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的延伸功能供應鏈管理
2010-11-24 20: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前言
20世紀60年代,企業開始了管理信息化的應用,從MRP到ERP,逐步實現了對采購、庫存、生產、銷售、財務和人力資源等業務的管理,使內部業務流程和處理實現了自動化,為企業內部縱向一體化管理奠定了基礎。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ERP在供應鏈的跨企業橫向一體化管理方面力 -
不從心。全球500強企業在經過若干年的ERP應用后紛紛引入SCM(供應鏈管理),將ERP拓展到整個行業的所有物流環節。
二、ERP和供應鏈管理的現狀
在經濟發達國家,ERP的應用幾乎已涉及到所有行業,特別是第三產業中的金融業、零售業、通信業、高科技產業等。ERP已不再局限于企業內部供應鏈的管理,而是拓展到整個行業的原材料供應、生產加工、配送環節、流通環節以及最終消費者,即整個供應鏈的管理。
我國在流通領域中的ERP管理尚很欠缺,為數不多的一些ERP管理也僅僅局限于生產制造環節的企業內部,這就限制了企業,特別是流通環節上的企業更好地利用全行業中的資源來實現優化經營和管理。
三、ERP在供應鏈中的延伸管理
首先,在整個行業中建立一個環環相扣的供應鏈,使眾多企業能在一個整體的ERP管理下實現協作經營和協調運作。把這些企業的分散計劃納入整個供應鏈的計劃中,從而大大增強了該供應鏈在大市場環境中的整體優勢,同時也使每個企業之間均可實現以最小的個別成本和轉換成本來獲得成本優勢。在供應鏈統一的ERP計劃下,上下游企業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使所有上游企業的產品能夠準確、及時地到達下游企業,這樣既加快了供應鏈上的物流速度,又減少了各企業的庫存量和資金占用。通過這種整體供應鏈ERP管理的優化作用,來到達整個價值鏈的增值。
其次,在市場、加工、組裝環節與流通環節之間,建立協調相關業務的動態企業聯盟(又稱虛擬公司)。通過信息技術把這些企業連成一個網絡,以便更有效地向市場提供商品和服務來完成單個企業不能承擔的市場功能。這不僅使每個企業保持了自己的技術優勢,也擴大了其資源利用的范圍,使單個企業可以享用聯盟中其他企業的資源。使供應鏈上的產品可實現及時生產、及時交付、及時配送、及時地交達到最終消費者手中,基本上實現了零庫存管理。
最后,先進的IT技術已為這種全面供應鏈的管理提供了底層的技術手段,如網絡技術、Internet/Intranet技術、EDI技術、條碼技術、電子商務技術等,使得各企業在業務往來和數據傳遞過程實現電子方式連接;在管理技術上,ERP也為企業提供了從內部到外部各環節上的管理工具,特別上當今的ERP系統,已將上述先進的IT技術融入了自己的系統。
四、ERP與供應鏈綜合管理的優勢
實踐證明,這種供應鏈的管理可降低整體物流成本和費用水平,加快資金周轉率和信息傳遞,使供應鏈上的各項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因此全行業的供應鏈管理是適應國際經濟發展潮流、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的最佳選擇。
當前市場經濟趨向國際化,地域經濟趨向全球化,生產環境更加復雜多變,消費者的需求瞬息萬變,多樣化趨勢更加強烈,企業為了適應這種需求,紛紛求助ERP管理。據美國先進制造研究報告,1996年全球企業資源計劃和供應鏈管理軟件的年銷售額超過了50億美元,而且將持續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國外的應用結果表明,企業采用供應鏈管理后,提高了服務質量,降低了成本。例如,美國的惠普公司在多個相關項目中應用了供應鏈管理,每個項目每年為公司節約1-4萬美元。
我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宏觀經濟調控逐步到位,已從短缺經濟初步轉向剩余經濟、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資源約束轉為需求約束,消費者的需求多樣化也逐漸成為明顯的趨勢。培育消費者的新需求、適應其多樣化的發展已成為經濟發展、企業解困的強大推動力。在管理上實行全行業、跨地區的供應鏈ERP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為產品市場提供完整的產品組合,大大縮短產品生產和流通的周期,使產品供應環節進一步向流通環節靠攏,極大地縮短供給市場與需求市場的距離,從而有效地提高我國企業在世界市場中的競爭力。
五、結束語
我國雖有一部分企業內部的供應鏈中實現了ERP管理,也取得了較好成效。但尚未在任何行業中形成上下游集成的供應鏈中實現ERP管理。我國的產品轉移成本和流通成本較高、流通環節過多、市場信息的傳遞滯后和不透明,造成產品供給落后于市場和消費的需求,導致了產品大量積壓。進一步擴大和提高供應鏈上ERP管理的范圍和水平,實現全行業跨地區的供應鏈管理已不失為企業擺脫困境、增強實力的一種良策。
將ERP管理整合在供應鏈管理中是中國企業的必由之路,作為現代企業應抓住機遇,認識到其重要性。市場給我國企業的時間并不多,企業應首先從分析自身的現狀入手,逐步開展和應用ERP和供應鏈管理相結合的方法,總體規則、分步實施,為應對國際化的競爭和需求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