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
2011-3-7 19:5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經濟之聲《觀點辯論》報道,在同質化時代的競爭中,主動適應環境,不斷創新、挑戰自我,不論對企業還是個人都是勝出的上策,中國企業特別是傳統制造業,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靠什么?觀點辯論2011年兩會特別節目《兩會經濟談》本期關注:同質化時代,中國傳統制造業的生存發展之路是不是只有轉型?中國傳統制造業為什么不創新就不得活?內容如下:
主持人:歡迎來到經濟之聲《觀點辯論》大家好,我是王強,介紹今天走進觀點辯論的三位是,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歡迎徐總。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管理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劉澄,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鮑新中。今天的《觀點辯論》我們繼續兩會經濟談,我們辨題圍繞著同質化時代中國企業的生存發展之路是不是只有轉型,中國企業為什么不創新不得活來展開。
主持人:說到徐總所在的企業傳化集團我們知道主營業務主要四個方面,您是以化工起家的,包括昨天的節目我們談到物流方面,在您公司的業務當中還有兩塊農業還有投資,這是不是也是您的企業體現創新的多元化的經營的產業集團?
徐冠巨:企業發展的方法有多種,關鍵是我們能不能把它做好,傳化的多元化是大家非常推崇中國的時候走出多元化的。一個企業的發展怎么走,本身也是一個戰略,這個戰略本身也是一個創新。現在我的理解就是傳化人的想法,我們能夠研發好一個產品,我們能夠辦好一個企業,我們能不能夠創新一種商業模式,能夠對這個行業有影響,然后如何建立起一個大的平臺,這個平臺的引領能否對于一個產業有影響,我想就是我們傳化人要實現這樣一個抱負,這是一個想起來可能是比較大的想法,確實今天總結的想法,我們過去干的時候沒有那么大的想法。你比如說我們搞化工制造業,化工制造業我們就是想到,我們需要有市場,我們需要有定價權,我們需要有技術附加值,我們需要有品牌附加值,我們需要掌控網絡,這就是說我們的90年代就想到的,這個過程首先我要重視技術,技術研發,當然我們要保證產品,就是生產要保證產品的品質,然后我要服務好終端,用我健全的網絡,有我們這個行業內的響亮的讓人家放心的品牌,這一步不容易,我們剛剛開始的時候,就是只要能要我們的產品就好了,當然就是說我們有定價權,這是一個全面的持續的創新過程。
劉澄:你化工企業有定價權,能給我們舉一個你生產的產品,比如說在國內和國際上占多大比重?你怎么樣獲得定價權呢?
徐冠巨:我剛才就講了,我有品牌我有網絡,我有技術,對于我們的產品,你用不用傳化的產品這是雙向的問題,用我的產品對你的產品,比如說我的紡織行業,用我的產品標牌,就是吊牌制,你這個布料是用傳化的紡織布去整理的,價格就上去了,成本可能花了一毛錢,五分錢但是價格上了一塊錢,那么這樣的話客戶是我們的上帝、是衣食父母,但是客戶也離不開我們,如果離開我們有一個品牌的疊加效應,離開了我們它的品牌價值就下降,關鍵是品質價值下降了,這是你制造業,要做到這樣,現在我們一般往往的做法會價格你一塊錢,我九毛九,所以這樣的話,讓品牌網絡研發技術的這些應該有的就是不幾個了,我們這方面不斷的疊加疊加,已經營造出這樣的品牌效應,你說現在原材料漲,什么都漲,漲的話我們要技術漲,然后把這些內容消化掉了,技術的附加值上去,品牌的附加值上去,然后我還以消化不了的時候,我就跟客戶商量,客戶很放心,這個時候我要提定價人家的企業也是不行的時候,我們主動為客戶考慮,我們來消化一些要素的能力,就是要靠我們的科技水比一般不重視科技技術的企業要強得多。
