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創日照藍色優勢加快建設海洋特色新興城市
2009-6-11 1:2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秦玉波
“日出東方,初光先照”。享有東方太陽城之美譽的山東日照,作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魯南經濟帶的直接出海口和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的重要開放城市,近幾年來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在山東實施重點帶動戰略和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如火如荼之時,迎來了建市二十周年華誕的日照市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近日,記者對中共日照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軍進行了專訪。
記者:今年4月份,胡錦濤總書記在視察山東時明確提出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要求。日照在年初就提出要建設海洋特色的新興城市,并把其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實踐載體,努力爭取在藍色經濟區發展上率先破題。請問楊書記,當初日照市委、市政府是怎樣認識和把握的?
楊軍: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海洋是贏得未來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資源。日照因港而立、依海而興,海洋生態資源、漁業資源、旅游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同時日照處在 “一橋 (新亞歐大陸橋)、一環 (環黃海經濟圈)、一極 (山東半島城市群和魯南經濟帶的重要一極)、一線 (從天津到上海這一沿海港口岸線)”的節點上,發展海洋經濟的空間十分寬廣、條件得天獨厚。日照作為全國和整個山東經濟文化后發展的地區,在新的起點上加快建設海洋特色新興城市面臨一系列難得機遇。特別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發展,加快魯南經濟帶規劃建設,在我市規劃建設大型鋼鐵精品基地、晉中南煤炭外運大通道出海口、魯南臨海產業區,以及黃日連鹽沿海鐵路、保稅物流中心 (B型)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的建設,進一步提升了日照在區域發展戰略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說,日照經濟未來發展的戰略空間和戰略優勢,很大程度上都依托于海洋這一“藍色資源”和 “藍色資本”,日照現代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海洋經濟快速崛起、海洋科技文化發展繁榮、陸海一體化進程加快的過程。加快建設海洋特色新興城市,是立足日照實際,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握發展戰略機遇,趕超先進,加快日照崛起的必由之路,也是打造日照城市品牌的集中體現;有利于堅持陸海聯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城市整體競爭力;有利于借力國際、服務陸橋、面向魯南、融入一體、接軌青島,進一步加快對外開放,增創新的發展優勢;也有利于促進就業、人民富裕和財政增收。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建設海洋特色新興城市的部署,既是對日照新機遇新優勢新跨越的新判斷,對日照城市發展特征、發展階段、發展目標、發展戰略的新概括,也是日照長遠發展的重要戰略。
記者:加快建設海洋特色新興城市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您理解海洋特色新興城市應具備哪些內涵和特征?又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做好這篇 “藍色大文章”?
楊軍:我認為,海洋特色的新興城市,從其內涵上說,應當包括海洋經濟、海洋科技、海洋文化、海洋生態、海洋城市建設五個方面。在經濟文化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海洋特色,不僅是物質之海洋,更是精神之海洋,是經濟上的海洋特色、科技上的海洋資源、文化上的海洋精神、建筑上的海洋風格、觀念上的海洋氣質,是海洋經濟發達、海洋科技進步、海洋文化繁榮、海洋生態美好的綜合體現;在科學發展的背景之下,新興城市不僅是城市之新、產業之新,更是發展理念之新、發展模式之新、體制機制之新,就是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創新型、和諧型城市,打造活力日照、魅力日照。體現在發展速度上,是快速崛起的城市;體現在綜合實力上,是經濟科技文化發達的城市;體現在價值歸屬上,是以人為本的城市;體現在城市精神上,是開放創新的城市。可以說,建設海洋特色新興城市之路,就是科學發展之路、跨越發展之路、和諧發展之路。
立足日照實際,著眼長遠發展,建設海洋特色新興城市必須抓住重點環節,實行集中突破。關鍵要以建設海洋經濟強市、濱海文化名城為重點,大力實施港口立市、工業強市、科教興市、生態建市“四大戰略”和對外開放、改革創新 “雙輪驅動”,加快推進 “港城、港帶、港橋、陸海”一體化進程,著力做大做強海洋經濟、做新做活海洋文化、做高做優海洋科技、做精做特濱海城市、開發利用海洋資源、保護提升海洋生態。(下轉B2版)
(上接第B1版)
記者:港口的發展是日照建市二十周年經濟跨越發展的縮影。在建設海洋特色的新興城市中,日照港扮演著一個什么樣的角色?今后將如何更好地發揮港口的核心帶動作用?
