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零售商觸網 難解物流瓶頸與模式之惑
2012-2-21 23: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是第一批為農工商集團研發網購平臺的人員之一,作為老牌零售商,農工商開拓網絡銷售很積極,但一系列問題同樣讓他措手不及。
“或許沒有實體經驗的人做網店更好。”他說。
家樂福、沃爾瑪、農工商、百聯等已陸續試水電商,但零售市場一些特性讓它們糾結。
賣什么與怎么賣
網店到底賣什么?這是王衛平接管農工商電商后面臨的第一個問題。
“超市的門店以生鮮、日用品為主,服裝、家電為補充,然而網購商品結構卻大相徑庭。”他說,調研發現,網購商品主要以服飾、電子商品為核心,另加食品、日用品,這需要實體店必須大量調整。
這在其他實體零售商網購平臺上也能明顯察覺。記者查閱聯華易購、農工商便利通購物等在線購物平臺發現,產品多與實體超市雷同,遠不及淘寶、京東更多樣。
王衛平表示,還有其他細節。對消費者來說,網購看不到實物,照片很重要,有些細節需放大,但實體業者僅將超市內的DM廣告單直接上傳到網上,不做任何細節處理,這種粗放做法降低了網購意愿。
麥考林家居雜活部總監丁毅娜對《第一財經日報》說,下屬員工每天瀏覽各類網站,實地考察研究消費者對哪些網絡商品感興趣,哪些需求實體店內無法滿足,就做差異化開發。
物流瓶頸
網購關鍵點是物流配送,實體零售商也很撓頭。
王衛平表示,1號店70%靠自有物流配送,淘寶等則大量運用第三方物流。但實體商由于一般擁有自家配貨體系,很多時候通過自己的倉儲中心配貨運輸,這樣矛盾就出現了。
一是成本。傳統零售商側重日用品銷售,這類商品價格整體較低,有時運輸價遠高于商品價,成本壓力沉重。因此,農工商網購業務目前并不送貨到門。
歐尚也曾受困于此。多年前,它曾試水網購,但之后也因此暫停了網購業務。這一短板導致實體店無法將最核心的生鮮商品放在線上銷售。
“我們現在只有山姆會員店試水網購,且基本不涉及生鮮商品,只涉及日用品和雜貨等。”沃爾瑪中國區市場公關部有關負責人姜小姐透露。
記者發現,家樂福、聯華、農工商等同業基本也不在線銷售生鮮商品。
王衛平說,用倉儲中心配送,網購商品跟著實體店送貨車一同走,每天一送或兩天一送,有些區域甚至一周一送,但生鮮商品很快變質。
與海外公共設施較為成熟完善比,中國很多區域難以實現配送到門。農工商采取配送到門店的方式。但記者走訪數家農工商門店后看到,這種模式下,鮮有顧客愿意網購,因為自己都已到店內,沒必要網購。
模式困惑
嚴先生是一位食品類貨品供應商,他透露,某家實體零售店搭建好網購平臺后,竟然要求他交納進場費、堆頭費等與實體門店一樣的費用,且網絡銷量沒有保障。
“那我們為何要合作網絡銷售?”他說。
王衛平認為,零售商照搬線下模式,只會嚇跑供應商。
本土一家知名電商創始人說,這與成本有關,建設一家真正優質的網購平臺,起碼要1億元以上投入,這足以建設好多家實體店,且后者的投入與產出相對可預見,而網店未來往往不可知。
“海外很多消費者習慣在線購買,但相當一部分國內消費者還是習慣直接到門店購買新鮮食品,有很大比例是中老年人,他們之中上網的人群比例很低,根本不可能網購。”第一零售網創始人丁利國分析,海外一些市場采取投放到附近門店取貨的方式易被人們接受,但中國市場不同,人們認為到門店取貨不方便,更愿意商家送貨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