主持人:也就是說品牌決定了定價權。
劉澄:如果真的競爭對手比方說你這個行業我不太熟,比如說國際品牌有沒有競爭,它要降價了你怎么辦?因為我們現在市場競爭某種程度上價格來決定的,現在都說家樂福、沃爾瑪,它在超市的競爭中是有品牌,具體的老百姓同樣的東西一個品牌在不同商店賣不同的價格,老百姓可能走三里地為買便宜的,某種程度上是這樣的。有的時候實際上是價格決定一切,但我們同樣指的是品質,不能做假的,競爭對手降了你怎么辦的,或者說差異化競爭質量比他好一點。
徐冠巨:現在整個市場越來越重視的是什么?品質服務品牌,價格已經不是最主要的,價格不是唯一的。
劉澄:我有個感覺,你生產的品牌,傳化產品給人家紡織是一個中間產品不是最終推向消費者,消費者不認品牌或者是織的布或者是仿制品,你得說生產織布的企業或者紡織企業需要你,你生產的是終端產品。
徐冠巨:這個我想消費者我的客戶對我來講就是消費者,消費者的概念不是直接終端消費者,最主要反映到終端消費者我的客戶是誰?就是我的消費者,它有他的這樣的弊病,尤其在產業鏈當中。
劉澄:你的品牌設計的產品對方比你便宜,但加工起來一樣的效果可能就要接受低的,因為它不會考慮品牌,確實用你的產品加工的東西質量不一樣,可能考慮用你的產品,在這個時候品牌不是唯一關鍵的因素。
徐冠巨:剛才劉老師我們講到,之前想講一個問題,比如說我從制造業起步的,我把化工做到這個方向以后,我也在考慮,我發現我們經常會體會到我們的制造業水平要提升,生產型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的發展非常重要,服務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們制造業的發展,或者服務業的科技服務業和生產型服務業的發展對我們制造業水平的提高影響很大,所以我在90年代就看到這一點。就是剛才講的,傳化去進行物流,我們的服務業,不能令我們的產品都送不出去,這是不是笑話了,而且物流領域發現前進很難,前幾年世界銀行估計我們國家的物流水平,物流成本占GDP百分之十八點幾人家發達國家是9%到11%。10左右到18點幾就是8個點,這都是我們制造業企業需要的如果把這八個點在物流中浪費的,我們把它投到科技基礎研發上面來我們的競爭力就更強了,所以我的制造業當中,發現這類既是我們巨大的需求也是我們巨大的蛋糕。我們應該要在這個地方探索實踐,那個時候有說法的企業上面,這個地方你還沒有做,那我就在這個地方去探索。
剛才說多元化,我們一方面探索這樣物流平臺建設的同時,我們還看好,我們畢竟曾經是農民,我們人生在農村,我們的企業也是誕生在農村,農村農民農業三農在我們這里面生生的展現給你,當面我們企業發展以后也要為三農企業做貢獻,由此傳化投身了農業,農業現在來看,我做了十年的農業,我每次兩會來開會的,也就兩方面的提案,一個提案是關于我們農民企業展現在創新創業方面的,還有年年我提關于農業方面的提案,農業現在的情況,怎么說呢,我們農業的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我們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這個地方我感覺到我們很多的資本,很多智慧都用到了制造業或者是其他金融等等地產等等服務業當中,農業領域。