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鋼鐵十二五規劃中的四大物流亮點
2011-11-16 8:3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2011年11月7日開始,中國鋼鐵工業開始了新的征程。這一天,工信部出臺了《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以下簡稱 《規劃》)。
今后5~10年中國鋼鐵工業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由鋼鐵大國到鋼鐵強國轉變必須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都濃縮在這份《規劃》中。
依照發達國家發展經驗,鋼鐵等大宗商品的流通必須依托強大的物流為支撐。作為物流量巨大的鋼鐵行業,其變革調整必將對物流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而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水平也關系到鋼鐵企業能否保持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態勢的重要因素之一。《規劃》無疑為我們觀察鋼鐵工業及物流行業即將或正在發生的變化提供了很好的切入口。
為此,我們邀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委會秘書長王建中和銀河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王國平等業內專家深入解讀《規劃》中的亮點及其對鋼鐵物流行業產生的深遠影響。
現代物流報記者 路寧 王京
亮點一:規劃12次提及 “服務”
規劃原文:要轉變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意識,建立鋼鐵企業與下游用戶戰略合作機制,發展鋼材深加工,完善物流配送體系,提升產品價值和企業服務功能,促進由鋼鐵生產商向服務商轉變。
王國平:鋼鐵發展方向重大轉變
本次規劃首次將“鋼鐵服務商”作為指導性詞匯,預示未來行業發展方向的一個重要轉變。規劃中“服務”被12次提到,充分說明其趨勢即將形成。“服務”是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贏利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國外已有眾多成功先例。
“鋼鐵服務”主要涉及:a。與下游企業戰略合作,b。建立鋼材服務中心,c。發展咨詢、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d。相關服務外包。
對行業而言,這種轉變必將對行業競爭結構帶來沖擊:首先是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其次是通過物流、電子交易等相關環節的改變進而影響鋼鐵行業自身的運行。不過,目前就國內環境來看,總體尚處在摸索階段,特別是運作模式積累不夠,在企業觀念轉變上也尚需時日。
王建中:鋼鐵物流發展迎來機遇
本次規劃多次提及 “服務”,這是以往 “重生產輕流通”落后觀念的重大轉變,鋼鐵行業的流通加工、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物流外包等產業都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鋼鐵工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融合發展將進一步加強。
隨著相關地區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環境的變化,鋼鐵上、下游企業,對于加工配送、金融物流、電子商務、信息整合傳播等鋼鐵物流延伸服務的需求程度不斷提升。
專業綜合服務商,應該朝著集鋼鐵貿易、物流、金融、信息共享、加工配送、電子商務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發展。
今后應通過整合,打造一個鋼鐵產業戰略合作供應鏈體系,繼續完善基于互聯網的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將供應鏈體系內包括原料供應、物流服務、金融服務、鋼材銷售等鋼鐵產業鏈各個環節有機串聯起來,不斷形成產業鏈“競合”優勢,從而提升我國鋼鐵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今后行業競爭的加劇也將促使鋼鐵生產企業日益重視物流服務,更多寄希望于通過物流能力的改善提高客戶響應能力,貼近顧客需求,從而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亮點二:布局考慮物流配套能力
