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挖掘整合“冷”資源 冷鏈物流創造產值過百億
2011-3-27 13:2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煙臺芝罘區今年的重點項目———15萬噸級保稅冷庫開建。依托轄區安德水產公司,臥龍園著力打造總投資近10億元的冷鏈物流基地。這個省內最大冷鏈物流基地項目建成后,將吸引更多的國際遠洋船停靠煙臺,臥龍園也將憑借冷鏈物流航母的優勢,在“ -
藍色經濟”海洋中順風啟航。
困境:轉港“送出”一個億
當前冷鏈市場存在眾多缺口。“目前,煙臺用于儲存海產品的冷庫總庫容約40萬噸,而且多以中小型冷庫為主,而在隔海相望的韓國釜山,其總庫容能達到150萬噸,國內的青島和大連,其庫容總量也都在80萬噸左右,因冷庫庫容能力有限,外籍遠洋船只只能到這些港口中轉。”臥龍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缺位的“冷鏈”物流布局,相當于拱手“送出”一個億。
“我們公司每年要加工周轉魷魚、鱈魚、大馬哈魚、紅魚等遠洋魚類近13萬噸,由于很多外籍遠洋船舶嫌煙臺的冷庫庫容能力有限,往往都要求把貨卸在青島,這給企業無形中增加了不少額外的成本。”說起煙臺遠洋漁業加工所面臨的困境,煙臺安德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叢滋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集裝箱能裝22噸左右,而從青島港將這些貨物拉回煙臺,一個箱子就要增加2000余元的成本。去年,該公司的貨物周轉量約為13萬噸左右,一年下來公司就要額外支付1300余萬元。
破題:挖掘整合“冷”資源
實際上,缺位的空白,也預示著煙臺的冷鏈物流市場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省內唯一跨黃、渤兩海的煙臺,地處環渤海、東北、山東、長三角幾個經濟圈交匯點。如今,隨著煙臺海洋經濟的發展和臨港產業的建設,形成了水產養殖、苗種培育、濱海旅游、海洋裝備制造、港口物流及海洋新能源等產業聚集群,作為全國優勢水產品的主產區,在煙建設國際遠洋漁類產品聚集地,必將吸引更多的國際遠洋船停靠煙臺。
依托安德公司多年從事遠洋漁類產品倉儲物流的經驗,臥龍園區從2010年起積極推進冷鏈物流基地項目。“目前,冷鏈物流基地已建成全市最大的3萬噸海關公用型保稅冷庫,利用該冷庫的海關、保稅以及食品專庫等功能疊加效應,為全市近500戶企業提供緩稅、中轉、物流和貨物增值服務。”臥龍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依托冷鏈物流基地的龍頭效應和經驗優勢,以及遠洋捕撈稅收優惠、海洋資源勘探、用海管理等政策優勢,園區已迅速拉開國際遠洋漁類產品聚集地的框架。
此外,借助這一機遇,園區還謀劃借力推進“總部經濟”的發展。“臥龍園區正著力推進海產品研發平臺建設,加大安青食品、新海水產、海得利水產、長生水產等企業對海洋保健品和航天食品的研發力度,現有生產線的擴產升級改造,將園區打造成為深海產品研發和精深加工基地。”臥龍園相關負責人說。
啟航:每年可創造產值過百億元
記者了解到,今年新建的15萬噸級冷庫計劃用地315畝,建設項目包括四個部分:兩個大型低溫倉儲物流區、一個大型交易區和一個配套服務區。根據規劃,其中交易市場部分規劃建設10.5萬平方米,結構為三層網點,合計25棟。每棟為40個網點,合計1000個,按照計劃,將引進至少1000家企業在此安營扎寨。項目建成后每年至少可以創造產值100億元,為地方貢獻稅收1億元左右。
以冷鏈物流基地建設為載體,臥龍園區還利用海關保稅,商檢肉類、水產類專庫等政策疊加效應,打造容納500戶-1000戶的中小企業孵化基地,另一方面,園區目前正在加快國際化水產品綜合交易互聯網平臺建設,實現國際遠洋船只捕撈信息與加工物流企業、大賣場超市等終端互聯,整合物流企業,實現零擔式貨運,減少運營成本。
相關負責人介紹:“在5-10年內,我們將在全球精選交通樞紐或資源集中的大中城市,建立冷鏈物流戰略基地30個,冷鏈配送中心60個,擁有300萬噸低溫倉儲能力和5000臺套低溫冷藏運輸工具,打造一支網絡遍布全球、業務橫跨五大洲的超級冷鏈物流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