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憂 患 中 成 長
2011-3-19 16:1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楊達卿
3月11日,日本東海岸暴發(fā)9級大地震。頃刻間,地動山搖,引發(fā)海嘯。截至3月13日已有上萬人死亡或失蹤。這震驚了世界,也震傷了日本乃至全球經濟。日本東海岸也是日本汽車、鋼鐵、石化等支柱行業(yè)聚集區(qū),包括汽車巨頭豐田、本田、日產和家電巨頭索尼、夏普、松下等21家企業(yè)的工廠宣布停產或關閉,而它們基本都是世界500強,是各專業(yè)領域的全球龍頭。
面對大災,日本人仍如此從容和鎮(zhèn)定:企業(yè)員工或仍從容工作,或有條不紊地疏散和應急。全球里氏6級以上的地震20%發(fā)生在日本,危機中生存的日本人似乎時刻保持憂患意識;日本早已形成完備的綜合應急法規(guī)體系,建立了應急物資儲備和定期輪換制度;日本每個家庭都有一個應急物資儲備箱,里面裝著食物和醫(yī)藥、凈水等,而且要定期更換。
何止是日本家庭,日本企業(yè)同樣有高度的應急意識。在全球股市、油市恐慌震蕩時,人們卻驚訝地發(fā)現,全球最早開展零庫存和精益供應鏈管理探索的豐田汽車,已經形成完備的應急供應鏈體系:從危機預警開始到及時溝通,危機處理小組的綜合協調等,都形成了完備的制度體系。這也使得豐田、本田、索尼等日本企業(yè)即使遭遇危機,仍能迅速站立。
日本經濟長期高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超過面積1016萬平方公里、人口7億多的歐盟;超過面積960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的中國,靠的不只是全球化的供應鏈駕御能力,更靠著凌駕于管理手段和技術之上的憂患意識。有憂患意識,日本企業(yè)能時刻警惕;有憂患意識,日本企業(yè)更懂緊密團結;有憂患意識,日本企業(yè)更懂拼搏。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是那些保持不敗的企業(yè)家的至上原則,也是那些基業(yè)常青的企業(yè)的至上原則。有人問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作為商戰(zhàn)常勝將軍的秘密是什么?他的回答是: “我用90%的時間考慮失!”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供應鏈已經是全球化。正在步入全球化的中國企業(yè),樹立了供應鏈危機意識了嗎?為危機作好 “應急物資儲備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