大家說有很多的資本很多的智慧就是這個地方投放的太少。我想我們傳化為社會主義的企業,應當投身到農業企業領域當中去,雖然承認我們是農民,但是心理要探索如此的科技農業是新農業,就是是一個全新的世界,那這里需要一個大智慧,大創新,其實我們在做一個什么,就是前產業鏈整合,比如說這種前面的農業技術的轉移,這種治理還是缺的,然后我們搞農業科技,搞國際農業科技孵化,現在世界他們非常看好中國,確實有一批人看好農業領域它未來的需求,也就是它的機會。我們搞一個國際農業科技孵化器,比如說我們已經建立了(中金)農業科技孵化平臺,或者跟其他都一樣,他們看好中國,他們應用技術已經進來了。如果我們借這樣的平臺以后,大量的農業企業創業者愿意進入到這里來,我們經歷這樣一個孵化平臺之后,我們給他農業特定的溫室或者是田間示范都給他做起來,具體下去的話就是(冷凝)體系,農產品的流通體系做起來。現在我們的食品確實也是大家比較擔心的,這主要是什么呢?我們的原產地管理,就是這個菜你在菜場里買的,是在哪個菜場買的,沒有辦法追隨,我們作為原產地管理,還有一個是我們比如說原材料進創出體系,就是收了以后,可以給他藏起來,然后進行給他形成一個IPC的分離體系,現在是什么樣我們很多農產品好壞也不分,比如說一個蘋果好的也是幾塊錢,差的也是幾塊錢,其實品質是有差異的。如果區分以后可以買不用消費者的需求,其實這樣的話,其實世界資產還是非常看好中國勞動力的。
我有一個想法,中國的農產品能做的像發揮我們勞動力資源優勢,能夠像我們中國工業產品那樣走向世界,這是一個創新的命題,其實中國人多地少可以去搞精致農業,我們以勞動力為生產要素,去制造出農業產品,人家土地資源優勢的農業產品進行交換,比如說大米、玉米、大豆之類的,我們可以搞精細種糧,這個過程做出來是非常好的。我曾經兩會當中也有一個提案,農村剩余勞動力不是包袱是財富,如果讓農民離土不離鄉。如果把精致農業做起來我們農產品能夠走向世界那是不得了的一件事情,我們就是努力往這個方向延伸,這個方向延伸我覺得是非常有意思的,這樣的話我們就形成和化工、物流、農業的這樣一個體系,我們也發現我們做實業的要把我們的實業的夢想凝成,也需要資本市場的支持,我們有些上市公司,但是我們感覺到還要投資,投資實際上我們還需要對資本為了解,成功的走產容結合的路,我們的企業能不能讓資本市場喜歡,是我們企業做的怎么樣的一個恒量標準,比如說你這邊沒有錢,這邊我干事業需要錢,那么如果說資本市場不但能夠相信我們去做大我們的事業,其實是讓我們跟著這個事業去,那么這個過程當中,就是需要沖破許多許多的壁壘,要想很多多的,戰略方面,商業模式上面,制造業怎么做,也是這類問題,物流這種平臺怎么做,也有問題,各個農業怎么做也有,同樣也有商業模式問題,同樣是有操作的問題,這方面需要企業和團隊有足夠的智慧和足夠的膽識,足夠的膽量,不敢跨進去,我覺得還需要投資,你如果說投的錢都是從利益的角度考慮,可能我們去投資的這些物流,投資這些農業,那是劃不來的,還真是需要去投資房產或者是其他的。
鮑新中:徐總講到社會責任,我想到企業家像徐總一開始起家比如說幾千塊錢起家目的是什么,把日子過的好一點,生活不是很窘迫。但是到徐總這樣的層次,一個企業家做到這么大,他在創新過程中有一點,他是農民出身,就是動力的創新,我經營企業動力的創新,我講到社會責任,我是農民我要把我們農業做的怎樣,這是我的想法我的動力,然后只有從這個角度,引申出來我來做什么,然后我的戰略是什么,我覺得動力創新包括員工,剛才說的是企業家的動力創新,什么樣的動力驅使我做什么,對員工來說都講歸屬感,員工來了并不是說完全我來掙一點工資,我的初始目的,給他一種歸屬感也是工資的動力,動力方面的創新也是很重要的。
