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2011-11-18 7:0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十二五”時期,是天津加快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實現城市定位的關鍵時期。現代物流業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制造業、商貿業與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溝通生產與消費、國際與國內市場的重要載體。科學編制和有效實施現代物流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對于調整和振興物流業發展,促進天津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天津市總體經濟實力和競爭力,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天津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根據《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規劃闡明了“十二五”時期天津市物流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原則、目標、重點任務、空間布局與保障措施,是未來五年全市物流業發展的基本綱領,是政府履行物流業管理、引導與監管職責的重要依據。
一、規劃背景
(一)“十一五”時期天津物流業發展成就。
1.物流業規模和效益提高。“十一五”時期,全市物流業增加值(現價)年均增長20%。2010年,物流業增加值達到798.07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8.7%,占服務業增加值的18.8%;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率為18.4%,比“十五”末期下降0.6個百分點。
2.物流企業實力壯大。天津已經集聚了一批專業性或綜合性物流企業,在倉儲、運輸、配送服務基礎上,優勢物流企業積極向流通加工、信息服務、物流金融等領域拓展。截至2010年,物流企業達到2萬多家,其中運輸企業1.5萬多家、貨代企業0.4萬家、倉儲企業及其他企業近0.1萬家;5A級物流企業2家;60多家中外船公司掛靠天津港,在天津機場執行航班的國內外航空公司達到32家。
3.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形成。天津港與5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開辟了100余條集裝箱航線,2010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008.6萬標準箱,貨物吞吐量4.13億噸,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全球第五的世界大港;濱海國際機場通航66個城市,開辟116條航線,2010年完成貨郵吞吐量20.25萬噸;公路網承擔北京、東北、西北、華北和華東方向的貨物流轉功能;鐵路網通過京山、京滬、京九線津霸聯絡線、津薊線、黃萬線,形成通往北京、上海、秦皇島、薊縣、黃驊的運輸通道。大陸橋運輸優勢明顯,開通了天津港至滿洲里、阿拉山口、二連浩特的集裝箱班列,天津成為中國境內唯一擁有3條通道的大陸橋東部起點。
4.物流園區圍繞海港和空港形成集聚區。沿海港形成了天津港散貨中心、天津港集裝箱中心、開發區保稅物流中心等物流園區。沿空港形成了空港國際物流園區、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濱海中儲綜合物流園區等物流園區。物流園區的服務功能顯著增強,東疆保稅港區、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開發區保稅物流中心等多種類型海關特殊監管區的獲準設立,實現了海陸空重點物流園區保稅物流功能全覆蓋。
5.物流發展軟環境不斷優化。口岸環境顯著改善,2007年開通的天津電子口岸與物流信息平臺有效提升了通關效率和客戶服務水平。區域大通關合作取得明顯進展,已建成北京朝陽、平谷,河北石家莊,山東德州,山西侯馬等18座無水港。隨著“先行先試”政策的全面實施,濱海新區積極探索離岸金融、船舶產業基金、船籍特別登記制度和汽車落地保稅項目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天津物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配套環境。
6.物流研發及教育培訓體系日趨完善。本地高校承擔了多項全國以及天津市重大應用型物流研究項目,建立了博士后、博士、碩士、本科教育和職業教育等多層次的物流研發與教育培訓體系,為天津市物流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存在問題。
天津市物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傳統物流服務多,國際化、高端化和多樣化物流服務少。我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等傳統行業增加值占物流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70%,與之相比,國際采購、國際分撥與配送、信息技術、物流金融等高附加值服務能力亟待加強。
二是綜合類物流園區多,專業化物流園區少。多數物流園區的服務對象面向各種行業,服務特色不明顯,一些領域、一些行業的專業化物流發展水平有待提高;與制造業聯動的物流園區數量不足,未能實現規模化、專業化和高端化物流功能。
