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格局打造荊楚現代物流都市
2012-3-10 16: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流業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目前,荊州市物流業仍存在缺少統一規劃、發展隨意性大、經營規模偏小、經營性質單一、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制約著物流業的發展。昨日,市物流發展局召開了《荊州市物流業發展規劃(2011-2020)》評審會,力求通過規劃的編制加速推進全市物流業的發展。
新機遇下荊州物流亟需規劃物流基地規模需達9000畝
荊州距“四大經濟發展極”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均為1000公里左右,從荊州始發及中轉物資可于24小時內運達這一范圍內的任何城市。同時,三橫五縱高速公路網絡的構建,長江黃金水道483公里橫穿全境,都為荊州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荊州擁有“承東啟西”的區位條件和“黃金水道”的交通優勢,可率先承接國際和東部沿海地區資金、技術和產業轉移,為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獨特的區位優勢,使荊州成為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兩大經濟區域與西部地區、東北地區之間聯系的交通樞紐。荊州還處于“兩圈一帶”戰略重點發展區域,處于中部崛起戰略覆蓋圈和“兩圈一帶”(武漢城市圈、鄂西生態文化圈,湖北長江經濟帶)發展區域內,并且是“三級聯動”中的關鍵節點,“三級聯動”即以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城市群為鄰近的發展極、以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試驗區”為鄰近的發展極和以宜昌、襄陽兩個省域副中心為重點的荊州置身其內的“鄂西文化生態旅游經濟圈”自身發展極。“十一五”以來,荊州市地區生產總值持續穩步增長,年均增長達到9.5%,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37.1億元,居全省第四位,城市競爭力逐步提高。全市農業基礎雄厚,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輕重工業協調發展,特色工業園以及輻射兩湖平原的商業體系逐步形成,對外貿易持續增長,化工、輕紡、機電產品出口比重較大。
立足于國內市場,是荊州發展的相對優勢和特色。荊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全省排第四位,僅次于武漢、襄陽和宜昌,是一個重要的內需市場。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決策部署,為荊州形成內生型與外生型相結合的經濟增長動力機制創造了有利條件。
荊州市物流需求主要是以原材料、農產品以及初級工業品為主的運輸、保管等方面,對于包裝、流通加工,尤其是附加值高的物流需求比較小,對運輸高效、倉儲保質的要求尤為突出,全市消費品需要從外部補入,長距離的運輸、倉儲、流通加工和配送需求較大。
根據預測,2015年、2020年,荊州市全社會貨運總量將分別達到8061萬噸、12963萬噸,物流基地作業量將分別達到2257萬噸、4537萬噸,物流基地規模需求至少達到9000畝以上。
兩大類、22個站場、“6+16”格局打造北煤南運儲備物流中心
荊州市物流基地項目包括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兩大類22個站場,呈“6+16”格局。最終確定荊州市物流基地布局方案包括:李埠物流園區、柳林洲臨港物流園區、鹽卡港保稅物流園區、荊岳綜合物流園區、荊西物流園區、城東物流園區、荊襄物流中心、鑼場物流中心、開發區物流中心、松滋車陽河物流中心、松滋涴市鉀化工園物流中心、公安青吉物流中心、公安城南物流中心、石首臨港物流中心、石首公鐵聯運物流中心、監利物流中心、監利新溝物流中心、洪湖物流中心、洪湖新灘昌興物流中心、洪湖臨港物流中心、江陵飛達物流中心、江陵馬家寨物流中心。
總占地規模9580畝,設計年作業能力4830萬噸。此外,考慮到北煤南運大通道有可能經過荊州的情況,還為北煤南運服務規劃一個儲備物流中心項目——荊州煤炭轉運物流中心。
李埠物流園區,位于李埠港區,規劃占地600畝,設計年作業能力300萬噸,依托省引江濟漢通航工程和李埠港區的規劃建設,為城南工業區及李埠地區的石油機械、化工、造紙、高新技術產業等貨物提供集疏運服務。
柳林洲臨港物流園區,位于沙市區柳林洲,占地400畝,設計年作業能力200萬噸,利用臨江岸線碼頭、廠房等閑置資源,整合周邊碼頭,打造集港口、裝卸、倉儲、物流配送、物流信息、大型停車場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物流園區。
鹽卡港保稅物流園區,位于開發區東方大道延伸線西側附近,占地400畝,設計年作業能力200萬噸,依托鹽卡港區、開發區,實現集裝箱裝卸轉運堆存、公鐵水聯運、外貿貨物查驗通關口岸功能,具有保稅加工物流園區功能,未來打造成江漢平原上僅次于武漢的保稅物流及外貿集裝箱物流的綜合服務平臺。
荊岳綜合物流園區,位于荊岳鐵路沙市站以北,規劃占地500畝,設計年作業能力250萬噸,依托荊岳鐵路和高速公路的綜合交通優勢,重點為荊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工業和商貿企業提供物資集散、中轉、加工和配送服務。輻射兩湖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乃至長江經濟帶,同時利用靠近荊岳鐵路的便利,實現公鐵聯運服務。
荊西物流園區,位于滬蓉高鐵與207國道至李埠港連接線交會處附近,規劃用地2000畝,設計年作業能力1000萬噸。
城東物流園區,位于沙市區岑河鎮附近,規劃占地面積1000畝,設計年作業能力500萬噸,主要用于承接未來開發區內部物流園區的外遷轉移。
10年3階段促物流業快速發展
2011年至2012年,為我市物流發展起步階段,要完成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設立及管理辦法的制定,物流企業的培育、物流基地建設的啟動、物流統計、土地稅收相關政策的制定等多項內容。
2013年至2015年階段,加強市場監管,鼓勵物流企業拓展服務領域,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流企業。
2011年至2015年,我市物流業發展目標為增加值年均增長14%以上,社會物流總額年均增長12%,完成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基礎層和數據層的構建工作,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構建產業物流供應鏈,以農產品加工、化工兩大支柱產業以及裝備制造、輕工建材、汽車及零部件、紡織印染服裝、電子信息五大主導產業為重點服務對象,整合社會各類物流資源。
2016年至2020年階段,荊州市物流業整體水平要大幅度提升,物流企業競爭力要不斷加強,物流業產值占GDP的比例不斷攀升,使荊州發展成為鄂中南地區重要的物流樞紐,最終將荊州打造成為“荊楚現代物流都市”。
相關新聞
磨刀不誤砍柴工
評審會上,省交通運輸廳、省物流發展局、市直相關單位以及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的專家們聽完規劃編制單位的報告后,對規劃的詳細性、前瞻性等予以了肯定,但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問題,例如物流中心過多,建議建規模大、功能全的物流園區,提高土地利用率,便于管理。
市委常委、副市長王祺揚指出,“磨刀不誤砍柴工,規劃是物流業發展的龍頭、建設的藍圖、管理的依據。”物流業的規劃要充分考慮與城市經濟發展、城鄉發展規劃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區劃變化的銜接,如若布局太多,勢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要集中有限的資源,突出重點,體現特色,充分考慮荊州本土糧、棉、油經濟的發展需要,嚴格審查物流企業準入資質,加快小公司的整合,綜合轉運、配送、冷鏈、倉儲等功能,讓荊州物流業步入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