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網將為傳統制造業插上技術的“翅膀”
2010-12-22 10: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這些天,海康威視的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紛紛趕赴重慶,籌劃在當地成立專門的執行機構。
是什么樣的大項目,讓這家上市公司興師動眾?原來,就在最近,海康威視的控股股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拿下了重慶市政府一個投資規模達50億元的大型建設項目,海康威視正是這個項目的實施主體。
在海康威視董事長陳宗年的眼里,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項目,而是海康威視抓住物聯網發展的一個新契機。
智慧城市
按照重慶市政府的規劃,這個大型社會視頻監控信息系統包括了社會公共安全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應急指揮等多個領域,將整合接入不少于50萬個視頻監控點。
“未來物聯網最有可能首先實現突破和大規模應用的,就在智能交通領域。”陳宗年告訴記者,重慶項目只是一個開始。
2001年發生在美國的“9·11”事件,讓當時在中電科技集團52所工作的陳宗年看到了國內外反恐、安全方面的機會,進軍安防行業,結果成就了今天海康威視在國內的行業龍頭地位。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上,海康威視都作為安防建設的主角出現。2010年5月,海康威視在深交所上市,開始了全新的資本歷程。
但是,陳宗年并不滿足于此。在他看來,歷經10年黃金發展期的安防業,因為與物聯網技術的結合,將迎來下一個爆發性的黃金10年。
海康威視早幾年就已經布局物聯網,并于2009年通過并購進入智能交通領域。
50億元大單,是重慶市政府構建“智慧城市”跨出的重要一步。據悉,項目建成之后,重慶將出現這樣一番景象:無論哪條偏僻道路上出現砸車事件,城里布下的“天網”都能夠在4至6小時內將歹徒鎖定。事實上,“智慧城市”的構想不只是重慶有,包括江蘇、浙江等地都有同樣的需求。這正是企業對未來的信心所在。
造夢工場
在商場門口裝上智能攝像機,可以輕松完成當日甚至任一時段的人流量統計;
一輛疾馳的跑車,無論速度多快,都逃不過“智能攝像機”的法眼——不僅是車牌號、車輛顏色會被精確抓取,甚至能夠捕捉車輛的損耗度細節。這些數據可以通過無線網絡,即時傳輸到交警部門的后臺電腦上,與“黑名單”自動進行比對。
上述場景,是記者在海康威視的展示大廳里看到的新應用。
海康威視副總裁劉翔說,海康威視對自身產品從外觀到機芯等各個細節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這是贏得市場的最大優勢所在。
在杭州馬塍路上的海康威視研發大樓里,近千名研發人員每天從事新技術研發,從完善現有技術到開發新領域,分工細致。其中,近200人從事與物聯網關系最緊密的智能識別新技術的研發,這就是海康威視的“造夢工場”。
浦世亮博士是這個“造夢工場”的技術領銜人,也是海康威視的研發總監。他分析,物聯網技術首先是通過感知設備獲取量化的數字信息,然后才會有數據的無線傳輸以及后期的各種應用。而感知層面的信息大量依賴智能視頻分析技術來獲取。
智能視頻分析技術的進展,對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在海康威視研發團隊的攻關下,包括對于疾馳汽車、車輛擁堵、打架斗毆等多種事件的自動識別技術,如今一步步開始了成熟應用。對多數技術難題,浦世亮等人有著充分的自信,唯一讓他們犯難的,是人臉識別技術。這也是全世界都沒有完全破解的難點。
人臉識別,正是海康威視全力攻克的下一個技術高地。
浙江優勢
感知中國、智慧地球、泛在網……這幾年,圍繞著物聯網的熱門詞匯不斷涌現,物聯網也成為各國政府的聚焦點。今年10月份,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發布的首份物聯網產業年度報告提出,到2015年,全球物聯網產業規模將達到3500億美元。
可以想見,被稱之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的物聯網,在未來將成全球商家必爭之地。在巨大的商機面前,無錫、上海和重慶等各地政府紛紛出臺相關規劃,助推物聯網產業發展,浙江自然也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因為起步較早、基礎較實,浙江發展物聯網有著獨特的優勢。由浙江省省經信委組織起草的《浙江省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也將在近期發布。
那么,相比其他省市,浙江省發展物聯網有什么獨特的優勢?海康威視的突圍,指明了方向:給傳統制造產業插上物聯網技術的翅膀。
事實上,浙江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各個傳統產業。除安防和智能交通之外,包括生產制造業、電網、醫療、環保以及生活服務等幾大領域里都有物聯網技術的身影。
變化最明顯的要屬樂清。這里曾經是傳統的制造業基地,現在已經涌現出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的物聯網關鍵元器件和設備生產商。正泰集團生產的智能電表,在意大利每只能賣到5萬多元。在省經信委副主任鄭一方看來,浙江的物聯網產業基礎比較好,未來的浙江,完全可以成為物聯網元器件的全國采購中心。
杭州的物聯網產業基礎之扎實,也是全國鮮見。據統計,僅杭州市從事物聯網相關產業的上市公司就達16家,包括從事云計算研究的阿里巴巴,在智能安防、智能電網等領域有影響力的中瑞思創、杭州新世紀,以及在網絡傳輸、存儲和控制設備研發生產制造領域全國領先的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及三維通信等。
專家們也提醒,面對這股全球物聯網熱,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高新企業,都開始“云”化和“物”化,但多少是“實火”多少是“虛火”?還是值得商榷的。不少企業實際上只是空抱著“物聯網”的虛名,并沒有實質上的技術突破。
“在物聯網技術的成功研發和投入應用之間,還有非常實際的成本關。”浙江工商大學教授王光明分析,現在各個領域都有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但多數因為成本問題難以推廣,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會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本文來源: 浙江在線-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