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物流發展中的新熱潮
2011-1-6 17:3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自物流業作為惟一的服務業進入國家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后,政府對物流業的重視已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人們認為,在國家的“十二五”規劃中,現代物流將是其中的關鍵詞之一,一些有利于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也將會在此期間逐步得到落實。總體而言,“十二五”期間將是物流業快速發展時期。同時,金融危機后,國際、國內的經濟環境已發生了不小的改變,對于極其依賴經濟形勢的物流業而言,特別需要把握環境的變化。人們認為,在目前的形勢下,以下幾點的趨勢將會對物流企業產生較大的影響。
一是節能減排。
如今,由于對全球氣候的考慮,世界各國對節能減排都異常關注。物流業作為碳排放的大戶之一,必然是政府關注的重點。在中央關于制定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就提到要“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作為約束性指標,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抑制高耗能產業過快增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強化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完善節能法規和標準,健全節能市場化機制和對企業的激勵與約束,實施重點節能工程,推廣先進節能技術和產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業、建筑、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節能。”對物流企業來說,節能減排工作做的好壞與否將會對后續的發展形成不小的影響。
二是財政補貼政策可能會逐步退出。
為了促進物流業的發展,政府對物流企業都有著一些財政補貼。但隨著物流業的進一步發展,財政補貼政策將可能會逐步退出。比如,針對“十二五”期間商貿流通業的發展規劃,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流通產業研究室主任宋則就于日前稱,鑒于財政資源的有限性,“十二五”期間的工作思路要從“優惠政策促進型”向“制度環境改進型”轉變,后續政策應更多地著眼于解決體制機制深層次問題,有些補貼政策將會根據形勢好轉而逐步退出。雖然這是針對商貿流通業而言,但我們認為這也間接說明了對物流企業的補貼政策可能也會退出。實際上,從政府正在努力開拓新稅種、加強稅收征收也可看出這一點。
三是對外資的超國民待遇會逐步消除。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吸引外資,政府對外資采取了諸多的優惠政策,使得外資在國內享受著超國民待遇。這一現象在物流領域同樣普遍存在,使得國內的物流企業尤其是民營物流企業感受到了“外患”的嚴重威脅。但自今年上半年始,外資已在普遍抱怨中國投資環境的惡化。這實際上就是政府正在逐步消除外資享有的超國民待遇。這對本土物流企業來說,將意味著有更加公平的發展環境。
四是資本的青睞以及兼并重組的加劇。
因相關政策的利好以及廣闊的發展前景,資本市場對物流業已是愈發關注。據報道,中國倉儲、中特物流、上海宇培等十幾家物流企業獲得了創投的熱捧,投資總額高達幾十億人民幣。本來就需要通過整合做大做強的物流業,在資本的支持下,兼并重組行為必然會更加劇烈。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的龍頭物流企業須把握好這樣的機會。
五是電子商務迅猛發展。
目前,內需市場潛力正逐步得到開發,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更是空前。以上海為例,數據表明,上海電子商務交易額從2002年的253.86億元快速增長至去年的3250億元,上升了近13倍,電子商務交易額占全市GDP的比重已從7年前的4.69%飆升到去年的21.81%。電子商正在創造一個巨大的物流市場。但是由于物流跟不上電子商務的發展步伐,眾多電子商務企業已開始自建物流。物流企業如何保有由電子商務所帶來的物流“蛋糕”乃至重新從電子商務企業手中將物流奪回來,是物流企業必須迫切解決的難題。
總之,在“十二五”期間,無論是市場需求還是整體發展環境都會有利于物流企業,但是節能減排的要求以及財政補貼政策的逐步退出也會給物流企業造成不小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