劉澄:我對浙江企業印象很深,浙江企業普遍比較重視企業文化,首先我看民營企業一般都有小報紙,還印刷的很精美,這是一個。二,員工經常有組建工會,有業余黨校、業余團校、工會活動、包括周末很多外地的員工各種活動搞的還是豐富多彩,通過浙江的企業應該是真正的把農民工打造成了現代企業所需要的產業工人,實際這個過程真的是非常艱難,比方說原來我哥開飯店,我哥干過服務員,這是為什么?衛生間,客人來找,你這個有衛生間嗎?沒有,后來我哥怎么沒有,這不就是嗎?這是茅房,不是衛生間。從農村到城市里做的怎么樣,所以我有不少企業家朋友到臺州,我這點感覺很深,浙江企業在員工教育,氛圍吸引培養上應該說在全國還是走在前面,很多企業家是有信心想把這個作為一個長遠的企業來打造,不是投機性的,今天干這個明天干那個,能注重企業文化的企業一定是眼光遠大的企業,未來想打造自己的核心力量。
主持人:所以從傳化集團的這四個經營的業務,化工、物流、農業、投資,我們也能夠感覺出來整個多元化的產業集團的建立,彼此之間還是互相聯系,有動力。比如說在化工和物流方面,也可以回答前面劉教授所提出的問題,可能怎么才能夠有定價權,怎么才能夠在市場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呢?可能徐總他們的觀點就是我建立一個比較統一完善的物流體系,這樣我可以把一些節省出來的費用投入到研發的階段,這個時候在市場上就有領先的優勢,每個定位都是清晰的,而且每個定位和彼此之間都是互相促進的,整體形成這么一個創新的格。
劉澄:所以我們看這四個七,以后隨著徐總的企業越來越發展,可能會有很多的板塊進來,以后注意的問題是板塊之間的協作,可能越來越多,協作會凸顯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問題,孤立一個板塊可能不適合形成合力,每一個企業到一個程度都涉及到板塊充分綜合的問題,這個問題出現以后又出現分成新的板塊,這個我不知道現在的徐總在板塊之間的協作上,關注多少,但我剛才聽徐總有點協作關系,比如說物流跟農業和農業是需要物流的,所以在地頭怎么到超市。
徐冠巨:我們到十年前似乎關聯度不大,現在我們做的話關聯度已經是非常大的,剛才說農業物流關聯度很大,農業跟化工關聯都很大,但是現在我們的農業,要用工廠化的理念去實踐現代農業、科技農業,它的管理不是說一種物質形態的概念、它是一種理念的概念,如果沒有制造業的實踐,我想我們要做這樣的實施農業、科技農業和現代農業就做不了。
劉澄:實際上對農業一種是傳統農業,我可以做成金子農業,畢竟地少。另外就是工廠化,工廠真正做工廠我做立體農業,工廠化生產,在地少的時候尤其做精致農業,工廠化是很多。
徐冠巨:我給你介紹農業的一角就是我們種苗工廠。
劉澄:包括養菌,各種育秧對吧。
徐冠巨:種苗工廠就是幾公頃的溫室,我的種子大批量生產企業一般就是一個月、15天以及農民都拿出去了,可能化工廠里面出來的是工藝出來的產品,我們對種苗工產品也是工藝出來的產品。比如說用生物技術培育種苗,化工業,生物技術這里面需要它的機制,就是說管理方式先列,有這樣一種多元化的時間以后,實際上一個企業戰略方向的,比如說一個對國際國內的形勢的分析,或者行業形勢的分析和判斷,或者戰略制定,或者是商業模式的優化,以及人才綜合性等方面都會產生多元化,但是就是說多元化確實不好走,前面這一段是很難,但走出來以后,我們這個地方聚集了大批的綜合性人才,也有專業化人才,形成一個大量的人才框,這樣做一些綜合性的作品的事業的時候,會奠定非常好的基礎。
主持人:現在企業創新的過程當中究竟走專業化的道路好還是走多元化的道路好,企業怎么樣選擇這樣一個創新的模式?徐總您作為一個企業家,您現在也在走這種多元化產業集團的路線,您怎么看待這個多元化和專業化發展之間的不同?