三是口岸集疏運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天津重載鐵路路網通行能力不足,缺乏直通西部的鐵路通道,通往腹地的“五定班列”密度偏低。天津港周邊的交通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港口車輛和城市通行車輛混行嚴重,通道運輸不暢和運能不足,不能適應港口發展需求。
(三)“十二五”天津物流業發展環境。
從國際看,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增速減緩,全球需求結構出現明顯變化,我國物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復雜。世界物流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中國成為備受關注的新興物流市場。全球物流發展進入供應鏈管理時代,要求全球不同區域共同協調和運作,這為天津參與全球供應鏈分工與協作、建設北方國際物流中心帶來機遇和挑戰。
從國內看,“十二五”時期是我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階段,將重點解決經濟結構調整問題,探索由內需拉動增長的新模式。國內物流市場需求趨于旺盛,物流需求由粗放型向精益型轉變,物流企業呈現了規模化經營和專業化服務的趨勢。同時,橫濱、釜山、大連、青島、曹妃甸、黃驊等國內外港口城市競爭日趨激烈,形成了天津發展北方國際物流中心的外部競爭態勢。
從本市看,“十二五”時期我市進入加快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實現天津城市定位的關鍵時期,產業結構的高端化、高質化和高新化特征更加突出,工業步入功能提升和穩定增長階段,現代服務業和農業加速發展,不僅對天津物流業的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拓展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指導思想、原則與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為主攻方向,全力構建完善的物流發展環境,積極搭建以第四方物流為主的物流信息平臺,加快建設“三位一體”國際型港航物流體系,著力打造“十大專業物流體系”,重點推動“五大重點物流領域”發展,實現物流產業鏈延伸和物流服務功能創新,形成以濱海新區為核心、以國際物流為特色、以多業聯動為重點的精益高效物流服務體系,促進天津市現代物流業盡快實現率先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努力把天津建設成為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強化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激發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有效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制定并完善促進物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外部環境。
——堅持擴大規模與提升質量相結合。在大力培育物流市場需求、完善物流服務網絡、不斷擴大物流業發展規模的基礎上,積極推動物流基礎設施資源整合,延伸物流服務產業鏈、發展高端物流服務業態,不斷提升物流業服務質量。
——堅持統籌規劃與重點突破相結合。在對現代物流業進行系統規劃、合理布局的基礎上,力爭在若干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地區實現物流業跨越發展,形成點面結合、層次分明、階梯有序的物流業發展體系。
——堅持立足天津與服務區域相結合。立足于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建設,以高效精準、便捷安全的物流服務,支撐先進制造業與現代商貿業發展,提升港口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天津作為物流中心城市的集聚與輻射功能,推動區域物流一體化進程,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三)發展目標。
2015年物流業增加值達到1900億元以上,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天津港保持在我國北方港口中的領先地位,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5.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800萬標準箱;航空貨郵吞吐量保持高速增長,貨郵吞吐量達到50萬噸。
著力打造一批物流集聚區,建設一批物流重點項目;培育一批競爭力強、層次高的大型綜合物流企業集團,5A級物流企業達到10家;吸引國內外知名航空公司、船公司、物流企業將物流核心業務落戶天津,物流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區域輻射帶動能力明顯增強;國際化、專業化、特色化、信息化、低碳化的物流產業鏈基本形成。到2015年,將天津基本建成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 三、主要任務
(一)構建“三位一體”國際型港航物流體系,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
以濱海新區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為契機,依托濱海新區得天獨厚的區位、交通和產業優勢,以港航物流服務系統為核心,以大宗商品交易為主要平臺,以金融及信息服務為保障,構建“交易+物流+金融及信息服務”“三位一體”的國際型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形成北方國際物流中心的核心區。
