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產業轉移的物流短腿
2010-4-22 3:4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姜濤
隨著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商——惠普入駐重慶西永微電子工業園 (以下簡稱 “西永微工業園”),富士康、廣達、英業達等一批IT業巨頭也跟進落戶重慶。
惠普及相關配套企業來渝建廠,只是重慶在迎接產業轉移進程中的一個小片段。東部制造企業的西遷,繁榮本地制造業發展,也營造了巨大物流需求市場。在機會面前,由于本地物流企業總體規模小,服務項目少,系統化、標準化、專業化、一體化的現代物流體系遠沒有形成,不少可口的“蛋糕”只能讓給國外物流巨頭。
物流商機
今年年初,惠普重慶為其第一臺筆記本電腦下線請來了一批重量級客人,包括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郭臺銘、英業達集團董事長李詩欽、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
在過去近1年時間里,這幾家全球一線代工企業均追隨惠普而來,先后與重慶市政府簽署協議,計劃在重慶投建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其中富士康在渝工廠的年產能為2000萬臺。據當地官員預計,英業達和廣達在渝工廠的年產能分別為1200萬臺及4200萬臺。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曾做了一個匡算:惠普、富士康、英業達赴渝后,如果算上富士康、英業達在渝生產的非惠普品牌的筆記本電腦,則該市的筆記本電腦年產能將達到5000萬臺。而此時全國的筆記本電腦總產能不過9000萬臺,上海松江的筆記本電腦總產能也不過3800萬臺。這將使重慶一舉成為亞洲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
惠普、富士康、英業達、廣達等全球知名筆記本電腦企業及全球重量級代工廠落戶重慶后,當地還要順勢收納一批尾隨而來的零部件生產企業。全球最大的硬盤生產企業希捷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大衛·莫斯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達了在渝投資建廠的想法。
全球IT業巨頭來渝建廠,到底能為重慶市帶來多大的物流需求?
僅以惠普重慶基地預計,到2012年可年產電腦400萬臺,這些電腦近期將主要供應中國和東南亞市場。到時,單國際航空貨運一項,就將為重慶機場帶來10萬余噸/年的國際貨運增量,需要四架波音747-400全貨機運往歐美、亞太地區等全球30多個電子產品分撥點;而到2015年,惠普及相關配套企業將會為重慶機場提供30萬~40萬噸/年國際貨運增量,屆時將直接克隆一個“上海航運”。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惠普、富士康、廣達等巨頭落戶重慶,液晶顯示器、硬盤驅動器、電源、鍵盤、鼠標等一大批配套生產企業跟進入渝。物流企業跟電腦生產企業達成合作后,將更有機會與配套廠形成合作關系。
底氣不足
“我們與惠普已有近8年的合作歷史。”世界著名的國際貨運代理公司——德國辛克物流重慶項目表示,一年前,惠普美國總部針對重慶項目展開招標,辛克物流最終如愿承接了惠普在渝400萬臺出口電腦項目的產品出庫、出廠以及原材料的倉儲供應業務。
據了解,德國辛克是一家國際貨運代理公司,本身不具備運輸能力,只是負責承接惠普的運輸業務。接下來的具體運輸則需要通過分包給重慶本地物流公司來完成。這使本地物流企業興奮不已。據重慶物流協會介紹,目前重慶市已有20多家貨運公司在跟辛克商談合作事宜。但重慶物流企業能從中分得多大的一塊“蛋糕”?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惠普的中標貨運代理——辛克物流在重慶的操作模式,只會讓它自己受益,重慶本地公司根本掙不到太多的錢。
一位與辛克物流有過接觸的企業告訴記者,辛克給出的價格是,西永微工業園運到保稅倉庫,每臺車一個月才1000多元錢。公司現在每臺車一個月的收入至少上萬,最多的可以達到2萬元。通過辛克“轉手”讓他們來運惠普電腦,只是能保證量,根本不賺錢,只有缺少業務的物流企業才會去爭取,不缺業務的企業根本不會考慮這種運費。
而本地物流之所以趨之若鶩,是因為惠普等全球IT巨頭入駐西永微工業園,將吸引大批配套企業跟隨入渝,已形成了聚集效應。部分企業想通過與辛克的合作,從而順利進駐西永園區,然后利用獲得電腦運輸資格的先機,來爭取配套產業的物流訂單。
作為另一家獲得惠普產品出口與整個西部運輸業務的重慶郵政,它的擔心或許更能說明問題。重慶郵政相關負責人表示,惠普的運輸合同是重慶郵政與多家對手競爭得來的。他們將按照惠普的要求,通過自身的航空、鐵路、公路、水運運輸體系承擔整個西部地區的運送業務。說到未來5年運送業務時,重慶郵政負責人稱,郵政運力畢竟有限,如果業務量繼續大幅增加,郵政也要整合其他資源。“郵政的‘底氣不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重慶目前整個物流行業的現狀。”重慶市物流協會會長夏毅稱,該市的物流業總體規模小,效率低,服務項目少,系統化、標準化、專業化、一體化的現代物流體系遠沒有形成。最大的物流企業年營業額也只有幾千萬元,與廣東省的大型物流企業相差十倍。重慶企業如果不發展,未來5年內的筆記本貨運訂單只能拱手送給國際、國內的大型物流企業。
更令人擔憂的是,FedEx、UPS快遞在內的國際物流巨頭已在與西永微電園聯系,希望能在電腦運輸中分一杯羹。
應對之策
針對外資物流企業搶灘重慶物流市場,而重慶本土物流企業明顯實力不濟的尷尬。重慶作為西部迎接產業梯度轉移的橋頭堡,重慶本土物流企業該何去何從?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首席顧問丁俊發建議,重慶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裝備制造業基地,更應該首先從制造業突破發展物流,要加大力度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實現物流業與制造業的聯動發展,促進現代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業的有機融合。
規模化決定了現代物流企業的單位運營成本及核心競爭能力。目前,重慶物流企業規模偏小,競爭能力較弱,真正意義上的外資第三方物流企業基本屬于空白,國有大型物流企業還處在發展階段,外資、國有、民營物流企業三足鼎立之勢還未形成。
香港招商局集團副總裁胡政指出,培育大型現代物流集團應首先從培育國有物流企業開始,充分發揮國有物流企業在物流網絡、客戶資源、品牌、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優勢,以點帶面,全面推動重慶現代物流業發展。 (隋秀勇根據相關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