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大考醫藥物流
2009-7-15 0:5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林振強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通知,決定自7月6日起對甲型H1N1流感防控藥品、醫療器械監督檢查工作開展全面督查,督查內容中特別提到 “疫苗是否嚴格執行儲存、運輸的冷鏈管理制度”。
甲型H1N1流感 (簡稱 “甲流”)來勢洶洶,確診病例數字每天都被刷新,普通大眾和疾病防控部門不敢有絲毫松懈。與此同時, “疫苗投產”、“首批疫苗下線”等相關報道不斷涌現,使公眾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供應充滿期待。這也讓醫藥物流迎來一次大考。
防御 “甲流”考驗物流
7月10日,一份份來自醫藥生產、經營企業以及醫療機構的調查表,被擺到了云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分局領導的案頭。調查表上的信息,包括藥品、醫療器械等產品品種、購銷渠道、產品數量及有效期等基本情況。據記者了解,這只是云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開展對甲型H1N1流感防控藥品、醫療器械監督檢查的第一步,接下來還將從藥品、醫療器械的生產、經營、使用、儲備等環節進行督查。
這樣的督查工作,并非僅僅發生在云南。7月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 《關于對甲型H1N1流感防控藥品醫療器械監督檢查工作開展全面督查的通知》后,各地的督查工作都已啟動,并將重點集中于督查低溫冷藏藥品的儲存及運輸情況,特別對人血白蛋白及各類疫苗、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生化藥品等重點品種,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和頻率。
“疫苗產品一般對溫度的要求很高,基本上是需要全程溫度控制的。”王雙是丹麥一家疫苗公司的產品經理,她對疫苗的 “脾氣”很了解。無論是甲型H1N1流感疫苗,還是普通的疫苗,作為生物制品,其對溫度都非常敏感。據她介紹,這家公司在中國的華南、華東、華北等地都設有合作醫院。不過,在這些醫院里,除平時備有少量的疫苗產品外,大多時候要到需要的時候再臨時配送。 “雖然醫院里也有相應的冷藏設備,但有時難免也會出些問題,或達不到要求。”
為了讓疫苗在流轉過程能正常“生活”,入庫、出庫、運輸途中的全程冷鏈保障不可缺少。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事故、經濟損失的事件。這也是疾病防控部門對此十分重視的原因。
藥品運輸 問題很多
要想讓包括甲型H1N1流感疫苗在內的醫藥用品,真正發揮對抗疾病的作用,首先需要 “甲級”的物流服務,包括運輸過程中的安全、專業。但目前,我國的醫藥物流水平仍需提高。
“前些天,我經常到市區的幾家貨運站托運貨物,發現竟然有好幾家貨運站把我們公司的貨物和藥品堆放在一起運輸。”李巖是福州市一家公司的部門經理,由于平時很少去貨站提貨,所以當他看到那樣的情況時,顯得十分驚訝。而他的同事則告訴王巖:“這樣的事兒很常見。”
“我朋友在一家醫藥公司工作,他們公司每年都要過一種叫GSP的認證,好像非常嚴格,平時藥品存放的溫度、濕度都有很苛刻的要求。”在李巖的印象里,藥品的保存和運輸都應該是很嚴格的。 “可是我在貨運站看到的滿地堆放的藥品風吹日曬,到了車上和農藥、化工品等隨意一起堆放,這樣惡劣的條件怎么保證我們平時的用藥安全?平時在醫藥公司那么嚴格的保管條件不都成了無用功了?”
