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檢驗檢疫局采用RFID助推物流發展
2011-3-10 0: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從江蘇檢驗檢疫局在蘇州召開的科研項目鑒定會上傳來消息:由蘇州局承擔的《電子射頻識別技術(RFID)在進境貨物檢疫監管中的應用研究》科研項目順利通過了專家組鑒定。該項目的應用成果主要體現在成功研制開發出了基于RFID技術的檢驗檢疫監管平臺系統,解決了特殊監管區跨區域監管的技術難題,實現了監管資源的有效整合和監管貨物途中全過程實時監管。專家組一致認為其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RFID技術的成功應用,為剛獲批成立的蘇州高新區綜合保稅區快速、健康發展再添助力,為將蘇州高新區綜合保稅區打造成全國首家通過“信息化圍網”技術實現監管的國家級綜合保稅區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蘇州高新區口岸“直通檢疫 視頻監管”監控中心機房
視頻技術開啟監管新模式
近幾年,隨著蘇州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大量外資涌入蘇州,新建、擴建的外資企業不斷增加,蘇州地區進出口物流量迅猛增長。若按照正常作業程序,集裝箱在口岸現場開箱、掏箱查驗,空運貨物及木質包裝在監管倉庫落地查驗,流程時間長,工作量大,效率不高,監管人員有限與貨物不斷增長的矛盾突出。導致入境貨物通關效率降低,甚至一定程度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口岸通關環節中出現了“瓶頸”現象。
為破解此“瓶頸”,最大程度為廣大企業提供高效服務,同時又確保監管有效,蘇州局新區辦事處利用現代化視頻科技手段,在全國率先推出了“直通檢疫 視頻監管”的新型口岸通關模式。所謂直通檢疫,就是改變以往貨物在通關現場檢疫的模式,而是采取監管人員直接深入企業實施檢疫,并定期對入境貨物進行查驗,確保控制疫情;視頻監管則是通過視頻技術,在企業倉庫內裝上攝像設施,檢驗檢疫部門通過視頻專線與企業ER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聯接,通過設在檢驗檢疫部門的監視設備,隨時遠程有效監管入境貨物及包裝情況。這樣,企業就可以直接把貨物運到倉庫,由經過專業培訓的工作人員按照檢驗檢疫的要求卸貨、拆包,檢驗檢疫監管人員也能足不出戶完成監管工作。
“直通檢疫 視頻監管”模式的應用,極大滿足了入境貨物快速通關需求,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檢疫物得到嚴密監管的前提下,找到了把關與服務的最佳結合點。據統計,“直通檢疫 視頻監管”模式比常規監管方式平均可以節約一半左右的通關時間。以轄區內大型企業名碩電腦公司為例,每年僅物流成本一項就可節省約800多萬元。同時“直通檢疫 視頻監管”模式也有效提高了木質包裝抽樣率和疫情檢出率,真正達到“提速、減負、增效、嚴密監管”,實現檢企“雙贏”。
網絡技術成就監管全方位
蘇州高新區2003年成立出口加工區,之后相繼成立了保稅物流中心、國際快件中心、出口加工區南區等,2010年又整合成為蘇州高新區綜合保稅區。隨著地方經濟快速發展,涉及特殊監管區域的物流業務迅速增長,監管類型日益多樣,原有檢驗檢疫憑紙質放行模式與進出口貨物的大進大出、快進快出的監管需求越來越不相適應。如何合理配置、整合有效資源,充分發揮有限的人力資源,探索適應新形勢發展的檢驗檢疫監管新模式,確保監管有效,成為特殊監管區域檢驗檢疫監管模式改革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蘇州局新區辦在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開發出了高新區保稅物流中心檢驗檢疫監管系統。該系統采用先進的Web網絡技術把檢驗檢疫部門、代理單位、場站等有機聯接起來,不僅把所有進境、進區、出境、出區的貨物納入了監管范圍,而且實現了放行信息與場站系統的即時交互,實現了高新區保稅物流中心檢驗檢疫業務全申報、全監管的要求。出口加工區南區、國際快件中心成立后,又將一般監管貨物、加工區貨物及國際快件中心D類貨物一并納入到系統管理,并在系統內設置了查驗自動布控、額外查驗條件維護、數據比對、數據統計等一系列功能,增強了代理單位和場站系統的信息交互,全面實現了蘇州高新區口岸檢驗檢疫監管的電子化、信息化,大大提升了監管效率和有效性。
據統計,2010年通過該系統共監管各類貨物達24萬批,165億美元,蘇州高新區口岸全面實現一般監管、保稅物流、出口加工區和國際快件中心貨物的檢驗檢疫全申報、全監管。
蘇州國際快件中心“一機雙屏”監管模式實現高效查驗
“一機雙屏”提升監管新成效
位于蘇州高新區的蘇州國際快件中心是蘇州地區唯一乃至全國唯一的非空港口岸國際快件物流平臺。蘇州國際快件中心獨特的功能定位體現了其快速發展的需求,同時還需要具備獨特的通關環境,即要保證國際快件中心貨物通關時快捷、高效。由于國際快件貨物涉及到動植物檢疫、衛生檢疫、3C強制性驗證等幾乎所有的檢驗檢疫監管范圍,監管要求高、難度大。
