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生產資料市場呈現緩中趨穩發展態勢
2012-7-24 12:5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曾慶寶
上半年,宏觀經濟發展呈現“平穩回落、結構向好、走勢趨穩”的基本態勢。在此背景下,生產資料市場流通規模繼續保持適度較快增長,增速緩中趨穩;市場供需在第二季度低位趨穩、穩中略顯回升。
從后期走勢看,隨著國家各項穩投資、擴需求、降成本等政策效果的顯現,經濟將實現穩中向好的積極變化。預計,下半年生產資料市場供需增速較目前都會有所加快,市場價格在三季度將進一步下跌,全年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同比增速達到13%左右。
一、市場運行基本特點
(一)流通規模增速緩中趨穩
據初步統計核算,1~6月份,全社會實現生產資料銷售總額24.1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1.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8個百分點,但較1~5月有所加快。全社會物流總額為83.6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增幅同比回落3.7個百分點,與1~5月基本持平。兩個主要指標均呈現緩中趨穩的基本特點。
(二)市場供需增速趨穩回升
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的監測資料,6月份,30種主要生產資料供給增速小幅回升,而需求增速低位趨穩、穩中略顯回升。供需態勢顯示,盡管當前生產資料供需增速較去年同期有較明顯的放緩,但在我國宏觀調控和政策預期作用下,正在逐步趨穩。
據初步測算,1~6月份,30種主要生產資料資源總計同比增長7.0%,增速較1~5月回升0.5個百分點,國內生產與進口都呈現回升之勢。其中,國內生產同比增長6.1%,增速回升0.5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增長14.3%,增速回升1.6個百分點。30種主要生產資料總需求同比增長4.4%,增速較1~5月小幅回升0.2個百分點。其中,國內需求增速與上月基本持平,而出口需求增速有所回升。具體來看,國內需求同比增長4.5%,出口實現同比上升2.4%。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市場需求有所回暖,但今年以來,主要生產資料市場供過于求的問題一直比較明顯,不僅工業企業庫存水平上升,流通企業的庫存壓力較年初也有所加大。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的監測資料,6月末30種主要生產資料的供需差率為4.2%,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1個百分點。
(三)市場價格波動下行、跌幅擴大
在經濟增速回落、市場需求疲軟和產能過剩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生產資料價格自去年9月份步入下行通道,今年上半年,整體上仍呈現下行格局。盡管2~4月份出現短暫回升,但回升乏力、升幅逐月收窄,5、6月份再次出現環比下降,且降幅明顯。
6月份,由于世界經濟形勢利空因素多,歐債危機加劇、美國經濟增速慢于預期;而國內各項刺激政策還處于傳導過程。在此背景下,6月份生產資料市場價格延續了5月份的下行走勢,且跌幅有所擴大。當月環比下降2.5%,同比下降7.1%;累計同比下降3.6%。
從監測的大類品種看,除木材和汽車價格止跌回升外,其他七大類生產資料價格均延續上月跌勢,且跌幅擴大。其中,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產品、原煤、成品油的降幅都超過了2個百分點,呈現明顯下跌之勢。
國內生產資料價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的影響。海關總署的資料顯示,今年1~5月,生產資料進口價格連續5個月保持下行走勢,6月份雖然出現環比回升2.4個百分點,但黑色、有色、化工、能源、汽車等多種生產資料價格仍呈現環比下降格局。
二、下半年走勢基本預測
從后期走勢看,盡管國際經濟環境趨于復雜,6月份JP摩根全球制造業PMI自去年11月份以來首次回落到50%以內。但在國內,政府已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除繼續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的舉措也顯示出貨幣政策更為寬松。具體來看,有以下幾方面因素促使我國經濟向趨穩向好轉變。
一是通脹壓力緩解奠定了后期實施積極調控政策的空間。首先是生產資料價格明顯回落,預示著通脹壓力從源頭上緩解。1~6月份,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下降3.6%。其次是生活消費品價格保持低位,今年3月份以來,CPI逐月回落,6月份已回落到3%以內,到2.2%。三是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劇減,海關總署的統計資料顯示,整個上半年,生產資料進口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0.8個百分點,較今年年初下降3.4個百分點。四是從后期走勢看,6月份,制造業PMI購進價格指數為41.2%,連續兩個月處在50%以下,顯示出后期價格上漲的動力不足。
二是從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動力來看,主要經濟指標已經出現趨穩回升的跡象。首先是實際消費增速趨穩回升,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資料顯示,6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58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1%,增幅較5月份提高1.1個百分點。其次是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6月也有所回升。1~6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50710億元,同比增長2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8.0%,增速較1~5月份提高0.3個百分點,尤其是新開工項目增長明顯加快。1~6月份,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38188億元,同比增長23.2%,較1~5月份提高1.2個百分點。
