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機械制造企業信息化建設
2009-9-5 14:3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機械工業信息化歷程回顧
1、大力推廣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加快企業的技術進步
機械工業是我國最早應用微電子和計算機技術的行業之一。七十年代中期,機械工業自主開發成功我國第一個CAD系統----“組合機床多軸箱CAD系統”。八十年代初開始在企業中組織CAD技術的推廣應用。
“七五”期間,原機械部系統完成了一大批以信息技術應用為主的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其中比較重要的有機械基礎件開發、重點產品CAD研究、工業自動控制系統開發研究、柔性制造系統開發研究、工業機器人開發研究、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制等。
“八五”期間,機械企業技術改造的重點是推廣計算機和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原機械部組織完成了“機電產品CAD技術應用與完善”、“CAD通用技術規范標準化研究”等課題,頒布了《機械工業“八五”技術改造實現技術進步的若干規定》和《“八五”期間機械行業重點技改企業推廣計算機應用計劃設想》與《“八五”機械工業重點技改企業推廣應用可編程序控制器等自動化系統的建議》等文件。在《機械工業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綱要》中,把開發應用 CAD/CAM、MRP II與AS/RS(自動物流管理系統)、GT(成組技術)、CAD與AS/RS集成系統,推廣應用現代設計方法,重點抓好工程數據庫建設,機電產品可行性技術研究,CAD開發和推廣以及機械產品設計基礎和方法的研究列為重點科技發展任務。要求重點技改企業的主要產品都要采用計算機進行輔助設計和管理,要積極采用可編程序控制器、數顯、經濟型數控裝置等電子技術改造老設備。將推廣電子信息技術應用作為企業的一項戰略任務。
“九五”期間,機械工業信息化進程繼續向深度和廣度發展,一批試點企業在CIMS技術應用方面取得可喜成績,電力電子器件、電力電子應用技術、數控技術與裝備、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傳感器技術、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等方面的關鍵技術上取得一系列突破。一批骨干重點企業成為高技術企業,部分企業成為出口創匯超過總銷售額一半的外向型企業。不少骨干重點企業還建立了專門的技術開發機構和技術中心,大大促進了企業信息技術的應用。
到目前為止,CAD技術已在行業內得到較廣泛的應用,一大批機械產品因實現了機電一體化而顯著地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計算機輔助企業管理已涌現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先進典型,適合中國機械企業要求的管理信息系統軟件已逐步成熟,企業和行業的信息網絡系統已呈加速發展之勢,信息化工作已受到全行業的廣泛重視。
2、努力開發信息資源,為機械企業提供信息服務
信息是與能源、材料并列的重要資源,信息資源廣泛存在于經濟、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是機械行業信息化的核心內容。
經過多年的積累,現在,機械行業已經建立起了一批能夠比較系統地反映我國機械工業現狀和發展趨勢的企業、產品、市場、價格、投資、進出口貿易、科技等方面的基礎性、綜合性的經濟信息數據庫和科技信息數據庫。以機械工業聯合會為代表的一批行業中介組織和信息服務機構出版發行了大量紙介質以及其他多種媒體的信息產品,定期發布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分析預測監測報告,基本滿足了政府、企業以及社會用戶的信息需求。
3、建設行業計算機信息網絡,開發行業門戶網站,形成新的信息服務平臺
建設高性能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形成全行業的信息聯網是機械工業信息化的重要內容。1996年以來,原機械部、國家機械工業局以及現在的機械工業聯合會每年都要投入一定資金建設和逐步完善行業計算機網絡應用系統。現在,已經初步建成了面向政府、機械企業、社會用戶的信息服務網和行業門戶網站,形成了全行業的網上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了機械行業和其他行業以及國家有關部門的信息聯網。
4、積極推進行業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建設
