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占先機借勢成渝跨越發展領跑川南
2009-9-1 20:4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川南經濟區要在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中實現異軍突起、跨越發展。省委對建設川南經濟區的重視和期許,為宜賓加快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宜賓市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中,圍繞“求突破、保增長、重民生、建強市”活動主題,把握“逆水行舟、加快發展、突破工作、確保增長”工作基調,爬坡實干,化危為機,經濟止滑回升、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面臨新的發展機遇,站在新的起點,宜賓科學謀劃,主動有為,加快推進經濟建設,奮力走在川南經濟區前列。
蔡征波
思想“金鑰匙”———開啟發展“南大門”
思路就是出路。宜賓市圍繞“找準發展目標定位”、“破除發展思想障礙”、“解決發展要素瓶頸”等專題扎實展開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厘清了建設臨港經濟區的戰略構想,形成了率先突破、努力走在川南經濟區前列的思想共識,尋得了一把開啟發展“南大門”的“金鑰匙”。
著眼川南經濟區審視宜賓科學發展
近年來,宜賓以建設沿江經濟帶為戰略平臺,以打造“一樞紐、一城兩中心、四基地”為戰略支撐,在全省沿江工業布局和建設川南城市群的戰略布局中取得了新的進展,在成渝經濟區規劃中也被列為重點支持發展區域。
究其原因在于:一是區位優勢獨特。宜賓地處長江黃金水道起點,處于國家南北交通干線和長江經濟軸的交匯點、四川南向出川、聯系南貴昆、泛珠三角地區走向東盟、東南亞的重要節點。隨著綜合交通樞紐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建設初具規模,宜賓作為四川出川的“南大門”和通江達海的“橋頭堡”的地位更加凸顯。二是資源富集配套。煤炭、石灰石、硫鐵礦、石英砂等能源礦產資源儲量位居四川省前列,全市水能資源可開發量位居川南之首,擁有良好的港口岸線資源,獨特的沿江優勢和綜合配套的水、火、核能資源,為宜賓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具有建設和發展酒類食品、綜合能源、化工輕紡、機械制造等產業的顯著優勢。三是經濟社會基礎堅實。宜賓的經濟總量自1999年以來一直穩居四川省第四位和川滇黔結合部城市第一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等位居全省前列和川南首位。尤其是特色工業優勢突出,五糧液、天原、絲麗雅集團公司等在全國同行業中都具有較強影響力。
瞄準四個千億元目標搶占川南經濟區制高點
關鍵時刻,重在把握先機。宜賓在實踐科學發展中,運用調研成果,對市情再認識,對區域競爭態勢再研判,對發展思路再深化,對未來發展再謀劃,制定了《關于搶抓川南經濟區發展機遇加快建設長江上游川滇黔結合部經濟強市的意見》,提出要把宜賓建成借勢成渝、聯動川南、輻射滇黔的長江上游川滇黔結合部經濟強市。提出“四個千億”目標,努力走在川南經濟區前列,即:到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到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五糧液集團發展為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的航母級企業,把臨港經濟區打造為產值1000億元以上園區。
強化六大舉措建設川滇黔結合部經濟強市
為建成長江上游川滇黔結合部經濟強市,宜賓努力從六個方面奮力推進。一是建設樞紐創優勢。六年內將投資1000億元強力推進交通樞紐建設,到“十二五”期末,將擁有一條省內最大、全天候、高規格、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川南唯一的二級機場———宜賓機場,內宜、宜水、樂宜、宜瀘渝、宜攀、宜敘等六條高速公路交匯宜賓,內昆、成貴、宜遂、渝昆、宜攀、宜珙等六條鐵路指向宜賓。二是依托產業強
支撐。以大項目帶動大投入、支撐大發展,以工業化推動農業現代化,以新型城鎮化、服務業現代化促進新型工業化;依托優勢資源,發展精深加工,實現集約發展;培育工業園區打造經濟強市的核心增長極。三是完善城市功能樹形象。打造川滇黔結合部物流中心和現代商貿中心,構建“一網兩平臺、一園區四中心、七個物流站”的現代物流業發展框架體系。四是依托沿江建“三群”,拓寬發展新空間。打造三江“港口群”、打造沿江“城鎮群”,打造臨港“產業群”,重點布局以重化工、重型機械為主的產業,大力發展臨港工業化,建設基礎設施配套、產業特色突出、集群化發展的綠色臨港經濟區。五是發展科教添動力。堅持教育優先,把豐富的人口資源轉化為建設經濟強市人才資本;堅持科技領先,依靠科技進步提升產業、優化結構,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堅持人才優先,為各級各類人才搭建創造良好的平臺,把宜賓建設成為人才聚集的高地。六是改革開放添活力。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推進開放合作,積極承接珠三角、長三角的產業轉移,共同構建成渝經濟區,加強與川南其他地區在產業、市場建設、信息、人才等多領域合作,共建共享區域發展的改革開放成果。
經濟“發動機”———撬動發展“新引擎”