三是反映經濟景氣狀態的PMI指數預示部分行業已經出現局部回升。從制造業PMI指數來看,6月份,鐵路、船舶、航空航天等運輸設備制造業上升態勢突出,PMI達到56.2%,較上月提升11.6個百分點,反映出前一階段出臺的穩增長的政策措施開始顯示成效。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業回升勢頭也較為突出,其PMI達到53.1%,比上月上升11.2個百分點。非制造業PMI指數中房地產業商務活動指數達到58.2%,創出自2010年12月以來的新高;新訂單指數結束近一年半的下降趨勢,回升至55.7%,顯示出房地產行業供需狀況有所回升。
在此宏觀經濟背景下,初步預測,2012年,全年社會物流總額增長11%左右,社會物流總費用增長12%左右,生產資料銷售總額達到13%左右,市場供需增速較目前都會有所加快,市場價格在第三季度將進一步下跌。
三、市場運行中值得關注的問題
當前,生產資料市場發展中,不僅要關注國際制造業收縮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和所施加的下行壓力,還應更加注重國內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包括:供需矛盾突出、價格回落過快、企業效益下降。這三者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聯系,企業效益下滑是價格下降和需求相對不足的直接結果。
一是產能過剩矛盾突出,不利于市場供需平衡。從主要生產資料的供需狀況看,今年2月以來,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監測的30種主要生產資料的供需差率擴大到4%以上,反映出我國部分產品產能過剩、需求增長不足的矛盾突出。從制造業PMI指數看,6月份,制造業新訂單指數為49.2%,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處在50%以內;而生產指數雖有回落,但仍達到52.0%,二者差距達到2.8個百分點。與此相應,產成品庫存指數達到52.3%,連續兩個月位于50%以上,為去年12月份以來的最高點。反映出當前過剩經濟的現象有所顯現。
二是部分產品價格回落過快,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從生產資料價格變化趨勢看,市場價格指數5月份由升轉降,6月份降幅擴大,6月份環比下降2.5%,降幅較5月份擴大1.3個百分點,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產品、原煤、成品油降幅超過2個百分點,加快回落跡象尤為明顯。從制造業購進價格指數來看,受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帶動,4月份以來持續回落,尤其是最近兩月回落明顯加快。6月份,已回落到41.2%,與2009年1月份指數水平基本相當。
三是企業效益明顯下滑,不利于提高經濟發展活力。一方面是經濟增速回落,市場擴張受限;另一方面是成本剛性上漲,上半年企業效益下滑現象較為突出。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統計,1~5月份,重點聯系的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實現利潤總額下降25.0%,銷售利潤率為1.63%,比去年同期降低0.75個百分點。同期,重點聯系的物流企業收入利潤率下降到5.07%,較去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4個百分點。
四、政策建議
當前,要保持生產資料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政策取向應著眼于“三個有利于”:一要有利于擴大有效需求,穩定經濟增長;二要有利于落后產能,改善市場供需關系、調整經濟結構;三要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率和效益。
一要保持投資適度增長,穩定市場需求。要結合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任務和保障民生、加大民生投入的要求,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技改升級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投資支持力度;加大對農村水利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農村、農業發展基礎的支持力度;加大保障房建設落實力度。
二要嚴控產能盲目擴張,做好供給端管理。當前生產資料價格過快下滑,既有需求不足的問題,也有供給過快增長的矛盾。針對這一特點,在做好需求端調控的同時,要做好供給端管理,應通過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提高產業集中度,來有效抑制產能過度釋放,保持市場供需基本平衡,保持價格走勢穩定,維護好企業正常盈利環境。
三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匹配供需、挖掘第三利潤源泉。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后工業化時代,現代物流是企業降低庫存成本和物流費用而獲取“第三利潤源泉”的基本路徑,發達的現代物流體系是企業實現低庫存甚至零庫存的前提。一方面,現代物流能夠更及時地反映供求信息,維持供需平衡,避免價格大起大落;另一方面,現代物流在降低企業庫存成本方面潛力巨大。依據2011年數據初步測算,我國工業企業庫存率高達10%,如果庫存水平下降1個百分點,每年將減少庫存資源占用8400多億元;如果降到發達國家3%左右的水平,則可節約庫存成本5萬~6萬億元。
四要引導企業經營模式轉變,由外延式向內涵式發展。當前企業經濟效益普遍下滑,主要原因是企業贏利模式不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要求,許多企業仍停留在依靠規模擴張獲取效益的粗放模式上。要積極引導企業加快經營模式轉變,對于工業企業而言,由過去不計資源要素消耗、不計環境污染,粗放式低水平批量生產,向精細化管理、訂單生產轉變;對于流通企業而言,則要通過運用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加工配送等現代流通手段和方式,由依靠賺取買賣差價的傳統流通模式向依靠提高效率、提供增值服務、提供供應鏈管理方案為核心的現代流通模式轉變。