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是緩解蔬菜滯銷的“一味良藥”?
2011-5-9 13: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看著滿地流淌的自來水,老吳顯得有些無助。
老吳是新發地市場的蒜薹批發商。他指著身后大半車剛剛用自來水沖洗過的蒜薹對記者說:“今年生意不好做,這車賣完了估計要賠幾千塊錢。蔬菜批發大部分時間是賺錢的,但今年的行情卻讓人擔憂。”
說起前幾天山東菜農自殺的問題,老吳說根源在市場。很多媒體的報道指出,一邊是菜賤傷農,一邊是終端菜價居高不下,矛頭自然被指向了流通商。
但對于這樣的指責,老吳覺得很冤枉。因為作為中間商的他,生意也不太好做——他的蒜薹也賠了不少。
“受傷”的批發商
在此次蔬菜價格的暴跌中,葉類菜首當其沖。從事葉類菜批發的商販也“受傷”最深。
小王夫婦是河北定州人,看朋友批發甘藍掙了不少錢,春節后也買了一輛二手貨車,做起了甘藍批發生意。
“我們從當地批發市場一毛五買進,現在新發地只能賣兩毛錢。”小王說,“加上油費、進場費等各種費用,這車甘藍也就‘本搭本’,根本沒賺錢。不知道今年的菜為啥這么便宜,感覺大家就像在不計成本的甩賣。”
已經做了幾年甘藍批發的趙建偉比小王好一些。因為跟經紀人比較熟絡,收菜的價格低一些,質量也相對較好。趙建偉給記者算了一筆成本賬:每斤菜收購價1毛3,其他流通費用為:經紀人2分、進場費1分5、油費2分。“再加上吃飯、過路費等,一斤賣兩毛錢,批發商幾乎就是不賺錢。”趙建偉說。
“菠菜3毛、芹菜2毛、白蘿卜3毛,售價這么低,除去成本,能掙多少錢?”同樣是跑了多年蔬菜批發的張君紅說,她主要從河北固安拉菜,“前兩年確實掙了不少錢,可是這兩年,不知道為什么生意越來越難做?”張君紅有些迷惑。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商戶多了。”老吳說,四五年前,他從山東金鄉、江蘇豐縣運輸蒜薹,那時新發地只有幾十個蒜薹批發商,現在幾乎翻了一番。“油價、工人工資都在漲,我們的菜經過二級批發商、零售商,再到消費者手里,雖然每個環節利潤不多,但是鏈條長啊。”老吳說。
據了解,從田間地頭到消費者的餐桌,蔬菜要經過經紀人、批發商、二級批發商、零售商等四個環節,每個環節加價在20%左右,到終端菜價就翻了一番。加之油價、工資等各項成本的提高,蔬菜批發正逐漸成為微利行業。
不能承重的“農超對接”
對于此次蔬菜價格大幅下降,北京市新發地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璽分析說:“根本原因就是供大于求。”除去氣候性因素造成本該由南至北逐漸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以外,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我國蔬菜生產銷售的“小生產、大流通”現狀——分散的農戶自身并不會分析市場反饋回來的信息,同時又得不到科學的信息指導,“前一年哪種菜賣的價錢好就種哪種”,這種盲目生產是導致蔬菜滯銷,價格下跌的根本原因。
為應對賣菜難的現狀,國家相關部門也采取積極措施來避免農民遭受更大的損失。其中包括積極鼓勵開展“農超對接”,加大重點區域蔬菜采購力度等。
實際上,農超對接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蔬菜滯銷的燃眉之急。但從供應鏈角度來講,無論是上游農戶、中間流通商,還是作為終端的超市,每個環節之間的銜接依然有不少問題。
農戶方面,我國沒有大型農場,農戶以家庭為單位生產。這種情況下,超市無法與每家農戶一一對應,只能選擇農業合作社。
而超市與合作社的合作也存在不少弊端。一位零售企業生鮮采購負責人表示,現在80%的合作社僅僅有執照,沒有自己的基地,無法滿足超市的采購需求。
在流通環節,超市還面臨高油價、分揀包裝,以及城市配送等費用。物美集團副總裁于劍波就曾表示,農超對接的大白菜,從山東運到物美各門店,產地的批發價每斤只有兩毛,但運輸成本就需要5毛錢。
最重要的是,在很多城市,農產品銷售主角并非超市,而是蔬菜批發市場。與蔬菜市場動輒上千噸的銷售量相比,超市的銷售額只是個“零頭”;而且,很多超市的蔬菜利潤非常小,甚至賠錢,蔬菜只是他們吸引顧客的一個手段。如此一來,想要擴大農超對接的規模,還需要更完善的流通、銷售機制。
被“神化”的冷鏈
面對成本居高的流通體制,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新的物流技術——冷鏈物流,以期降低蔬菜流通過程中的損失。
然而,這個被寄托了太多希望的新型物流模式,在蔬菜流通領域,卻并不一定“吃得開”。
“冷鏈?”當記者問到豆角批發商李玉時,他思索了一下:“我沒聽過這個詞,不過根據這個詞的意思,應該是保證蔬菜溫度的一個鏈條。”
雖然李玉不知道“冷鏈”這個詞,但他卻一直在跟“冷鏈”打交道。李玉以每斤1元的價格在福建收購豆角,然后到冷庫預冷,再用冷藏車運輸到北京。除去5毛錢的流通成本,在新發地每斤能賺1毛錢。
李玉告訴記者,從福建到北京,最大的成本就是“冷鏈”,而“冷鏈”最大的費用就是運輸。福建菜屬于南方菜,要想保持新鮮,必須在當地冷庫預冷,然后用冷藏車運到北京。“我不會買冷藏車,幾百萬我也買不起。”李玉說,一輛5萬斤的冷藏車價格要百萬元以上,蔬菜批發商無力承擔。他以1.6萬元的價格,在福建承包了一輛載重5萬斤豆角的冷藏車。“用普通車輛的成本當然沒這么高,不過蔬菜的損壞程度很嚴重。”
而對于北方菜的批發商來說,很少有用冷藏車運輸的。趙建偉說,從定州到北京只有4個小時的路程,基本上能保證蔬菜的新鮮程度。
蒜薹批發商最常用的做法是噴灑涼水。老吳告訴記者,噴灑涼水既能保證蒜薹的新鮮,又能增加其分量,一舉兩得。“至于冷藏車,那成本太高。本來就不賺錢,用冷藏車就更虧了。”
老吳說,最近一段時間生意不好,在閑暇之余,他在嘩嘩地流水聲中想得最多的,就是為什么蔬菜批發生意越來越難做。
而對于目前蔬菜大量上市,銷路不好的情況下,一些專家建議要修建大量的冷庫,來推遲蔬菜的上市時間。趙建偉卻不以為然:“定州的批發市場也有冷庫,但是基本上用來存豬肉和海鮮,新發地也有冷庫,可哪個冷庫用來存儲大白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