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是如何煉成的
2009-9-21 12:4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日,本人與一美國友人聊天,談起了中國的名牌。這位友人是地道的芝加哥人,從沒去過中國。他告訴我,中國有三樣東西,在美國知名度頗高,筆者猜出了兩樣:熊貓、青島啤酒。謎底揭開,另外一樣知名度頗高的,確切的說來是人,是“YAO”,即“姚明”。
熊貓、姚明的知名度自不必說。青島啤酒100多年的歷史,爽烈、醇厚的口味,亞洲在美銷量最大的啤酒品牌,美國友人熟識青島啤酒就毫不稀奇了。
筆者問起其他一些號稱“世界名牌”的中國商品,這位美國友人或是偶爾聽說,或是一問三不知。看樣子,世界名牌不是靠自封能解決問題的。
這位友人告訴筆者,中國下一個最有希望在美國達到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很有可能出自中國的航空公司,因為國航、東航、海航等公司的航班在美國進進出出,美國人民在機艙一呆就是10個小時以上,就會在記憶中打下“烙印”。放眼到中國的航空公司,尤其是飛國際航線的航空公司,每天要面對不同膚色、不同文化的旅客,更有創立世界名牌的基礎與機會。如果這些航空公司的服務到家,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就會成為“名牌”。但天真的認為“名牌”經過歲月就會自然形成,那就大錯特錯了。
以國航為例,國航掛著中國的國旗,雖然在美國航線上飛了若干年,服務也不錯,但依然沒有被美國消費者、尤其是商務旅客所認可。從某種原因上來說,這其實不是國航的錯,這是因為文化差異的原因。這種文化差異,也許國航100年都改變不了。難道國航創名牌就跨不過文化差異這道坎?
其實,換個角度看問題,國航沒必要非得要適應美國的文化,為了“名牌而名牌”。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越來越堅實,從亞洲內部到五湖四海,漸行漸遠。伴隨而來的商務流、探親流就是國航創立名牌的基礎。國航完全可以堅持自己的中華特色,讓華人踏入機艙就感受到“家”的感覺,進而創立中華名牌。當中國的消費者越來越強勢,中華名牌也許就是世界名牌了。
貨代物流業同樣如此。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日本企業走向海外時,日本的貨代企業利用文化認同的優勢,跟在日本生產企業身后,你走到哪,我就把分支機構開到哪。反過來,日本生產企業也給了日本貨代企業巨大的支持。日本幾大貨代企業完成全球布局,進而在全球攬貨,基本都是通過這樣的步伐完成的。
現在,中國企業“走出去”已經步步深入,但貨代物流企業卻遠沒有跟得上。一方面,貨代物流企業的海外網絡建設滯后,服務達不到海外中資企業的要求,貨代物流企業自然就吃不飽;另一方面,貨代物流企業缺乏合同,也就缺乏到海外開設分支機構的動力。這兩方面一旦形成惡性循環,不但對中國貨代企業發展造成障礙,更會對中國“走出去”戰略產生副作用。
所以,在相同、甚至相近的條件下,“走出去”的中國企業要多給中國本土貨代物流企業一些成長的機會,這也是產生中國貨代物流業世界名牌的一條陽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