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先機,贏天下
2012-12-10 10:0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 梟冬
“做人難,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演員劉曉慶曾如此感慨自己命運坎坷。而在日前舉行的上海寶馬展上,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董事長劉漢如也借用了這句“名人名言”。他坦陳,卡車企業造重型發動機殊為不易,真是“做汽車難,做汽車發動機更難,做重型汽車發動機簡直難上加難”!
不過,即便如此,劉漢如仍強調,不管未來的路有多難,華菱依然有底氣、有實力打贏這場攻堅戰。華菱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中一路走來,每一步都足夠穩健、精準。此番“亮劍”重卡企業普遍不敢嘗試的重型發動機制造領域,無論在技術儲備還是工藝設備上,都已到了一展身手的關鍵時刻。不久的將來,華菱更會邀請專業媒體參觀廠房——“畢竟,敢于亮出廚房的飯店才有硬實力!”
在本屆展會上,記者還了解到,華菱的發動機項目是于2007年啟動,目前完成了CM6D18和CM6D28系列發動機的開發,并通過了國家檢測中心檢測;變速箱項目始于2010年,眼下已開發出14檔、12 檔和9檔三個基本類型。劉漢如頗為得意地告訴記者,華菱的重型發動機不止滿足歐Ⅲ、歐Ⅳ排放標準,甚至可以做到“歐Ⅴ”,并具備升級到“歐Ⅵ”的潛力。
獨辟蹊徑
回顧華菱的發展歷程,劉漢如認為,公司走出了一條不同于其他重卡企業的成長道路。
據介紹,華菱依靠專用車起步,而后者對底盤要求較高。因此,華菱起初引進的是日本三菱和五十鈴的技術,并于當年正式宣告進入重卡行業。然而,那時候重卡企業的發展模式還很單一,要么依靠原始積累的技術底子,要么就走純粹的技術引進路線。而華菱不想重復他人,最后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且特色獨具的折中發展道路——迥異于風靡國際的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開啟了“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征程。
事實證明,華菱這一決定是果敢也是正確的。自“入行”以來,其更已兩次助推中國重卡技術革命。
第一次是2004年。當時,無論東風、解放和斯太爾,還是紅巖、重汽或陜汽,技術等級依然停留在20世紀70、80年代水平。華菱的問世,從一開始便拿出了20世紀90年代以及2000年后的三菱技術,直接將產品層次抬高不止一個水準,間接催生了天龍、J5、豪沃、德龍等一系列新產品在日后誕生。“正如奇瑞當年攪局中國家轎市場,其不僅是動搖了桑塔納等‘老三樣’的價格基礎和成本基礎,還為后來中國汽車業的跨越式發展寫下了伏筆,而華菱彼時做的就是助力重卡行業加快前進腳步。”劉漢如如是說。
第二次是2008年。這一回,華菱引領的技術風暴,更是了不得。其從日本三菱的產品平臺上躍出,直接和歐洲卡車“叫上了板”。對此,劉漢如給出的解釋是,歐洲重卡代表了世界商用車的技術標準和發展方向,華菱面對機遇沒有理由不去把握。于是,華菱率先推出比肩歐洲重卡水平的星凱馬,并成功帶動了整個行業在產品技術上完成再升級。“像J6、H7、金剛、V3等車型,都是在星凱馬推出后,各大重卡企業陸續發力的成果之作。”劉漢如舉例說。
科學決策
華菱之所以這些年來做得風生水起,最大的原因就是往往其能洞察先機,作出英明的戰略決策。這一點,非常明顯地體現在發動機技術路線的選擇上。
近年來,重卡駕駛室、變速箱、大梁、橋等,已經難不倒國內的重卡和零部件企業,但發動機這顆大心臟,卻始終都是一個“死結”。為了解開它,有的企業選擇了引進技術,有的選擇了合資發展,有的則干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可這些都不能算是“完美方案”。例如單純的引進,雖然路較好走,風險又小,不需承擔過多責任,甚至漸成趨勢,但其涉及技術轉讓費用和很多限制條款;選擇合資,后者很難將最新技術與你共享,產品即便技術、質量過關,可在成本、管理、油品適應性上仍有后顧之憂;至于“自給自足”模式,進步速度過慢是最大“頑疾”。
除了發展模式令人頭疼以外,發動機排放技術的路線之爭——選擇EGR還是采用SCR,也在困擾著各大重卡企業。因為路線一旦走錯,無法滿足國家實施的排放標準和相應法規,就無法進入市場,所有投資將會“枉然”。并且,排放路線的選擇,還決定了生產制造過程中的工藝設備投入,其比技術投資還要巨大。發動機如果定型,加工的床子、組裝的設備都被固定,功能將被“鎖定”,絕不可能輕易“轉型”。所以,劉漢如和華菱一直觀察和思考著,最終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這一模式的指引下,選定了后者。