發展是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區域富強、人民富裕的根本途徑。宜賓市充分運用中央擴大內需保增長的政策措施,全力以赴保增長,取得顯著成效。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307.52億元,增長14.8%,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9.79億元,增長27.45%……各項經濟指標顯示,全市經濟運行呈現增長提速、效益提升、后勁增強的良好態勢。
縣域經濟異軍突起
縣域經濟發展滯后一直是宜賓的軟肋。2009年宜賓市抓住擴權強縣試點契機,通過建立區縣經濟發展基金,支持鼓勵市屬以上優勢產業向區縣延伸,大力引進、合理化配置領導經濟發展所需人才,加大支持區縣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力度等,促進縣區域貫注發展。同時,各區縣緊密結合實際,千方百計加快發展,一批區縣屬骨干企業不斷崛起,區縣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利稅增速為35.1%和32.6%;區縣屬規模以上企業達419個,銷售收入上億元的企業78個。上半年,5個縣的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幅超過30%,最大達到66%。同時,宜賓市委、市政府作出《宜賓市沿江經濟帶發展整體規劃》部署,積極推進區域發展和產業布局調整優化,沿江經濟帶向縱深推進,今年底,8個區縣的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進入億元俱樂部,市、區(縣)域經濟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旅游縣不適宜發展工業經濟,致使長寧、興文、江安等旅游資源縣工業基礎較弱。打破“弱局”才是出路,宜賓市委、市政府打破傳統思維,將工業發展與生態旅游有機結合,大膽招商引資和承接綠色產業轉移,各區縣均有了自己的工業園區和重點發展項目,工業與旅游互相促進,全面提升了縣域經濟實力。優越的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吸引著一批批企業入駐,兩年來,各區縣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315億元,同比增長66.3%。
工業發展勢頭強勁
年初,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宜賓市不少企業呈現內需不足、產能過剩等情況。如何確保經濟平穩增長,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宜賓市委、市政府廣泛開展“走千企、搞調研、鼓士氣、促發展”系列活動,在廣泛調研基礎上,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用于重點企業的應急所需,組織召開“銀企對接會”,幫助企業協調貸款12.8億元,在此基礎上,通過沖破觀念制約,解決資金瓶頸、開拓產品市場,用活用夠國家政策等,促進了全市經濟的平穩運行。今年以來,五糧液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53.7億元,利稅36.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3%,9.4%;天原集團實現產值32.7億元,銷售產值31.98億元,實現了滿負荷運行和產銷平衡;絲麗雅集團主營業務產銷率達98.8%,出口實現外匯收入3646萬美元。上半年,全市工業成功實現止滑提速,產銷兩旺,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70億元,增長20%;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73.6%,拉動經濟增長10.2個百分點。
同時,宜賓把招商引資作為做強做大產業園區的主要抓手。通過項目儲備包裝,立“馬”服務,加大宣傳,政策引導,統籌規劃等,有效促進了全市提高引資水平。1-7月,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73.30億元,同比增長79.11%。12個工業園區入駐企業近150戶,實現銷售收入近400億元。五糧液工業園區、江安陽春工業園區、宜賓羅龍工業園區、長寧工業園區等列為四川省重點工業園區。
項目的支持是區域經濟發展后勁和潛力所在。宜賓市集中力量抓項目,全力以赴推進度,上半年,全市續建項目407個,新開工項目659個,竣工351個,完成投資177億元,投資總量和增幅取得歷史性突破,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5%,拉動經濟增長11.1個百分點,充分發揮了投資拉動在保增長中的重要作用。
一三產業齊頭并進
人多、地少、土質瘠薄是宜賓農業的基本現狀。宜賓市按照“一路二水三產業”,堅持統籌城鄉發展方略,找準農業產業優化升級的切入點。該市采取“走出去”戰略,提高宜賓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始終堅持特色效益方向,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深入推進農村綜合配套改革。今年4月,四個沿江區縣簽署《加快宜賓市江南特色效益農業基地建設合作框架協議》,穩步推進特色效益農業建設,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1-6月,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0.5億元,增長4.5%,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404元,同比增長12.93%;小春糧油豐收,大春生產進展順利;勞務經濟取得新成效,實現勞務總收入45.8億元。