規劃原文:根據資源能源條件、市場需求、環境容量、產業基礎和物流配套能力,統籌沿海沿邊與內陸、上下游產業及區域經濟發展,優化產業布局。
王建中: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
此次規劃首次提到產業布局要考慮“物流配套能力”。由于,鋼材具有典型的銷售半徑,產品一般只能覆蓋300~500公里的需求。假如布局不合理,產品遠途倒運必然增大物流成本。
目前,我國鋼鐵行業區域布局存在不合理現象,鋼鐵工業“北重南輕”的布局長期未能改善,環渤海地區鋼鐵產能近4億噸,50%以上產品外銷,從而增加了運輸成本,造成整個行業物流的成本非常高。
此次規劃中對鋼鐵產業的布局進行了重大調整,這將對鋼鐵產業的流量、流向、運作效率等產生積極影響。對產能的控制將使未來我國鋼鐵物流流量趨于穩定,產業集中度的提高以及布局日趨合理,將更易于建立流向清晰、規模經濟的鋼鐵物流體系。
至此,“十二五”期間,我國鋼鐵生產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布局終于有了明晰的發展規劃,但鋼鐵物流仍尚無完整成熟的配套布局方案。
王國平:需提前規劃原料來源
此次規劃指出“環渤海、長三角地區原則上不再布局新建鋼鐵基地,中部地區不增加鋼鐵產能總量、西部地區適度發展、繼續推進東南沿海鋼鐵基地建設”,可謂
“重南輕北”。
考慮到目前從北至南數量相當大的鋼鐵物流,發展東南地區的鋼鐵產能邏輯上完全正確。但同時仍需關注兩點:一是大力發展東南鋼廠,將會使北方鋼廠的供需關系更加惡化,發展東南需和北方淘汰緊密結合;二是由于東南地區礦石和煤炭天然性的缺乏,若不提前規劃原料的來源,不僅將使得相關物流成本增加一倍,還會使得我國礦石對外依存度提高,鋼鐵在整個產業鏈的話語權進一步降低。
亮點三:將產品升級列為第一目標
規劃原文:為適應國家產業轉型升級需要,鋼鐵企業要將產品升級放在首位,將提高量大面廣的鋼材產品質量、檔次和穩定性作為產品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全面提高鋼鐵產品性能和實物質量。
王建中:產品升級促進加工物流發展
隨著產品的升級,鋼材的專用性逐漸提高,意味著下游領域的收窄。傳統的流通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專用材需要依托專業的加工物流配套體系,即加工配送中心。
完善的鋼材加工配送體系伴隨著產品專業化同時進行,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相輔相成,構成未來企業銷售的核心競爭力。
規劃中還提到,
“聯合下游行業開發鋼鐵新材料和下游產品,為用戶提供全方位鋼鐵材料解決方案,實現鋼鐵工業與下游行業互利共贏”。這實際上是要求鋼鐵企業要根據下游用戶需求不斷延伸和豐富服務內容,不應單純提供產品,要給客戶提供加工配送在內的一整套的解決方案。
王國平:產品升級考慮下游需求
產品升級是結構升級的關鍵,因此也是 “十二五”的重中之重。本次規劃將該問題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包括對關鍵品種消費增速的預測、對下游需求品種的分析、對關鍵技術設備及工藝的規定、對產品質量問題的詳細要求等等,無一不透露出政府在產品升級方面的堅定決心。
而這種調整也的確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一方面我國鋼鐵產品在質量和結構上已不能滿足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另一方面這也是未來企業競爭力提升的重要途徑。
亮點四:提出鋼材消費峰值點
規劃原文:預測我國粗鋼需求量可能在“十二五”期間進入峰值弧頂區,最高峰可能出現在2015~2020年期間,峰值約7.7億~8.2億噸。我國鋼鐵需求增速將呈逐年下降趨勢,進入平穩發展期。
王建中:鋼鐵流通格局將發生巨變
鋼材消費的峰值 (飽和點)的出現,意味著
“十二五”期間,我國鋼鐵產業將由快速擴張期步入后擴張期,經濟發展對鋼鐵等主要基礎性原材料的需求強度將逐漸轉弱。
就鋼鐵市場流通格局而言,鋼鐵產業進入后擴張期以后,流通行業將成為我國鋼鐵產業鏈上的重要支撐力量,其先導性地位和作用將日益突出。最近幾年,流通企業銷售的市場份額,一直保持在65%以上。市場進入后擴張期以后,需求增長相對平緩,加之鋼鐵需求又具有較為明顯的分散性和差異性,市場對專業化服務要求越來越高,流通行業的主渠道作用將會進一步鞏固和增強,對引導生產、銜接產需、提高社會化大生產效率和質量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將會日益突出。
王國平:行業發展不再是粗放型擴張
規劃指出我國鋼鐵消費頂峰將出現在2015~2020年間, “十二五”期間消費量將進入平穩增長期。這一方面肯定了
“十二五”我國鋼鐵消費仍將增長,另一方面也指明增速下降是大趨勢。
這本質上是界定了
“轉型升級”大背景下鋼鐵行業未來的發展空間,也指明了發展方向——即未來我們要關注結構調整、技術進步、質量提升,而不再是粗放型規模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