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實踐與思考
2011-3-18 14:0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物流業發展已經成為城市經濟新的增長點和綜合競爭力的象征,被喻為促進經濟增長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潤源泉”。城市發展是現代物流的重要依托,現代物流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尤其是“十二五”時期,南充城市發展正處于城鎮化縱深推進的加速階段、大城市向特大城市邁進的緊要關頭,充分利用地緣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對于把南充實力做強、功能做優、形象做美、品位做高,對于提升南充經濟質量、改善投資環境、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對于加快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建設進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南充物流業發展的基本現狀
近年來,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南充物流業發展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和起步。主要體現在:一是物流通道建設成效明顯。全市公路年貨運量3900萬噸,鐵路年貨運量1100萬噸,水運年通過能力600萬噸,機場年貨運周轉量16萬噸公里。二是物流發展基礎逐步夯實。全市現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560個,總面積200多萬平方米,年成交額近100億元,其中2萬平方米以上的商品批零市場18個,年交易額達億元以上的市場有27個。三是物流企業隊伍日益壯大。全市登記專兼營貨物運輸及貨物運輸信息業務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300余戶,其中注冊登記物流企業1033戶、專業物流公司287戶。注冊資金100萬元以上的物流企業85戶,注冊資金500萬元以上的16戶。
從總體上看,南充物流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與周邊物流發展較快的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和不足,主要體現在“五個滯后”。一是思想觀念滯后。企業普遍存在“重生產、輕物流、重自給、輕外協”的思想,大多不愿物流外包;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對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重視不夠,制造業和物流業聯動發展格局沒有形成。二是主體培育滯后。物流企業“四低一高”特點明顯,即:組織化、信息化、標準化程度低、誠信度低,企業自身成本高。全國1061家、四川32家A級物流企業,南充沒有一家。三是平臺建設滯后。市級綜合性物流園區——小龍物流園區長期受體制機制、用地指標、建設資金和配套政策等問題困擾,建設進展緩慢,嚴重影響第三方物流企業入駐。四是人才培養滯后。物流行業中高級人才嚴重匱乏,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人數不足10%,遠遠低于其他行業。五是管理機制滯后。市、區(縣)兩級尚未建立有力的管理機構、有效的工作機制和有利的扶持政策,物流發展各自為陣,沒有形成合力。現代物流業起步較晚、發展滯后,已成為我市城市經濟發展的一塊“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現代城市的進程。
南充物流業發展的比較優勢
南充發展現代物流業雖然基礎薄弱,但已具備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和比較優勢。
(一)政策機遇好。自去年國務院《物流業調整與振興規劃》出臺以后,《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設規劃》、《四川省第三方物流規劃》相繼出臺,省政府還專門建立專項資金扶持物流業發展。南充已被列為全省二級物流節點城市。據2010全球運輸與物流(北京)論壇消息,國家層面的物流發展系列專項規劃和政策將陸續出臺,物流業發展正迎來黃金期。
(二)地理區位優。在即將出臺的成渝經濟區規劃中,南充作為成渝北部中心城市的定位及在“成渝通道發展軸”中的重要地位,有利于南充加快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和全省次級交通樞紐建設。隨著蘭渝鐵路、南廣高速、嘉陵江渠化等重點工程陸續竣工,完善的交通、通訊體系將為南充物流業發展,尤其是第三方物流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市場需求旺。一方面,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實施,國內產業加速向西部轉移,跨區域的物流需求將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另一方面,南充作為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和川東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社會消費市場繁榮活躍,現代制造業蓬勃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為物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給第三方物流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據預測,到2015年,全市物流貨運總量將超過1億噸。
