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林寬海與華南城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符中士一行進行座談
2012-6-20 8:1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現代經濟發展中制造業無疑是國民經濟的核心產業之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正逐步從農業大國轉變為制造業和貿易大國,但是我國卻還稱不上制造業強國,其中原因很多,除去核心技術等方面的不足外,物流供應系統落后,物流運作效率低下也是根本原因之一。我國要想改變目前狀況,必須進一步加快制造業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工作,而改善其物流供應鏈,提高物流運作效率的關鍵是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加快物流信息化的發展步伐。
一、我國制造業物流構成特點及現狀
制造業涉及的物流活動一般包括: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回收物流、廢棄物物流等環節。從企業內部看,生產物流是制造業物流的關鍵環節,這種物流活動與整個生產工藝過程伴生。從物流的范圍分析,生產系統中物流的邊界起于原材料、外購件的投入,止于成品倉庫。它貫穿生產制造全過程,橫跨企業各部門。當物料投入生產系統后即形成制造物流,并隨著時間進程不斷改變自己的實物形態和場所位置。
目前我國很多制造企業在研究生產活動時,主要關注生產加工過程,而忽視了將每一個生產加工過程聯系在一起的與每—個生產加工過程同時出現的物流活動。
例如,當企業物流安排不合理。信息傳遞延遲時,就會出現被加工物在離開上一道工序后,進入下一道工序前,不得不暫時停止流動,隨之會產生不斷搬上搬下等物流活動并造成企業制造周期的延長,據統計制造企業每生產1噸成品的過程中平均將產生252噸次的裝卸搬運活動。
同時,制造業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率的體現又不僅僅受限于企業內部物流。對于生產物流的合理化。企業外部合作單位的物流能力和配合性顯得尤為重要。現代企業物流管理強調小批量、多批次以及快速相應的物流供應系統,要求利用JIT的理念將整個供應鏈的物流系統整合起來,使采購、生產、銷售成為高效運作的循環體系。在全球500強中,制造企業有150多個,達到供應鏈聯動管理的占90%;而在中國500強中,制造企業有280家左右,但能實現供應鏈聯動的僅10%。當外國制造業在四輪車上飛馳,我國企業更多在獨輪車上奔命。
在制造業中普遍存在著“百分之九十定律”:一個制造企業,純生產的時間只占全部生產流程總時間的10%,而各種物流時間占90%;一個工業產品,生產成本只占10%,而采購與物流成本占90%;一個工業產品,生產的利潤只占總利潤的10%,而物流與銷售利潤占利潤的90%。所以,通過對制造業整體物流效率的提升和潛力的挖掘將極大地改善我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狀況。
二、信息化是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和實現供應鏈增值的關鍵
首先,信息技術的應用改變了過去的采購供應系統。制造企業生產活動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絕大部分都是通過采購供應系統獲得的,采購供應物流是企業制造的起始點,必須將其與企業內部物流過程中的制造、庫存、運輸等活動協調運行和統籌規劃。傳統的采購只注重采購職能的完成,較少的考慮采購效率及采購活動對制造流程的影響。合作企業間由于種種原因,存在“信息孤島”現象,供應系統中充滿了不確定性。例如:各環節銜接的不確定性、訂貨提前期及訂貨量的不確定性等等,種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造成了供應系統不能快速及時地為生產服務。
現代采購系統常用的MRP采購、電子商務采購、供應鏈采購等方式,可以大大的降低采購成本,同時提高了供應系統的反應能力,將原來的為“補充庫存采購”轉變為“為滿足訂單采購”。而這些現代采購供應模式的實現極大的依賴于信息化的發展,通過信息技術和手段的應用,原有采購流程中許多環節得到簡化甚至取消。據統計,信息技術和手段的應用,可以使供應系統的典型成本降低15%~20%,采購供應成本的降低帶來了產品成本的下降,必然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地位。
其次,信息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制造企業庫存控制理念。庫存管理是企業物流控制的核心環節,庫存水平和庫存周轉速度直接影響到制造企業總的物流成本和企業經濟效益。合理的庫存量對企業正常生產過程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僅看到庫存的這一個側面往往會使企業背上沉重的負擔而不自知。例如:庫存本身占用了企業大量資金,使企業資本周化,在“現金為王”的時代可能對企業是相當嚴重的問題;另外,庫存會增加企業產品成本和管理成本,降低企業競爭能力;最為致命的是庫存在一定程度上掩蓋廠企業眾多管理問題,如計劃不周、采購不力、生產不均衡等等,這些問題由于隱蔽性較大,很容易被企業所忽略。為了避免庫存可能造成的風險,企業應在合理的范圍內盡量降低庫存水平,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企業間總是存在各種信息壁壘和溝通的障礙,企業不得不為應付不測而建立庫存,庫存的存在實際就是信息堵塞與封閉的結果。當生產系統形成網絡時,不確定性增加,進一步造成庫存的增加。
庫存管理方面的諸多問題可以通過信息化的建設得到理想的解決。現代企業庫存管理已經不是單個企業的問題,在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庫存管理是將供應鏈整體庫存量作為衡量物流運作水平的標志,供應鏈中單個企業庫存水平的降低不能以其他合作企業庫存增加為代價,生產制造企業降低庫存最有效的手段是實施JIT生產,這必須要求合作企業有非凡的配合度和服務能力,二這種能力的獲得又必須依賴雙方或者多方之間高效的信息溝通和交流,否則必將成為空想。在現代企業庫存管理中運用的VMI、JMI管理策略就是在戰略合作框架下,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手段在信息溝通和交流過程中的作用,高效率的實現信息在供應鏈的共享,通過改善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配合度來降低由于各環節的不確定性帶來的不合理庫存,從而使整條供應鏈總庫存水平趨于優化,而不僅僅是某個局部企業庫存的優化。