多年來,機械工業各級管理部門重視辦公自動化和業務工作自動化的建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決策的科學化水平。近年,很多單位又在開發OA系統的同時加強了電子政務的建設。以機械工業聯合會為例,正在內部辦公網的基礎上進行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將信息技術融入行業管理,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服務質量,創造出更好地為政府、企業、公眾服務的環境和條件,提高資源共享程度。并正在將現有的行業門戶網站和外網的功能進一步擴充,增加了行業電子商務的功能,爭取成為輔助企業生產和市場營銷活動的網絡服務平臺。
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信息技術在行業管理、企業的組織管理、生產經營等方面的應用正在普及并逐步形成規模,對于促進企業發展、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機械制造企業信息化的特點
推進機械制造業信息化不能脫離制造業自身特點和應用發展的實際。
制造業信息化應當是針對制造業整個業務流程的。制造業信息化是將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現代管理技術與制造技術相結合,帶動產品設計方法和工具的創新、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企業間協作關系的創新,實現產品設計制造和企業管理的信息化、生產過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裝備的數字化、咨詢服務的網絡化。
機械制造業具有如下特點:
機械制造業是典型的離散型制造工業,其生產過程具有加工—裝配性質;
機械制造企業的生產經營模式多樣,有單件生產、多品種/小批量和重復大批量生產等多種方式;
現代化的機械企業應當具備較強的工程設計能力,需要大量采用數控機床、加工中心這樣的柔性化加工設備;
機械產品的結構和制造工藝復雜,生產設備和工裝夾具種類繁多,產品構成、設備資源隨市場需求變化,產品的設計制造也涉及多種學科技術,因此企業最好組成跨地區的聯盟,以提高對資源的動態管理和質量控制。
機械制造業的上述特點使得企業在實施信息化過程中應當重點考慮以下幾方面的信息化需求:
工程設計的信息化:主要包括兩維、三維繪圖及裝配檢查 CAD、模擬整機性能的CAE、工藝設計CAPP、以數控編程為主的CAM等。產品設計時需要根據工程化原則提高產品的標準化、通用化和模塊化參數水平。需在PDM支持下實現CAD/CAPP/CAM信息集成和工作流程的集成。需要按照并行工程方法組織新產品的開發,而且要在產品設計階段采用面向制造的設計DFM、面向裝配的設計DFA等技術。最終實現虛擬現實的工程設計制造技術。
企業管理的信息化:比如可通過采用MRPⅡ對生產進行周密安排,對產、供、銷、存、財實行一體化管理,實現物流/資金流的集成。通過計算機網絡實現對供應商和用戶的供應鏈管理,對人力資源、設備、質量、資金的管理以及對企業領導的決策支持,最終形成企業的資源計劃(ERP)系統。
制造過程的信息化:可以通過對加工制造關鍵環節采用數控機床群控系統DNC或柔性制造單元FMC,柔性制造線FMS,實現NC程序、刀具集中管理和生產調度。還包括現場總線、自動化立體倉庫和物料自動傳輸設備等車間自動化控制系統。
質量管理的信息化:應當包括質量決策、質量檢測與數據采集、質量評價、控制與跟蹤等功能。質量管理信息化覆蓋從產品設計、制造、檢驗到售后服務的整個過程,因此,需要在實施過程中把數據采集與分析嵌套在設計、制造、管理等信息系統中,要做到信息共享。
三、機械制造企業信息化的主要內容
企業信息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企業通過采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建立信息網絡和信息應用系統等信息化手段,在產品設計與生產、市場營銷、業務管理等層面上實現現代化的過程。通過信息化來改造企業的傳統技術和傳統管理方式,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產品質量,縮短研制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力,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上面分析的機械制造企業的信息化需求,是我們制定企業信息化工作方案的依據。我們認為,當前機械企業信息化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工作入手:
通過在所生產的產品中融入信息技術和其它高新技術,提高產品的質量、擴展產品的功能、增加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以滿足用戶對機械產品日益提高的要求。
