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貴:關于建立中國棉花物流信息平臺的構思
2011-6-17 15:3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尊敬的大會主席,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興與大家相聚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感謝大會的主辦方給我這個機會與大家進行交流。我的發言題目是“關于建立中國棉花物流信息平臺的構思”,希望得到業界同行們的關注和支持。
一、中國棉花倉儲物流 -
調查數據分析
棉花物流是棉花從生產、加工直到消費過程中的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機結合。中國棉花具有季節生產、全年消費,區域生產、全國消費,主產區與主銷區距離較遠等特點,同時中國棉花的生產、加工和貿易方式的變遷對中國棉花倉儲物流格局的形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最近中國棉花協會棉花倉儲分會對105家會員企業的倉儲情況進行了調查。這些倉庫總的規模占到行業的80%以上,在業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的調查結果總結如下:
1. 105家倉庫調查數據統計,倉庫總面積為659萬平方米,其中室內庫房面積227萬平方米,室外露天堆垛面積432萬平方米;在105家倉庫中,有60家倉庫有鐵路專運線。擁有鐵路專運線的倉庫主要分布在新疆、河南、山東、江蘇、河北等棉花主產區和主銷區;按所有制劃分,105家倉儲企業中,國有為52家,集體所有為19家,民營企業為34家;105家倉庫中最早的建于1952年,其中八十年代及以前的倉庫共40家,占總數的38%。
2.調查105家倉庫的靜態倉儲能力為830萬噸,其中室內庫容量437萬噸,露天貨場393萬噸。根據過去三年棉花倉儲分會對會員企業的庫存調查統計, 2008年全年倉庫棉花周轉量為510萬噸;2009年為525萬噸;2010年為539萬噸。2011年4月底,105家倉庫的在庫棉花總量為108萬噸。從棉花周轉量、在庫量與靜態庫容量的對比可以看出,目前棉花倉儲能力過剩,多數倉儲企業業務量明顯不足。本次調查倉庫中,有34家倉庫將其中一部分庫房向社會出租,用于存儲棉花以外的商品,占全部調查倉庫的近三分之一。
3. 105家倉庫的平均庫容約8萬噸,庫容量最大的達到50萬噸,最小的僅為3 500噸。其中庫容量10萬噸以上的倉庫23家,占21.9%;庫容量為5萬至10萬噸的倉庫35家,占33%;庫容量在1萬至5萬噸的倉庫有39家,占37.2%,庫容量1萬噸以下的倉庫有8家,占7.7%。棉花倉儲物流作業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程度較低,相當一部分倉庫裝備落后。雖然近幾年有一部分倉庫添置了夾包機等設備,但配套設施設備嚴重不足,倉庫的作業能力參差不齊。這次調查的企業中,倉庫的單日作業量最大為每日2 500噸,最小僅為60噸。
4.倉庫的信息化建設處于初級階段。雖然多數倉庫配備了計算機,但應用程度非常有限。105家倉庫有89家倉庫安裝了視頻監控設備,但是視頻主要安裝在室外及倉庫大門口位置,監控庫區消防安全及車輛進出等,將視頻系統用于棉花庫存管理的倉庫很少。
5.人才匱乏是制約倉儲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棉花倉儲企業的物流管理和倉儲管理的專業人才嚴重不足,符合認證條件的物流師等專業人員就更少。通過以上調查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全國棉花倉儲企業的倉儲能力已經過剩,倉庫規模參差不齊,設施設備落后,倉儲企業的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與棉花產業發展的要求嚴重不相適應。棉花倉儲物流業發展滯后已經成為制約棉花產業發展的瓶頸。
二、中國棉花倉儲物流發展個案分析
回顧中國棉花倉儲物流的發展過程,我認為有些個案值得總結。
第一,以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為代表的國家儲備棉花倉儲體系初步形成。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于2003年3月成立,是經營管理國家儲備棉的中央企業。目前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下轄16個直屬庫,同時根據業務需要,選擇社會倉庫作為國儲棉代儲庫,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設施先進、管理規范的國家儲備棉花倉儲體系。
第二,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建立了倉儲監管平臺,探索第三方監管模式。
全國棉花交易市場1998年由國務院批準成立,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承辦。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在承擔國家政策棉交易的同時,不斷探索商品棉規范交易,目前已經形成了棉花交易交割、倉儲監管、資金服務及信息服務四大平臺,有交易商近3 000家,合作倉庫120多家,已經具備了覆蓋全國的第三方棉花倉儲監管網絡體系。
