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現代物流業 信息技術必不可少
2010-12-24 14:02:00 來源:劉永紅 李慧君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普及,物流活動的范圍、物流速度也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物流業正向全球化、網絡化和信息化方向發展。正是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與發展,才可能把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綜合起來作為整體進行管理,使物流進入現代物流發展階段。通過搭建“物流信息系統”平臺,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用,從而為用戶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性服務。事實證明,物流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現代物流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1.我國現代物流發展趨勢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國現代物流越來越顯示出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戰略地位,其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物流運作系統化
大規模的、系統性的生產作業要求物流作為生產銷售供應鏈條上的一個系統環節,將生產、銷售、配送、運輸、物流信息處理等分散的跨越各部門的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作為一個系統來管理,使物流活動各作業環節統籌協調、整體規劃、有效運行,促使生產、采購與市場保持同步,形成以服務客戶為主的綜合能力,節約流通費用,提高流通的效率,實現整個系統的最優化。
1.2物流服務網絡化
完善的物流網絡是現代高效物流系統的基礎條件,地區性物流網絡、全國性物流網絡、全球性物流網絡是現代物流系統不可缺少的資源。物流信息已經從“點”發展到“面”,以網絡方式將物流企業的各部門、各物流企業、物流企業與生產企業等連在一起,實現了社會性的各部門、各企業之間低成本的數據高速共享;從平面應用發展到立體應用,企業物流不僅以較低的成本提供高質量的物流服務,而且還要求物流服務向多樣化、綜合化、網絡化發展。
1.3物流管理信息化
物流現代管理是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改變傳統企業物流管理,實現物流管理信息化。沒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進的技術都無法應用于物流領域。信息收集采用條形碼技術,通過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和互聯網進行數據交換,在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技術基礎上實現產品跟蹤,利用計算機管理系統來處理和控制物流信息,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減少物流環節,提高物流服務系統的快速反應性能。
1.4物流活動全球化
互聯網技術的出現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加速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進程,使企業的發展趨向多國化、全球化,促進了國際物流的發展,物流網絡的規模越來越大,運營越來越復雜。為了實現資源和商品在國際間的高效流動與交換,各國物流系統相互“接軌”,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全球資源優化配置的要求,物流運作必須向全球化的方向發展,以最低的費用和最小的風險,最佳的方式與路徑為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提供服務。
2.我國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現狀
我國物流產業的總體規模目前還比較小,發展水平也比較低。這一方面是由我國經濟發展的水平和階段所決定的,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是在物流領域還存在著許多影響和制約信息技術應用的因素。
