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yè)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持續(xù)動力
2010-2-8 1: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當前,引發(fā)此次全球性經濟衰退的“禍根”——西方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的復蘇前景仍很不明朗,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不定,經濟復蘇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而全球制造業(yè)近來出現的較快復蘇有望成為推動經濟復蘇的動力,有利于全球經濟努力避免出現“雙底”衰退。
隨著幾十年來世界經濟格局和經濟結構的不斷變化,多年來制造業(yè)在世界經濟的地位呈“每況愈下”之勢,制造業(yè)產出在世界總產出中的比重已經不足五分之一,與服務業(yè)尤其是與迅速膨脹乃至泡沫巨大的金融產業(yè)相比似乎明顯處于“弱勢”地位,以致被不少國家“看不起”,努力將其轉移到別國為快。但是現代服務業(yè)包括金融業(yè)只能建立在現代制造業(yè)基礎之上。從目前看,正是由于制造業(yè)已經邁開比較穩(wěn)定的復蘇步伐,才使不少經濟分析人士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經濟復蘇前景的擔憂。
毋庸置疑,全球制造業(yè)在此次嚴重經濟衰退中也受到不小的打擊,大約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一段時間里處于低谷。但是,近來的許多數據已證明,制造業(yè)已經早于全球經濟走出衰退谷底,并走上比較穩(wěn)定的復蘇之路,從而有望對經濟復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些主要經濟體的情況均可令人感到謹慎樂觀。今年1月份,美國的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已經從2008年12月的32.5迅速升至58.4。歐元區(qū)的該指數也從去年2月的33.6升至52.4。英國的該指數從2008年11月的35.4升至56.7。中國的相關指數也升至55.8。印度的該指數則已升至17個月來的最高水平。日本1月份的采購經理指數雖比去年12月份有所下跌,但仍達52.5,高于50這一衡量制造業(yè)擴張與收縮的分界點。
全球制造業(yè)的復蘇除了得益于各經濟體自身經濟形勢不同程度的好轉,以及由此導致內需上升外,更得益于世界貿易的復蘇和全球性需求的增長。以美國市場為例,2008年1月至11月,美國的商品進口達1.975萬億美元。而受嚴重經濟衰退的影響,2009年同期的進口額則急劇降至1.413萬億美元。但也必須看到,2009年上半年的困難時期,美國的商品進口額大多在每月1200億美元上下的水平徘徊,比2008年同期低三分之一左右。而到2009年圣誕節(jié)前的11月份,進口已經回升至1420億美元,與2008年同月的1518億美元相比,差距有了明顯縮小。歐元區(qū)情況也是這樣,去年10月份和11月份的出口額均在1040億至1050億歐元之間,比年中時1020億至1230億歐元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從最近的數據看,歐洲和美國的工業(yè)生產尤其是新訂貨均出現較好的增長勢頭。比如,1月份美國的出口訂單增長了4個百分點。同時,主要經濟體的庫存額也呈持續(xù)下降趨勢。這表明,商品需求增長的恢復是全球性的。
全球制造業(yè)出現比較強勁的增長勢頭雖然可能稱不上“一枝獨秀”,但無疑是件好事。它將對經歷了幾十年來最嚴重衰退的全球經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房地產和金融市場復蘇緩慢乏力對經濟復蘇造成的不利影響。
鏈接
2010年1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中國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5.8%,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從11個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呈"五降六升"。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采購量指數、從業(yè)人員指數下降,其中積壓訂單指數下降較明顯,降幅達到2.5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進口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有所上升,其中購進價格指數升幅較大,達到1.8個百分點。從指數水平來看,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采購量指數和購進價格指數較高,保持在60%左右,尤其以購進價格指數為最高,逼近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