通過在產品的設計與制造過程中采用電子信息技術,實現快速、高效、可靠、精密、低耗、低成本生產,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比如在產品、工藝流程和各類生產設備的設計、加工、制造過程中采用CAD/CAM/CAE/CAPP及并行設計、虛擬設計技術,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數控加工和機器人技術、可編程控制器和智能傳感器技術、柔性制造單元和柔性制造系統等加工控制技術,積極推廣精益生產、敏捷制造、智能制造、虛擬制造、分散網絡化制造、分布式綜合自動化控制與制造、系統管理與質量保障、CIMS等先進制造管理系統技術。
通過企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優化組合與綜合利用,實現管理的信息化。機械企業信息資源開發可以結合工程項目的實施和新產品開發進行,建立工程數據庫、文檔資料庫、反映本企業及其它相關企業基本情況的數據庫。應將企業的研發、生產、采購、銷售、物流、管理、決策等過程中的信息進行分類、整理、集成,形成可共享的信息資源。提高信息資源的加工深度,為企業經營和領導的決策服務。企業管理的信息化離不開MIS、MRP、 MRP II等業務管理信息系統,以及業務流程重組(BPR)、ERP、商業智能(BI),客戶資源管理系統(CRM)、產品協同商務(CPC)、產品數據管理(PDM)、供應鏈管理(SCM)、為制造/裝配的設計(DFM/A)以及辦公自動化系統(OA)的建設。通過對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理順企業內部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實現企業資源的集成、優化組合與綜合利用,建立起與信息化系統相適應的企業管理與組織模式,形成市場響應快速、服務優質高效的新的運行管理機制。
計算機信息網絡是企業實施信息化的重要基礎設施。通過建設企業級的信息網絡,發展網絡制造、虛擬制造、網絡營銷,能夠提高企業的效率和競爭力。機械企業可以結合生產與過程控制自動化開展信息網絡和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通過采用Internet技術建立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外部網(Extranet),借助網絡對生產過程和各項業務工作進行綜合管理,借助互聯網將自己的設計系統、制造系統、管理系統在技術上和功能上向外延伸,通過網絡進行異地數據交換和快速設計制造,形成網絡制造和虛擬制造,實現產品全壽命周期的網絡支持。還能夠通過互聯網開展電子商務,進行網上廣告、網上營銷、網上采購等業務,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綜上所述,企業實施信息化一方面能夠加快企業的技術進步,另一方面能夠改變落后的業務流程模式,有助于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四、機械制造企業實施信息化項目時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多年的信息化實踐,積累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機械制造企業在實施信息化的過程中應重視以下一些容易影響信息化健康發展的共性問題:
1、要在明確信息需求的基礎上制定完整的信息化規劃及評估體系
信息化建設的目的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在于能夠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企業在實施信息化項目之前必須充分地分析自己的信息化需求,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符合自己企 業實際情況的信息化建設規劃,建立起一套科學的自我評估體系,分析需求的輕重緩急次序劃分出不同的層級和階段。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要整體考慮,統籌規劃。 要目標明確,重視實質,不搞花架子,不流于形式;同時要十分注意各部門信息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
2、既要重視硬件設備的購置,更要重視軟件產品與服務的質量
在信息化項目實施過程中,硬軟件設備的選型是重要環節,IT廠商往往拿出最經濟的配置和最誘人的價格來競標。一般來說硬件的折扣空間很小,而軟件在功能模 塊的選擇、服務的深度等問題上則因價格不同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大型管理軟件(如ERP)安裝后能否正常充分使用,除了產品本身因素外,售后服務的質量有 很大影響。因此,企業在項目設備選型投資上一定要重視服務,不能把技術支持與服務的價格壓得過低,以免影響整個項目的實施。
3、要有完善的組織機構保障
所謂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是指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必須得到一把手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但并不是事事都要一把手親自抓。信息化項目作為技術與管理的結合性課題, 必須要有職能明確的專門機構來負責統籌規劃、統一組織實施,包括項目設備選型和采購、系統設計和開發等,避免各個部門自行其事,互不通氣,影響子系統的互 通互連,形成信息孤島。有條件的還應當設立CIO。
