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物流逐鹿中國
2009-7-12 4:0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隋秀勇
近半年以來,亞致力、DHL、TNT、FedEx等外資物流巨頭,或以收購本土物流企業,或者建設區域物流分撥中心等方式,在中國內地展開了新一輪的 “圈地運動”。
外資物流企業的逆流而上,一方面是本土物流企業面對經濟下滑和行業不景氣的雙重壓力,使外資物流巨頭的 “招安”代價更小;另一方面中國政府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使中國經濟顯示出強勁的復蘇跡象。據UPS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78%的中國內地中小企業認為全球經濟將于2011年之前開始復蘇。
通過收購的方式完善其在華的產業鏈,無疑有助于占據更多的物流資源和掌握市場主導權。而面對外資物流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擴張,本土物流企業又該何去何從?
完善網絡布局
“并購百歲新聯物流 (上海)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百歲物流’),是在亞致力拓展中國市場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并購。”談及去年底的那次收購活動,亞致力大中華區行政總裁葛仁杰津津樂道。
其實,亞致力這個不為多數中國物流人熟悉的名字,自2007年以來就沒有停止過其在中國市場并購的腳步。2007年5月收購廣東潤通國際貨運有限公司,一年后的6月4日將深圳裕賀海運有限公司招致麾下。2008年11月28日,亞致力投資7000萬美元的“博祿上海加工及物流中心” (以下簡稱 “博祿物流中心”)正式破土動工。此項目的投資額度達到7000萬美元。而去年底收購的百歲物流,是其完善中國網絡布局的又一步棋。
“先前收購兩家貨代公司,其業務領域主要集中在空運和海運,收購的目標也是配合亞致力在中國大陸地區開展國際業務。”葛仁杰對記者表示。百歲物流不同于其他兩家貨代企業,其在固定資產、供應鏈解決方案和業務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強大的實力。
亞致力之所如此看重百歲物流,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百歲物流的核心業務集中在化工、汽車等領域,這也是亞致務最擅長。在采訪中,葛仁杰不止一次表示:“百歲物流將會成為亞致力進入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平臺。”
亞致力是金融危機下外資物流企業在中國完善其網絡布局的一個縮影。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四大快遞公司,在基本完成其在中國一線城市的網絡布局后,將觸角伸向了中國二、三線城市。
6月18日,隨著TNT旗下的華宇天地第一個公路快運分撥中心,正式在武漢東西湖物流保稅物流中心啟動,四大物流巨頭DHL、UPS、FedEx和TNT已經悉數入駐武漢。
同樣在今年上半年,DHL先是“吃進”全一快遞,后是將掛牌轉讓100%股權的中外運速遞攬入懷中。6月30日,DHL的華東國內運輸分撥中心落戶上海,而在年底之前,還將建立10個區域分撥中心。
做長線的投資
在全球經濟深受金融危機之害之際,在流動資金并不充裕之際,在中國外向型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之際,外資物流企業為何選擇在此時頻頻出手?
