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物流業升級發展的必由之路
2010-11-1 0:5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張穎川 曹亞慧 楊紫
10月22日,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物流產業升級”為主題的“第三屆現代物流科技創新大會暨2010年度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北京召開。
來自運輸、制造、IT、商業、能源、教育等眾多領域的55個項目分獲“科技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金字大獎映襯出中國物流人創新發展和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彰顯出中國物流正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融會更多科技智慧的現代物流業邁進。
●○創新發展 大勢所趨
“歷史證明,科技創新是我國物流發展的必然之路,也是大勢所趨。我國現代物流地位的確立和快速發展,不僅得益于經濟產業結構的推動,更主要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陸江在大會致辭中,開門見山地道出了科技創新對于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重大意義。
去年3月,國務院頒布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其基本原則之一就是“創新服務方式,堅持科學發展”。同時,該規劃把“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列入“十大任務”,把“建設公共信息平臺”列入九大重點工程。可見,科技創新是調整和振興物流業的一大核心內容。
剛剛閉幕的黨的第十七屆五中全會也指出,“十二五”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加快發展服務業,全面提高信息化建設,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從側面反映出,科技創新必將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和引領作用。
對于科技創新對我國物流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影響話題,記者從獲獎物流企業中聽到最多的便是:開展科技創新能夠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在本次會議上獲得“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的開灤集團國際物流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開灤集團)就是一個典型。開灤集團副總經理劉炳文對記者說,開灤集團從2002年開始搞物流,經歷了企業物流、物流企業、專業物流三個階段,產值從原來的幾億元發展到今天的400億元。在這一過程中,信息化、科技創新起到了重要作用。據劉炳文介紹,開灤集團物流信息化體系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成熟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先進的物流技術和物聯網技術裝備、領先的供應鏈管理技術。這使集團規范了運作,降低了物流成本,縮短了經營周期,整體實力得到提升,構建了廣泛的國際供銷渠道,推進了國際化進程,可以說成效顯著。 (下轉A6版)
□本報記者 張穎川 曹亞慧 楊紫
(上接A1版)
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科技創新對于引導現代物流產業升級具有非凡的意義。所謂產業升級,主要指產業結構的改善和產業素質與效率的提高。產業結構的改善表現為產業的協調發展和結構的提升;產業素質與效率的提高表現為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產品質量的提高。產業升級必須依靠技術進步。廣州風神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風神物流)在產業升級方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此次物流科技創新大會上,風神物流申報的項目“廣州風神物流汽車零部件配送網絡規劃”獲得了“科技進步獎”三等獎。風神物流物流技術中心技術科劉永奇對記者介紹,公司主要是充分利用汽車物流示范應用平臺、WMS倉庫管理系統、汽車與物流供應鏈研究中心等基礎性創新平臺,提供技術方案攻關、設計與優化、國家或行業前沿性技術方面的研究等服務。通過技術創新,風神物流現有的物流方案、有關路線、場內物流、備件物流等方面都得到了優化,提高了物流效率,減少了資源浪費,企業的經營結構和服務質量實現了全面升級。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控股)也在利用科技創新實現物流產業升級方面可圈可點。據國藥控股信息部項目經理羅繼偉介紹,國藥控股當前物流網絡系統建設總的目標是整合、創新、轉型、跨越。這其中,努力進行科技創新非常關鍵。據了解,依托科技創新,國藥控股已建成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沈陽五個自動化一級物流中心,在烏魯木齊、太原、鄭州、成都、長沙、武漢、合肥等全國各省會城市建設現代化二級物流中心,并加大各省地市城市三級物流中心建設投入。“目前,國藥控股構建統一的物流管理平臺對各物流中心進行信息整合,促進各物流中心間信息交換,實現了透明化和可測量,在整個國藥控股形成了統一調配、多倉聯動的全國藥品倉儲現代化物流網絡”。羅繼偉強調。
從本次會議發布的《2010年度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中可見,我國現代物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發展已經是頗具規模,而且成效顯著。科技創新既是一枚催化劑,也是一枚風向標。在物流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在科技創新這面旗幟的引領和帶動下,我國的現代物流業發展必將走出窠臼,實現全行業的產業升級。
●○科技創新 各顯神通
通觀獲獎項目,技術創新唱主角。但我們也可見有設備創新,有系統創新,以及理論創新等等。科技是最基礎的手段,創新的內容在技術載體上延展出:物流管理創新、服務形式創新、營銷手段創新,乃至商業模式創新等等,不拘一格。各個企業都在積極探索尋求自己的創新。
科技創新上,榮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有“現代港口物流服務示范工程關鍵技術”項目,該項目是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國際港務)和中交水運規劃研究院合作的結晶。上海國際港務副總裁包起帆說:“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關鍵時期,港口急需從傳統裝卸功能向現代物流服務業轉型。”作為世界第一大港,上海國際港務運用世界先進技術建立現代港口物流服務示范工程,滿足大型鋼鐵、煤炭等企業的特殊物流需求。示范工程內容包括:基于綜合型港口的鋼鐵工業物流、基于電子標簽的集裝箱物流、基于增值服務的汽車物流;通過掌控物流節點,創造了資源節約、透明安全,附加增值服務的有效專業化服務和社會服務功能。