建設區域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優化整合現有交易市場,采用靈活多樣的交易模式,加快建設工程機械、汽車、金屬、煤炭、成品油、農產品、鋼材、船舶等大型交易市場,擴大市場容量,通過大市場建設,發展大貿易,搞活大流通。在東疆保稅港區、天津港保稅區和開發區等功能區,加快推動期貨交割庫建設,擴大交易品種,做大交割規模。爭取設立全國性期貨交易市場,帶動物流金融、貿易結算、物流咨詢服務等相關行業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基地、國際性流通中轉樞紐。
增強國際港航物流功能。優化整合港口資源,進一步提升航運功能、港口與碼頭服務功能、集疏運功能、物流樞紐功能。加快促進東疆保稅港區建設,聯動發展綜合保稅區、海港物流區、空港物流區、出口加工區以及內陸無水港等,通過區域聯動、功能聯動、信息聯動,盡快形成輻射、覆蓋內陸腹地的保稅物流網絡。加大對航運金融、航運保險、航運交易、航運咨詢、海事仲裁等高端航運服務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大力促進各類航運服務要素的集聚。積極引進全球物流百強企業和全國物流百強企業,建立總部型物流基地和運營中心。大力培育、扶植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本土化綜合物流集團,開展國際航運、物流信息、物流金融和全球供應鏈管理等綜合性、高附加值業務,提升港航物流體系的國際化、專業化程度。
完善港航物流金融服務體系。在于家堡金融區和東疆保稅港區設立物流金融服務中心,積極鼓勵和吸引各類金融機構的總部和分支機構,開展涉及國際國內物流的投資、信托等金融服務,創新物流金融服務產品。鼓勵金融企業服務網點進駐各類物流基地和物流園區,為物流企業開展貼身式金融服務。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利用保險基金、產業基金等開展倉單質押、融通倉、融資租賃等金融業務。支持行業協會、業內龍頭企業,通過聯合發債、產業基金等多種形式,解決中小物流企業融資問題。
搭建以第四方物流為主體的港航信息服務平臺。培育并扶植若干第四方物流企業,積極開展第四方物流運營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的研究及實踐創新,依托天津電子口岸和物流信息平臺,整合港口、海關、檢驗檢疫、航運、航空、鐵路、物流等信息資源,整合物流企業與物流基地的信息資源,構建第四方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企業物流信息與公共服務信息的有效對接,形成集物流信息發布、在線交易、數據交換、智能配送、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跟蹤反饋、智能分析等功能為一體的、輻射中國北方的第四方物流信息服務中心,為物流服務與聯動監管提供信息化支持,實現物流服務的網絡化、智能化。
(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現代物流服務功能。
1.海港建設。
以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港口貨物集疏運通道為核心,推進集疏運設施建設,盡快形成規模化、集約化、快捷高效、結構優化的現代化港口集疏運體系。加快實施北港池集裝箱碼頭C段、北港池滾裝碼頭三期、北港池集裝箱碼頭四期、南疆26#、27#專業化礦石碼頭、29#30萬噸級原油泊位、南疆燃供2#基地、神華天津港煤碼頭二期、南疆中航油碼頭、南港工業區石化碼頭及散雜貨碼頭項目、國際油輪碼頭二期等項目,加快建設港口深水航道、南港工業區5萬噸級航道及防波堤工程, 加快天津港30萬噸級航道、臨港經濟區10萬噸級航道工程和臨港經濟區防波堤工程建設,提升國際航運業船舶深水化、大型化、專業化水平,增強腹地貨物的吞吐能力,積極拓展港口的物流功能,提高港口運作的效率和現代化水平。
2.空港建設。
擴展和強化航空運輸網絡,提升國際與國內、干線與支線之間的對接程度。實施候機樓、跑道、停機坪、停車場(樓)及相關配套設施的改建和擴建,加快推進濱海國際機場擴建二期工程建設;完善空港周邊交通路網建設,形成機場、市區、港口以及通達周邊地區的交通網絡。積極爭取民航總局的政策扶持,充分利用第五航權的開放,吸引更多的中外航空企業落戶天津機場,進一步擴展新的航線,增大航線航班密度,最大程度地完善干線航線網絡。完善國際與國內、腹地與港口之間的銜接,提高國際國內中轉物流能力。加快天津機場航空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改善機場貨運設施條件,統籌規劃與發展機場周邊的倉儲、物流、加工貿易等與貨運樞紐相關的產業群體,推動航空貨運企業由單一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型,構建中國北方最快捷的航空物流運作平臺,努力打造中國北方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大型門戶樞紐機場乃至東北亞航空儲運、分揀分撥中心。
3.公路建設。
加快市內物流環線改造,升級市內快速路網,提高市內物流節點間的流通能力。加快建設京津高速公路北線、濱石公路和天津港南、北、中三大橫向通道,推進實施天津港新躍進路與八號路立交工程、南疆南港中路、南疆南港東路、南疆中部立交橋、南疆港區公路二橋工程、南疆港區南部路橋和東疆港區新港九號路工程,加快實施南港高速公路直接進港。建設專用貨運通道,形成客、貨分流的專用運輸網絡體系,建立港口與腹地高速公路相銜接的集疏運網絡。構筑天津高速公路網絡,形成“以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核心區為雙核心,輻射三北腹地,溝通華東、華南,連接周邊大中城市、交通樞紐,通達市域新城,覆蓋中心鎮、開發區”的公路體系,為形成市域內的“一小時市域快速圈”、京津冀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的“三小時都市經濟圈”和服務環渤海及三北區域經濟發展的“八小時腹地服務圈”提供保障。
