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觀察:“物流頑癥”不能只有曝光沒有回應
2011-5-20 2: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央視繼續聚焦“物流頑癥”,5月17日的報道主題是“跑不起的公路”,將目光投向高昂的過路費、過橋費。央視記者跟隨貨車司機陳師傅從深圳到佛山,一開始走的是普通公路,但這條二級公路仍在收費;貨車到達東莞地界,過路費之外被收去20元進城費。單程跑下來,過路費、進城費一共267元。陳師傅說,如果取消二級公路收費,往返一趟最少可以省下400元。
如果可以省下400元,不僅意味著陳師傅或物流公司可以多掙一點,更意味著貨物運輸成本降低,最終賣到消費者手中的商品會便宜一點。所以,央視持續關注“物流頑癥”,關注的其實是高物價,是想為抑制通脹出謀劃策。
央視記者奔赴全國各地深入采訪,對物流領域的各種問題進行曝光和梳理。無論是被人為阻塞的“最后一公里”以及“執法為利”下的亂罰款,還是物流業被重復征稅,抑或高昂的過路費、過橋費以及“不超載沒飯吃”的怪圈,都直指物流業的要害,引起了廣泛共鳴和反響。然而,與社會反響強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關部門一直沉默,沒有就媒體曝光的問題作出回應。
如果說曝光、梳理這些頑癥是央視履行媒體責任的體現,那么如何整治這些頑癥,顯然是政府部門之責。如果只有曝光沒有回應,曝光得再徹底、梳理得再清晰也是枉然。在某種意義上,央視對物流業的輿論監督,其實是對有關部門行使監管職責的呼吁。
比如取消二級公路收費,兩年多前燃油稅改革之時,有關部門就提出要取消二級公路收費,并要求經濟較發達地區先行一步,但兩年多過去了,取消收費步履蹣跚,就像割肉一樣。再比如進城費,明明是一種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收費,且涉嫌地域歧視,但很多城市一直照收不誤,甚至還有不少城市效仿。這些費用看上去是向貨車司機收取的,其實最終都被攤進物價,由消費者埋單,這個道理,我不相信這些城市的管理者不懂。抑制通脹,不僅生產企業要顧全大局,做到“特別能忍耐”,更在于政府部門要舍得放棄不合理的既得利益。
5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上旬主要食品價格上漲范圍較4月下旬擴大,六成主要食品價格上漲,部分蔬菜價格重新上漲。抑制通脹任重道遠,政府部門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而整治各種“物流頑癥”無疑是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