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中國特色的內外有別標準
2010-5-27 1: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最近筆者在騰訊網看到一篇題為《兩大巨頭成品油價國內國外有別》的文章,該文稱:由于中國國內各類稅費的原因,造成國內成品油與出口油價差巨大,消費者每購一升汽、柴油要向國家上繳城建稅、消費稅、增值稅、教育費附加等稅費。
以上海每升6.87元的93號汽油為例,增值稅、消費稅合計1.998元,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合計0.22元,稅、費相加占零售價29%,扣除稅、費后,上海汽柴油零售價每噸為6700元、5573元;而出口汽柴油價卻比其低出一截。經計算出口汽、柴油價比國內稅前汽、柴油最低批發(fā)價還要再打折8%到 12%,因此比國內零售價每噸至少便宜3400元、2700元。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么不公平的現(xiàn)象?文章稱一位中石化(600028,股吧)下屬煉油廠的內部管理者告訴記者說,其實出口并沒有什么利潤可圖,但因以下兩方面原因,首先一些不發(fā)達的亞洲國家(及地區(qū))沒有大煉油廠,中國會定期替對方加工原油,不可能對它們賣高價;其次由于中國的人工、物流成本偏低,一些外商投資企業(yè)把中國作為成品油加工地,向境外出口便宜的汽柴油。另據有關消息稱,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在美國上市融資不過29億美元,而上市四年累計分紅高達119億美元。在相對成熟的資本市場上,上市公司分紅能力的高低,往往是投資者選股的一項重要依據。2000年,中國石油在香港上市,股神巴菲特大量購入。巴菲特看重的多個方面中,中國石油承諾每年以凈利潤的45%分紅這一重要指標。東莞證券首席分析師李大霄認為,以股息計算,投資者在中國石油股票上的回本時間較長。在股價48元之時,年度分紅要高達9毛多,才能在50年內回本;年度分紅如果低于4毛,回本時間則要超過100年。
這是什么道理呀?!對此,由不得人們會義憤填膺,由不得人們不禁聯(lián)想到那則成語——“寧予外寇,不予家奴”來。
中國人似乎從來就有那么一種崇洋媚外的劣根性。尤其到了晚清已發(fā)展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更遺憾的是,這種傳統(tǒng)似乎還厚積薄發(fā),后勁十足。據說世界發(fā)達國家如日本,是把生產的最好產品給本國人用,二流產品給歐美發(fā)達國家用,三流產品才輪到發(fā)展中國家用。歐美國家也大都如此。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均會自己設定對內對外的不同標準,這本無可厚非,但一定要看它所設定的標準是怎樣的性質,這很重要,它直接反映一個國家的政府到底是注重本國利益,還是注重他國利益。不用說上述日本政府的做法就是把本國國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美國更是如此,美國把自身利益放到至高無上的程度,顯得過分得自私自利,因此遭到許多國家的責難與不齒。而中國卻反其道行之。人們不會忘記我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援越、援阿、援朝吧,結果又是怎樣呢?中國老百姓扎緊褲腰帶,從牙縫省出糧食,而且還是中國人根本吃不到的細糧,支援的結果是,越南小兄弟調轉槍口射殺中國人可是一點也不含糊;阿爾巴尼亞動輒以不聽中國指揮相要挾,逼迫中國政府無休止援助下去;我們的緊鄰朝鮮,一到關鍵時刻,似乎還是意跟前蘇聯(lián)老大哥跑路。這些慘痛的歷史教訓難道還不足以警醒中國政府嗎?
我們有什么義務替一些不發(fā)達的亞洲國家或地區(qū)加工原油并低價出口呢?我們耗費了資源,污染了環(huán)境,把自己的國土當成它國的煉油廠,還要低價出口給它們,我們所做這一切難道就是因為那些國家沒有大煉油廠嗎?他們有無大煉油廠管我們什么事!第二個理就由更加荒誕無稽了,說是因為中國人工和物流成本低,所以只能低價賣給外國人?那么試問,中國的人工和物流成本低廉,那賣給國人時為什么必須按所謂22天的時間窗口著急忙慌地與國際接軌,連連不休地跟漲不跟跌呢?07年國際油價飆漲時,據從美國回來的人說,美國含稅油價比中國油價還要便宜。我們的國民收入水平根本沒法跟美國比,為什么我們的消費品要比人家還要昂貴呢?真讓人欲哭無淚,唯有仰面長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