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為何遲遲未能啟動?
2012-3-22 13: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我國成品油價格20日起上調,但業內此前預期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與價格調整同步進行的一幕并未出現。對此,多位專家表示,在地緣政治危機等因素影響下,最近國際油價波動較大,因此,當前并非是出臺定價機制改革方案的最好時機。
改革或涉及調價周期等方面
到目前為止,國內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運行已達三年,基本理順了原油與國內成品油的價格關系,保障了市場平穩供應。但在實際運行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調價周期過長、調價時間滯后、國內成品油價難以及時反映國際原油價格變化、定價公式透明度較低等。
尤其是去年以后,隨著國際油價大幅攀升,國內CPI上漲壓力不斷加大,國家加強了對國內成品油價格的管控力度,油價調整頻率越來越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定價機制的正常運行。
為此,國家開始研究完善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的改革方案,涉及“縮短調價周期,加快調價頻率;改進成品油價格運行操作方式,增加定價的透明度”等內容。據石油系統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改革方案去年下半年就已上報有關方面。
“其實之前兩大石油集團以及其他一些單位前前后后已遞交十多份定價機制改革方案,其中僅中石油就遞交了6份。”一位接近兩大石油集團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據了解,這些方案涉及調價周期、掛鉤辦法、定價公式等多個參數的修改。
而根據有關部門透露的改革信號,新定價機制的調價周期將縮短,調價節奏會加快,這將給市場油品投機“囤貨”增加難度,有助于減少市場的炒作成分,降低“人為油荒”出現的可能性。
此外,國家發改委有關專家也透露,在新的定價機制里,價格相對便宜的WTI原油價格將被納入成品油定價的參考油種之中。這也意味著,我國成品油調價所參照的三地原油價格可能變成四地原油價格。
一年來,WTI油價與布倫特油價維持著寬幅價差,前者目前比后者低近20美元/桶。業內認為,如果WTI價格納入參考,四地原油均價的漲速也許會慢一些。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調價周期會縮短,但定價周期不變;掛鉤的原油品種會增加。”卓創資訊分析師呂斌昨天對本報記者說。
對于外界最為關心的改革推出時機,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指出,由于國家對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醞釀已久,最近這次調價很可能將是現行定價機制改革前的“最后一調”。“我們認為改革細則將涉及調價周期的縮短、掛靠原油種類的更換等方面。另一個可能的調整形式或是煉油企業調價自主性的增強”。
啟動時機仍需觀察
對于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遲遲未能啟動的原因,業內普遍認為與最近國際油價“高燒不退”有關。
“目前并非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好時機。”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告訴本報記者,由于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國際油價近來居高不下,這不利于定價機制改革的平穩推進。“在油價相對較低的時候改革比油價在高位的時候改要好。”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教授也持同樣觀點。
事實上,上一輪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就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國際油價暴跌的背景下推出的。
另一方面,輿論也擔心定價機制改革后成品油調價頻率加快,會給下游行業帶來更頻繁的沖擊。對此,林伯強認為,國內油價調整時,應該做好對特殊群體的配套補貼工作。如果國際油價達到130美元/桶以上,按照我國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國內油價將不再上調。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可以采用減稅的方式,適當降低消費稅,以減輕煉廠的負擔,鼓勵其正常生產。這在國外也是比較通行的做法。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在高位震蕩,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面臨兩難選擇:一方面,新的更能夠反映國際市場變化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一旦推出,國內調價可能更頻繁,因此有關部門考慮到穩定物價的需要遲遲沒有推出;另一方面,如果新機制不推出,成品油調價相對滯后,并且經常調不到位,石油企業虧損加劇,生產積極性降低造成供應短缺,仍然會有出現‘油荒’的可能性。” 董秀成說。綜合來看,他認為新的定價機制仍需下決心推出。
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師廖凱舜則認為,“目前原油價格高位運行,通脹壓力剛剛回落,經濟也較脆弱。即使成品油定價機制要推出,估計也要等布倫特原油價格跌至100美元/桶以下才有可能。”(本文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