徐冠巨:我的想法首先是要實現專業化,一個企業,一個產業也做不好,也沒有資格搞多元化,還有我們也要相信成功的路有千萬條,專業化可以成功,多元化也可以成功,這個就是看我們的管理能力也看我們的創新能力,所以不能夠全都想好了再干,我們也不能夠什么都不想再干,我們首先應該既干又想,或者是又想好又能夠干好,這對于我們企業來講是一個挑戰,我們當年走出去的時候,化工領域,走向農業物流多板塊的時候大家爭議也很大的,那個時候我們化工,當然現在有機硅、農用化學品、我們做的比較廣,但是精細化工還是精細化,這個領域當然產出是可以的,投入也不大,一般我們用更大的抱負,有更大的設想,我們也不能向上走,一走的話馬上到壟斷行業,這樣的話你企業不得不去選擇其他行業的一種需要,現在就面臨一個全新的挑戰,所以我總的來講,我們也能夠去下定論必須專業化,但是或者說要多元化,我想多元化是在專業化的基礎上的,如果沒有專業化的基礎這個多元化是要失敗的,而多元化的過程當中,對于一個企業的董事長、一把手,要求確實是很高的,你怎么能夠,我們感覺到壓力很大,挑戰很大,然后橫跨幾個領域去做難度是可想而知的,這跟簡單的資本紐帶,收購兼并是兩碼事,真的要把一個全新的行業培育出來需要有一個足夠的智慧,需要有足夠的意志,也需要足夠的前途和魄力,要需要堅定不拔的努力,否則一不小心就功虧一簣。就像我以前做的物流查了十多年的時間,農業也就是十多年時間建成的,今天是成為雛形了,沒有下決心就共虧無愧,如果干了五年太難了就不干了,所以一定要堅持、堅持、再堅持,探索、探索、再探索,實踐、實踐、再實踐,創新、創新、再創新,完善、完善、再完善,然后把這個體系整理出來。
主持人:最后形成多元、多元、再多元。劉教授怎么看在企業創新過程當中,我們選多元化的經營,還是選專業化的經營?
劉澄:我想從考察世界各國的化工發展中,即有多元化成功的也有專業化成功的,專業化成功像波音,我就做飛機沒有做別的也有橫跨多少個領域,有生產出上千上萬種產品的,像通用電器都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就根據企業的特殊情況,一個企業要想專業,同意徐總的觀點,你特定的領域做專、做強以后你才能走多元化。
首先要不要多元化呢?首先得看這個行業第一有沒有前途。第二這個行業的容量有多大,能不能滿足我的野心,就像我們播音做飛機足夠大啊,它這個市場影響也可以支撐你500強,比如說鈕扣行業,你做世界第一名你也進不了世界500百強,行業就這么大,所以說你要研究你這個行業能不能夠支撐你需要。二這個發展有沒有前途,過一旦有沒有替代品,比如說做膠卷,要做世界最大膠卷,過一旦時間大家都不用膠卷了,沒有你行業發展空間,這要企業家的洞察力,這個決策應該說別人提了很多意見,代表不了企業家的決策,因為他的決策要為他的決策付出代,比如說顧問,給徐總提了很多建議,但我可能對我的建議不負責任,失敗由你來決定,這就看企業的觀點。第二轉型的時機,你能不能轉型是行業不行的時候轉型做多元化還是行業正好的時候干另一個行業,干那個行業是什么行業,是很弱小的行業還是很大的行業,比如說現在做的行業,以通用為例,通用也在做很多行業,現在也也有多元化,是新的行業,從來不新投資,我想選擇的對象是這個行業我想進第一個行業第一是適合我世界500強投資,不能干小行業。第二這個行業得逐步成熟。
第三我所收購的企業得足夠大,一般是世界前六名,經過我努力收購了能不能進入世界前三名,否則我不做,一個企業做多元化做專業化有它的考慮,它的資本實力競爭能力,也會講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你在這個行業多年培養出來的能力能不能遷移到另一個行業,就是你的管理能力、研發能力、資金實力、有的時候就有資金,沒有別的,那也不行,你雇專業團隊運營,但是問題是那個行業的資金你能不能做,比方說現在講做食品工業,突然進入一個汽車工業,我有資金,那汽車的資金就是無底洞,現在說鋼鐵掙錢,鋼鐵經濟低迷的時候一年讓你賠80億很正常,這個時候有支撐行業正好趕上低迷,你的資金實力能不能支撐它的發展,支撐不了就倒了,所以你進入行業要進行選擇,要適合自己的能力,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選擇都不容易,像中石油,上次有連線嘉賓就問我鋼鐵企業也要多元化,做什么?做紅酒,鋼鐵企業那么龐大的支撐做紅酒的企業能做多大呢?