4.鐵路建設。
建設直通南疆港區的鐵路通道,北疆港區形成集裝箱海鐵聯運系統,加快南港鐵路建設,推進進港三線、天津新港北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工程建設。爭取鐵道部等部門支持,推進天津直通西部的鐵路大通道開發建設,加快實施津保鐵路建設工程,打通濱海新區通往西北部的重要貨運通道。
5.大陸橋建設。
充分利用陸橋上岸起點港的區位優勢,積極拓展無水港網絡,擴大與陸橋沿線省市和國家的經貿與物流合作。加強對陸橋運輸的推動、協調與監督,大力推進天津至二連浩特、滿洲里和阿拉山口三大陸橋通道建設,提高陸橋運輸規模和效率。積極構建以伊爾庫茨克—烏蘭巴托—二連浩特—天津港鐵路、公路大通道為軸線的經濟合作走廊,暢通天津—蒙古—俄羅斯運輸通道。
(三)打造十大專業物流體系,推進物流服務專業化與社會化。
促進物流業與鋼鐵、煤炭、石化、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十大優勢產業的聯動發展,拓展行業物流產業鏈的深度與廣度,推進物流服務的專業化與社會化。
1.構建鋼鐵行業專業化物流體系。
以鋼鐵聚集區建設為依托,遵循需求主導、突出重點、統一規劃、整合資源的原則,構建功能完備、服務快捷、信息通達的專業化鋼鐵物流服務體系,逐步形成集分銷、交易、金融、信息、會展等相關配套服務于一體的新型鋼鐵物流產業鏈。通過鋼鐵物流服務的高效運作,推動鋼鐵產業向集約化、可持續化方向發展,使天津成為中國極具規模和影響力的鋼鐵生產、交易及集散中心。
依托南港工業區、東麗區、北辰區、寧河縣等鋼鐵產業聚集區,建設并培育集鋼材交易、倉儲、剪切加工、配送運輸、物流金融、信息處理、保稅物流、中轉分撥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專業化鋼鐵物流園區(基地)和專業化物流配送加工中心,使鋼鐵物流產業向區域集群化方向發展。通過專業化、多元化服務,使鋼鐵物流園區及配送加工中心成為鋼鐵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積極推動大型鋼鐵行業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探索和實踐現代化的鋼鐵行業電子商務模式,引導鋼鐵物流市場從傳統單一的現貨交易模式逐漸向綜合物流服務模式轉變,有效促進鋼鐵大物流的形成。
2.構建煤炭行業專業化物流體系。
依托天津南疆煤炭運輸系統,通過資源整合和模式創新,積極開發建設南港煤炭運輸設施,構建貨源結構合理、基礎配套完善、集疏運便捷的專業化煤炭物流服務體系。充分發揮港口煤炭運輸、煤炭交易優勢,建立以煤炭交易中心為主體,以網絡技術為平臺,有利于政府宏觀調控、市場主體自主交易的現代化煤炭交易體系,逐步將天津建設成為國際級煤炭定價中心、信息中心、貿易中心和資源分配中心。
重點構建以天津南港工業區為中心,以天津港散貨物流中心堆場為補充,以其他煤炭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天津煤炭交易市場為服務節點的、功能完善的專業化煤炭物流體系,實現煤炭裝卸、運輸、流通加工、商貿等一體化服務,全面提高煤炭業配送效率。開發煤炭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提高煤炭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動煤炭電子交易市場的形成。優化煤炭集疏運通道,進一步加快推進天津港“北煤南移”戰略實施步伐,促進天津港煤炭物流綜合服務能力的提升。
3.構建石化行業專業化物流體系。
依托天津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細化工、能量綜合利用四條循環經濟產業鏈的不斷完善,以及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的建設,按照“聚集化、聯盟化、一體化”原則,構建我市石化行業專業化物流體系。
在大港、南港工業區重點建設與發展和國際趨勢接軌的專用碼頭,建設國家原油和成品油儲備基地、現代石化專用物流和倉儲基地、專業化的石化配套物流園區,發揮其國家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功能,建設國家原油戰略儲備庫、中石化及中石油商業儲備庫、陶氏化學化學品物流中心等一批重點節點項目。促進第三方物流發展,為入區企業提供最佳的原料及產品的倉儲和運輸服務,保證原材料供應和產品銷售的穩定。
4.構建生物醫藥行業專業化物流體系。
以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及國家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園等項目建設為契機,按照“安全、高效、通達”的原則,積極構建“立足全國、面向全球”的現代生物醫藥行業物流服務體系,為各級醫藥機構、連鎖零售企業提供規范、集約、高效、便捷的藥品配送服務,為天津市打造國家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和關鍵技術領航區提供重要保障。
依托開發區、濱海高新區、空港經濟區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化基地,沿京津發展走廊在濱海高新區、南開區、北辰區、西青區等區域建設一批區域性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的專業化配套物流園區,發揮產品研發、技術轉化、生產制造、商業物流和展示交流等方面的優勢功能。積極與天津醫藥集團、天津天士力集團等大型醫藥集團合作,建設集基礎物流配送功能及藥品采購、醫藥分撥、廢品處理等服務項目為一體的醫藥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引入特殊溫控的冷鏈運輸模式,構建覆蓋全市重點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的醫藥物流網絡,在周邊省份及鄰近區域形成輻射效應。推動生物醫藥領域第三方專業化物流企業的發展,建立跨區域的國際型生物醫藥物流交易及集散體系。開發基于物聯網應用的冷鏈物流智能化項目,建立專業化的生物醫藥冷鏈物流公共平臺,實現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化發展,帶動生物醫藥產業優化升級和產業鏈整體發展。