蘇州局新區辦在原有基礎上,經過廣泛調研,積極與口岸相關部門協調,同時要求相關制造商對X光檢查設備進行技術改造,終于成功地將X光檢查設備的現場信號傳輸到檢驗檢疫部門的監控機房,實現了X光檢查設備“一機雙屏”的查驗新模式,檢驗檢疫部門能實現和海關同時查驗,大大加快了國際快件的通關速度,提高查驗效率。隨后,在“一機雙屏”查驗模式的基礎,又實現了與國際快件中心、海關監管等信息的同步共享,并可實時下達查驗分離指令,實現即時查驗,又與海關監管工作互不干擾,進一步強化了檢驗檢疫監管的有效性,同時也極大地滿足了蘇州國際快件中心快速、通暢、便捷的物流需求。
基于RFID技術開發成功的電子檢鎖應用于進出口貨物跨區域途中監管
RFID技術打造信息化圍網綜保區
蘇州高新區出口加工區南區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特殊監管區域。出于各方面因素,出口加工區南區的進出口貨物通關作業仍需在高新區保稅物流中心完成。由于出口加工區南區距離保稅物流中心有相當一段距離,如何實現進出口貨物在兩個區域之間有效的途中監管是一個新課題。蘇州局新區辦大膽創新,決定把RFID技術引入到檢驗檢疫監管工作中,并及時將其作為重點科研攻關項目向江蘇檢驗檢疫局、國家質檢總局申請立項并成功獲批。
經過一年多艱苦努力,通過將RFID技術、GPS全球定位技術和GPRS移動通訊技術完美結合,終于研制成功能實現電子數據交互、PDA無線控制、GPS即時定位、GPRS途中即時通信等功能的電子檢鎖系統,實現了保稅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區南區之間無縫對接,有效強化了檢驗檢疫監管力度。由于電子檢鎖系統設計理念新穎、監管思路嚴密、應用技術先進且系統運行穩定,還被蘇州高新區管委會采納為綜合保稅區口岸作業區、保稅物流區、出口加工區之間實現途中監管的主要方式。
各方聲音
RFID技術成就了全方位“信息化圍網”
蘇州高新區保稅物流中心主任 黃承風
鑒于蘇州高新區綜合保稅區獨特的區域特征,采用國內其他綜合保稅區的下穿隧道,上建高架等方式建立物理圍網均不可行。檢驗檢疫通過RFID技術的成功運用,能將原有的綜合管理系統、卡口聯動放行系統、全區域電子監控系統、途中監管系統相聯動,整合不同區域之間人力和物理資源,構建成“四位一體”的綜合信息監管平臺,有效解決了“區域分離型監管缺失”的現象,實現對進境貨物“短鏈”全過程監管,形成了跨區域、全方位的“信息化圍網”,真正達到“提速、減負、增效和嚴密監管”。此后,RFID技術還推廣運用到海關監管工作中,同樣解決了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人力資源不足等問題,滿足了現場查驗工作需要。
“視頻監管”有效提高物流企業競爭力
蘇州新寧公共保稅倉儲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雅軍
物流行業講究“快”字,快速的通關、快速的配送,是行業的追求目標,也是對客戶的最高承諾。啟用“視頻監管”模式通關,貨物的查驗地由監管場站轉至企業監管區,節省了貨物在途時間,大大提高了貨物的通關速度。
相比以前,平均每批貨物至少提前了5個小時送到公司倉庫。檢驗檢疫查驗由原先每批一次,改為每周集中下廠查驗一次,人力成本、操作費用、場站費用等均降低了10%以上。
快捷的通關速度,物流成本降低,使我司贏得了更多的客戶,效益大幅提高。有效推動公司提高競爭力。
電子檢驗檢疫監管系統提高工作效率
中外運蘇州分公司總經理 崔仲謙
作為一家蘇州地區大型物流企業,及時提供高效快捷的報檢通關服務一直是我們非常關心的重要問題。蘇州檢驗檢疫局在蘇州高新區口岸上線的檢驗檢疫電子監管系統,大大提高了申報、現場查驗和放行效率。以往物流公司都是使用紙質的放行單據,填寫信息后提交檢驗檢疫,查驗合格后蓋章放行。
自從啟用了新的檢驗檢疫電子監管系統后,對公司來說省了大量紙質單證和傳遞環節,大大節約了人工和時間;而且電子數據在準確性及真實性上都是紙質單證無法比擬的。可以說,這也是檢驗檢疫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又一個成功探索。
“一機雙屏”提高監管效率
科學監管三方和諧共贏
蘇州國際快件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 芳
“一機雙屏”技術的運用,一方面加快了貨物通關的速度,檢驗檢疫、海關對貨物兩次查驗變為現在的一次查驗,大大提高了快件貨物通關速度;另一方面降低了查驗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提高針對性和準確性,對公司業務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機雙屏”為物流企業提供了更快捷的通關服務,大大提高了監管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了物流速度,達到了資源共享、科學高效管理的目的,從而形成了檢驗檢疫局、海關、物流企業三方和諧共贏的運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