李巖所看的雖屬個別現象,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目前醫藥物流中所存在的問題。由于設備和人力的不足,更是為了節省費用,將藥物與普通貨物一起運輸已成為 “潛規則”。這也是國內藥品運輸仍主要依靠生產或流通企業自建配送系統的原因。例如,定位于廣東省內及周邊省份發展的廣東大參林藥業連鎖公司,其配送主要依靠自身,只有一小部分委托給專業的物流公司。
不過,有些企業因為完備的網絡和專業的配送能力,成為業界的領導者,比如2004年12月成立于北京的國藥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國藥物流與其他醫藥物流公司不太一樣,它的投資方有7個之多。投資方們想做一家既不同于醫藥商業公司,也不同于藥廠自辦的物流公司。現在的國藥物流,服務項目已擴充至儲存、訂單處理、分揀、包裝、配送、加工、咨詢、憑證管理、貨主發票管理、退貨處理、冷鏈管理、特殊藥品管理等十幾項,涵蓋了藥品供應鏈管理的大部分環節。
“我們在國內并沒有自己的倉庫,所有的藥品的儲存和配送都是交給國藥物流完成的。”王雙介紹說。許多外資醫藥企業在國內的運輸配送,基本都會選擇第三方物流,只是像國藥物流這種水平的第三方物流并不多,這讓他們也很無奈。
第三方的希望與挑戰
盡管醫藥領域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并沒有成為業界一致的寵兒,但其前景依然被看好。江蘇澳洋醫藥物流有限公司物流副總張凌輝就認為,不管是商業企業還是終端連鎖,物流成本的增長速度都很快,物流托管應該是將來的一個趨勢——因為整體來看,第三方配送的成本要低于自己配送。事實上,包括南京醫藥等眾多企業都選擇了這種方式。專業的物流公司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擴大自己的配送網絡。
那么,第三方醫藥物流在今后的發展中都要練就哪些功夫,面對哪些挑戰,理順哪些關系呢?在專家們看來,加強醫藥物流,尤其是冷鏈物流的軟硬件建設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國在藥品的研究生產環節上,已達到較高水平,但在低溫運輸上溫度得不到保證,常常斷鏈。這就要求物流更新冰柜、冷藏車等保溫設備,提升藥品冷鏈物流的管理方法和監測技術手段,做到實時監控、預警,降低損失率等。
同時,來自外資企業的競爭壓力也不可忽視。在藥企方面,跨國公司在運輸包裝材料的優化和對冷鏈運輸全程監控系統方面的投入,往往不遺余力。賽諾菲—巴斯德宣稱自己的包裝能夠在室外保溫長達一個月之久,并且在運輸過程中,其設在廣州的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可以隨時監控到疫苗在運輸過程中的溫度。葛蘭素史克同樣對自己的包裝材料品質充滿自信,產品從凍庫、冷藏庫到冷藏車、低溫碼頭之間的周轉過程,都有先進設備對全程溫度實施監控,其標準遠遠高于國內水平。
在物流企業方面,國際物流巨頭DHL設于上海的生命科學與醫療保健物流中心已開始營運,并宣稱擁有國內較大的溫控倉庫以及專業隊伍,今后將著眼于為醫藥公司、醫院、實驗室在冷鏈狀態下運送藥品、疫苗、血漿等物品。 “可以以一站式過程涵蓋從原料進口物流、生產制造到分撥物流和包括臨床試驗、醫院直送、銷售物流等特殊服務在內的生命科學與醫療保健行業的整條供應鏈。”DHL可謂目光長遠。
國內第三方物流發展,同樣離不開相關政策的引導與支持。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在衛生部等六部委聯合下發的 《關于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意見》中明確規定: “由生產企業或委托具有現代物流能力的藥品經營企業向醫療機構直接配送,原則上只允許委托一次。”并提出沒有進行全省招標的地區10月1日前要實施和執行的最后期限。
但在目前各地公布的采購方案中,除江蘇省的方案中提到了 “配送商業須具備現代物流能力”外,其余各省的方案中不是去掉了 “現代物流”4個字,就是根本沒有提及。這也許并非是各地刻意不執行集采新規的有關要求,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 “現代物流”概念的不理解。醫藥物流向第三方、現代化發展,單靠任何一方都是難以有效推進的,需要的是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之間的多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