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支持上海先行先試探索建立自由貿易園區的提案
2012-3-18 13:5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全國政協委員 楊健
2009年11月18日,上海綜合保稅區正式揭牌成立。標志著上海港洋山港區、外高橋港區、浦東機場空港,以及洋山保稅港區、外高橋保稅區、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三港三區”聯動工作啟動。
整合后的“三港三區”定位更加明確,各自優勢得以充分發揮。根據規劃,洋山保稅區重點建設國際航運實驗區,大力發展國際中轉、現代物流、商品展示、倉儲租賃、期貨交割等多層次業務;外高橋保稅區重點建設國際貿易示范區,大力開展國際貿易等貨物和服務貿易功能;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重點建設臨空功能服務先導區,大力發展航空口岸物流、貿易和金融服務等功能。
上海綜合保稅區2011年進出口總額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目前,綜合保稅區注冊企業1萬多家,實際運作7000多家,還有更多企業和項目不斷入駐綜合保稅區。下一步外高橋保稅區將借“國家進出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的機遇,力爭發展成為我國最具競爭力的進口貿易基地。同時,加快推進離岸服務貿易世界級創新,形成以國際產品第三方檢測維修服務為核心,以離岸金融、研發外包等為重點的高岸服務貿易產業集聚區。最后,依托浦東開發開放的綜合優勢,積極探索向與國際慣例接軌的自由貿易園區轉型升級。
兩年來,作為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功能區、國際貿易中心的重要平臺、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點,上海綜合區貿易功能不斷拓展,口岸環境繼續優化,從外高橋港區到洋山深水港的100多公里黃金岸線上,新一輪的先行先試改革不斷推進,上海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自由貿易園區的需求日益迫切。
近年來,我國大陸不少沿海發達地區,都在積極向國家相關管理部門申請在本地區試水建立自由貿易園區,大力拓展國際貿易功能。縱觀、比較這些地區的發展水平及客觀地域條件等,筆者以為,上海更具有率先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符合國際通行原則、標準的自由貿易園區。
事實上,上海對自由貿易園區發展轉型的探索已有基礎。上海曾誕生了全國第一個保稅區,第一個保稅物流園區,第一個保稅港區,在保稅區建設上積累了成功經驗。上海綜合保稅區從本質上講也是高立在國境內的特殊貿易區域。它在關稅、進出口稅以及部分監管措施上實行了特別安排,比如境外貨物入區免稅或保稅,區內生產交易免增值稅、營業稅等,也具備境內關外自由貿易的一些特征和條件。但與世界公認的自由貿易園區相比,上海綜合保稅區目前在外匯管理、貨物監管、企業建立等方面還存在諸多限制,遠沒有達到國際通行自由貿易的便利化程度。諸如區內企業不得在區外開立外匯賬戶。區內外資企業不準在區外設立分支機構等等,都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自由貿易的進行。相比較而言,上海綜合保稅區比起大陸沿海其他口岸地區更具有準自由貿易園區的要素和條件,已經形成了我國自由貿易園區的雛形。
筆者認為,當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上海正致力于建設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貿易中心,建立自由貿易園區是最本質、最普遍、最迫切的需求及要素條件之一。為此,建議:
一、國家相關領導部門對上海先行先試探索自由貿易園區的努力予以支持和指導。支持上海率先啟動探索上海綜合保稅區向國際一流的自由貿易園區轉型;支持上海積極開展離岸貿易試點,并從外匯管理、貨物入出區監管、稅收政策、貿易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試,不斷探索實現貿易、投資、金融和運輸四方面的自由化,在中國大陸率先建成與國際慣例更加接軌、世界一流的自由貿易園區。
二、上海市政府相關管理部門要充分利用2011年11月10日在上海浦東召開的“第11屆世界自由貿易園區大會”的重要契機,充分運用大會的成果,深化與世界一流自由貿易園區、自由貿易港區的比較研究,按照國際通行的一流水準,研擬、完善建立上海自由貿易園區的整體規劃和項目推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