為此,劉漢如還特別透露說,其實早先華菱差點就在美國和卡特彼勒達成合作,選擇EGR發動機;而后選擇SCR,又在高壓共軌系統的供應商——電裝和博世之間有過猶豫。慶幸的是,華菱“押寶”博世的決定沒有做錯。而最難能可貴的是,如此種種生死攸關的戰略抉擇,居然都是劉漢如在4、5年前精細分析、判斷的結果。“炒股變成了股東,賣房變成了房東,做卡車又成了發動機的專家,不研究是不行的。”劉漢如不無驕傲地說。
直面挑戰
正如前面提到的,打開重型發動機的制造之門不易。國內很多車企蓄謀已久卻按兵不動,國際巨頭也是慎之又慎,在技術更新上“瞻前顧后”。華菱在此背景下反而知難而進,劉漢如強調的是如下三個原因:
一是滿足企業發展。全球各大卡車企業沒有自制發動機的很少,像日本的卡車企業,年產銷量也就一、兩萬輛,但卻都已具備自制發動機、變速箱的能力。長遠來看,國內的重卡企業要想可持續發展,必須打造自己的“心臟”,增強造血功能。“沒有核心零部件——發動機,企業無法走遠,為了順利啟動該項目,華菱投資13億元大干一番是值得的。”
二是符合市場走勢。即使有了自己的核心零部件制造體系,但若沒有市場的支撐依然走不下去。這一點,劉漢如早已看得通透。前幾年,市場特別好的時候,發動機跟不上量制約了華菱的銷量,這讓劉漢如耿耿于懷至今。現在,華菱銷量已經穩定在2萬~3萬輛,加上物流等市場需求依然長期看好,華菱產能也已做到10萬輛,足以應對未來市場增長。這般情況下,關于重型發動機,華菱自然先下手為強,為公司未來繪制更壯美的藍圖。
三是自身實力使然。相比重汽、紅巖等重卡企業,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華菱在資產負債和贏利能力上的表現更加突出,堪稱行業內最健康的企業之一。據悉,其去年贏利5個億,前年達到7個億,今年也未出現虧損。對此,劉漢如認為,雖然眼下華菱銷量不算太大,但靠質量、靠品牌、靠高端,公司成功避開惡性競爭、互相殘殺;一旦銷量達到3萬輛,所有零部件都將贏利,到5萬輛后,更是一片光明!“市場已然提醒我們,是時候制造屬于華菱自己的重型發動機了!”
當然,華菱能在如此“淡季”選擇自己動手研制重型發動機以及變速箱,并不意味著其同目前的合作伙伴“撇清關系”。劉漢如直言:“未來,我們還將繼續和濰柴、玉柴、上柴、法士特等供應商合作,以在產品結構上形成互補。我們的自主發動機和變速箱是比較高端、比較貴的,不計劃賣多少,只是感興趣‘玩一玩’!我們希望,華菱的努力可以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并與各大企業共同成長。”
沖刺第一
雖然劉漢如笑談做重型發動機無非興趣所在,但我們也都了解華菱,一旦著手啟動新的項目,就一定會全力以赴。對此,劉漢如也很直接:“華菱就是要對標國際,做國內第一重型發動機和變速箱。”他也相信,當發動機銷量上到千輛臺階之后,用戶的口碑將會幫助產品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劉漢如強調,中國人是有本事的,創新能力不比別人差,否則也不會從航母到高鐵,都屢屢告捷。而這,也是華菱看好自己能夠取得成功的底氣所在。同時,從國際視角來說,無論華為,還是聯想,亦或是格力,都是珠玉在前。華菱以其為榜樣,通過學習和借鑒,未來前景可期。因此,華菱要做重型發動機,不做則已,一做就要做到國內最頂尖的發動機,不是為了和國內同行比,而是要向奔馳、曼等巨頭看齊。
而且,對華菱來說,自制發動機,也利于其堅持不懈地走好高端路線。劉漢如介紹說,近兩年他去美國企業考察發現,本來遍地都是的“中國制造”,已經漸漸被“緬甸制造”、“馬來西亞制造”等所代替。也就是說,科技含量低、議價能力差的產品與品牌是極可能被競爭對手擠出局的。故而,在發動機路線選擇上,不止一開始就瞄準主流方案,更是始終堅持高端戰略,以此給力產品與品牌的建設。
其次,劉漢如指出,因為華菱定位高端,這些年來才能一直將心思用在管理、技術、質量、服務以及品牌的精益求精上。也正因為這份專注,華菱摒棄了行業的浮躁之風,在大浪淘沙后,從很多中途退出的商用車企業身邊“脫穎而出”,最終走向世界。“前陣子,我剛去了一趟俄羅斯,莫斯科當地的一家經銷商一口氣就要了1000輛的華菱車,你說我這干勁足不足?”劉漢如反問記者。
此外,對于有人還是質疑,華菱眼下沒有必要自制重型發動機,劉漢如給予堅決否定。在他看來,自制重型發動機,可以避免受制于人不說,還能節約成本,提升品牌,滿足用戶個性需求。同時,他還表示:“華菱重型發動機的零部件體系都將采用世界級產品,如缸體、缸蓋是在德國進口。我們要用最好的組合成就最好的產品、最好的質量、最好的品牌。甚至要向阿迪、耐克看齊,未來達到不需工廠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