圍繞宜賓市委提出打造川滇黔結合部區域商貿物流中心的戰略,各區縣和部門加大力度推進重點市場建設,加快一批大市場建設。1至6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9.6億元,同比增長19%,宜賓在川滇黔結合部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的地位更加凸顯。作為全市發展戰略中重要組成部分的旅游業,各旅游管理部門和旅游景區,延伸旅游鏈條,興起農家游、生態游,提升服務水平,推出特色旅游項目等,獲得長足的發展。上半年,全市旅游總收入35.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1.82%;旅游接待總數超過72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64.11%,均創歷史新高。
民生“成績單”———百姓共享“幸福果”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宜賓市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落腳點,從解決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著手,突出抓好就業、扶貧解困、教育助學、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安居、交通、環境治理等。上半年,“八大民生工程”、71個民生小項目共投入資金13.49億元,強勢推動了民生事業協調發展。
關注民生民心更溫暖
只有關注民生,才能改善民生、贏得民心。宜賓市緊緊圍繞富民惠民安民的目標,把關注民生作為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指標。年初,市委、市政府與各區(縣)、市級各部門簽定了2009年民生工程目標責任書。各區(縣)和市級部門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八項民生工程”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在落實的過程中,精心制定實施意見,像飲水工程、通暢工程、安居工程、醫保保險、教育教學等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出臺,如同溫暖的陽光照進千家萬戶,惠及全市群眾。
叩問民生發展更科學
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是體察民情、體驗民生、體會民意的主要途徑。
今年以來,宜賓市廣泛開展“萬名干部下基層、萬人問卷大調查、萬戶群眾提建議”及評選“市委、市政府落實科學發展觀10件大事、影響宜賓科學發展的10個突出問題、推動宜賓科學發展10佳建議”的“三個十”活動。同時,全市4萬名黨員干部帶著感情,深入鄉鎮、企業、學校、農村、社區一線開展訪老黨員、老干部,問發展良策;訪專業戶、工商戶,問致富經驗;訪“上訪戶”,問事情原委;訪困難戶、留守戶,問衣食冷暖;訪返鄉務工人員、流動黨員,問就業狀況等活動為載體,全面收集社情民意,有效匯聚民意民智,收到群眾意見建議3871條,務實解決實際問題,有力地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去年,國際金融危機導致許多外出務工人員返鄉“謀生”,如何確保他們返鄉能就業、創業,返鄉“充電”后再外闖,成為宜賓全市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得知情況后,責成相關部門調查研究,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為返鄉務工人員創業就業搭建了有利的平臺。上半年,全市共舉辦各類培訓班培訓務工人員6萬人,組織勞務輸出6.87萬人,免費介紹2.8萬人就地實現就業,返鄉務工人員自主創業協調貸款500余萬元。
解決民生社會更和諧
民生重千斤,惠民貴在行。宜賓市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改善民生的理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及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社會保障制度是政府改善民生最直接的體現。“感謝黨的政策,讓我們母女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翠屏區南岸長江大道西段社區居民張五眼里含著淚花感激地說。
多種救助措施的實施讓困難群眾的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1-6月,全市城市低保對象96238人,累計月人均補差159.68元,完成省、市政府目標112.45%;農村低保對象149168人,累計月人均補差63.39元,完成省、市政府目標121.90%。
教育助學惠民工程,惠澤著全市67.5萬學子的心。“我們現在每學期只交20元作業本費,國家為我們免除了學費,也大大地減輕了我們的家庭負擔,讓我們能夠更安心讀書了。”興文縣香山中學8年級學生鄒緒高興地說。今年,宜賓市按照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全部免除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包括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免費向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教科書,做到應免盡免。