2.1信息技術應用發展較快,但總體水平還比較低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取得了長足發展。現代包裝技術和機械化、自動化貨物搬運技術在我國已有比較廣泛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國物流活動中的貨物運輸的散亂狀況和人背肩扛的手工搬運方式。但由于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物流企業正在向信息密集型發展,而條形碼、EDI、網絡這些用以處理大量信息的技術和手段,盡管在我國企業中開展得較早,但普及程度還遠遠不夠:條形碼僅局限于大中型企業,零售企業并沒有完全實現條碼化;EDI的應用范圍相對集中在進出口企業與海關、商檢等管理部門,網絡技術還處于起步探索過程。由此可見,現代物流信息技術的落后已成為我國物流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2.2信息化意識提高,但仍處于起步階段
近年來,從企業到政府部門對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各類企業積極開發物流信息平臺、應用綜合性或專業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各級政府也把物流信息化作為一項基礎建設納入發展規劃之中,進一步加大了對物流信息化的投資力度。但我們不得不承認,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處于起步階段。信息化對企業運營生產環節的滲入層次還較低,即使在信息化水平較高的大中型物流企業,其企業網站的功能仍然以企業形象宣傳等基礎應用為主,作為電子商務平臺的比例相對較少,大約占16.67%。同時,已建信息化系統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倉儲管理、財務管理、運輸管理和訂單管理,而關系到物流企業生存發展的有關客戶關系管理的應用所占比例卻很小,已成為制約中國物流業發展和競爭能力提高的技術瓶頸。
2.3物流技術研發力量不足,創新與應用環境差
從總體上講,目前國內物流人才匱乏,技術研發力量嚴重不足,無法和國際同行競爭,理論研究和實際運作比較滯后,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流信息技術,導致技術應用成本普遍過高。與此同時,在應用環境方面,我國物流業存在標準化程度不高,標準化適用范圍有限和實施力度不足,立法力度不夠,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規,各地區、各行業的管理制度與管理辦法可操作性差,相互沖突等問題。物流服務體系建設落后,物流技術領域缺乏具有宏觀指導能力和促進技術交流的權威機構,我國物流賴以發展的環境大大落后于物流發展形勢的要求。
2.4信息資源共享程度低,物流運作成本過高
在現代物流中,只有保證各項活動的信息采集、傳輸與處理通暢無阻,才能在整個供應鏈范圍內實現基于信息共享的資源整合,提高物流資源的利用率。我國多數企業目前沒有應用ERP(企業資源計劃)、SCM(供應鏈管理)等流程優化技術和EDI、互聯網等信息共享技術,無法開展以供應鏈為基礎的物流流程優化和物流功能的整合,物流活動中重復操作、準確性差,可靠性低等問題得不到根治,上下游企業之間沒有快速、及時、透明的信息傳遞和共享機制,難以形成其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最終使得物流綜合協調能力薄弱,增加了物流成本,直接影響了供應鏈的整體競爭能力。
2.我國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現狀
我國物流產業的總體規模目前還比較小,發展水平也比較低。這一方面是由我國經濟發展的水平和階段所決定的,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是在物流領域還存在著許多影響和制約信息技術應用的因素。
2.1信息技術應用發展較快,但總體水平還比較低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取得了長足發展。現代包裝技術和機械化、自動化貨物搬運技術在我國已有比較廣泛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國物流活動中的貨物運輸的散亂狀況和人背肩扛的手工搬運方式。但由于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物流企業正在向信息密集型發展,而條形碼、EDI、網絡這些用以處理大量信息的技術和手段,盡管在我國企業中開展得較早,但普及程度還遠遠不夠:條形碼僅局限于大中型企業,零售企業并沒有完全實現條碼化;EDI的應用范圍相對集中在進出口企業與海關、商檢等管理部門,網絡技術還處于起步探索過程。由此可見,現代物流信息技術的落后已成為我國物流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2.2信息化意識提高,但仍處于起步階段
近年來,從企業到政府部門對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各類企業積極開發物流信息平臺、應用綜合性或專業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各級政府也把物流信息化作為一項基礎建設納入發展規劃之中,進一步加大了對物流信息化的投資力度。但我們不得不承認,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處于起步階段。信息化對企業運營生產環節的滲入層次還較低,即使在信息化水平較高的大中型物流企業,其企業網站的功能仍然以企業形象宣傳等基礎應用為主,作為電子商務平臺的比例相對較少,大約占16.67%。同時,已建信息化系統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倉儲管理、財務管理、運輸管理和訂單管理,而關系到物流企業生存發展的有關客戶關系管理的應用所占比例卻很小,已成為制約中國物流業發展和競爭能力提高的技術瓶頸。