做中國第一它的鋼產量能跟鋼鐵企業比嗎?這是第一,第二鋼鐵企業還有人要做高新技術要求會微電子,我給他否定意見,鋼鐵企業生產你的技術產品變化節奏很慢,你不適合進入一個快速變化的產品,快速消費品進行不了,因為你那個產業不適應,第二快速技術變革的微電子技術也進入不了,我們首鋼進入微電子行業,最終還是大半人都回來了,我們現在有不少企業與國有企業很多多元化的嘗試,第一以失敗告終,要么小打小鬧,像中石油、中石化,像做旅行社做的都不大,也有做的航空公司,但沒有專業的做的好,有可能兩個行業基本不搭介,這就是看你的核心能力能不能覆蓋,或者說我學習能力很優秀,快速學習那也是一種核心能力,所以說兩個核心能力要比較。
主持人:鮑老師。
鮑新中:說到多元化經營我想解釋一點,我們多元化經營是怎么產生的,他基本出發點應該是降低風險,所以說我們有些企業,我想多元化,現在做這個行業做的挺好的,多元化做什么行業呢?選擇的時候我們過去有很多的例子,現在什么火啊?保健品火就做保健品,后來什么火?減肥藥火就做減肥藥,這個東西是長久嗎?跟風,這種比如說現在說的開煤礦,開礦那個掙錢,我就做點這個,通過這種渠道來實現你的多元化我認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多元化,你只是一種投機,在做一個短期的投機,真正要做多元化,像徐總這樣的單位,做十年、二十年跟我戰略相關的,我堅持做下去可以,而不是短期來做一個現在掙錢做的,掙的快的行業,這個我對多元化的理解,就是你要跟的戰略,你長期化的戰略結合起來。
劉澄:我補充一點,當時房地產日,煤礦日的時候徐總有沒有打算進入房地產,還是已經實施過?
徐冠巨:沒有,鮑博士說的很對,多元化一個是降低風險可能是一個,就傳化來講,多元化還是發展的傳統,或者說一個是對發展的想法,還有一個是一種興趣,然后是或者只在里面。
鮑新中:就是社會責任驅使我做這個事。
徐冠巨:傳化本身就是發展,像物流,我們就看好了發展,物流未來是一個巨大的蛋糕,我們國際、國內大量的文獻資料,傳化的向這類導向轉變在2000年初,投資物流是戰略導向的開始,我看好他,所以我這些年來堅定的走發展物流的路,農業興趣。興許做農民農業總是說投入很大,喜歡才投入很大,不一定資本投入很大,還有精力投入很大,但是我喜歡在這里面,就喜歡,多元化傳化在和諧企業建設當中,就是工作是美麗的,工作怎么會是美麗的?只有喜歡他才是美麗的,我們企業投資農業,投了十多年,沒有產生多少效應,但是我很開心,因為我愿意我喜歡這樣,所以什么樣,國家鼓勵的,社會需要的和我喜歡的事能做這樣的事是太難了,這樣的事能做我認為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所以我愿意去做它。
鮑新中:剛才提到了企業家的創新動力是什么?我來做這個事情動力是什么,農民出身做農業,還有物流,做物流是跟我制造業相關的,劉老師剛才說到的,你這個多元化不能說又做鋼鐵,又做紅酒不是一回事,那個行業還是要有一定的相關性,這樣的話不能差距太大。
徐冠巨:還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不是空穴來風。
劉澄:您為什么不做房地產呢?我知道浙江也有綠城,也有不少人我看都紛紛放棄主業了,我認為一個浙江搞軸承的老板,前天打電話軸承做的怎么樣,我現在主要做房地產。
徐冠巨:我是感覺到,我這個興趣不在那個地方,還有就是關鍵我已經是多元化了,我感覺我的戰略發展方向,就是說房地產我們是發展這里有錢賺,我感覺到我們有機會,過去我們早期什么也不懂,哪知道哪里有商機我們就往哪里走,2000年傳化就走戰略發展,就是按戰略的引領來做,我們這個戰略是怎么定的,不能夠去變,變以后真的什么都做不好,有些企業后來變得什么都做不好,總是說它的隨意性,它的機會導向,人家做了很好了你再去做,我們對這塊戰略怎么定的,我們把化工做到中國第一而且這個地方我們認為有無線的空間,然后我這樣去做我想要去做什么樣的,未來行業空間大的,現在還不被人看好的就是我喜歡的。
劉澄:我有一個疑問,我看徐總未來將要把物流作為一個重要來發展,我們也知道物流不是沒人做,甚至競爭白日化,徐總在物流行業做的很好,能不能給我們聽眾朋友揭露一下,我們這個行業生存發展的核心秘訣是什么?是我資金強還是盈利模式,理論上講盈利模式是一個創新,但目前很容易被模仿,甚至說今天說完了多少人就模仿你了,你怎么樣引進別人學不到的東西?
