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 物流企業應對“輪胎特保案”
2010-1-11 12:1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9年9月11日,本是美國“9.11事件”的八年之殤,如今卻成為中美貿易史上要永遠銘記的一天。爭鋒熱議的“輪胎特保案”,最終以奧巴馬政府的堅持告一段落。在未來的三年內,來自中國的輪胎將會按年度被課以35%、30%和25%懲罰性關稅。在全球金融危機持續深化的大背景下,美國政府的“獨斷專行”有些不近人情。那么,奧巴馬的“一意孤行”,又將產生怎樣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與輪胎產業息息相關的上下游產業又將損失幾何?物流產業又將受到怎樣的沖擊和影響?
眾所周知,物流行業作為融合運輸業、制造業、倉儲業等經濟鏈條的復合型服務產業,對外界環境的依存度非常高。有經濟學家指出,中國物流企業的弱勢地位不言而喻。經濟產業鏈條上任何一個環節受損,都會給物流業帶來致命的沖擊。少則傷筋動骨;大則滅頂之災。顯然,面對美國輪胎特保案這場外貿“人禍”,中國物流企業無法獨善其身。未雨綢繆,積極應對乃為上策。
奧巴馬的“一意孤行”
9月11日,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宣布對中國輪胎實施三年懲罰性關稅,即在未來三年內分別對中國輸美輪胎征收35%、30%和25%的從價特別關稅。美國方面認為,中國輪胎擾亂美國市場、導致美國工人失業。中美貿易摩擦嚴重升級。
一石激起千層浪。特保案發生后,中國商務部申明聲討,各大新聞媒體參與熱議。分析人士認為,奧巴馬的一意孤行,實屬害人害己。據美國輪胎自由貿易聯盟測算,如果通過加征關稅將中國產品排除在美國之外,將導致輪胎分銷和零售領域近25000人失業。聰明反被聰明誤,限制進口中國輪胎的后果是,每保護一個就業崗位,美國就將另外損失25個崗位,此外,美國消費者每年要多支出6-7億元相關費用,來為此次輪胎特保案埋單。
盡管如此,輪胎特保案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卻是慘痛的。作為輪胎出口大國,中國年出口美國的輪胎量占總產量的1/4左右。按照2008年產量計算,如果削減輸美輪胎半數產量,也就意味著中國會出現近12%的剩余輪胎產能,這將給中國企業造成22億美元損失。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奧巴馬的這一決定意味著美國政府改變了在特保案中的一貫立場,是在縱容保護主義方面“開了極壞的先例”。不難預見,在奧巴馬表示支持輪胎特保案后,美國其他行業近期內也可能對中國產品提出類似的貿易救濟措施,而奧巴馬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可能禍水東引,縱容更多行業對華施壓甚至采取強硬做法。如此一來,中國服裝、紡織、機電等以出口為主的行業將會受到極大沖擊。與此同時,特保案的通過將把中國眾多產業都置于相同的威脅之下。業內人士指出,此次美國決定加收特別關稅,將助長美國對華實施特保措施的勢頭,引起其他WTO成員仿效,遏制和限制中國產品出口。
輪胎特保案打開了貿易保護主義這只潘多拉的盒子,波及全球的貿易大戰是否開啟?全球經濟剛剛有復蘇跡象,“希望的小火苗”又面臨考驗。顯然,美國也沒法獨善其身。
物流業“劫數”?