5.構建裝備制造行業專業化物流體系。
堅持以社會化物流服務降低成本,以專業化物流服務提升發展能級,以高效率的物流服務促進先進制造業的發展,以集約化的物流服務加速裝備制造業聯動發展為原則,積極構建并完善現代裝備制造業物流體系,強化為大型產業基地、工業園區和大型裝備制造業企業配套的物流服務能力和區域輻射能力,有效促進裝備制造業技術水平與國際化水平提升,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裝備制造業基地奠定基礎。
合理規劃服務節點網絡,有效促進裝備制造業物流外包建設。在臨港經濟區、南港工業區、北辰區重點建設天津濱海物流加工區、天津陸路港物流裝備產業園等冶金類及重裝類配套物流園區,支持物流企業全面融入裝備制造產業供應鏈,推進與裝備制造產業配套的專業化、現代化物流體系建設,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務能力,發展為供應鏈上下游關聯產業服務的高端物流服務體系,為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提供采購、倉儲、配送、運輸、商貿等一體化物流及延伸服務,推動企業生產效率與行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6.構建電子信息行業專業化物流體系。
依托“開發區東區、硅谷、智谷、光谷、濱海高新區”五大電子信息產業聚集區的建設,按照“準時、精細、高效”的原則,構建系統性,創新性、具有個性化的電子信息行業高端物流服務體系。
合理布局物流網點,在開發區、西青區、南開區、津南區等區域,建設渤海灣世界商品電子交易中心、中國移動華北大區及天津公司物流中心等電子類配套物流園區。通過物流企業及其服務效能的集聚,增加高端物流服務的質量,構建“硅谷”型產業鏈。通過聚集高質量的物流服務運行商,打造完善的專業化物流服務體系,使供應商、銷售商和客戶群體形成穩定的業務網絡體系,保證原材料供貨渠道與產品銷售渠道的暢通,實現原材料購入的準時和產品銷售的高效。
7.構建建材行業專業化物流體系。
在華北城國際原料城、天津環渤海裝飾城以及天津建材物流網建設的基礎上,發揮天津在環渤海區域的中心樞紐地位,將天津建設成為服務環渤海、輻射東北亞的建材交易及集散中心。
重點建設并培育一批國內最具規模的專業化、現代化的建材物流配送中心和大型建材物流園區,提供完善的建材展示、加工、倉儲、配送、交易等服務功能,加快環渤海國際家居商貿中心二期、天津唐官屯加工物流區等項目建設。大力提升建材供應商服務外包意識,促進建材領域第三方物流的發展。鼓勵物流園區(基地)型、綜合批發市場型、品牌專賣店型等多種建材物流模式的共同發展。重點推動服務本市、覆蓋環渤海、輻射東北亞的建材物流網絡建設。
8.構建汽車行業專業化物流體系。
以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汽車產業基地納入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為契機,發揮物流龍頭企業帶動整合作用,吸引相關汽車物流企業集聚發展,打通采購、生產、營銷、售后各生產環節,實現制造過程的物流服務全覆蓋。充分發揮天津港在進出口汽車物流服務方面的優勢,大力發展進出口汽車及相關產業物流及延伸服務。
在開發區、保稅區、西青區及薊縣建設汽車類配套物流園區,重點建設天津汽配物流配送中心、天津濱海國際汽車園等項目,為汽車研發制造、貿易銷售、博覽展示、檢測維修等提供全流程的專業化、高精度物流服務。促進汽車領域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服務的發展,為進出口汽車及零配件提供港口報驗、倉儲管理、運輸工具、網點配送等港口服務,以及國際貿易代理、訂艙配載、信用證開立、質押信貸金融服務等延伸服務。采用國際先進的堆場及服務管理模式,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完善服務功能,建設中國北方最具競爭力的汽車物流服務基地。
9.構建航空航天行業專業化物流體系。
以“三機一箭一星一站”等重點航空航天項目落戶臨空產業區(航空城)為契機,加強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精準度的航空航天專業化物流服務體系建設,為航空航天產業集群提供專業化的物流及延伸服務。
在臨空產業區(航空城)、開發區西區和濱海高新區以及津南區和寧河縣建設專業化的航空航天配套物流園區,構建為機體零部件、發動機整機及零部件制造、機載系統及設備制造等配套產業提供集采購、倉儲、配送、運輸、商貿、展示等為一體的全方位物流服務體系,推進天津航空航天產業的快速發展。充分利用航空運輸資源,將航空資源與航空城產業緊密聯系,逐步增加和完善航空物流基地、貨物集散、配送、流通加工、商品檢驗等功能,拓展航空物流產業鏈。
10.構建農產品專業化物流體系。
依托薊縣、寶坻區、北辰區、津南區、武清區、靜海縣、寧河縣等區縣,構建安全、便捷、專業的農產品物流體系與供應鏈,增強集散輻射功能,實現全市農產品市場供應及時、綠色、保鮮和低運費。
規劃以薊縣、寶坻區、北辰區、津南區、武清區、靜海縣、寧河縣為重要節點,形成南北聯動的農產品物流集聚帶。結合以上各區縣農業產業化進程,高起點建設一批專業化的集商檢、包裝、冷藏、初加工、深加工、運輸、配送等功能為一體的農產品加工配送中心,以及產地、銷地農產品批發市場,重點建設京津國際農產品物流加工中心、天津翰吉斯國際農產品物流園以及天津眾品食業農牧加工基地等項目。鼓勵農業加工企業、倉儲業和運輸公司等不同的獨立組織進行聯合,形成一批以管理和信息共享為基礎的農產品第三方物流服務聯合體。探索天津農產品物流發展新模式,積極推動流通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農產品生產、庫存、需求、運輸、到貨等信息的數字化、網絡化。
