方有組織的流動。物流的表象是運輸,物流的本質是整合資源,物流的靈魂是集零為整,物流的業務核心在物流園區,物流的效率在于信息技術的應用,物流的競爭力在于多式聯運的組合。德國是世界物流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其物流業發展經驗值得借鑒。
德國物流業發展的成功經驗
一是充分發揮德國居于“歐洲心臟”的區位優勢,打造歐洲物流中心,把區位優勢變成交通優勢,把交通優勢變成物流優勢,把物流優勢變成經濟優勢,物流生產力發揮到最大化。
二是聯邦政府制定全國物流業發展規劃并負責實施,為物流業發展創造了統一、高效、透明、有序的宏觀環境。所有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運輸基礎設施均由政府投資建設,聯邦政府確定全國大的物流園區布局,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圍繞規劃項目做好選址、征地工作,并負責連通物流中心的道路、鐵路的建設。沒有政府驅動的重復建設。
三是十分注重政府、企業、高校、協會等的合作,港口、機場等重要基礎設施都由政府控股或參股,很多項目是政府、企業、大學共同合作完成,形成優勢互補的協同效應和聯合作戰的強大力量。
四是強調多種運輸方式組合,實現無縫銜接。在港口、機場、物流園區等普遍建設兩種以上運輸方式連接和轉運設施,將傳統的分散、獨立的公、鐵、水等運輸資源有效整合成有機聯系的系統,為提高企業供應鏈管理的靈活性創造了條件。
五是高度重視人才培養,注重自主研發。很多高等專科大學開設了物流專業,還為物流企業在職人員提供物流培訓。很多物流公司都有自主研發的技術軟件,研發人員又是高級管理人員,技術先進而且適用。
德國物流與廣西物流發展的根本區別與現實啟迪
一是自然成長與主動跨越之間的區別。
德國的物流是經過幾百年發展不斷完善和創新達到今天的水平,十分扎實,比如漢堡港已經有800年的發展歷史,軟件硬件體制機制都發育得很健全,成為強大的經濟力量。而在廣西,我們不能等待市場長期緩慢的發育,我們希望把德國港口800年的發展成果縮短在8年完成,實現跨越發展,這要求我們一方面要有長遠的科學的謀劃,另一方面必須按經濟規律辦事,真正吸收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同時又不能盲目照搬,要深入探索符合廣西實際的現代物流加快發展的道路。
二是滿足市場呼喚與主動呼喚市場的區別。
德國物流是因為無數個工業企業有很多貨物要流,產業發展對物流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訴求,無數企業的物流“解決方案”就形成了整個德國的物流總體水平。在廣西經濟落后地區,更多的驅動不是因為企業需要提出物流解決方案,而是政府需要加快經濟發展,希望把物流發展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劑良藥,但在市場上連物流的主體、物流的社會需求都還沒有健全,需要政府創造條件來加以培育。德國的物流是經濟發展的結果,而廣西的物流是要作為經濟發展的措施。所以我們不僅要研究物流技術問題,而且要研究物流政策問題,不僅要解決現有市場主體的發展困難,而且要想辦法創造出更多的市場主體。
三是后工業時代與后發展地區的區別。
德國是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工業化已經完成并早已進入后工業時代,本國只保留高端的制造業生產,對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的低端工業品需求主要通過物流業高效地匯集和整合世界資源來完成,因此德國的物流業某種程度上具有代替本國生產的功能。而且經濟發展中人口、生產、消費、進口、出口基本上穩定,物流業發展的角色明確、發展平穩。而廣西在中國還仍屬于經濟后發展地區,經濟規模小、工業實力弱、消費水平低,物流既要為工業生產服務,同時又要帶動經濟增長。經濟中人口突然膨脹,產業突然引進,物流突然增長,不定因素太多,物流承擔的任務更重、面臨的挑戰更多,因此我們需要更好地制定物流發展戰略性規劃和戰術性規劃,形成物流發展的規劃體系,有效指導物流業發展,使物流業真正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戰略引擎。
四是人力資源成本過高和拚勞動力資源的區別。
德國的勞動力成本很高,凡是需要用人力的地方都想法用機器代替,減少人力是降低成本的措施,這促進了物流的技術進步和社會化水平的提高。而廣西勞動力廉價,增加人力是降低成本的措施,自給自足小生產也是降低成本的措施,我們物流社會化水平低、技術水平低、規模化程度低都源自于此,所以我們需要不斷突破全社會經濟發展現狀來推動物流現代化發展。
對加快廣西物流業發展的建議
1、把物流業作為強化廣西對東盟經濟地位的戰略抓手。發展物流業不僅對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產業競爭力、優化產業結構、擴大就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等有重要作用,對于廣西的經濟發展還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意義。廣西與全國其他省區相比,一個國家級的無可替代的題材就是海陸連接東盟,是中國-東盟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有了東盟概念,就有廣西的獨特價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貨物貿易擔當重要角色,而貨物貿易的基本條件就是物流條件。有了完善的物流設施和物流體系,才能形成發達的貿易體系。廣西要加強對東盟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物流園區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加強對東盟物流資源的整合和物流鏈的設計,形成中國-東盟重要商品集散中心和貿易物流的主要通道,可以說這個中心和通道建立起來,就確立了廣西對東盟的物流地位,物流地位決定了廣西對東盟的貿易地位、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
2、制定完善高層次物流業發展總體規劃。目前,對物流業發展制定了不少的規劃,也不乏支持政策,但這些規劃和政策往往都是單個部門、出點小錢、找個小設計院、應急模式搞出來的,難以有效指導全區物流業當前和長遠發展。由于現代物流業產業關聯度強,幾乎涵蓋一、二、三產的所有領域和部門,是國民經濟綜合性最強的產業之一,因此必須制定一個高層次、高質量的物流總體規劃來統攬。規劃既要把物流放在廣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中定位,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下謀劃,還要提出具體的物流要素布局建設方案。規劃既要成為發展總綱,也要成為操作藍圖。
3、進一步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正是因為物流業產業關聯度高、物流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大,所以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必須要以政府為主進行規劃建設。要樹立物流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的系統化理念,從全廣西甚至從服務“三南”的角度綜合考慮公路、鐵路、港口、航空、園區、倉儲等物流基礎設施的空間布局,形成交通樞紐和集散中心,促進資源共享,不為修路而修路,不為圈地而建園,避免重復建設和內耗競爭,實現物流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4、培植和引進龍頭物流企業融入世界物流體系。目前廣西物流企業情況基本上是:傳統業務單一功能的多,增值服務技術含量少;夫妻店兄弟坊小打小鬧的多,規模化龍頭企業少;零擔配送坐家待客的多,物流鏈整合或合同物流的少;蹬三輪扛麻包文盲大老粗多,專業技術人才少;勉強維持隨時轉業的多,特色突出贏利大戶少。廣西應該借助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和北部灣納入國家戰略的機遇,積極引進國際大物流公司來設點,把廣西的物流設施和特色貨物納入其國際物流鏈,成為國際物流體系中的一環,帶動廣西本地物流企業在經營理念、管理方式、業務聯系等方面逐步與國際大公司看齊,形成能服務于我們自己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又能參與國際競爭的物流企業,引領廣西的物流業走向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