4、能正確面對失敗并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有長期工作的思想準備
信息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企業的一項長期工程,要有長期工作的思想準備。在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能夠正視走過的彎路,認真分析部分失敗系統的原因,耐心總結經驗教訓,成為后續工作的借鑒。
另外,對信息技術期望過高,認為信息技術無所不能,而忽略了企業機制和人的作用,也是影響正確評估信息技術的價值和應有作用的原因。
5、要重視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與IT廠商是合作而不是過分依賴
我們提倡企業將主體業務以外的那些繁瑣、簡單、非關鍵的業務工作以及一些基礎設備外包給IT廠商,以節省大量人力資本,但企業應注意培養既了解業務又懂信 息技術的高級人才,以從事更高級的分析決策工作,而不是每天充當救火隊員的角色。企業還應當通過信息化項目的實施,培養一批不同層次的、熟悉網絡、硬軟件 及ERP等專項技能的IT人才,充分發揮這些人才的作用,留住人才,形成企業自身的信息化基干力量。
6、根據自身的功能需求選擇適用技術,不盲目追求最新技術,功能上不貪大求全
企業信息化建設既然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在項目的確定上要分輕重緩急分階段上馬,切忌一哄而上,在設備選型以及技術選擇上應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功能需 求,要注重實用性,選擇適用技術,不盲目追求最新技術,但要重視可擴充性。在投資上要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隨著信息化建設的逐步深入,要制定周詳的投資計 劃。
7、企業信息化要不斷向深度開拓,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已有投資的效益
目前多數企業在CAD技術應用方面尚停留在“甩圖板”的淺層次上,一些企業的計算機輔助管理也只是將原有的經驗管理計算機化,相當多的企業各個部門的計算 機應用互不聯通,如同一個個信息孤島,這種狀態雖然較之為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之前已有很大進步,辦還遠未發揮所作投資的應有效益。建議在借鑒先進企業經驗 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本企業的應用水平。
五、關于機械制造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若干策略建議
1、企業定位策略
為了確定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模式,在借鑒同類企業經驗的同時,建議借助信息化咨詢服務機構幫助本企業從經營戰略、體制、技術、管理、企業文化、人力資源、行 業環境、市場地位等方面對企業進行科學的分析和定位,以此確定本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目的、需求、方針、范圍、階段、深度,形成符合本企業實際的信息化模式。
2、時機選擇策略
企業在策劃上一個信息化項目時,時機的選擇往往事關項目的成敗。比如企業內部的管理體制、人員觀念和IT素質、資金籌措等是否已經做好準備,企業外部的競 爭環境、與上下游廠商的供應鏈和價值鏈的關系、市場需求變化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等是否已經具備條件,都會影響到企業信息系統的建設和應用效能。因此建 議有關企業要認真把握時機,時機不成熟時要積極創造條件,而不要倉促行事。
3、人員培訓策略
人員的培訓不僅僅是針對直接參與信息化項目建設的人員的技術培訓,而且要對企業進行全員培訓。上至董事長、總經理,下至普通員工都需要就信息化的意義、企 業實施信息化的必要性、以及關于信息化的基本知識技能和預期效果等內容接受培訓。全員培訓的重要性在于能夠使企業全體員工對信息化盡快形成共識,增強員工 的參與積極性,提高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透明度,有利于正確制定建設方案和選擇技術路線,降低決策失誤的風險,提高項目建設成功率。
4、招標選型策略
當前國內外IT廠商的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建議企業在第三方信息咨詢服務機構的幫助下,根據本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規劃要求,根據不同階段、不同應用 系統的內容,認真制定標書,進行范圍比較廣泛的招標,確保采購到性價比最好的IT設備和服務質量好的IT廠商。這是項目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環節。