徐冠巨:物流是一個大的概念,非常泛,我們做的物流是第四方物流,我們是為物流企業服務的物流,我們創造的一個物流的公共平臺上,整合了多種物流要素的平臺上用的。
主持人:基于物流信息平臺來開展的。
徐冠巨:現在我是一個信息平臺和物流平臺的走合體。
劉澄:現在就有人做的一模一樣的東西,那你怎么競爭過他們呢?
徐冠巨:我覺得現在的很大,到現在為止同樣的商業模式,像我們比較相信的同類,我們還是沒有看到。
主持人:還能存活。
徐冠巨:我們這個門檻是很高的,我們要做的物流平臺,應該說政府來做的,為什么這么說,能做這樣的事的人,可能他不一定想做,想做的人要做這件事很難。
劉澄:門檻很高。
徐冠巨:對,一個城市一般是這么一個平臺,把一個城市的物流任務要完成,一個城市我肯定是一個火車站、或者是一個汽車站,大城市可能有兩個,你要解決整個區域經濟和城市的問題,老實說不是一個企業能做的,企業不是說不能做好,能做的還是一個公眾事業,企業付出的努力很大,我們鼓勵這件事情大家都去做,然后最好政府去做,這是為我們企業發展創造好服務環境,是培育服務業的平臺。
劉澄:我理解是不是相當于物流大市場?
徐冠巨:也不能夠說是物流大市場,現在我們怎么樣呢,物流有幾種方式,一個是用船,它的概性是航、港、灣,飛機需要機場,火車它有鐵軌和邊輸站,汽車停放比較方便沒有統一的指揮和調度中心,以至于它的效率很低,大家知道現在我們國家幅員遼闊,70%的運輸是靠汽車的,現在我們沒有汽車的運輸工具的指揮中心和調度中心、協同中心,我們這個平臺是這么一個地方相當于一個飛機的機場就是碼頭,鐵路的邊輸站,我們是汽車、卡車之家,是以汽車為工具,以公路為干線的一個中心樞紐。
主持人:我們剛才說了四個方面,以傳化集團為例,包括化工、物流、農業和投資也談了多元化和專業化,那么徐總您覺得未來隨著這種時代的進一步發展,您的企業集團是會繼續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在這個四川基礎上做其他的,還是目前的想法是精耕細作,把四個方面做好就已經不錯了?
徐冠巨:我們傳化的“十二五”規劃圍繞著國家的“十二五”規劃我們企業做了五年規劃,我們的五年規劃就是化工、物流、農業、投資,這四個領域把它做好。
主持人:基本上多元化也是一個階段,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可能元素也不能太多,太多的話也會影響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說到企業的創新發展過程當中,大家還有一個困惑,在我們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應該把我們所有過去的都摒棄了重頭再來,還是在現有的基礎上做一些修修補補,這兩種觀點三位怎么看?
