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服務業已成為新經濟增長點
2012-1-7 19:0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流業是融合運輸業、倉儲業、貨代業和信息業等的復合型服務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促進生產、拉動消費作用大,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家重視物流業的發展,2009年,國務院發出《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11年,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又出臺推動物流業發展的“國九條”。國家的政策形勢將利好物流業的發展,那么在國際金融危機的經濟環境下,物流業將走向何方?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對此作出了系統分析。
《經濟》:為什么說以物流業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亟須升級?
何黎明:生產性服務業在我國發展水平較低。隨著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政策的提出,生產性服務業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推動服務業大發展已然成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將生產性服務業置于如此高的地位,是因為在當前中國制造業轉型的背景之下,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是增加工業附加值、優化社會資源配置的重要途徑,也是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因素。
《經濟》:現階段我國物流業總體發展現狀如何?
何黎明: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和物流業增加值分別達125萬億元和2.7萬億元,與“十五”期末相比,雙雙實現翻番,年均分別增長21%和16.7%。2010年中國物流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可達7%,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約16%。同時中國物流類基礎設施投資也保持了快速增長,5年累計投資超過10萬億元,年均增長27.7%。受物流信息化等基礎建設更加完善的帶動,2010年末,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為17.8%,比2005年降低0.5個百分點,相當于增加社會經濟效益近2000億元。
盡管我國物流業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還不能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目前我國物流業總成本占GDP的比重雖有所降低,但仍比發達國家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左右。作為我國現代服務業基礎性產業,物流業已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
《經濟》:國家的政策扶持力度如何?
何黎明:2009年3月,國務院印發了《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兩年多來中國物流業快速發展,產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與2008年相比,2010年中國物流業增加值凈增7000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下降了0.3個百分點,這相當于創造了1200億元經濟效益。但是隨著《規劃》的深入實施和產業的不斷發展,配套政策已經滯后于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一些不適應物流業發展的政策問題逐步顯現,制約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國九條”正是為了促進物流業進一步發展,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
“國九條”對于物流業遇到的突出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政策措施。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政府對促進物流業發展有決心和信心。如果能夠得到切實貫徹,將會成為根治這些“頑癥”的有效良方。“國九條”的提出和落實,給物流業帶來新的希望,對于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物流業是跨地區、跨部門的復合型產業,涉及部門多,協調難度大。各部門間如何協調,也是業界普遍關心和擔心的關鍵問題所在。各有關部門應從促進物流業發展的大局出發,建立強有力的綜合協調機制,形成推動落實“國九條”的合力。
《經濟》:近年物流業的發展主要在哪些領域得到突破?
何黎明:今年上半年,我國物流運行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一是社會物流需求高速增長,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提升;二是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穩中有降,表明物流業的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三是物流業增加值穩步上升,新興物流服務業發展很快;四是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物流服務體系,逐漸形成了我國現代物流服務網絡布局;五是隨著我國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物流社會化、專業化分工加快,我國逐漸形成了初具規模并極具成長性的物流市場;六是物流信息化和技術創新邁上新臺階,我國物流業在企業物流信息化改造、公共信息平臺建設、信息技術的開發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七是物流行業基礎性工作體系初步建立等等。
《經濟》:目前我國物流業運行環境如何?
何黎明:今年下半年物流運行環境,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條件。從宏觀經濟基本面看,下半年國家在抑制通脹的基礎上將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將為物流業持續穩健運行創造新的機遇。從政策層面看,今年6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研究物流業發展問題,提出了8個方面的政策措施,物流業運行的政策環境將會有所改善。從不利因素看,國際金融風險和債務危機普遍存在,世界經濟,尤其是歐美經濟復蘇勢頭不穩。與此同時,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蕩,原材料、動力和勞動力成本價格持續上漲,企業生存壓力加大。央行多次提高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許多企業存在多角債務,資金較為緊張。
綜合判斷,下半年我國物流運行的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仍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勢頭,并努力實現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初步預測,2011年全年社會物流總額增長可達14%左右,物流業增加值增長會在13%上下,可以支撐國民經濟8%~9%增長對物流業的需求。
《經濟》:通常意義上的物流頑癥應該怎么克服?
何黎明:前不久,中央電視臺播出《聚焦中國物流頑癥》,反映了我國物流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集中在交通和稅收兩個方面。涉及交通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反映在過高的過路過橋費、過多過濫的罰款、配送車輛進城卸貨難和車輛運輸車通行受限等四個方面。據調查,運輸的總費用占物流的總費用的一半以上,充分說明運輸在整個物流體系中的重要位置。而公路運輸在整個運輸市場里面占的比重非常大。物流企業過路過橋費的支出大概占到總成本的三分之一,過高的路橋費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影響到車輛正常通行,降低了物流效率。“國九條”第三條明確提出,要促進物流車輛便利通行。降低過路過橋收費,大力推行不停車收費系統。加強城市配送管理,解決城市中轉配送難、配送貨車停靠難等問題。關于城市配送的問題,總的思路就是要“變堵為疏”,要為我們城市配送提供便利條件。關于亂罰款的問題,關鍵在于堅決杜絕“以罰代管”。
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也是物流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稅收問題集中體現在營業稅稅率不統一和重復納稅、土地使用稅稅率偏高問題、房產稅稅率偏高和重復納稅,所得稅統一繳納問題等幾個方面。“國九條”在稅收政策方面明確要求“切實減輕物流企業稅收負擔”,提出了3條解決措施。我們正在為落實“國九條”努力工作。一是擴大稅收試點。從2005年開始,經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地方物流業主管部門和行業組織推薦,國家發改委組織專家審核,國家稅務總局發文,已有六批、共593家物流企業納入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范圍。目前,第七批、共595家企業通過了匯總推薦和專家評審兩個環節,已經上網公示。“國九條”出臺后,我們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稅務總局領導下,正在研究提出“完善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辦法”。二是研究解決倉儲、配送和貨運代理等環節與運輸環節營業稅稅率不統一問題。這項工作早在2009年國務院《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臺以后,我們在“60條”政策建議中就提出了相關訴求。“國九條”出臺以后,我們又召開座談會,通過多種方式繼續向政府部門反映。三是完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稅政策。自2006年底國務院修訂頒布新的《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以后,一些地方大幅度提高了土地使用稅稅率,平均增幅達2-3倍,有的地方增長了10倍以上,加重了企業負擔。“國九條”出臺以后,財政部稅政司領導非常重視,主動通過國家發改委與聯合會溝通,我們協助組織了現場調研和座談。聯合會也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預計這一條可以較快落實。
《經濟》:面對龐大的新興市場,國內物流企業應如何應對國際競爭?
何黎明:中國的物流業,是從引進消化吸收國外經驗、資金和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們從外資并購過程中可以學習他們的管理經驗。中國的物流企業多是由傳統企業發展而來,傳統的經營意識和管理體制難以實現規模經營,成為進入國際產業鏈中的高端物流服務領域的最大障礙。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優化經營管理方式將成為物流企業的一大考驗。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研發能力,將是物流企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經濟》:如何看待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方向?
何黎明:在新的形勢之下,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將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一是物流業發展要處理好發展與轉變的關系,以發展促轉變,以轉變謀發展。二是要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堅持擴大內需戰略,物流需求將日益專業化、差異化和精細化。三是遵照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國內物流市場的競爭將更為激烈。四是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城鎮化加快推進,區域物流將形成新格局。五是隨著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的完善和新科技革命的深入,物流運作將出現新模式。六是面對緊張的能源、資源、環境約束壓力,物流發展方式必將實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