(四)完善五大重點物流領域,形成物流服務多樣化與高質化。
重點推進并完善冷鏈、危險品、郵政、逆向、應急5大重點領域物流建設,大力提升公共物流服務的能力及效率,為社會需求提供多樣化、高質化的物流服務。
1.冷鏈物流體系建設。
建設一批區域性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延伸冷鏈運輸物流配送,實現凍品從出庫到消費者的全程冷鏈無縫對接,提供京、津、唐地區1小時冷鏈配送,并在此基礎上向東北、華北及西北地區延伸。針對肉類、農產品、水產品、果蔬、花卉及醫藥等產品,構建覆蓋生產、儲存、運輸及銷售整個環節的冷鏈,建立全程“無斷鏈”的規模化、系統化冷鏈物流體系。依托水產集團冷藏加工物流基地和濱海新區中心漁港等建設項目,整合現有的水產品、畜產品、果蔬、花卉及醫藥等凍品基地,建設具有自動調節溫度、智能化貯藏能力的大型區域性現代智能型冷庫。加快冷鏈物流裝備及技術升級,完善冷鏈物流監控追溯系統,加強溫控設備及冷凍運輸工具的自主研發與應用推廣。打造一批具有雄厚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冷鏈物流企業。
2.危險品物流體系建設。
科學制定危險品倉儲布局規劃,加大對不規范的危險品倉儲設施的整合力度,建立和完善危險品物流網絡系統,適應快速應急機制,降低運輸風險。利用射頻技術(RFID)、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等現代物流技術,通用分組無線服務(GPRS)、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G)等先進通信技術,加快提升危險品物流的跟蹤監控和管理手段,整頓危險品物流服務市場,優化和整合天津市塘沽危險品運輸場等一批專業化物流企業,保障危險品物流的安全運行,為政府實施監管提供便利。
3.郵政物流體系建設。
加強郵政物流的渠道建設, 完善郵政基礎設施,優化郵政樞紐布局。興建天津西站、濱海新區兩大郵政樞紐工程,與已有天津站郵政樞紐、第二郵政樞紐形成天津四大郵政處理中心的空間格局,進一步完善郵件各處理節點的配套改造,全面提升郵運網絡的綜合服務能力。推動郵政企業、快遞企業采用先進科學技術,鼓勵企業利用手持終端(PDA)、計算機電話集成(CTI)、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等信息技術及設備,借助郵政信息平臺、商務網絡,實現郵政服務的自動化、實時化、精準化。鼓勵、支持和引導快遞服務企業打破行業界限,拓展經營思路,結合天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良好契機,加快進入先進制造業供應鏈服務領域,推進快遞服務與電子商務的融合發展,在提供“限時達”、“當日達”、“次晨達”等物流基本服務產品的同時,推廣實施短期倉儲、代包裝、代收費等系列增值服務,實現物流基本服務向增值服務延伸,物流功能服務向管理服務延伸,實現物流服務向信息流、資金流服務延伸,為客戶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物流服務。建設快遞物流專業園區,引導大型快遞物流企業投資建設具有相當規模的快遞物流專業園區,吸引快遞企業總部或區域總部落戶園區,著力形成環渤海地區快遞集散中心。發展農村郵政物流服務,搭建村級郵政公共服務平臺,推廣“連鎖分銷+配送到戶+科技支撐”農村物流的綜合服務新模式,著力打造“送農資消費品下鄉,引農產品進城”的雙向郵政物流體系。
4.逆向物流體系建設。
以子牙環保產業園為核心,構建利于廢舊電子信息產品、報廢汽車、橡塑加工、廢棄機電產品精深加工與再制造、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產業發展的逆向物流體系。在鋼鐵、建材、汽車、家電等重點行業,制定逆向物流規劃,建立“資源-生產-產品-消費-廢棄物再資源化”的清潔閉環經濟流動模式,從源頭削減和控制污染物的產生。制定相關政策及措施,確立企業在廢棄物產生方面的源頭作用,明確逆向物流的責任主體,建立循環物流系統激勵機制。積極運用財政補貼、貸款融資、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和支持逆向物流企業的發展,推動第三方物流公司介入逆向物流領域,為逆向物流服務需求者提供個性化和專業化的逆向物流服務。
5.應急物流體系建設。
構建應急物流組織指揮體系,形成集中領導、分級響應的縱向指揮調度體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協作的橫向溝通協調體系。建立若干個應急物流中心,探索“軍地物流一體化”的應急物流模式。從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備保障制度入手,建立多層次的政府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完善重要應急物資的監管、生產、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體系,發揮天津作為華北物流中心城市和國家級物流節點城市在重大突發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五)構建多級互通信息網絡,增進物流服務精準化與智能化。
分步驟、分區域、分層次建設物流信息資源共享的物流信息化體系,全面提升物流業信息化總體水平及綜合服務能力,逐步建立服務于環渤海及三北區域的國際型物流信息服務平臺。
