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轉型的物流陣痛
2012-2-25 14:4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隋秀勇
正在轉型陣痛中接受考驗的中國制造行業,在物流及供應鏈上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2月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PMI是衡量制造業繁榮程度的重要參考數據。數據顯示,1月出口訂單指數為46.9%,比上月下降1.7個百分點;進口指數為46.9%,比上月下降2.2個百分點,外需的減弱顯而易見。
這一數據與2月10日海關總署公布的1月外貿進出口情況相符合。1月份我國進出口增速雙雙出現同比負增長,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2726億美元,同比下降7.8%。其中,出口1499.4億美元,下降0.5%;進口1226.6億美元,下降15.3%。
面對疲軟的外需市場,調頭拓展國內市場,成為許多制造企業共同的戰略。然而,在長期以來形成的“兩頭在外”發展模式下,物流成為中國制造結構調整和“擴內需”的大軟肋。制造行業的企業物流變革勢在必行。庫存之困
對于自2009年10月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速首次雙雙出現同比負增長的情況,海關總署解釋稱,今年的春節假期在1月份,當月只有17個工作日。這是進出口增速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外貿形勢的下滑,雖然有季節性因素,但是這也反映出外貿形勢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
其實,在歐債危機和全球經濟局面依然混沌下,今年1月外貿走勢是去年的延續。2011年我國外貿進口總值再創新高,但是增速和貿易順差回落已是不爭的事實。2011年,中歐、中美、中日雙邊貿易總值分別增加18.3%、15.9%和15.1%,比進出口總體增速分別低了4.2、6.6和7.4個百分點。
進出口增速下滑是制造企業所不愿意看到,但又不能不面對的。“今年的外貿形勢復雜且嚴峻,我們公司已經開始轉變,從以出口為主向內外貿并舉。”呂利國告訴記者。他在溫州經營著一家以服裝出口加工為主營業務的企業。
然而,在國內市場尋覓商機的同時,巨大的庫存壓力一直讓呂利國頭疼不已。
服裝業流傳著這樣一則冷笑話:即使現在中國所有的服裝企業都停產,僅是倉庫里的壓庫貨,起碼能供國內的服裝銷售企業賣上3年。這將當下服裝制造業高庫存的情況展現得淋漓盡致。
歐美市場需求不振,正是造成我國服裝制造企業高庫存的原因。呂利國告訴記者:“歐美市場占溫州整個出口額的40%。從去年10月開始,歐美經濟低迷對溫州外貿產業的影響就已經顯現。”不僅是呂利國經營的服裝企業,2011年各大服裝品牌商的庫存量都較高。與2008年不同,高庫存不僅是外貿出口加工企業的“專利”,還向上延伸至服裝經銷商、授權商、品牌商。呂利國透露,如今,許多一線服裝品牌商的庫銷比已經達到了6:1,庫銷比的臨界點是4:1。
高庫存的壓力不僅壓得服裝企業喘不過氣來,其他制造行業的庫存壓力也有所抬頭。在全球空調市場需求不旺的情況下,目前我國家用空調的工廠和商業渠道庫存總量預計已經達到2000萬臺,這一數據超過以往任何一年。
對于國內制造企業普遍存在高庫存問題,有專家指出,除了對市場前景的預測過于樂觀,庫存問題反映出企業供應鏈管理方面的漏洞。企業要加強公司內部供應鏈環節的溝通,協調產品設計、生產計劃、采購及生產車間、庫房、物流運輸、銷售渠道等各個部門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出口貿易下滑形勢下,國內制造企業的高庫存,將國內制造企業的物流短板暴露無疑。渠道之累
在我國工業品出口增速持續下滑和國內經濟轉型,給國內制造業帶來雙重壓力下,謀求拓展國內市場的呂利國發現,內需市場的渠道要重砌爐灶。更讓他有些措手不及的是,傳統經銷和流通渠道雖然沒到“窮途末路”的地步,但感覺上也是“困獸猶斗”了。
經銷和流通渠道的衰變,需要企業供應鏈管理模式的與時俱進。
傳統外貿企業運營比較單純,一般情況下拿到訂單,將貨運到貿易國或地區就完成了市場行為。經營模式更多類似于做工廠,只是把產品按時保質生產出來就大功告成。“既然要深耕國內市場,渠道必須首先突圍。”呂利國說。
呂利國把產品放在大型商場和連鎖超市銷售。但是在這條路上,呂利國走得也格外艱辛。除了各種進場費、條碼費、促銷費等不透明的“潛規則”讓他有些吃不消外,與前幾年相比,曾經獨領風騷的大賣場、專賣店等傳統經銷和流通渠道漸成昨日黃花。
傳統經銷和流通渠道的“失寵”在超市和百貨等零售行業表現得尤為明顯。2011年,零售巨頭蘇寧、國美、樂購、家樂福、卜峰蓮花、太平洋百貨,從零售大鱷到區域龍頭,不時傳出某某門店關閉的消息。“這些零售巨頭在某一區域內影響力是相當大的,它們的關閉直接影響著我們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呂利國無奈地說,“這不僅讓前期鋪設渠道所耗費的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都打了水漂,還使我們失去了搶占市場的時間。”