實施城鄉醫療保險制度全覆蓋。自6月1日啟動實施全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以來,加上以前實施的新農合,全市實現了城鄉醫療保險制度全覆蓋。出臺新農合、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讓老百姓看病有保障,不再“看病難、看病貴”。翠屏區大運鄉金河組村民肖婷就是其中一名受益者:“真沒想到住院生孩子都能報銷,還有補助。”通過這些努力,使人民群眾感受到了科學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制度“護航艦”———
彰顯科學發展新成效
制度機制決定著區域發展的創造力和競爭力。宜賓市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把解決突出問題與加強制度機制建設結合起來,積極推進制度機制創新,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
新問題孕育新課題
科學的制度機制對保障科學發展具有長期性、全局性和根本性。在經濟發展企穩回升的關鍵時刻,制度機制建設尤為重要,為此,宜賓市以學習實踐活動為契機,著眼放大調研功效,把調研工作作為干部群眾大聯系、民生民意大聽取、長遠發展大會診的高速通道。緊緊圍繞事關區域發展全局性、戰略性的中心工作和影響制約各地各部門科學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重大問題,確立了《切實解決資金瓶頸制約推進城鄉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等8大重點調研課題和《新型工業化機制研究》等10個市級層面體制機制創新專題,展開大調研活動,引領各級各單位認真梳理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帶著問題定課題,帶著課題搞調研。全市共確定了1280個課題,按照一位領導牽頭、一班人馬負責、一個方案實施、一個時間表落實、一抓到底的工作推進方式推動制度機制創新,完善科學發展的工作導向、政策導向和考核導向。
高要求催生高質量
著眼機制制度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宜賓市挑選出影響和制約全市長遠發展的比較突出的問題進行機制制度創新,如:針對全市民營經濟是工業發展薄弱環節,領題單位召開有相關職能部門參加的專題研討會5次以上,大家一致要求取消影響制約民營經濟的政策限制,并出臺了促進民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決定;隨著宜賓工業化經濟崛起、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工業園區蓬勃興起,越來越多的農民將失去土地,解決問題的根本是確保失地農民能實現就業,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制定了加強失地農民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意見;宜賓是長江、金沙江、岷江交匯處,是川滇黔結合部的中心城市,發展商貿物流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宜賓市委、市政府適時出臺了建設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的意見,有力促進了全市商貿物流業的發展。在制度機制創新過程中,宜賓市突出把握政策,考量所創新的體制機制是否體現政策性,切實保持政策規定的上下貫通、左右聯系、內外銜接,高度一致。并從增強針對性、突出可操作性、突顯群眾意愿、突出協調配合四個方面入手,注意區分市級層面相對宏觀和區縣處于發展第一線的實際,使制度創新統分結合,能夠在基層得到貫徹落實。
新機制護航新發展
制度機制創新形成的風生水起之勢,并沒有讓宜賓市感到些許的輕松: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制度機制體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宜賓市從市級層面開始,掀起制度機制創新活動高潮,各級各部門對現有的各類工作措施、意見辦法、規章制度進行系統清理,及時廢止制度文件215項、修改不適合發展需要的制度文件429項、制定缺失制度文件497項,其中市委、市政府已廢止、修改出臺30個綜合性、指導性、政策性文件,讓學習實踐活動成果在制度機制創新中彰顯,對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雄關漫道,科學發展的道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激流猛進,科學發展的步履堅定而執著。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勤勞智慧的宜賓人將充分發揚“爭、搶、拼”的精神,以更強的責任、更高的目標、更快的速度,推動宜賓跨越發展,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敬獻飄香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