事實上,金融危機已經對外資物流企業在華業務造成不小的影響。6月19日在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有股東大會上傳出消息,FedEx在廣州的亞太轉運中心只能實現約20萬噸的貨郵量,不及當初預計的三分之一。FedEx顯然不會計較一時的得失,其對此的解釋是,亞太轉運中心是為了滿足今后30年亞洲市場發展的需求,短期內的結果不會影響其對中國市場的判斷。這與亞致力 “我們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的表述如出一轍。
外資物流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主要源自今年年初中央政府提出 “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改革措施。而且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效果逐步顯現出來。這透露出一個很重要的信息:中國加快外向型經濟轉型,從世界工廠逐步轉變成一個消費大國。
葛仁杰認為,國際貿易的萎縮更加反襯出中國市場悄然復蘇的可貴。很多國際跨國公司正在進入或擴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這給物流服務商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去年亞致力開工建設的博祿物流中心正是基于這一發展戰略。據了解,博祿物流中心占地7萬平方米的新中心將專注于石化物流,滿足中國汽車、包裝、電器等行業的國際物流需求。在2010年正式運營后,屆時將直接由位于中東地區阿布扎比的博祿化工項目以貨柜形式輸入化學品,利用亞致力的全球網絡優勢為客戶提供包括進口,以及在國內進行分撥、包裝、倉儲等一系列物流服務。
從目前外資物流企業在華發展業務來看,其擴張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業務自然增長,另一個是非自然增長——并購。 “并購”無疑更被偏愛,而 “業務自然增長”的擴張方式也可能是為彌補或完善原有網絡結點的服務能力。如TNT和DHL的區域性物流中心。
因為完善的網絡布局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其服務質量。特別是一些國內快遞業務,白熱化的市場競爭對網點數量和密度的要求更高。以中外運敦豪為例,其在國內已經有400多個網點,主要是經營國際快遞業務,但對于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以及客戶對服務質量越來越高、服務內容越來越豐富,這些網點仍顯得較為稀疏。而全一快遞擁有的直營網點,正好彌補了中外運敦豪的不足。
與中外運敦豪收購全一快遞相似,外資物流企業往往選擇國內物流行業某一領域的內佼佼者作為并購對象。如,百歲物流在國內化工物流領域可謂一枝獨秀;華宇集團則是國內最大的公路運輸商;耶路全球收購的上海佳宇物流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整車和零擔貨運陸路運輸服務供應商之一……
對此,一位民營物流企業的高管指出,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外資物流企業在國內最大的障礙就是網絡資源的缺乏,自建網絡不但成本較高,而且速度較慢。通過并購的方式,在實現低成本迅速擴張的同時,而且也接手了大量的客戶資源,可謂是一石二鳥。而無論哪種投資,都可見外資物流企業跑馬圈地,意在長久占據中國市場。
產業安全之憂
“現在物流業越來越不好做了,即使在金融危機之前的幾年,公司的業績也沒有明顯的增幅。而且受到外資物流企業在華擴張影響,一些高端客戶的流失,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一位民營物流企業老總向記者抱怨。
以前,部分民營物流企業的營業額在短短幾年內就能從1000萬元增長到8000萬元。現在的營業額增長卻很困難,特別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有的民營物流企業營業額還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對此,百歲物流總裁嚴世平有自己的看法。當初,民營物流企業快速發展是建立在機會推動的基礎上,并不是其有很強的競爭優勢。現在物流市場這塊 “蛋糕”雖然越來越大,但是物流企業的數量也與先前不可同日而語。而且客戶物流服務要求越來越高,民營企業要進一步做大做強就很困難了。而在金融危機沖擊下,在升級發展中正處于脆弱的本土物流企業,也正是圍獵的最佳時刻。
雖然,外資物流企業在華業務的擴張,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本土物流企業發展的資金壓力,完善本土物流企業的國際網絡布局,帶來了先進的物流發展理念,這些有益于國內物流產業的發展,但也因此對國內物流企業產生巨大沖擊。
眼下國內物流企業絕大多數受制于資金、網絡、人才、信息化和企業管理等,物流服務還局限于傳統的運輸、倉儲、配送等領域。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承受著巨大的資金壓力,外資的并購與擴張發展正帶來新的行業洗牌。
外資物流企業在收購本土物流企業,其主要目的是在完善國內網絡和接盤客戶資源,本土物流企業只能服務 “總部”的統一安排,繼續在自己的 “一畝三分地”耕作,淪為外資物流企業的打工者。
不過,我們也欣喜地看到,最近在我國物流業相對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已先后出臺相關專項規劃,培育 “大型快遞企業集團”等。這也許給我國其他業態的物流企業一些啟示:通過兼并、重組,加快產業整合步伐,提高市場集中度,可以改觀國內物流業長期以來存在的 “小、散、亂”的局面,從而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提高行業整體物流效益,與外資物流企業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