楊軍:日照20年來一直堅持實施“以港興市”的戰略,港口是日照跨越發展的核心戰略資源,是日照整個城市乃至整個魯南地區和沿大陸橋地帶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也是加快建設海洋特色新興城市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我們搶抓機遇,全力推進港口建設和發展。2008年,日照港實現貨物吞吐量1.51億噸;今年,新一輪港口總體規劃又順利通過國家和省審批,1~5月份,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2.7%,總量在全國沿海港口中由第九位上升到第八位,成為我國大陸沿海城市重要的綜合樞紐大港。當前,日照港正抓住新一輪港口總體規劃獲批的機遇,進一步做大做強港口,重點加快深水泊位、專業碼頭和集裝箱泊位建設,加快推進晉中南煤炭外運大通道出海口、濰坊至日照、臨沂至嵐山高速公路、疏港高速公路等重點項目,進一步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積極運用現代管理技術和經營理念加強港口管理,闊步向第三代港口邁進。計劃5年投資110億元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到2010年港口通過能力和吞吐量均達到2億噸,遠期深水泊位達到280個,通過能力達到6億噸。同時,與青島等市聯手加快黃(島)日(照)連(云港)鹽(城)鐵路的規劃建設,構建沿海鐵路大通道,使日照港區域性綜合樞紐大港的功能和優勢更加突出。
記者:楊書記,您連續兩年在全國“兩會”上提交關于推進魯南臨海產業區規劃建設和改革試點的建議,引起了廣泛關注。2008年9月,省委、省政府已將魯南臨海產業區列為省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日照將如何加快魯南臨海產業區建設,構筑對外開放的產業平臺?
楊軍: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目前,魯南臨海產業區的發展正分兩個層面推進。第一,已經制定出臨海產業區的區域規劃,首先對生產力布局進行科學規劃。第二,制定了關于臨海產業區區域開放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方案。目前,正積極爭取列入全國“十二五”區域發展規劃。
魯南臨海產業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將以加強區域開放合作為主題,主打“魯南”牌,按照魯南“一帶三區六大產業基地”的總體框架,通過建立合理的利益補償機制,打破行政區域限制,實行產業集中布局、聯合開發,構筑國際競爭力強的臨港產業體系。具體要通過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快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建設,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加快實施鋼鐵、汽車、石化、輕工、紡織、裝備制造、造船、電子信息等工業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旅游經濟、研發經濟等特色經濟,不斷優化生產要素配置,進一步增強集聚人才、技術、資金的能力,更好地服務于魯南經濟帶及新亞歐大陸橋沿橋地區。同時,借鑒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武漢城市圈和湖南長株潭城市群等做法,重點在開放、合作、港口發展、財稅、金融、土地、科技、資源環境等方面進行機制體制創新。爭取用10年的時間,在這個實驗區內率先基本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它包括自主能動的市場主體、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科學有效地調控機制、公平普惠的保障體系、完備規范的法制環境。通過以上措施,努力把魯南臨海產業區建設成為區域性國際航運服務中心、區域性港口物流和貿易中心、先進制造業基地、服務外包基地、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成為新興的對外開放和產業平臺。
魯南臨海產業區的開發要主動與山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對接,特別是抓住青島海灣大橋、海底隧道2011年開通的機遇,加快日照接軌青島的步伐,推動發展規劃、市場體系、產業發展、對外開放、創新體系、基礎設施、生態環保、文化建設、社會管理 “九個一體化”,共贏 “同城時代”,共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