第三,信息技術的運用提高了企業銷售物流效率及市場反應能力。過去對于制造企業來說是生產什么銷售什么,現在的理念是市場需要什么生產什么。面對變化越來越大的目標市場,制造企業單純依靠產品進行競爭已經難以為繼,只有將產品與各項服務結合起來才能有爭取更多顧客的把握。物流服務是顧客服務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又以物流服務速度作為衡盈服務水平最為重要的指標之一,這種基于時間的競爭要求企業在保持產品質量穩定的同時,對顧客的需求有敏銳的洞察力、在保持產品不斷創新的情況下加速新產品上市,對顧客的需求有立即作出反應的能力。這種競爭策略的轉移是企業能力更深層次的體現,企業致力于提高自身快速反應的能力是競爭中取勝的一個重要策略,也是國際競爭中的一種發展趨勢。在這種背景下,信息的分析和處理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具體來說,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和手段,如:POS、EDI、RFID等,建立以網絡為基礎的市場信息分析及決策系統,實現企業與顧客之間的“零距離”。由于短期預測比長期預測更精確、更貼近實際,所以制造企業必須緊緊把握市場脈搏才能使自己的產品始終具有良好的市場“新鮮度”,得到更多消費者認可,加速產品銷售。制造企業可通過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實現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雙向溝通與交流,建立面向顧客的電子咨詢系統、客戶服務系統、客戶反饋系統。對顧客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過程中的要求迅速作出反應,并付之行動。建立網絡化、系統化、快速化的產品分銷與服務網絡,使顧客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能快速得到實體產品與售后服務。
綜上所述,信息化建設可以使制造企業的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趨于合理,從根本上降低企業總成本,提高企業市場應變能力,使供應鏈不斷增值。
三、制造業物流信息化建設策略
制造業物流信息化的建設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完善的過程,這不僅是一個企業的事,而是需要整個供應鏈乃至整個社會協作的系統性工程。研究國內外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有意義的經驗和教訓。這些知識將對我國制造業信息化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借鑒。
1.政府可以在以下幾方面發揮作用。
(1)應當積極引導和帶動全社會物流信息系統的發展和完善。有必要搭建公共信息平臺,構筑區域性甚至全國性基礎物流信息網絡,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
(2)加強產業整合力度。將目前過度分散的資源集中起來,重點扶持一些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已初具規模的大中型物流企業,以他們的信息優勢提升整個產業的信息化水平。同時針對中小企業資金不足的問題,可以適當給予融資優惠。
(3)大力推進全行業信息標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物流信息標準化工作是一項十分復雜地系統工程。制定統一的國家物流信息標準離不開多領域、多部門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這就需要政府主管部門在標準的制定和推廣中充分發揮組織和協調作用。通過建立物流信息標準體系的研究,才能找出目前我國物流信息標準體系的空白與不足之處,盡早促使我國物流信息體系與國際接軌,同時可以使我國企業在信息化過程中少走彎路。
2.企業必須在現有條件下,重新考慮如何在整個供應鏈上優化資源配置,處理好以下幾方面問題。
(1)轉變經營理念,尤其是企業管理層要充分認識信息化對企業的作用和意義,積極推動物流信息系統在本企業的應用,同時加強企業內部各參與者的教育和培訓,提高整個企業的信息運用能力。
(2)積極進行合理的組織結構調整,信息化的發展必然帶來企業內部相關業務的變更甚至取消,在此背景下企業必須重新審視企業鉻個經營流程,采取更為靈活、開放及反應迅速的組織結構,使企業具有高度的縱向、橫向和斜向溝通能力,保障信息和工作活動能在各個組織參與者之間自由地流動。
(3)加強信息人才的甄選和培養,經過多年的積累,目前我國物流信息人才應該說已經有了一定數量,但許多企業不能做到為我所用。在制造業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快現代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過程中,需要復合型、應用型的信息化人才作為支撐,企業應當重視專業人才的作用,多渠道的吸引并給其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做到人盡其能。
(4)利用信息能力進一步與上下游進行供應鏈整合。隨著全球制造業危機的不斷加深,我國制造業的管理者們也征在經歷一場嚴峻的供應鏈整合管理挑戰以及與之相關的物流復興。供應鏈之間競爭加劇。企業必須利用更準確的信息和溝通技術對市場需求作出更快反應,快速反應可以使企業增加市場份額、降低庫存、降低管理費用,更好地做好計劃,企業從信息化及供應鏈整合中得到實惠必將更有意愿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形成良性發展態勢。
(5)有效利用外部資源增強企業信息應用能力。許多制造業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瓶頸問題是資金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應將眼光放在企業外部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信息優勢。據統計世界500強中,400多家企業在華有投資,其中90%左右的外資企業選擇了物流外包,而中國企業的物流外包比例只有16%左右。對于外部資源,企業要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理念,這樣既能提高制造業的效率,也有利于物流業的發展,是一種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
四、結束語
實踐證明,在現代制造業整個物流過程中信息應用已成為提高營運效率、降低成本、增進客戶服務質量的核心因素。在21世紀,管理技術和信息技術都在日新月異地更新發展,只有將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完美結合,才能提高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