在會上,被企業提及較多的創新是“管理創新”。與會企業代表和專家一致表示,管理創新帶給中國物流業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等,可帶來系統優化、透明化管理。北京物美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堅忠帶來物美的供應鏈管理經驗。一直以來,物美集團堅持改善供應鏈管理,打破傳統供應鏈模式,在企業規模化、信息化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設的基礎上,根據供應鏈管理的理念,按照供應鏈管理的思想進行再造和實現系統集成,通過多業態信息系統的整合,以集中、統一的信息系統集成采購系統,提升統一采購規模、縮短供應鏈,進而集成供應商資源,建設和諧、通暢、高效的供應鏈。
談到這些經驗的取得,吳堅忠特別強調:“科技創新首先要做到觀念創新,所謂的觀念創新包括:以最大限度滿足顧客需求為根本目標;局部最優到供應鏈最優;內部管理到外部供應鏈協同;信息壁壘到信息共享等觀念的有效梳理。”
而開灤集團可以作為管理創新和業務流程創新樣本。作為老牌大型國有企業,開灤集團在煤炭物流界一直是領軍者,開灤集團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炳文介紹說:“近年來開灤集團借鑒煤炭供應鏈管理,不斷進行管理創新,大力發展煤炭物流,發展信息化建設,用物流信息化支撐開灤物流發展,打造了數字化配煤電子商務平臺;立足客戶個性化需求,依托企業現有優勢,按照供應鏈理論,進行數字化配煤加工,創新了煤炭交割流程,實現煤炭港上交割,初步形成了‘煤路港航一體化’多式聯運綜合運輸體系,打造了供、銷、運一體化的運銷模式。”
北京泛太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樹平帶來的流程創新概念,有助于打造新的商業模式,提升服務能力。
無論是哪一種創新,都要與市場緊密銜接。當然,除了市場的推動,企業自身主動迎合變化也很重要。科技部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黃崗在大會上發表講話時提到:“科技創新離不開企業,要以企業為中心,堅持市場為導向,把握新一輪競爭的先機。”因為創新,市場會變得越來越廣闊。
一位來自企業的代表提出,未來的物流首先要建立一種創新機制。隨著供應鏈的蓬勃發展,物流企業在這一領域的創新也越來越多,應更多地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物流創新的生命力才更加旺盛。
●○信息技術 至關重要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說法早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物流企業想要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供應鏈新需求,而滿足客戶供應鏈新需求的關鍵之一,就是創新。”北京德利得物流有限公司(下稱德利得)運營總監惲綿如是說。德利得此次申報的“物流運輸空氣減震托盤”,不僅獲得了中物聯科技發明獎,成為該獎項僅有的兩名得主之一,更為該公司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在我國物流業由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過渡的過程中,科技創新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操作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經營創新等各種層出不窮的創新模式,成就了一大批像德利得這樣的新興物流企業,也使很多傳統物流企業,改變了原來的經營模式,走上了又快又好的發展之路。
通過此次科技創新大會可以看出,在各種模式中,物流信息化仍是實現物流科技創新的主要手段之一。
從此次獲獎的55個項目來看,其中有48項是物流信息化項目,占了87%。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江志強表示,物流信息化系統由三個基本的部分組成——基礎設備、技術支持,以及管理系統。其中,技術支持部分作為信息化系統的核心,在此次評選中也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特點。
一是信息系統整合度明顯提升。在55個獲獎項目中,運用了條碼、RFID、GPS、EDI等信息技術單元的有22項,占了獲獎總項數的45.8%。如上海港的現代港口物流服務示范工程關鍵技術項目,其系統整合了條碼、RFID、GPRS、EDI多種信息技術,實現了整個項目決策、服務能力的提升。
其次,電子商務技術發展勢頭強勁。對此,商務部信息化司副司長聶林海說,在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背后,是信息化技術的強有力支撐。他表示,以阿里巴巴、淘寶等為代表的電子商務的基礎,是便捷高效的物流配送、安全的網上支付等保障系統。而這些保障系統就是通過物流信息化來實現的,如運輸過程中的線路優化,倉儲、配送中的自動化設備等。
再則,在信息軟件開發模式上,套件組與可視化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也是物流信息化技術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
此外,信息化技術在倉儲、運輸等傳統物流領域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比如,上述德利得的物流運輸空氣減震托盤,就是在傳統公路運輸中的一項技術。
江志強表示,近年來我國的物流信息化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甚至在某些前沿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方面,還達到或超過了世界水平。但總體來說,我國物流信息化應用的普遍性,以及信息化應用意識較國外還有較大的差距。“赴國外考察時,我們發現國外企業在信息化應用上,理論和口頭上的東西少,但實質性的應用卻非常普遍。比如,在倉儲領域,國外的自動化堆垛機、自動化分揀等系統運用得非常普遍,自動化程度也較高,但在國內,類似的倉庫還比較少。”江志強說。
因此,針對國內物流科技創新話題,與會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其一,要營造發展環境。為了保障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發展,要對其核心內容如電子合同、數據與隱私權等問題建章立制,為推進電子商務應用提供決策依據。
其二,要完善支撐系統。制定完善電子商務企業平臺評價標準,引導電子商務企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支持鼓勵有資質的行業組織制定電子商務信用行規行約,開展電子商務信用服務。
其三,開展應用示范,并以此推進信息技術在供應鏈各環節的運用。
其四,企業間要加強合作。信息化企業間要進一步加強合作,制定統一的標準體系,構成一個“統一的供需大市場”,這樣更有利于企業做強做大。
其五,信息化企業要進入細分市場,進一步做專做強,只要這樣才能滿足供應鏈企業多樣化的需求,從而實現自身的發展,帶動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