拓展信息技術在企業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鼓勵和支持企業廣泛應用條碼技術(BC)、射頻技術(RFID)、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快速響應(QR)、企業資源計劃(ERP)、訂貨系統(EOS)及數據倉庫技術(DW)等物流自動化技術和現代物流管理軟件,實現物流作業的自動化和信息化、物流管理的專業化和高效化,全面提升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及服務效能。大力推進物聯網技術在區域物流領域中的應用,實現物流貨物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追蹤、監控和管理,通過平臺整合和互通互聯,逐步構建跨區域的物聯網體系。
加快物流園區信息化體系建設。鼓勵物流園區利用信息技術整合園區內部的業務流程,向入駐企業提供物流信息發布、物流信息查詢、服務信息查詢、電子商務、安全認證、軟件租賃等信息化服務,提升園區服務的信息化水平。鼓勵物流園區通過與入駐企業信息系統互連或其他數據采集方式,收集入駐企業的物流業務信息,逐步實現企業物流業務信息向園區物流信息系統上傳,為物流信息資源的集中和整合創造條件。推進物流園區物流信息系統與各級物流信息平臺之間實現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實現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的融合互通。
加快行業物流專業化信息平臺建設。通過行業協會的組織與引導,積極整合企業物流信息資源,發揮行業龍頭企業及骨干企業作用,加快建設鋼鐵、煤炭、石化、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業等專業化物流信息平臺,為行業提供全程供應鏈物流服務支撐。加強與環渤海及周邊省市地區的溝通與合作,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指導與支持下,將各專業化物流信息平臺進一步拓展延伸,構建跨省區域統一框架與標準的貨物運輸物流信息平臺。
加快物流公共信息資源交易平臺建設。加快網絡化、智能化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實現客戶、承運商、政府機構、中介服務機構平臺的互通互聯。進一步開發和利用天津市交通道路信息通訊系統,實現與天津港、天津機場航空物流園區、空港國際物流園區及其各區縣專業物流園區的聯網運作,實現天津市物流信息跟蹤、調度、應急反應等智能化服務,實現社會物流資源的有效配置,加快電子商務網絡平臺的建設,提高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傳輸和處理。
四、空間布局
(一)空間布局原則。
堅持物流空間布局與發展戰略同步并進;堅持物流資源的存量整合與增量優化;堅持用地的節約集約與可持續利用;堅持物流業與主導產業的聯動發展;堅持物流規劃的前瞻性與創新性。
(二)總體空間布局。
“十二五”時期,天津現代物流業將形成“兩帶三區雙環”的空間發展格局。
兩帶:是指以天津港為原點,構建沿海岸線形成的沿海物流發展帶以及沿京津走廊形成的京津物流發展帶。
三區:是指位于寶坻區、薊縣形成的服務于新型生態農業及現代商貿的北部物流聚集區;位于津南區、西青區形成的服務于新型工業產業及高端電子信息產業的南部物流聚集區;位于靜海縣、西青區形成服務于鋼鐵、冶金、建材及現代商貿的西部物流聚集區。
雙環:是指以中心城區、濱海新區核心區為依托,在雙城區周邊構建支持城市生產、生活、商貿的市域物流配送環。
“兩帶三區雙環”的物流空間規劃布局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兩帶三區雙環”的物流空間布局
(三)空間布局規劃重點。
1.沿海物流發展帶。
以天津港為原點,以沿海產業帶為延展方向,建設一批口岸型國際物流基地、沿海產業型物流園區,以及功能互補的物流服務網點,形成物流基地、物流園區和網點相互依托、協調發展的空間格局。重要節點項目如圖2所示。
圖2 沿海物流發展帶的物流重點規劃項目布局示意圖
2.京津物流發展帶。
以天津港為原點,以京津唐產業帶為延展方向,依托航空航天、生物制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一批大型產業物流基地、若干個物流中心,形成集聚發展、連通快捷、服務產業的物流產業帶。重要節點項目如圖3所示。
圖3 京津物流發展帶的物流重點規劃項目布局示意圖
3.北部物流聚集區。
位于寶坻區、薊縣形成的服務于新型生態農業以及現代商貿的物流聚集區。重要節點項目如圖4所示。
圖4 三大物流聚集區的物流重點規劃項目布局示意圖
4.南部物流聚集區。
位于津南區、西青區形成的服務于新型工業產業及高端電子信息產業,具有產業聯動效應的物流發展聚集區。重要節點項目如圖4所示。
5.西部物流聚集區。
位于西青區、靜海縣形成的服務于鋼鐵、冶金、建材及現代商貿的物流發展聚集區。重要節點項目如圖4所示。
6. 雙城區物流配送環。
以中心城區、濱海新區核心區為依托,在雙城區周邊構建支持城市生產、生活、商貿的市域物流配送環。重要節點項目如圖5所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
在天津市物流業調整和振興工作組的基礎上,建立天津市物流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由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教委、市科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財政局等相關單位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聯席會議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集中研究解決天津市物流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推進重點物流園區和項目的建設;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解決體制和政策障礙,形成協調高效的物流工作推進機制;研究制訂切合我市實際的政策措施,推進天津市現代物流業快速健康發展。
(二)加強行業管理。
