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正經歷發展拐點
2011-3-3 16:3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0年國內電子商務的火爆,被狠狠地踩了一腳剎車。
2010年底,麥考林、當當上市歸來,電子商務產業風頭正健。然而,這個風頭很快被快遞公司們所消弭,再狂飆突進的電商如果被物流短板所掣肘,一樣難以言快。
火爆的電子商務,被跟不上的物流服務踩了“剎車”。這意味著一個產業發生突變的拐點來臨了。中國物流這輛快車要換發動機——從制造業驅動換為電子商務驅動。
R> 阿里巴巴很早就預測了這一趨勢。三年前,我向阿里“總參謀長”曾鳴請教阿里集團系對物流的看法,他簡練地回答:“我們認為物流要從To B轉向To C。”
然而,為什么從To B 到To C,物流突然“踩了一腳急剎車”?因為從To B 到To C,不僅僅是簡單的需求轉移,而是數十倍乃是上百倍的需求放大。舉個容易理解的例子:一個典型的便利店,每天至少有1000人次購買。支持這一天的店面銷售,只需一次配送就足夠了,而如果以配送到消費者家的網購方式,需要上千次配送。以淘寶訂單數據做測算,從To B到To C ,物流服務費用的放大乘數大約是70倍。也就是說,電子商務占社會零售總額比例每提升1%,配送行業的收入就會增加70%。
電子商務讓物流需求放大了70倍,多么強的發動機。不過任何一輛車,突然換個70倍馬力的發動機,傳動、底盤、電路各個子系統都需要時間來適應。當前掌控主要資源的物流主力軍尚未做出及時反應。現在動起來的僅僅是新生力量——快遞公司。
但是,這個機會是如此誘人,假如五年內電子商務能超過社會零售10%的話,將創造二三千億元的新增物流服務市場,至少可以孕育容納三五十個物流公司上市。
那么,電子商務都需要什么樣的物流公司呢?
電子商務所需要的物流服務,遠遠不止于快遞。我們還需要冷鏈物流、零擔快運、大件物流、特種運輸等等各種各樣的物流專業服務。
從賣家的角度,你不僅僅需要有人配送,還需要有人把訂單處理、倉庫分揀、標簽、長途運輸與全國各地的末端配送有機地鏈接在一起。
各種各樣的“物流產品”,后一種服務看作是集成各種特色產品的“物流平臺”。為電子商務服務的物流公司,可以簡單地分為“平臺型”和“產品型”。
“產品型”的物流公司必須有某個地區、某一類產品的獨特能力,例如各地大大小小的“落地配送”公司,他們的獨特能力就是搞定某一個城市的到戶配送。
“平臺型”的物流公司必須有面向電子商務賣家提供全方位、全過程整合服務的能力,使得賣家無需關心物流細節,從而將全部精力投入與營銷而不是履約。
最近阿里集團高調宣布自己的物流戰略,阿里宣布自己不做物流,只做三件大家不能做的事:做“物流寶”用信息把各種物流環節銜接起來;做倉儲基地集中整合每個地區的轉運及產品處理;做投資幫助物流企業的發展。而這三件事情,加在一起恰好是一個完整的物流平臺。
這些新標桿是給每個人提供了一個作出明確選擇的參照系。就像當下的移動互聯江湖一樣,每個人都知道,你要么做個iphone,要么做個“憤怒的小鳥”。在中國物流產業從To B到To C的大進程中,需要有iphone這樣的平臺,不只一個;也需要有“憤怒小鳥”這樣的產品,千千萬萬個。(本文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