2.3物流技術研發力量不足,創新與應用環境差
從總體上講,目前國內物流人才匱乏,技術研發力量嚴重不足,無法和國際同行競爭,理論研究和實際運作比較滯后,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流信息技術,導致技術應用成本普遍過高。與此同時,在應用環境方面,我國物流業存在標準化程度不高,標準化適用范圍有限和實施力度不足,立法力度不夠,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規,各地區、各行業的管理制度與管理辦法可操作性差,相互沖突等問題。物流服務體系建設落后,物流技術領域缺乏具有宏觀指導能力和促進技術交流的權威機構,我國物流賴以發展的環境大大落后于物流發展形勢的要求。
2.4信息資源共享程度低,物流運作成本過高
在現代物流中,只有保證各項活動的信息采集、傳輸與處理通暢無阻,才能在整個供應鏈范圍內實現基于信息共享的資源整合,提高物流資源的利用率。我國多數企業目前沒有應用ERP(企業資源計劃)、SCM(供應鏈管理)等流程優化技術和EDI、互聯網等信息共享技術,無法開展以供應鏈為基礎的物流流程優化和物流功能的整合,物流活動中重復操作、準確性差,可靠性低等問題得不到根治,上下游企業之間沒有快速、及時、透明的信息傳遞和共享機制,難以形成其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最終使得物流綜合協調能力薄弱,增加了物流成本,直接影響了供應鏈的整體競爭能力。
3信息技術在現代物流中的應用
在現代物流核心活動的各個層次中,高效率的物流活動有賴于信息技術的全方位支持。從物流設備的自動化到物流進程優化乃至整個供應鏈各項資源的可視化,信息技術成為貫穿所有物流活動的關鍵要素。
3.1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
電子數據交換技術是一種在公司之間傳輸定單、發票、物流信息等作業文件的電子化手段,它通過計算機網絡將貿易、運輸、保險、銀行和海關等行業信息,用一種公認的標準格式,實現各有關部門或企業之間的數據交換與處理,包含數據標準化(報文)、計算機應用(軟件及硬件)、通信網絡三個構成要素。
以往由于通過VAN進行通訊的成本高及制定和滿足EDI標準較為困難,造成EDI成本較高,只有大企業因得益于規模經濟能從利用EDI中得到利益。近年來,Internet的迅速普及,為物流信息活動提供了快速、簡便、廉價的通訊方式,為EDI發展帶來了生機,大大提高計算機管理系統的實用性,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3.2條形碼技術
條形碼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由一組規則排列的條、空及對應字符組成的標記,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條形碼技術具有制作簡單、信息收集速度快、準確率高、信息量大、成本低和條碼設備方便易用等優點,從生產到銷售的流通轉移過程中,條形碼技術起到了準確識別物品信息和快速跟蹤物品歷程的重要作用,它是整個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礎。條形碼技術在物流的數據采集、快速響應、運輸應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極大地促進了物流的發展。目前常用的幾種條形碼包括EAN條形碼、UPC條形碼、39條形碼、交插25條形碼和EAN128條形碼。
3.3無線電射頻技術(RFID)
無線電射頻技術是利用無線電波對記錄媒體進行讀寫,射頻識別的距離可達幾十厘米至幾米,且根據讀寫的方式,可以輸入數千字節的信息,同時,還具有極高的保密性。射頻識別技術在物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倉庫的雙通道通訊選擇指示、倉庫循環點數核實和標簽打印(如線路標簽)和閱讀包裹上的ZIP碼。它適用于物料跟蹤、運載工具和貨架識別等要求非接觸數據采集和交換的場合,由于RFID標簽具有可讀寫能力,對于需要頻繁改變數據內容的場合尤為適用。近年來,便攜式數據終端(PDT)的應用就是利用射頻技術將PDT存儲器中的數據隨時傳送到主計算機,可以方便地獲取客戶產品清單、發票、發運標簽、該地所存產品代碼和數量等。
3.4地理信息系統技術(GIS)
地理信息系統是以計算機為工具,對具有地理特征的空間數據進行處理,以一個空間信息為主線,將其他各種與其有關的空間位置信息結合起來,整合成綜合性的地理信息資料庫,通過應用軟件將相關信息以文字、數字、圖表、聲音、圖形或配以地圖的形式,提供給規劃者及決策者使用。GIS應用于物流分析,主要是指利用GIS強大的地理數據功能來完善物流分析技術。國外公司已經開發出利用GIS為物流分析提供專門分析的工具軟件。
3信息技術在現代物流中的應用
在現代物流核心活動的各個層次中,高效率的物流活動有賴于信息技術的全方位支持。從物流設備的自動化到物流進程優化乃至整個供應鏈各項資源的可視化,信息技術成為貫穿所有物流活動的關鍵要素。