輪胎特保案就像推倒中國外貿經濟鏈條中第一塊多米諾骨牌。隨之而來的連鎖反應將接踵而至。
除輪胎產業本身外,其相關產業如物流運輸、原材料等產業已經受到明顯的影響。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理事長張洪民對外表示,這次美國輪胎特保案對輪胎大省——山東有極大影響,對山東的輪胎企業以及上下游物流運輸、原材料等產業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涉及出口美國的企業,如果全部停止出口的話,可能要損失到3.8億美元左右。”
據記者了解,一些輪胎承運的物流企業,受特保案影響較大,很多企業自從9月11日起就沒再收到過來自美國的訂貨單,而且還陸續接到了一些客戶的退貨通知,大批的貨物從港口退回,這些貨物大多是發往北美市場的。
輪胎特保案發生后,從事輪胎運輸的物流公司是最直接的受害者。然而與之相比,輪胎特保案對整個物流行業的影響,卻是持續惡化的也是致命的。
物流行業作為整個產業鏈的一個中間環節,對其他行業的依賴度很高,而此次輪胎特保案無疑關死了中國輪胎的出口大門。從短期看,輪胎業受損后,其制造生產的原材料運輸、產品出口運輸業務的減少,勢必會直接影響承運物流企業的業務量和經濟效益。
從長遠考慮,物流產業作為輪胎消耗最大的產業,如果此次輪胎特保案影響國內輪胎的價格,那么輪胎損耗,物流成本增加,這對剛剛蹣跚學步的物流產業來說,無疑是一次嚴峻的考驗。物流專家表示:“美國對中國輪胎增加關稅,勢必會影響我國輪胎對美國的出口量,如果輪胎生產企業把目光投向國外其他地區,拓展這些地區的市場,在短時間內無法實現利潤,要實現企業利潤的平衡,多數國內輪胎生產企業將會調整國內市場,這樣也加劇了國內市場的競爭,‘堤外損失堤內補’,那么輪胎企業會不會選擇集體提價?如果選擇了提價,那么對于物流企業來說就增加了很大的包袱,因為運輸占了其很大的比重,車要跑,輪胎的損耗是非常大的,物流是輪胎最大的消費產業,這樣一來物流企業的成本就要增加,運輸成本的增加,勢必要向下游轉嫁,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映將對整個經濟領域產生無法估量的影響。”
或許,正如業內專家分析所言,輪胎特保只是中美貿易戰的一個開始,如果“特保門”被打開,物流行業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作為現代產業經濟的“晴雨表”,物流企業敏感而脆弱。要改變物流行業的弱勢地位,物流專家指出:“中國物流企業通過業務轉型,尋求新的增長點,提高自身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一方面是通過節流強身、業務整合提高綜合競爭力,多元化發展,拓寬盈利渠道;另一方面,一些物流企業則通過更專業化、更精細的服務,贏取目標客戶。當危機來臨的時候,我們物流企業更應該聯合對抗,抱團取暖,提高整個行業的抗風險能力,才能徹底的擺脫‘特保門’的詛咒。”
對于物流企業來說,越是危機,越是企業練內功的好時機,如何充分挖潛和發揮企業能量?
首先,積極挖掘潛力,多方開源節流。合理調配人力資源降低管理成本,依據業務量大小靈活配置作業人員和作業時間,使人力資源效益最大化。合理調配車輛降低運輸成本,根據貨物量多少安排運輸車輛、合理規劃運輸線路,充分利用時間和空間,做到精細化配載,減少車輛空駛,從而提高運輸效率。加強耗油管理和車輛修理費管理工作,對出行車輛制定詳細的噸/公里耗油標準和車輛維修費用的核銷標準。
其次,轉變服務觀念,提高服務質量。從為客戶提供單一的物流服務,向提供整體打包物流服務轉變;從傳統物流向綜合物流轉變,積極為客戶提供優化整合的物流服務方案。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再到銷售以及回收等物流環節,都能積極地站在客戶的角度,主動為客戶著想,以客戶利益為出發點,千方百計地實現成本的最低化和效率的最大化。積極采取靈活的價格體系,不論新客戶還是老客戶都能按照客戶要求,在讓利的同時,做好客戶工作,并與客戶結成利益共同體,做到風險共擔、利益均沾、共抗危機。
市場博弈如棋局,而對手卻是無形的經濟環境。有人目光短淺,走一步算一步,往往結果是壁壘重重、頭破血流;有人目光遠大、未雨綢繆、峰回路轉后往往天寬地闊。事實上,美國針對中國的輪胎特保案是在金融危機下發出的一個錯誤信號,而這個錯誤的信號也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特保門”已經敞開。物流企業若想在這種貿易“人禍”中求得生存發展,便需審時度勢,積極應對,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才不會做政治博弈的替罪羊。
資料鏈接:
什么是“特保”?“特保”是“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簡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WTO議定書》中表示,中國產品在出口有關WTO成員國時,如果數量增加幅度過大,以至于對這些成員的相關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構成“嚴重損害威脅”時,那么這些WTO成員可單獨針對中國產品采取保障措施。“特保”實施的期限為2001年12月11日至2013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