5、實施監理策略
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項目是企業的一項重大工程項目,應按照系統工程的方法實施管理。除了企業與中標的IT廠商(供貨商或集成商)雙方外,建議考慮選擇第三方 項目監理方來溝通和協調雙方的關系。項目監理依據有關監理的法律法規對項目進度、質量、資金使用進行全程全面的監督,并提供企業和IT廠商雙方共同確認的 《監理報告》。特別是事關企業發展全局的大型信息系統項目,企業聘請監理方將對項目的成功有很大幫助。
6、驗收評估策略
由于信息化項目的復雜性,當項目結束時,應當聘請第三方信息咨詢機構,按照信息化規劃、企業與IT廠商雙方簽訂的合同以及一套雙方公認的信息化項目評估體 系,站在中立的立場,對項目進行全面驗收評估,并出具《評估報告》提交雙方確認,這對于避免產生分歧、扯皮,確保項目成功和雙方利益是十分必要的。
7、維護擴充策略
第三方信息咨詢服務機構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是長期存在的。一個信息化項目建成投產運行后,企業可以借助咨詢服務機構進行系統的運行、維護、管理與升 級工作。與企業建立起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的咨詢機構,對企業業務熟悉,能夠及時了解企業的應用需求變化,對信息系統的升級和功能擴充提出建議,還能夠跟蹤 信息技術的應用發展趨勢,為企業提供有針對性、前瞻性的服務。
六、機械工業各級中介咨詢服務機構在機械企業信息化進程中的作用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以及機械工業信息中心、各專業行業協學會等一批綜合性、專業性的中介咨詢服務機構,對機械行業熟悉,與機械企業聯系密切,有多年從事行業信息工作和推廣行業信息技術應用的豐富經驗,能夠在機械企業信息化進程中發揮重要的促進和服務作用。
1、組織協調
按照政府的有關部署對機械企業信息化工作進行組織和實施,或受政府委托,負責典型、示范項目的前期準備、組織實施、規劃評估等。
2、咨詢推介
為機械企業實施信息化項目提供技術咨詢與服務,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結合機械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幫助企業進行信息化需求的分析,承擔企業委托的技術開發; 在企業與IT廠商之間建立聯系,根據企業的信息化需求“量體裁衣”,為企業推薦、介紹適用對路的硬軟件IT產品和設計方案,組織新產品發布會。
3、教育培訓
定期開辦相應的培訓班和演示會,為企業培訓信息化人才。
4、推廣行業信息化標準化工作
組織制訂與國家有關信息化法規相銜接的機械行業信息化的規章、標準、規范、法規,研究、制訂行業企業信息化指標體系,以及其它有關信息化的基礎性工作。
5、政策建議
跟蹤企業信息化進程,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開展專項調研,及時向政府和主管部門反映企業信息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爭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6、信息服務
建設和完善機械行業的主干網和門戶網站——機經網,與各專業網站和省市網站連接,形成覆蓋全行業的信息網絡和信息服務平臺,為企業開展多方面的信息服務,開展網上交易和遠程網絡設計與制造。
七、抓住機遇,提升素質,振興機械工業
當前我國機械工業正面臨需求高速增長的空前發展機遇。未來20年間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中,機械工業肩負著為國民經濟實現現代化提供裝備的重任;與此 同時,入世后國際產業加速向我轉移,從而為我國機械工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了巨大的機會。但是無論是滿足日益增長的國內需求,還是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其前提 條件都必須是要通過參與國際競爭去獲得。因此,我們必須千方百計提升行業自身的素質,增強自主產業的競爭力。推進信息化就是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 黨中央已經明確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方針,各級政府對信息化工作都高度重視,這為我們推進機械工業的信息化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 輿論氛圍,全行業要抓住機遇,將信息化進程推向新的階段,為行業的振興注入更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