劉澄:這兩種方式每種都有做好的做不好的,比如說格蘭士原來是做羽絨服的,后來完全就做微波爐了,但是在創新內容上選擇產品對他來講是一個創新,那你想在微波爐上大拆大干是不可能的,可以做一些小微波爐來做一些新的小的創新。任何企業都離不開小的創新,對于一個企業來講,在一個行業面臨選擇的時候,可能選擇新興行業對于他來講就是一個顛覆性的創新。像當年波音公司,選擇航空,選擇航空以后并沒有停止創新的步伐不斷的推出新的飛機,跟上行業的發展步伐,現在贏得了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他有小的創新積累也有大的方面,以后是不是有新的運輸公司取代他了?他可能也面臨淘汰或者是重新選擇新的定位,每種創新模式都有它的發展思路,創新有的是顛覆性的,有的是集成的,有的是一種漸進性的,有的是一種顯性的。比方說我設計的產品能看出來創新有的是隱性的,東西差不多,制造的東西簡單了,比如說那天我就看見人家電冰箱,電冰箱是雙面開,國產的電冰箱做雙面的很少,我仔細研究了,就是制造技術要求很高這種創新是隱性的,隱在后面,你想創新創新不了,后面的關鍵技術不掌握,所以就有各種各樣的形式,要根據你企業的所創新能力來把握,所以說能創新多大就多大,如果說好高騖遠很可能飛的高摔的也重,因為你不足以飛翔,我要飛的很好,看你還不如跳躍呢,別飛了。
主持人:鮑博士覺得我們追究傳統制造業要創新的話是不是要拋棄所有來一個脫胎換骨的轉變?
鮑新忠:這個東西很難說要演習過去脫胎換骨,創新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斷創新的,我不能說創新半年企業就脫胎換骨了,這個企業會是怎樣的,想象一下看,一個企業過了半年就脫胎換骨了,除非這個企業擁有技術性的行業,人全換了,資金都進來了,想想現在我們的企業跟十年之前的企業是不是脫胎換骨了,每個企業是不是都這樣,實際上是不斷創新的過程,包括國家的制度,也在逐步的來,我們的市場也在逐漸的變化,我們很難說我看到十年之后有一種模式,一下就創新到那種模式,或者脫胎換骨,是在漸變的過程,漸漸的在不斷的創新過程當中肯定會脫胎換骨,這個脫胎換骨是五年或者十年,肯定會實現,所以說不是沖突的。
劉澄:再過十年以后,我們會把徐總的企業看作一個傳奇,如果徐總的企業也可能編進我們經典的教科書、創新的故事。
主持人:徐總您覺得您的企業多少年來的發展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嗎?
徐冠巨:我覺得創新是企業發展不懈的東西,創新是持續的,創新固然有轟轟烈烈的,創新可能更多的在我們的每一天、每一刻。
主持人:可能是集中到那一時那一刻爆發了。
徐冠巨:創新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創新是持續的不斷的創新和創造的過程。
主持人:對于我們中國的企業來說,怎么來依托我們的傳統優勢突破創新,這個也很關鍵,繼承再發展,這個很重要。
劉澄:一種模式是傳統產業加入新的要素,現在講信息技術,新的加工方法,加上時尚的東西來進行改造,一種就是我們說的徹底拋棄了,也有,我生產羽絨服,生產家具突然干別的都有,一種是行業不行,我就舍得,趕緊拋棄,對我們來講就是徹底轉型,這個轉型過程非常痛苦,你的人員,你的資金的技術在哪來啊?另外就是漸進的我們慢慢的研究,該換產品慢慢的轉向,這個慢慢轉向也不見得對他的前景也有問題,也不見得成功,你慢慢的可能慢了,有可能你慢慢的過程中,比如說以膠卷為例,現在做的膠卷廠可能你趕上它了現在不用膠卷了,但是這個時候你已經喪失了走道另一個行業的機會,行業原來沒有對手突然中有一些新的對手,這個時候就看是當機立斷還是長痛不如短痛,還是千年的媳婦熬成婆,應該說經濟學家無法給出一個標準的答案。
主持人:今天節目的最后想請每位嘉賓用一句話對我們現在正處在轉型期的中國企業覺得給這些企業一些建議,我們的中國企業究竟應該如何來創新,做一個總結性的發言。
劉澄:我講創新是一種持續的動力,創新是民族發展源源不結的動力,是民族的靈魂,
鮑新忠: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我覺得創新是自上而下的,全員參與的這么一個活動,實際上創新是一種企業的文化。
徐冠巨: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
主持人:好,謝謝三位嘉賓,今天感謝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劉澄,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鮑新忠,謝謝三位和我們一起兩會經濟談,一起探討同質化時代中國企業的生存發展之路,同時也感謝大家收聽本期的觀點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