南充物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南充市物流發展規劃(2010—2020)》已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發布。我市物流發展的戰略定位是:把南充建設成“立足南充、面向成渝、輻射川陜甘的川東北區域中心物流城市”。框架體系是:一網(通江達海、連接成渝、便捷高效的綜合物流服務網絡)、兩平臺(運輸平臺和信息平臺)、一園區(小龍物流園區)、四中心(順慶、嘉陵、營山、南部物流中心)、七配送中心(面向工業集中發展區、四大優勢產業、城市配送服務和農村集中配送的綜合物流處理中心)。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形成國內、省內、市域物流一體化的現代物流圈和社會化、標準化、信息化、專業化的現代物流體系;形成面向不同服務對象、具有不同功能的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功能健全的運輸平臺、信息平臺;形成面向優勢產業服務的產值過億的現代物流企業集群。階段性目標是:到2015年,物流業增加值占服務業的比重達到23%左右,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20%左右,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場的比重達到22%左右。
(一)著力規劃實施引導發展。一是抓組織。成立物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物流規劃實施的指導、管理和重大問題的協調處理。二是抓實施。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完善配套、搞好服務、市場運作”的原則,推動物流規劃有序有效實施。三是抓宣傳。利用網站、電視、報刊等媒體和有關會議,加大對物流發展規劃的宣傳力度,為規劃實施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四是抓督導。采取跟蹤監測和中期評估等辦法,督促各地全面落實規劃內容,保證規劃的嚴肅性和實施的連續性。
(二)著力平臺建設支撐發展。一是抓基礎平臺建設。重點研究和破解小龍物流園區建設的問題和困難,力爭以超常規的舉措推動小龍物流園區盡快開工建設,并以此為示范,帶動其他四個物流中心和七個配送中心等物流節點建設。二是抓運輸平臺建設。深入實施項目推動戰略,加快推進蘭渝鐵路、南廣、南巴、南大梁高速等重大交通建設項目,建立健全物流運輸網絡體系。抓好轄區交通建設與管理,改善通往各個主要工業區、物流集聚區、批發市場的交通狀況,切實提高物流效率。三是抓信息平臺建設。依托計算機網絡和通訊技術平臺,加快完善物流公共信息查詢系統、物流電子政務信息系統、物流電子商務信息系統,不斷提高物流信息的收集、處理和服務功能。
(三)著力龍頭培育帶動發展。一是抓外引。把第三方物流企業作為物流招商的重點,加強與省現代物流協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聯系,密切跟蹤國際國內物流產業轉移動向,緊緊依托物流集聚區,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活動,力爭引進一批世界100強、國內50強物流企業和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物流項目。二是抓內培。支持有條件的現有物流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組織創新,做大做強、做特做專,培育幾個主營業務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現代物流企業集團。三是抓規范。著力整頓和規范物流市場秩序,全面開展物流企業評級工作,逐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服務與管理體系,為物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和寬松的宏觀環境。
(四)著力資源整合提升發展。一是抓企業物流整合。引導生產和流通企業引入現代物流理念,抓好企業內部流程改造和資源整合,提高自身物流管理水平。鼓勵企業間的物流合作,逐步建立供應鏈管理的合作伙伴關系。支持企業剝離、分立或外包物流功能,形成核心競爭力。二是抓區域物流整合。打破地區分割、城鄉分割、市場分割和條塊分割,通過行政和市場相結合的辦法,合理分工,暢通通道,構建高效、通暢、便捷的物流服務體系,實現區域物流協調發展。三是抓物流信息整合。逐步整合政府、企業所掌握的各種物流信息資源,研究建立物流信息化統一標準及不同平臺之間的接口標準,建立互聯互通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體系。
(五)著力政策扶持激勵發展。一是抓政策落實。認真梳理國、省出臺的支持物流發展的相關政策,嚴格督促相關部門及時兌現落實到位。二是抓政策爭取。緊盯上級政策,把握信息動態,精心包裝項目,積極申報項目,力爭有更多的項目和資金擠進國省計劃盤子。三是抓政策配套。結合我市實際,盡快研究出臺與國、省物流發展政策配套銜接的扶持政策,努力擴大政策對物流重大項目建設的促進效應。
(六)著力機制創新促進發展。一是抓協調機制。建立物流業發展工作聯系會議制度,定期不定期召開由政府領導組織,相關部門、單位和企業參與的物流發展聯系會議,深化政策研究,協調解決影響物流發展的重大問題。二是抓考核機制。把物流項目建設納入各地項目工作進行目標考核,堅持以考核增壓力促動力。同時,開展好物流業專項統計調查,搞好物流業運行情況的監測分析。三是抓人才機制。建立健全人才引進、培訓和獎勵機制,形成有利于物流人才成長和集聚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