完善行業協會職能,重點圍繞建設天津北方國際物流中心,解決好市場規范與信用體系建設問題,建立全國首個物流信用監管試點城市。制定我市物流業的征信和信用等級評價規則,開展試點工作,選擇部分企業作為典型代表,率先推行物流信用相關規則、制度。
加強對運輸、貨代、船代等物流企業的管理和規范,完善對交通安全、物流業服務質量的監管機制。
堅決打破行業壟斷,依法消除阻礙或限制跨地區、跨行業物流服務的行為。降低過路過橋收費,大力推行不停車收費系統。規范管理超載、超限、違章運輸、偷漏稅費等現象,解決亂收費、高收費和服務態度差等問題。
(三)完善物流業發展政策。
針對物流業規劃用地制定切實可行的鼓勵政策,對納入規劃的物流園區用地給予重點保障,支持將工業企業舊廠房、倉庫和存量土地資源用于發展物流業。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做好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推薦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梳理一批重點物流企業,擴大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的范圍。根據天津物流業發展的重點領域,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專項投資管理辦法》要求,梳理一批重點物流項目,爭取國家專項資金支持。引導銀行資金、民間資本通過銀行信貸、融資租賃等方式,對物流重點項目予以支持。設立市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對農產品冷鏈物流、物流配送、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物流標準和技術推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和大宗農產品物流項目給予引導性的補貼或貸款貼息支持。利用全國首家產業投資基金在天津試點的機會,申請設立物流產業投資基金,支持中小型物流企業發展。
(四)支持物流企業做大做強。
加大對本市第三方物流企業兼并重組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勵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對分散的物流設施資源進行整合和資產重組,培育形成若干家具有先進管理水平,國際競爭力強、服務水平高的大型現代物流企業,塑造天津北方國際物流中心的品牌效應,為天津先進制造業發展提供專業化物流服務,增強重點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加大對中小物流企業的調整和扶持力度,加強企業間的聯盟合作,鼓勵中小物流企業業務流程和服務模式創新,提高企業專業化服務的水平。
(五)推動以物流業為主導的多業聯動。
進一步推廣現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方法,鼓勵生產企業和商貿企業按照分工協作的原則,剝離或外包物流功能,促進企業內部物流的社會化,擴大物流市場需求,推動物流企業與生產企業、商貿企業互動發展。
在生產制造領域,鼓勵生產制造企業特別是大型制造企業改造物流流程,運用供應鏈管理與現代物流理念、技術與方法,通過聯盟、外包等形式實現制造企業采購、生產、銷售和回收物流的一體化運作;積極推進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延伸物流產業鏈,重點發展制造業物流的過程管理、信息管理、系統設計等高端物流服務。
在商貿流通領域,積極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和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推動流通企業向現代經營方式轉變,帶動物流需求量和需求水平的提高;引導商貿物流企業在網絡組織、經營業態、管理理念等方面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積極推進農村配送中心和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實現農資和農村日用消費品統一配送。
(六)繼續推進物流領域對外開放。
引入多元化投資和競爭的主體,推進物流設施建設和物流業務的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大力吸引國內外投資者,對碼頭、物流園區和信息平臺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投資。實施“引進來”政策,積極吸引多家國際知名物流企業入駐,參與天津物流市場經營。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物流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參與投資建設境外物流設施和國外物流市場的經營,拓展國際物流渠道。進一步加快開發建設東疆保稅港區,在稅收、財政、投資等方面制定更優惠、更具創新性的政策,充分發揮其在天津國際物流系統中的先導和示范作用。
(七)完善物流人才引進與教育培訓體系。
建立多層次的物流人才教育與培訓機制。推進大中專院校物流相關專業的學科建設,進一步完善物流教育體系。開展國際合作辦學項目,建立國際化、高層次的供應鏈與國際物流管理人才培養基地。鼓勵高校、科研機構與大型知名物流企業建立產學研聯盟,建立物流實驗基地和物流人才孵化平臺。完善物流從業人員執業資格認證體系,將物流職業培訓和從業資格認證結合起來。
積極引進高級人才,形成國際物流研發中心。整合高校、企業和研究機構力量,鼓勵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交流;制定鼓勵第四方物流企業和咨詢公司業務發展的相關政策;制定吸引高端航運與物流人才來津發展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