3.1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
電子數據交換技術是一種在公司之間傳輸定單、發票、物流信息等作業文件的電子化手段,它通過計算機網絡將貿易、運輸、保險、銀行和海關等行業信息,用一種公認的標準格式,實現各有關部門或企業之間的數據交換與處理,包含數據標準化(報文)、計算機應用(軟件及硬件)、通信網絡三個構成要素。
以往由于通過VAN進行通訊的成本高及制定和滿足EDI標準較為困難,造成EDI成本較高,只有大企業因得益于規模經濟能從利用EDI中得到利益。近年來,Internet的迅速普及,為物流信息活動提供了快速、簡便、廉價的通訊方式,為EDI發展帶來了生機,大大提高計算機管理系統的實用性,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3.2條形碼技術
條形碼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由一組規則排列的條、空及對應字符組成的標記,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條形碼技術具有制作簡單、信息收集速度快、準確率高、信息量大、成本低和條碼設備方便易用等優點,從生產到銷售的流通轉移過程中,條形碼技術起到了準確識別物品信息和快速跟蹤物品歷程的重要作用,它是整個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礎。條形碼技術在物流的數據采集、快速響應、運輸應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極大地促進了物流的發展。目前常用的幾種條形碼包括EAN條形碼、UPC條形碼、39條形碼、交插25條形碼和EAN128條形碼。
3.3無線電射頻技術(RFID)
無線電射頻技術是利用無線電波對記錄媒體進行讀寫,射頻識別的距離可達幾十厘米至幾米,且根據讀寫的方式,可以輸入數千字節的信息,同時,還具有極高的保密性。射頻識別技術在物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倉庫的雙通道通訊選擇指示、倉庫循環點數核實和標簽打印(如線路標簽)和閱讀包裹上的ZIP碼。它適用于物料跟蹤、運載工具和貨架識別等要求非接觸數據采集和交換的場合,由于RFID標簽具有可讀寫能力,對于需要頻繁改變數據內容的場合尤為適用。近年來,便攜式數據終端(PDT)的應用就是利用射頻技術將PDT存儲器中的數據隨時傳送到主計算機,可以方便地獲取客戶產品清單、發票、發運標簽、該地所存產品代碼和數量等。
3.4地理信息系統技術(GIS)
地理信息系統是以計算機為工具,對具有地理特征的空間數據進行處理,以一個空間信息為主線,將其他各種與其有關的空間位置信息結合起來,整合成綜合性的地理信息資料庫,通過應用軟件將相關信息以文字、數字、圖表、聲音、圖形或配以地圖的形式,提供給規劃者及決策者使用。GIS應用于物流分析,主要是指利用GIS強大的地理數據功能來完善物流分析技術。國外公司已經開發出利用GIS為物流分析提供專門分析的工具軟件。
完整的GIS物流分析軟件集成了車輛路線模型、最短路徑模型、網絡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設施定位模型等。
3.5全球定位系統技術(GPS)
全球定位系統是利用通信衛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號接收機對對象進行動態定位的系統。GPS能對靜態、動態對象進行動態空間信息的獲取,快速、精度均勻、不受天氣和時間的限制反饋空間信息。在物流領域運用GPS技術,用戶可以隨時“看到”自己的貨物狀態,包括運輸貨物車輛所在的位置、貨物名稱、數量、重量等,這不僅能大大提高了監控的“透明度”,降低了貨物空載率,做到資源的最佳配置,而且有利于顧客通過掌握更多的物流信息,以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
3.6物流管理信息系統(LMIS)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是利用信息技術,通過信息流,將各種物流活動與某一個一體化過程連接在一起的通道。它可以同時完成對物流的確認、跟蹤和控制,不僅使企業自身的決策反應快、靈活機動,對市場的應變能力強,而且增強了和客戶的聯系溝通,能最大可能地滿足客戶的需要,從而大大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優勢。物流信息系統的引進和完善有效地為物流企業解決了單點管理和網絡化業務之間的矛盾,成本和客戶服務質量之間的矛盾,在有限的靜態資源和動態市場之間的矛盾,現在和未來預測之間的矛盾。
4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主要措施
4.1加快物流標準化體系建設
目前,基于信息技術和現代網絡技術的現代物流標準化趨勢有三個方面:一是業務流程標準化,二是信息流標準化,三是文件格式和數據接口標準化。企業的業務流程要體現在信息系統的軟件當中,只有把企業的業務流程標準化后,才有利于信息系統與企業的具體業務相結合;信息流標準化的重點是企業各類信息的編碼、管理信息、經營數據和技術數據標準化問題;文件格式和數據接口標準化主要是為了解決數據的互聯與互通。還有兩點很關鍵:一是標準要統一,二是標準要適當超前。