對制造企業影響更深遠的是,這些經銷商和流通商的商品,相當一部分是由生產企業直接供貨的。經銷和流通渠道的變化,意味著制造企業必須另找新的流通渠道。這意味著包括物流在內整個供應鏈管理模式也需要隨之調整。“這談何容易!”呂利國說,中國制造企業長期以來處在產業鏈的最低端,重生產、輕服務、輕流通。他們選擇超市和大型商場“走貨”,是參照內貿企業在流通和物流領域的做法。供應鏈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從原材料采購的運輸到終端銷售的配送都會受到牽連。網購之殤
傳統經銷和流通渠道的衰變,一個主要原因是市場格局的變化。一方面,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通貨膨脹削弱了消費者的購物力,門店租金上漲也給企業帶來了巨大壓力;另一方面,國內網絡購物迅猛發展和電子商務崛起分食了傳統門店的客流。
呂利國告訴記者,某咨詢機構調研數據顯示,2011年服裝網購市場規模達到了2049億元。這一數字在2010年為1052.4億元,增幅達94.7%。預計到2014年中國服裝網購市場整體規模將達到近5200億元。
服裝網購只是國內電子商務市場的冰山一角。在過去一年中,網購的交易額高達7735.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7%。有網絡購物經歷的人數達到1.87億。面對線上渠道對傳統渠道的沖擊,加之電子商務行業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讓為數不少的制造企業跨界涉足電子商務行業。中糧、聯想、海爾、TCL、美特斯邦威等行業內的龍頭企業都推出了自己的網購平臺。
在發展前景被廣泛看好的電子商務市場中,并不是只有美味的“蛋糕”,還有危險的暗礁。有專家指出,傳統制造企業涉足電子商務,其核心作用就在于降低企業在制造環節外的成本,為企業營造贏利空間。不過,制約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的物流瓶頸,同樣是傳統制造企業在網購市場“淘金”的最大制肘。
呂利國也坦言,他曾有過“試水”電子商務的想法。“建設一個網站并不難。”不過,企業物流服務能力的不足,讓他一直很猶豫。
制造企業發展電子商務有著供應鏈體系反應周期慢的“先天瓶頸”。以批量化生產的制造企業經常出現供求關系處理不當的困難。這需要制造企業升級供應鏈管理、完善電子商務物流信息化。顯然,這對于長期以來只知埋頭搞生產的制造企業,不是朝夕之功。
困難還不止這些。網絡購物要求配送的快捷,對制造企業的物流基礎設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配送車輛的采購、服務網絡的布局、物流中心的建設,既需要大量的時間,又考驗制造企業的資金鏈。定制之難
對于傳統制造企業來說,除了流通渠道的“蛻變”讓制造行業的企業物流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外,個性化定制生產時代的來臨,更讓制造企業供應鏈管理體系調整迫在眉睫。“前幾年,外需市場還算景氣時,我也接過幾個定制化的訂單。但是由于需求量小,且利潤與批量化訂單的利潤差不多,后來就不做了。”呂利國說,“面對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必須深挖高端市場,在產品和服務方面創新。個性化定制生產無疑是發展方向和趨勢。”
早在2010年,國美集團與海爾集團簽署了一份3年實現500億元銷售規模的合作協議,在海爾每年為國美提供的商品中,將有一半為定制專供。當下,小到服裝、數碼產品,大到電視、冰箱、家具,定制化生產風潮席卷制造業的各個領域。
定制生產的小批量、多式樣、多規格和多品種的特點,使習慣于大批量作業的制造企業,在生產和銷售方式方面作出改變。原材料采購、庫存管理、物流信息系統、產成品配送等諸多物流環節也必須適應這種變化。“與流通渠道變化相比,這對企業物流的影響更大。”呂利國說,“以前靠規模降低物流成本,在個性化定制時代,必須通過精益化的供應鏈管理實現。”
首先,大規模物流主要追求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是一種推動型物流服務模式。而提供客戶化定制物流服務,是一種需求拉動型物流服務模式。其次,大規模定制物流要在獲得大規模經濟效應的同時提供客戶化定制物流服務,必須依靠現代信息技術和物流技術等“軟件”的支持。第三,個性化定制生產也必須要求細分物流需求。在此基礎上實施差異化物流服務戰略,提供客戶所需要的物流服務。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企業物流需求的細分,需要制造企業對原有的物流服務能力進行評估,對物流服務能力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然后,在物流服務水平的設計方案中需增加新的物流服務能力,才能滿足客戶的物流服務要求。在此基礎上,要達到設計的物流服務水平,必須重構企業的物流服務能力。為此,要綜合考慮物流操作流程、物流資產和技術以及人員安排等多個方面。
顯然,這種物流模式要求制造企業對供應鏈有相當的管控能力。由此增加的顯性成本,以及物流與生產流程相適應過程中帶來的隱性成本,都給制造行業的企業物流帶來嚴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