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為榆林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2010-5-29 0:5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呂晶
在全球一體化進程中,由于生產資料價格與人力成本的上漲,尋求開發以現代物流業為代表的“第三利潤源泉”,成為社會再生產的緊迫需求。作為現代產業鏈與價值鏈中的高附加值產業,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現代物流產業已成為我國建設現代化的主體任務之一。
榆林作為一個新興的區域中心城市,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對于優化資源配制,改善投資環境,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增強城市的集聚輻射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前不久,榆林還被選為全國首批“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范城市”。 榆林物流業基礎體系迅速建立 規模不斷擴大 物流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三成
隨著能源開發的不斷深入,我市經濟發展也邁上了新的臺階。
2009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302.31億元,比上年增長13.3%;人均生產總值38906元,比上年增加3791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5.3億元,比上年增長7.2%。
與此同時,全市物流總規模快速增長。以2007年為例,全市物流總費用達到140億元左右,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為21%;物流業增加值約35億元,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30%;物流產業對GDP 的貢獻率為5.4%。 通道進一步完善 初步形成立體運輸網
經過近十年的建設和發展,我市能源化工建設進入了快速增長期,交通運輸業也迅猛發展,初步形成公路、鐵路、航空、管道、水運立體交通運輸網。以物流為中心的基礎設施、技術裝備、信息與咨詢等相關服務體系隨之發展并日趨完善,榆林物流業作為經濟結構中的一個新型產業正在朝著規模化、規范化、國際化快速發展。
2009年,全市公路總里程達26070公里,境內鐵路總里程達388公里;公路客運量5279萬人次,旅客周轉量339573萬人/公里;公路貨運量 5893萬噸,貨物周轉量3069270萬噸/公里;民航旅客吞吐量63.18萬人次,民航貨物吞吐量327.3噸。 企業群初步形成 榆林物流市場發展的基礎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榆林已有專業物流企業74家,其中運輸、貨運、配送企業33家,工業、商業涉及物流的企業41家。部分企業已具有一定規模和水平,正在成為物流行業的領軍龍頭。在榆陽、神木、靖邊與綏德,已涌現出一批信息中介企業,據調查,僅神木上百家信息中介企業一年中介業務量就高達數十億元。
以2007年為例,榆林市在公路交通領域,共有客運企業14家,各類客車2228臺,開通客運線路781條,全年完成客運量1963萬人次;貨運企業1218家,完成全年貨運量2271萬噸,貨物周轉量286574萬噸/公里。這些專業與非專業物流企業及個體運輸戶,成為榆林物流市場發展的重要的市場基礎。 四大片區特色物流模式初步形成
進入新世紀,榆林能源化工業超常規崛起,帶動全市經濟迅速崛起。在這一巨大變遷中,榆橫、神府、靖定、綏米四大片區以能化工業為主導,逐步形成了不同的特色產業與相應的特色物流模式——
榆橫片區:包括榆陽、橫山。近年,榆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基礎設施迅速優化完善,榆橫片區正在形成以能化為主導的中心城市綜合產業結構。由此,將會形成與本片區產業結構相匹配的“能化工業物流+中心城市綜合物流”模式。
神府片區:包括神木、府谷。2007年片區工業總產值達354.46億元,占榆林市工業總產值的44%,神府片區正在形成以能化為主導,裝備制造、汽車和建筑建材等工業產業為輔助的地區工業綜合產業結構。由此,將會形成與本片區產業結構相匹配的“能化工業物流+建材汽車裝備制造綜合物流”模式。
靖定片區:包括靖邊、定邊。2007年靖邊片區的農業總產值為21.78億元,占榆林農業總產值的27%,逐漸形成能化工業和特色經濟農牧業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由此,將會形成與本片區產業結構相匹配的“能化工業物流+農牧加工綜合物流”模式。
綏米片區:包括米脂、子洲、清澗、吳堡、佳縣、綏德。長期以來綏米一直是陜北地區的重要交通商貿樞紐,商品流通和文化旅游基礎比較成熟。2007年以綏德為中心的城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全市縣區之首,整個片區城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9.26億元,占全市的31%。綏米片區正在形成能化工業和商貿業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由此,將會形成與本片區產業結構相匹配的“能化工業物流+商貿綜合物流”模式。
由四大片區特色物流發展模式將組成榆林市“以能源化工物流為主導的城鄉綜合物流發展模式”。 我市發展現代物流業優勢明顯 區位優勢 位于大“十”字交通樞紐
榆林位居延(安)、銀(川)、鄂(爾多斯)、忻(縣)、榆(林)能源化工大區的中心,周邊500公里半徑內擁有中國乃至世界豐富的煤炭、油氣和鹽能源化工資源,是目前我國最發達的能化工業基地之一。
榆林位于陜、甘、寧、蒙、晉能化區域高速公路和鐵路的大十字交通樞紐。2009年末,全市公路總里程達260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63公里,國道673公里,省道680公里,鄉村公路24053公里。青銀高速公路榆林段全線貫通,榆林高速公路已形成“兩橫兩縱”格局。境內鐵路總里程達388公里。“十一五”期間,太中銀鐵路開工建設,包西和神延鐵路相繼建成,同樣形成“兩橫兩縱”的鐵路網架。目前,榆林新機場投入使用,已開通國內六條航線。立體化、樞紐型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正在不斷完善的通訊網絡為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保障。 區域經濟實力優勢
豐富的物流資源和良好的市場發展條件 近年來,榆林緊緊圍繞“三大目標”,全面推進能源化工基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區域中心城市三大建設,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加,進入了跨越發展的新階段。
2009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302.31億元,比上年增長13.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38906元,比上年增加3791元。
快速發展的經濟總量和實力既向物流市場提出了新的巨大需求,又為榆林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了豐富的物流資源和良好的市場發展條件。 主導行業強力推動優勢
以能源化工為主導帶動工業生產高速增長
榆林以能源化工為主導帶動工業生產高速增長。
200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438.86億元,比上年增長9.6%,實現增加值824.81億元,增長11.4%。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工業總產值658.42億元,增長25%;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52.01億元;石油加工煉焦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18.84億元, 增長36.2%。電力熱力的生產與供應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42.26億元,增長28.4%。快速發展的能化工業成為榆林現代物流業的強大推動力。 城鄉市場發展的潛在優勢
擁有日益繁榮的商貿流通以及密集的零售網點
隨著榆林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和農村市場建設的步伐明顯加快,城鄉市場的潛在優勢不斷增強。2009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5.2億元,比上年增長7.2%。日益繁榮的商貿流通,促進了商貿物流體系的快速擴張。
目前,榆林擁有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以上的零售網點30多家,年銷售額5000萬元以上的商場4家。各類商品批發交易市場120多個,年交易額在30億元以上,并呈逐步上升的趨勢。 能化基地政策體系優勢 國家能源化工基地
作為國家能源化工基地,中、省都對基地建設給予高度重視和相關的政策傾斜。在信息交流、項目推進、政策支持等方面榆林處于比其他地區更有利的地位。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成為榆林創新發展的重大資本與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