4.2推進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建設
基于Internet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真正實現了物流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的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平臺通過Internet可以將分布在不同地區的若干家物流企業連接在一起,遠程進行業內信息發布和業務數據傳輸;系統通過公網將各地用戶的訂單匯總起來,由信息平臺根據物流資源統一調控,通過規模物流,做到以最低的成本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為客戶提供全面的物流信息,以及個性化的物流服務;對于不具備全面開展信息化的中小企業而言,通過會員注冊即可加入物流信息平臺,低成本的開展網上業務,共享物流業內信息,拓寬業務范圍。因此,公共物流信息平臺以其跨行業、跨地域、多學科交叉、技術密集、多方參與、系統擴展性強、開放性好的特點對現代物流的發展構成了有力支撐。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包含五大功能:保證貨物運送的準時性;貨物與車輛跟蹤,提高交貨的可靠性;提高對用戶需求的響應性;提高政府行業管理部門工作的協同性;提高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可以說使用公共物流信息平臺是企業信息化的捷徑。
4.3發揮政府作用,
制定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和有關的政策、法規
物流產業是個競爭性的產業,政策支持要從市場的角度出發,當前政府對物流產業的政策應當抓這樣幾條:第一,要抓緊立法,把有關現代物流的一些法律法規明確起來,使整個物流產業的發展有所遵循;第二,抓全國性的總體規劃設計,包括各種交通工具之間,各種交通方式之間,各種物流方式之間,各個城市之間、區域之間的協調;通過合理的規劃,使物流中心形成網絡,推動各種運輸協調發展,形成綜合運輸網。第三,抓緊市場準入制度的建立,比如哪些行業能辦物流,哪些行業不能辦物流,當然并不能以內資外資、國有私營來劃分,而應看是否具備條件,具有什么樣的資格,達到什么樣的行業標準,才能成為物流企業。還有,要在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與物流裝備更新的融資政策、物流基地的土地使用政策、物流服務及運輸價格政策以及工商登記管理政策等方面,研究制定有利于物流產業發展的支持性措施。
4.4重點培養物流管理人才,提高物流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
隨著許多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和物流企業信息密集程度的提高,現代物流業的競爭已從低端的價格競爭轉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競爭。物流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也發生變化,擁有一大批善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精通物流業務,懂得物流運作規律的管理人才是開展國內外綜合物流業務的一個重要條件。現代物流人才的匱乏越來越成為制約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瓶頸,物流教育也嚴重滯后于物流業發展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因此,加速啟動現代物流產業的人才教育工程,實施多層次、多樣化的物流教育,是21世紀物流產業大發展中保證物流產業形成合理的人才結構,提高我國物流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決定性因素。各級政府、企業必須在以下四個方面給予足夠重視:一是要加強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高層次學歷教育,培養高級物流經營管理人才;二是要重視繼續教育,開展多層次的物流人才培養與教育;三是要大力發展物流職業技術教育,培養一大批第一線物流技術的操作實用型人才;四是推行從業人員職業或崗位資格管理制度。
5結束語
信息技術對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只有正確認清目前我國物流信息技術應用現狀,準確把握現代物流發展趨勢,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下決心加大推進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后發優勢及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我國現代物流業將會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