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倉儲監管平臺最初是從交易市場交易交割業務和資金服務業務的需要建立的。通過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獨立的第三方監管體系。目前倉儲監管平臺除了為交易市場的交易交割和資金服務外,還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合作,接受委托開展第三方監管。
總結交易市場倉儲監管平臺,主要有以下幾點:統一業務操作流程,統一庫存管理軟件,統一在庫棉花保險,統一收費標準,交易市場對在庫棉花安全承擔監管責任,交易商根據業務需要,將棉花存在交割監管倉庫,進行倉單交易流轉,實現了商流、物流分離,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三、關于建立中國棉花物流信息平臺的構思
中國從1998年開始進行的棉花流通體制改革推動了國內棉花貿易方式的多樣化,棉花期貨、電子撮合交易等新的交易方式已經對傳統貿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04年開始的棉花質檢體制改革又拉開了對軋花廠的整合序幕。改革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但改革已經不可逆轉。中國棉花倉儲物流行業作為棉花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改革和發展都相對滯后。從調查得到的數據看,全國的棉花倉儲物流行業組織化、信息化程度低,資源分散,形不成合力,與棉花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倉儲物流體系尚未形成。
2009年國務院發布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棉花現代物流,配合棉花質檢體制改革,將棉花的生產、加工、流通及倉儲有機聯系起來。
從現狀看,棉花的倉庫資源格局已經形成,其產權隸屬于不同的投資主體。因此,從資產整合入手,構建中國棉花現代物流體系難度很大,且需要一個過程。要實現將棉花的生產、加工、流通及倉儲有機聯系起來,建立棉花現代物流的目標,可以考慮借鑒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構建棉花倉儲監管平臺的經驗,綜合運用現代科技和網絡技術,建立中國棉花物流信息平臺,實現生產、加工、貿易、倉儲等環節的資源優化和共享,可能是一個現實的解決方案。
物流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發展的必然要求。建立棉花物流信息平臺的設想,是以棉花倉庫為節點,以棉包流轉為線索,以服務用戶為目標,綜合運用現代網絡技術、條碼技術、射頻技術、物聯網技術、視頻監控及電子倉單等新的技術手段,搭建一個開放的網絡平臺,把政府、市場和用戶有機連接起來,讓棉花產業鏈上的相關用戶都能夠方便快捷地應用這個平臺,共享資源。如,政府管理部門可以利用物流信息平臺獲得在庫棉花統計數據,有利于宏觀調控決策;纖檢部門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實現檢驗數據的共享和驗證;銀行可以利用這個平臺,有效地監管貸款棉花的在庫安全和流向;保險公司可以利用這個平臺監管保險棉花;棉商可以利用這個平臺管理自己的棉花庫存,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和管理風險;紡織企業可以利用這個平臺獲得資源信息,優化配棉;運輸企業可以利用這個平臺獲得貨源信息,實現運輸資源的有效配置,等等。
建立全國棉花物流信息平臺是推進中國棉花倉儲物流發展的重要舉措,需要政府和社會各方的的重視和支持。
第一,國家要從政策導向上鼓勵涉棉企業參與棉花物流信息平臺建設。一是要將全國棉花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列入國家振興物流業實施細則,在信息平臺建設資金上予以支持;二是繼續對新疆棉運輸給予運費補貼(呼吁公路運輸與鐵路運輸享受同樣的補貼政策)并將新疆棉運輸信息納入全國棉花物流信息平臺;三是對進入監管倉庫的商品棉給予保管費和保險費補貼;四是建立第三方監管倉庫認證制度,推動中國棉花倉儲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第二,加快棉花物流標準化建設,為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奠定基礎。要全面梳理現有棉花倉儲標準和管理規范,按照現代物流體系的要求加以完善,構建與棉花收購、加工、貿易及相關環節以及現代科技發展相適應的棉花物流標準體系,包括對棉包的信息編碼,棉花運輸、裝卸、在庫管理,倉單流轉等環節制定統一的標準和操作規范。
第三,發揮棉花協會的行業中介組織作用,動員、引導涉棉企業積極參與全國棉花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統籌協調棉花物流信息與生產監測信息、加工檢驗信息、價格監測信息、商業庫存信息等相關環節的信息對接,發揮整體效應。
我國的棉花倉儲物流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建立棉花物流信息平臺只是發展棉花現代物流的基礎工作之一,建設完善的現代棉花物流體系,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加強領導,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有序推進。我們相信,有國家的政策支持,有涉棉企業堅持不懈的努力,建設棉花現代物流的宏偉目標一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